农村打茬子
打茬子这个活儿挺烦人的,如果抓在根须上的土较干的话,一打就掉了。倘若秋天雨水多,地里较湿,抓在根须上的土实成,抱的特紧,就很难快速打下来,需要耐着性子继续打。打好后,撒成方形的铺子,再装上车,拉出地里。
打茬子顺风打自不必说,但顶风打那遭老罪了。春天风大,时不时刮个五六级,六七级大风,但农活不能耽误。顶风打茬子,尤其遇上大风天,走路都不敢睁眼睛,但打茬子时要看清各个面,如果耙子打在地上那是白使劲,这就要睁大眼睛看清。仿佛是灰人,头发,面部,衣服,裤子,鞋上都是灰土。
打茬子是个力气活,劲使小了,根须里的泥土打不掉,去不净,弄不好要挨组长批评。必须使足劲打,而且还要有耐力,一打就是一二个小时,才能歇上一会儿。双手紧握耙把,无数次耙起耙落。
在打茬子先到地头的人群中,保证有尽义务的人。有的帮接个地头,有的帮打几根垄,体现出特有的乡间情谊。
茬子打好,煞好铺子后,生产队派马车把茬子给社员挨家送,这是硬柴火,不但好烧,又比茅草耐烧,火苗儿也“硬”,赶劲儿。
弹指一挥间,我已退休五个年头了。现如今,玉米、高粱茬子已不受人们的青睐,老家的人们使用上了电炊具,液化气,煤炭,但过去打茬子的情景,将永远留存于历史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