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园风雨后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精选

2020-03-17 23: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精选

  《故园风雨后》是一本由[英] 伊夫林·沃著作,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故园风后》精选点评

  ●这本书有魔力

  ●布赖兹赫德庄园的衰败让我想起了伦·坡《厄舍府的倒塌》。

  ●这个译本还好,睡前读物

  ●完全无法想象是怎么样的一群人能对这么一本枯燥乏味且腐味浓厚小说甘之若饴。所谓英伦生活风就是无穷无尽的第一人称独白华丽词藻的堆叠,一无警示意义二无爽感可言。加之这个版本注释夹在正文中,阅读中时不时的停顿令人更加痛苦。弃读。

  ●以回忆开始,用回忆结束。看似是天主教带来的毁灭实则也是联系众人之间的羁绊。我也曾有过一段美好田园牧歌的生活,看到结局无比惆怅,越是美好的东西,摧毁力量就越强大……这个译本比之前的几个版本都好。

  ●一种很难描述气氛圣洁亵渎交织在一起。

  ●本来想刷完剧再看书,看了一集发现其中很多台词文学性很强,查了一下发现果然都是书中原文,于是又乖乖回来继续看书了。“我要在每一个让我觉得快乐地方,都埋上一件宝贝。这样等到我又老又丑、满心绝望时,就可以回来,挖出宝贝,想起那些好时光。”夏日,榆树林阳光葡萄酒草莓雪茄泰迪……这是开始,也是最好的时光。

  ●我永远的夏日情结

  ●一场空,尘世规则放纵自我中挣扎一生,无所得

  ●说实话肤浅如我,这本书大概是:天主教夺走了我的爱人男女它都不放过!PS:Sebastian永远可触不可及的,以及觉得他和查尔斯可能肉体关系啊,那么纯洁精神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一):一言难尽

  全书喜欢塞巴斯蒂安和科迪莉亚。塞巴斯蒂安的天真温柔,科迪莉亚孩子顽皮始终如一率真。相比,查尔斯却全程冷漠,对塞的感情隐晦不清,在塞巴斯蒂安酗酒、离时,目睹其深陷痛苦也没有过多关心挽留许诺和他一起,与世界为敌。最终也没做到。又为何对自己妻子孩子如此冷漠?也许是和父亲长期冷漠相处所致,查尔斯将自己仅有的一点温情倾注在故园及其一家人身上,可也显得隐忍含蓄。另外,了解不深的我对他们的宗教执著仍然无法理解。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二):宗教引起的集体性癔症

  我行我素的塞巴斯蒂安成了查尔斯人生中的一任“导师”,把他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畏畏缩缩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给人不学无术,荒废度日的印象,塞巴斯蒂安挥霍无度,慵懒倦怠,过着纸醉金迷富二代生活。两人的交往中隐隐透着断袖之情,酒精成了塞巴斯蒂安最好的安慰剂,唯有迷醉才是天堂。是什么导致他离经叛道?

  塞巴斯蒂安的哥哥亦是一个性格怪异的角色。

  妹妹茱莉娅为摆脱束缚,最后用婚姻的手段表达了抗争,也为此赌上了幸福。

  似乎家里唯一正常的就是小妹,天真烂漫。

  这一屋子的怪异和病态是虚伪的世俗,生活的虚无,还是父母的束缚导致?

  直到见到了他父亲,才知道他也是一个从家庭中逃脱,宁可漂泊他乡的人,同样无视规则和他人的指责,沉浸在自我世界中。

  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个家庭的病态?

  一切源于母亲对天主教的极端虔诚,令人窒息的宗教压迫,生活和成长在这样的氛围中,仿佛得了群体性癔症,扭曲而无奈。

  看的这个译本,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有空看一下原著改编的电影,据说场景很美。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三):他要的只是纯粹而真挚的美好

  不得不说 都是迷惘一代 和我大学毕业论文写Fitzgerald不同的是 Evelyn Waugh的Brideshead revisited更具有浓厚而深沉的积淀 最大的不同在于故事发生的背景 那是二战前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 而不是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阶层的破口和虚无的毁灭 这样的社会变化里最明显之处又在于宗教和贵族阶层 宗教改革虽然已经经历了太多社会的洗礼 但是在二战前英国贵族阶层里依然是避不开的话题

