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2020-03-22 23: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锦集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17-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超越精选点评

  ●初读,虽然地位很高,现在看来没啥新意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眼无珠,说不支持婚前性行为母亲和谐云云,似乎有些迂腐了。正能量是正能量也许价值就在于把一般的认知总结出来了

  ●可以理解很多时侯自己的状态是怎么造成的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的意义。即使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最简单的事物,人类在接触们的时候也是从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看待它们的。

  ●很薄的一本书 花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 作为受自卑感影响深远作者本人 通过自我调节提高 完成了对这一人竟皆有的心理弱点的超越 里面有很多对自卑感形成深层讨论

  ●在工作家庭或者是社会中,遇到了的问题,并且没有做好准备,认为自己一定不能解决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情绪。而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自卑情结生命对于来说意味着什么,不仅是了解自己为何自卑,更是如何克服自卑。

  ●作者大概儒家特别入世

  ●“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做出贡献。假如一个人生活中缺乏爱情,并且在工作中也表现积极,还不喜欢交朋友,在他看来,人际关系令人痛苦。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感觉生活中充满艰难险阻生命中成功机会渺茫失败接踵而至。”阿德勒你放***狗屁典型就是自己婚姻生活有问题又和弗洛伊德闹掰,搁这找自呢。

  ●真希望我以后也是一个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问题孩子大都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缺乏合作精神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闲言碎语

  今年读完的第45本书,不懂心理学,出于想寻求某些问题的答案,才打开这本不知道少年前就买下来的书。不得不说,译文准确,原著充满真知灼见。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对优越感追求是每个人的共性,某种程度上也是文明源泉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只有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认识到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人类增进福祉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才是从自卑走向超越的正途。书中丰富的例证多严谨而有说服力,不过我也有几个不同的观点,如作者认为意义是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而我认为人自己的存在和自我实现也是意义的体现;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非常具有世界主义精神,但我觉得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快乐,又不打扰别人,这就是非常有意义了。而作者指出人类的所有问题可归结为职业,交际和两性,实在太过狭窄,很明显人类的问题还有更多。最后附上对书中几个观点的摘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自卑与超越》我的读后序言

  人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弱点,有的人胆怯,有的人傲慢,而有一种心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定感受或者体会到过,它隐藏在每个人的性格之中,特定的时候便跳出来干扰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自卑”。

  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作者说:“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是的,要超越自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战胜了它,于是走向了正常的生活;有的人屈服于它,于是迈向了人生的深渊。

  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很多自闭症和忧郁症患者的性格中,自卑都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自卑心理,越来越成为人们走向自我封闭的主要因素。

  那些自我认知觉得非常自卑的人,由于一些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陷,慢慢变得自我保护和排斥他人,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十分满足于这个现状;他们拒绝与别人合作,因为他们害怕这样做。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问题吧:你是否曾有过因为身高不高,而故意与别人走路时昂首挺胸呢?你是否在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而故意找各种理由来掩盖呢?你是否在观众面前演讲时因为不自信,而故意提高声调或者夸张手势呢?如果你有的话,恭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有一点自卑的证据。

  这种自卑正是因为我们某些地方的不足,而刻意地去掩盖这些弱点,我们想要去超越自卑,可是我们怎么也不会知道,往往在我们刻意掩盖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这种自卑感和想要超越的迫切感展现给了别人。

  但是,我们要知道,自卑感本身不是可耻的,人类本身就自带着这个属性。我们在安全上的自卑,使我们建造了房子,穿上了衣服,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武器,这难道不是自卑的体现吗?

  所以说,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我们是否有自卑的心理,而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以及处理它。

  那些有自卑情结的人,他们不是设法克服解决障碍,而是用一种优越感来陶醉或者麻痹自己。而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问题依然存在,但是自卑感越积越多,最终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就像一个很胖的人,他觉得自己很胖,十分自卑,但是他不是去减肥使自己瘦下来,反而是找一些比自己更胖的人,让自己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加瘦一些。于是,他一直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但他的自卑感原封不动,并没有得到解决。

  如果你有耐心已经读到了这里的话,我相信你已经对自卑这种心理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你一定会喜欢奥地利作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或许你内心也充满了疑虑:我自己是否十分自卑呢?我该怎样去避免过度自卑呢?如果我觉得自己很自卑,那么我该怎样去克服和超越呢?