  那就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对立 而主角查尔斯视野里的那个贵族世界 那个住在brideshead的家庭 无疑从父亲的出走威尼斯 到四个子女迥然不同的人生 宗教对他们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母亲的教育 一方面又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脉 行事诡异的长子显然对此毫无疑虑 而次子塞巴斯蒂安则一生受困于家庭和宗教 他的抗争从大学时代在牛津的放浪形骸开始 从屡次的出逃到最后的流亡 从无以复加的酒瘾到酗酒到神魂颠倒 最后却在北非生活丧的失和绝望的尽头 投奔了修道院 还因为酗酒问题而惨遭拒绝 他唯一的救赎 人生起点的救赎 变成了一股充满讽刺的逆流

  查尔斯说

  我们丧失的是青春

  查尔斯说

  我想起了当年那个拿着泰迪熊 站在繁花似锦的栗树下的年轻人

  这两句话 让人酸不已

  而茱莉亚 茱莉亚也有自己的抗争 她的抗争是选择了自己的婚姻 选择了和一个在美国离过婚 有情妇 不相信天主教但为了娶她 愿意皈依天主教但实际上只是走走表面功夫和流程的一心想通过政治经济爬进英国上流社会的异乡男人

  她因为这个丈夫 放弃了宗教形式的婚礼 放弃了传统社会的祝福 远离了自己的宗教和家庭 没有获得幸福 然而 十多年后 和查尔斯发自内心的真情再聚 依然毁在他们两者最后的宗教分歧上 茱莉亚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了宗教而那爱情作为唯一的筹码去交换 她固守了她在第一次婚姻里放弃的东西 却在第二次婚姻即将到来的时候 放弃了这一切 而本质上 这也是茱莉亚最真实的写照 她期待和查尔斯构建的婚姻生活的未来里 也无非是她第一次没有实现的东西 有信仰的过日子 生孩子 获得救赎 抵消她疏离宗教的罪 甚至是为了塞巴斯蒂安而赎罪

  同样是以宗教为主旋律的故事 在格林文集的那部著名的《恋情的终结》里 我看不到主角心里的挣扎和痛苦 看不到他们的徒劳 更看不到在新旧社会整个交替的当口 旧贵族的挣扎和痛苦 查尔斯作为旁观者 却难免流露出对贵族旧生活旧时光的眷恋与嗜好 那些迷人花园 那些匆忙短暂却充满疯狂的牛津时代 他不在乎自己妻子为了他的功成名就而四处交际的“能干” 也不在乎茱莉亚的丈夫雷克斯为了经济名利地位而津津乐道的社会生活 这些人或许代表了新世界的生机和活力 代表这个世界能赖以生存的绝大多数力量

  但查尔斯想要的是这个当口上的美好 它的美好那么简单而微妙 既不是旧世界宗教信仰的巨大束缚 它无疑毁了这个家庭的四个孩子 特别是塞巴斯蒂安 也不是新世界的“现充” 他怀念的或许只是青春的感情 对塞巴斯蒂安也好 对茱莉亚也好 那种在闲情逸致里最纯粹的真挚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美好

  二战即将打响 而这全部 都会因为战争 而画上句号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四):几度风雨后,旧地又重游——【英】伊夫林•沃《故园风雨后》

  文/月昭然

  “我生命的主题是记忆。在战争时期某个清晨里,它们长着翅膀,在我头顶盘旋。”

  伊夫林·沃所著《故园风雨后》讲军官查尔斯·赖德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无意中回到了年轻时曾经渡过美好时光的地方,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全书只有序幕和尾声是查尔斯在军队里的现状,其他章节均为回忆,以初遇塞巴斯蒂安始,以马奇梅因勋爵去世终,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之久。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也曾在阿卡狄亚生活”,讲查尔斯与塞巴斯蒂安在牛津大学的初遇及来到布赖兹赫德庄园的美好往事,第二部分“故园凋敝”,讲马奇梅因家的下坡路。第三部分“拉动命运之线”则是十年后,查尔斯与茱莉娅试图再续前缘。二战加速了一个古老家族的衰微。作者将故事中每个角色的命运线编织成一条略显沉重的锦,宿命论的色彩点缀其间。

  马奇梅因勋爵的次子塞巴斯蒂安,想要挣脱家族的束缚,先是酗酒,继而离家出走,独自在国外过着潦倒的生活。当查尔斯与塞巴斯蒂安初遇时,两人都是美少年,塞巴斯蒂安的清俊出尘给查尔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着塞巴斯蒂安的到来,这些灰色人物就纷纷淹没于背景之中,消失不见了,就像是薄雾中的高地绵羊。”塞巴斯蒂安作为一个牛津大学的学生, 经常带着一只玩具熊,还给熊起名叫阿洛伊修斯,可以说是非常古怪了,让人觉得他好像还没长大,或者,通过古怪举止逃避着令人窒息的家庭。他的父亲马奇梅因勋爵与情妇在外面同居,母亲马奇梅因夫人表面上严格遵守天主教义,但其实也有裙下之臣。而且她还密切注视着塞巴斯蒂安的一举一动,并不断通过拉拢查尔斯,对儿子施以影响。一切想要拉近距离的行为反而形成了排斥的力量,使塞巴斯蒂安最终与家庭决裂出走。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亲子关系,在现代社会里也很常见。马奇梅因夫人给予的是虚伪、高高在上的温柔,而不是真正触动内心的交流。

  这个家族几乎每个成员都或多或少有些病态,其中最正常的是小女儿科迪莉亚。她的天真无邪、她的勃勃生气,是倾颓老宅里的一抹亮色,是衰败老树新的嫩芽。投机者雷克斯向茱莉娅求婚,并打算改信天主教时,她用恶作剧揭穿了雷克斯并不虔诚的内心。

  雷克斯,虽然不是这个家族的成员,却是本书中立体感很强的一个人物。他贪婪自私,唯利是图,在交际场上左右逢源,尽一切力量想要跻身高位。追求茱莉娅时,他看中了她的地位与嫁妆,要抓牢茱莉娅的那份财产。在两人没有感情,茱莉娅想要离婚时,他说:“我希望我是一个还算懂世故的人,我也有我自己的事业。但离婚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从没听说离婚能让人得到什么好处。”茱莉娅认清雷克斯的面目之后,评价雷克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些高度发达的能力的集合体”。

  查尔斯作为客人已对庄园有诸多回忆,对老仆人霍金斯婆婆而言,庄园承载着的回忆想必更加丰富。然而作者并没有正面写霍金斯婆婆讲述庄园的老故事,而是写她在庄园里默默地注视着曾经的孩子长大成人。直到最后,家族里的人各奔前程,霍金斯婆婆仍然守在这里,与庄园一道渐渐老去。

  “秋日的愁绪缠绕在我们两人心头,就如同六月时的狂欢已经伴着我窗下的紫罗兰一同死去——几个月前它还散发着阵阵香气,可现在却被潮湿的树叶包围,在前院的角落里慢慢燃烧。”

  “峰已经崩塌,山坡上空无一物。最后的回音消失在色的坡上,新的土丘闪着光,留在静默的山谷之中。”

  作者优雅克制的笔调、充满隐喻和象征的环境描写,使字里行间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

  作者借马奇梅因勋爵风烛残年的独白,讲述了这座庄园的历史。这所庄园从新房子变成老房子,从欣欣向荣到破败衰微。在尾声中,作者表达了新的希望:

  “建筑者们不知道自己的建筑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他们用旧城堡的石头,建了一所新宅子,年复一年,世世代代,他们不断丰富它,扩张它。年复一年,郁郁葱葱的林木长大成材,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霜,在胡珀的年代降临。这个地方被废弃,变得荒凉,一切都化为虚无,城市为何如此。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但是……一些建筑者们远未料到的东西,从他们的杰作中生发出来,在我曾活跃于其中的一出激烈却微不足道的人类悲剧中生发出来。那些我们先前没人想到的东西,一团小小的红色火焰——在神龛的铜门前,在一盏锈蚀不堪、模样凄凉的铜灯之上重新燃起。这火光,正是年迈的骑士从自己的坟墓里亲眼所见,眼看着被灭掉的火光;这火光又为其他的士兵燃起,在那些背井离乡、远在阿科和耶路撒冷之外的战士心底熊熊燃起。倘若没有建筑者和悲剧演员,它绝不可能再度燃烧。而在今天早上,在古老的石块中,我亲眼见证了它的重生。”

  .S.书名Brideshead Revisited,个人更喜欢译成《重访布赖兹赫德庄园》。《故园风雨后》虽然听起来更清新一些,令人想起鲁迅的诗句“风雨如磐黯故园”,然而,庄园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查尔斯·赖德的故园,只是朋友的家,他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并以旁观者的视角,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日渐衰微。尽管十年后,查尔斯·赖德与该家族的长女茱莉娅相恋,但庄园仍然并非他的故园。