  带着大家的这些问题,我将引领大家一起来品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安全感——读《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在书中,他强调社会感,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超越自卑,最后落脚于人的优越和完善。

  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听起来有鸡汤的感觉,但了解阿德勒的人都知道,他的人生,其实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逆袭史。他幼时体弱多病,早期记忆里充满了疾病和医疗印象,个子不高,长相普通,后来通过个人努力考上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博士,最终创立个体心理学。

  这本书我前后看了两遍,其实很多道理也明白,于是我在读的时候,联系了很多生活实际,一结合,就觉得受益无穷。

  阿德勒的很多话,对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多启示作用。

  他说,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特定意义的,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应该发现什么东西,应该赋予这个阶段什么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他说,每个人天生都有种不安全感,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一种安全感,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他还说,我们的教育太注重个人成功,因而忽略个人能为社会带来什么。

  他努力走出了精神分析,走出自我,看重社会,实现超越。

  阿德勒提出了人生的三大任务,所以全书的重点部分,大多围绕这三大部分展开。

  职业、人际关系、婚姻,他说,生命的意义,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生三大任务的解决程度。

  从这三大任务我们可以看出,他重视社会感,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感兴趣,在于相互合作。

  当然,这里也要指出,他强调社会性,并不是泯灭个性,我们的价值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在期望为社会作更大贡献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会相应地调整和发展自己,并且要制订相关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和完善自己。如此看来,一个人的个性在健康的方向上会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阿德勒重视童年经验,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他日后相应行为的重要原因。经历、家庭、环境等等这些因素,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书中,他列出了三种不太好的童年经历。第一,有身体缺陷,会导致自卑;第二,骄纵无度,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习惯,以个人为中心;第三,被忽视,这样的孩子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

  但他也指出,一个人最后能走出什么样的路,还得靠自己。我们绝不会被自己的经历限制,只会决定于我们所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

  在提到自卑感与超越感时,我非常喜欢他对自卑情结的定义——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无法生活在绝对满意的环境里,在这种相互比较中,就会产生相对的自卑感。

  而为了摆脱自卑感,我们便会寻求变化与超越,在这里,阿德勒重点强调的是个人奋斗,自备本身没有对错,如果我们辩证看待,它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最后忧郁自杀的行为,令人惋惜,也让我想起了《红与黑》中的于连,他就是自卑与超越的典型代表。

  每个人都会自卑,但每个人,都有超越的选择和机会。

  对未来,我们会迷茫,会有抓不住的感觉,但阿德勒指出,生命的乐趣正是因为存在诸多不确定。所以,我们活着,便是不断地把这些不确定的事情变得确定。任何结果,经由一定过程得来,才变得有意义,否则,便会让人觉得淡然无味。

  想来,这真是一本积极乐观的书,他给了我们一种带着阳光的视角,让我们去平视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整体

  1.( 我觉得阿德勒有的观念是有问题的,人不是从奉献社会和人类出发的。人是从自我出发的,如果否定人是从自我出发行事的这一事实,只会是理想主义的空谈。不过是健康合理的自我发展必然与社会贡献和人类发展相联系,但必须要看到这是结果,而不是出发点。)

  2. 三个孩子被初次带到动物园看到狮子,第一个全身发抖说“我想回家”;第二个站在原地,全身发抖的说“我什么也不怕”;但第三个目不转睛的盯着狮子说“我能向它吐口水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绪--恐惧。