  找一个bug:298页第六行“同时建立了一个可以由物理学家才能说明白的分子系统”,有语病。应为“同时建立了一个只有物理学家才能说明白的分子系统”。

  2018.11.11

  《故园风雨后》读后感(五):《故园风雨后》与《梅尔罗斯》:他们的人生居然是父母扭曲的

  《梅尔罗斯》,我看的是剧。虽说美剧《梅尔罗斯》是根据爱德华·圣奥宾的同名回忆录改编的,我却没有动过心思去读原著,因为传说,爱德华·圣奥宾的原著长到了天涯海角。再说,卷福饰演的帕特里克·梅尔罗斯,将一个“丧”清晰、牢固地刻在了《梅尔罗斯》剧迷的脑子里、心里,应该是演出了《梅尔罗斯》的精髓——且让我就把卷福的《梅尔罗斯》当做爱德华·圣奥宾的《梅尔罗斯》吧。

  不过,在掰扯《梅尔罗斯》之前,我想先说一说《故园风雨后》。

  不过,在说《故园风雨后》之前,我还想先说一说伊夫林·沃。

  《故园风雨后》,我阅读过的伊夫林·沃的第三本小说,前两本是《一知半解》和《至爱》。尤其是《至爱》,只有极端尖酸刻薄的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书写,那种讥讽,就算是对至爱都不留半点余地,所以,读伊夫林·沃的小说,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到扉页看一样那上面他的照片,俾睨众生和志得意满呀!因此,准备展读《故园风雨后》时是做足了给尖酸时间和空间的准备的。

  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躲在《故园风雨后》后面的伊夫林·沃,温厚又善意。

  资料说,《故园风雨后》发表于1945年,刚刚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里走出来的英国,让伊夫林·沃觉得彼时的英国需要包容?反正,他让故事的叙述者查尔斯·赖德温存地讲述了富家子弟塞巴斯蒂安和茱莉娅是怎么从上流社会节节败退到社会边缘或者社会底层的。

  假如没有《梅尔罗斯》,我会怎么去评价《故园风雨后》?伊夫林·沃将他的故事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了解一点英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它的衰败并不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已经走上了下行通道,而始于1899年终于1902年的两次布尔战争,则是其踏上由独霸变成分一杯羹乃至仰人鼻息之不归路的起点。介于这样的背景,我想我会这样评价《故园风雨后》:用一个贵族家庭的没落映射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帝国主义是你怎么衰败的。

  假如说,马其梅因家美丽的大小姐茱莉娅与暴发户结婚让她识破了披上金缕衣的婚姻并非爱情,从而让她恐惧婚姻继而拒绝了爱了她数年的弟弟塞巴斯蒂安的同学查尔斯,还能归因于小姐内心脆弱的话,那么《故园风雨后》的绝对主角塞巴斯蒂安·马其梅因,为什么早早就陷入醉酒人生?还不是因为,这个天资聪颖的青年人,从父母貌不合神分裂的婚姻状况,看穿了自己貌似豪华的家庭,已经是一袭爬满虱子的华服。更要命的是,由此及彼,塞巴斯蒂安更看到,他的祖国也如他的家,亦是一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橘子——将塞巴斯蒂安逼入生活绝境的,看起来是马其梅因家,实质,是那个日趋衰败的国家。这样的解读,有问题吗?

  《梅尔罗斯》却说,有问题。

  剧集《梅尔罗斯》开始于1982年的伦敦。那一年,不要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胜利也快半个世纪了,帕特里克·梅尔罗斯沉迷于毒品,怎么也不能归咎于英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走了下坡路吧。不错,剧集一开始卷福就用其不可思议的演技将帕特里克对父亲的怨毒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不是就可以引领我们这样理解梅尔罗斯家族衰败的原因?始于20世纪初的国家衰败,先是击垮了父亲,继而连累儿子。而《梅尔罗斯》的第二集,戏码果然回到了过去,但也只回到了1967年,非要说始于1967年的梅尔罗斯家族的分崩离析与如前所述的国家大事件有关,实在过于勉强。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帕特里克·梅尔罗斯堕落得几乎难以回归正常的人生路?爱德华·圣奥宾用他的自传告诉我们,不称职的父母,甚至荒诞不经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梅尔罗斯》的第二集,剧集名叫“没关系”。片头过后,剧迷们还没有看到角色,铮铮淙淙的钢琴声已经传入耳朵,高贵因此铺满了法国一个叫拉科斯特庄园里。等到一身华贵睡袍的大卫·梅尔罗斯、帕特里克的父亲端坐在钢琴前悠然自得的身影出现在荧屏上时,我们知道,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发生在这栋优雅的乡村别墅里的一段幸福的往事。但是很快,我们就遭遇了当头一棒。《梅尔罗斯》没有直截了当,可被父亲搂抱着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后帕特里克的表情告诉我们,华贵的外衣遮蔽下到底发生了什么踏破底线的事情:大卫强暴了帕特里克。是的,父亲强暴了儿子。丧失了伦理的行径惊呆了观众,我们还未及将散落在震惊里的灵魂拾掇好,我们又跟帕特里克一起听到大卫说:“如果你将此时告诉妈妈,我要把你撕成两半”。滥用毒品到不能自已,捧着父亲的骨灰盒乱踢乱摔,私生活毫不检点……观看第一集时积聚起来的我们对帕特里克的厌嫌,在这一刻全部缓释。看着小帕特里克走出父亲的卧房,大概所有追剧的观众都会默念:快去找妈妈。

  《梅尔罗斯》没有明示,帕特里克有没有将被父亲强暴的耻辱告诉妈妈。剧集的创作者比我们先知道,告诉埃莉诺·梅尔罗斯、帕特里克的妈妈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继续追剧到第4集,名称叫“妈妈的馈赠”,也的确是围绕着妈妈要馈赠庄园这件事展开的故事,但我们倍觉匪夷所思的是,埃莉诺·梅尔罗斯居然要把梅尔罗斯家的庄园馈赠给一个名叫谢默!的流浪艺人,第3集里帕特里克在父亲死后慢慢积攒起来的要为了妻子和孩子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随着埃莉诺·梅尔罗斯在捐赠文件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像是四处流散了——虽然帕特里克没有告诉妈妈爸爸对他做过什么,可是帕特里克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从妈妈那里找到家庭的关爱。失望之极,帕特里克索性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卷福将帕特里克的放弃演得越决绝我们就更放不下一个问题:家庭对个体的意义。

  1945年出版的《故园风雨后》,和去年刚刚完成的剧集《梅尔罗斯》,英国人用小说和剧集讨论着一个以我们的价值观来衡量小到毫末的问题,亦即家庭与子女成长的关系问题。对我们来说,一本小说、一部剧集的价值在于,被父母扭曲了人生的孩子不仅仅在腐朽没落的英帝国主义国家里才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多少父母因着自己的任性让自己的孩子走着被他们扭曲的人生路?纵然是伊夫林·沃,能够客观地虚构出马奇梅因夫妇的任性是怎么伤害了塞巴斯蒂安和茱莉娅,自己却无法遏制地在同一条河里再蹚了一次,“谢天谢地他们不和我一起住,除了假期。我平时不太跟他们见面,他们都在学校里……我不跟婴儿玩。等他们能够清楚地讲话,有一定逻辑以后,我会跟他们说说话,但不会跟他们玩。我不会扔球,不会给他们倒立,不会让他们骑在我肩膀上”,这是伊夫林·沃在接受BBC访问时的告白。而在他的自传里,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文字:“战争刚结束,一批香蕉抵达英国。我和我姐妹特雷莎、玛格丽特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吃到过一根香蕉,因为没有供应。但我们都听说过香蕉是世间美味。第一批香蕉抵达时,社会主义精神的政府决定英国的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根香蕉。一群纪律严明的公务员分发了特殊的香蕉券,大日子那天,我妈妈带了三根香蕉回家。三根香蕉都被放在了我父亲的盘子里,他在我们几个小孩可怜巴巴的注视下,在香蕉上浇上了限量供应的奶油和糖,把三根香蕉都吃下了肚……从那一刻起,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了,之后他不管有什么丑闻都无法与那三个香蕉给我们造成的伤害相比”。 既然深受奇葩父亲的伤害,何以要对自己的号召那么冷漠?好吧,他用《故园风雨后》弥补了。可他的孩子们是否能够因此摆脱因为他的冷漠在他们心里种下的扭曲吗?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