  3. 当认识到自杀是一种谴责和报复时,我们才能理解他们在追求一种压抑感。死者把责任完全抛给其他人。

  4. 你为什么这么害怕呢?因为把目标定的太高了。(人们常有一个问题是:关键时候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进入焦虑紧张状态,如果平时多定目标多努力,关键时候“自然”发挥就好呢?平时多要求自己,而不是在关键时刻来要求自己超常发挥)

  5. (自我实现的实质是不是实现一种优越感呢?优越感的实质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人要追求优越感。)

  6. 只有和那些比他弱小或者经验不足的人在一起,他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放弃此时对优越的追求,坦然向周围的人表达和学习)

  7. 只要他追求的优越感中含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就不会犯很大的错误。

  8. (回忆和记录自己的记忆也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记忆肯定不准确,但是记忆可以体现内心真实的自我,这是真实存在的。)

  9. 在梦里,我们都是诗人。梦为什么要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因为不如此,我们无法避开常识,隐喻和象征是可以荒诞不经的,它们能把不同的意义联系起来。(佛教故事也是如此,庄子也是如此,但科学不是,科学就物质本身,不接受比喻。宗教要用隐喻避开逻辑和常识,我能理解,因为里面有很多问题是说不通的,但是为什么梦要避开逻辑和常识呢?梦避开逻辑和尝试,也就是避开客观事实,却表达着真实感受,这与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确实深受梦的影响。诗也是如此,用非全面的,非准确的,非事实的陈述,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感受。那为什么非事实的方式反而更能传达真实的情感与感受呢?而越是力求精准、真实,情感与感受便逐渐消隐。换言之,逻辑不能表达感情吗?感情难道没有逻辑体系吗?还是说我们对逻辑的研究和运用还没有强大到研究复杂的感情?)

  10. (要想阻止某人做某件事情,就要瓦解他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11. 孩子上学时,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

  12. 影响兴趣的因素来自对挫折和失败的恐惧。

  13. 老师一年以上的时间教一批学生,有利于了解学生,建立感情,帮助他们成长。

  14. 如果女孩想得到赞美是缺乏自信,她认为赞美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她就会被花言巧语的男人俘获。(确实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男孩子更容易将自卑发展为自恋。有些人希望自己被异性眷慕,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魅力,维护自己的自恋--实则自卑。)

  15. 怎样感化一个人?改善他的合作能力,指出他对生命的错误看法,追溯童年对人生的误解。

  16. (能帮助学生的除了老师的关注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合作,拥有朋友;找出并发展他的兴趣和专长。)

  17. 部分抑郁症患者是由于自我被抑制,不能成为自己,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并伴随产生用自我“放弃”的方式来报复压抑自己的那股势力的想法,这一类的解决办法是,做喜欢做的事情,不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喜欢做的事情,就“取悦”别人,建立良好关系。

  18. 幸福的良方:工作认真、与人为善、对伴侣忠贞不渝。

  19. 一些人感情不专一,他们同时爱上两个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自由,他们可以在两者间自由切换,不用对爱情负责。

  20. 身体是不会说谎的。如果对身体失去兴趣,就证明两个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了。(但是在漫长的婚姻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接受这一点就不会拥有幸福持久的婚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自卑与超越》书评

  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因自卑论出名。他曾追随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会的核心成员,后又公开反对弗洛伊德。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本能,忽视意识以及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且主张泛性论,即性驱动力为一切原动力;阿德勒则认为人格是意识和潜意识的整体产物,不可被割裂对立,性驱动力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家庭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本书并没像中文译著标题一样那么强调自卑,全书主要是论述5岁之前家庭对人格的影响以及人生的意义,英文原名为“What Could Life Mean to You”,中文名可能是当时的译者为了推广取的。

  全书分12章,中心思想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和造福人类,我们要发展出完善的人格实现人生意义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人合作。所有精神问题和犯罪都源于欠缺与人合作的能力,这些都是幼年的家庭环境导致,想要治愈必须找到问题的起源。

  第1章:生活的意义。主要讲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下面三个纽带:a.我们只能生活在地球表面 —— 如何在此环境下生存;b.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 —— 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人协作;c.人类有男有女 —— 如何处理两性关系。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便是大家对人生意义的解读。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共通点是都需要与人合作。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整体做出贡献”,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意义没有任何意义。防止神经性疾病产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培养合作精神。

  第2章:心灵与身体。主要讲精神和身体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相互影响。心灵给身体发出指令完成目标,比如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小孩会遗尿;身体的局限性也会左右指令,比如有器官缺陷的小孩会利用声音来和人建立联系。德国心理学家克利胥末曾试图用人不同的体格来分类不同的性格,比如圆脸短鼻偏胖的人多外向,高瘦长鼻鹅蛋脸的人保守且善于自省。最初4、5年,人们的心灵和身体会建立根本联系,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

  第3章:自卑感和优越感。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即希望改善自己处境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人类文明的动力。作为对自卑感的补偿,每个人也会不断追求优越感。如果没有学会合作,人们的自卑感可能发展成“自卑情结”,即坚信自己无法解决面对的问题,他们会在其他错误的地方追求优越感,由此导致生活失败、精神类疾病或犯罪。

  第4章:早期的记忆。人们会根据优越感目标挑选自己想要记住的记忆,只有生活方式改变,记忆才会随之改变。早期的记忆极为重要,它揭示了一个人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比如是否被溺爱或被忽视,合作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等。如果你最早的记忆里有某个人,说明这个人对你极其重要,你可能一直和他敌对,也可能对他非常依赖;如果你最早的记忆是一个事件,说明这个事件对你影响很大。同时你也可以在早期记忆里发现自己的兴趣,对就业做出指导。这章作者举出了很多就诊案例,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有焦虑症的26岁男人,对工作犹豫、产生过自杀念头、离家出走、被失眠困扰,作者通过了解他早期的记忆,指出问题根源:他有一个专横跋扈的父亲,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在通过惩罚自己来惩罚父亲。

  第5章: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来自潜意识,和白天的思维截然不同,是为了满足个人没实现的愿望,且背后是性驱动。阿德勒认为梦中的生活和清醒时的生活是一致的,两者并非对立关系;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一些必要的情绪,以填满生活方式和现实常识之间的鸿沟,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被常识攻击,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考前梦到上战场就创造了逃避考试的心境。梦主要由隐喻和象征构成,因为这样可以避开常识。那些不受感情蒙蔽、只按科学规律做事的人很少做梦;背离常识、喜欢用非正常方法解决问题的人经常做梦。

  第6、7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主要讲母亲带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拓展孩子对他人和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需要拓展到的第一个对象是父亲,不然孩子在社会归属感上会受到阻碍。但也不必对父母太过苛责,因为他们可能本身也没学好怎么合作。另一点就是当家中有多个小孩时,孩子通常会产生敌对行为和竞争,在各自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造成龙生九子、子子不同的现象。学校是家庭的延伸,最需要被沟通的父母通常是最拒绝沟通的父母,这时便可通过老师来纠正父母的错误。作者认为每个孩子都可成才,老师需要充分鼓励信任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合作。奥地利成立了一个个体心理学顾问委员会,定期对学校老师进行辅导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8、9章: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主要讲青春期并不是一个独立在成长之外的可怕时期,孩子们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只是之前被隐藏的错误生活方式显露了出来,犯罪也是一样。罪犯们的共同点是对社会毫无兴趣,不关心同伴,合作能力极低。解决的办法是不要逃避问题,找到他们生活认知的根源和观点的发展过程,教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第10、11、12章:职业、人与同伴、爱情和婚姻。这几章很简单,合起来回答了第一章的3个问题,关键词都是合作和奉献,具体说就是从童年起就要找到兴趣方向、关爱身边的人、让你的伴侣开心。

  前5章比较有意思,后几章基本都是在重复前面的观点。可能由于作者幼年自卑经历的原因,他关注的都是儿童时期的问题、家庭多子的问题、缺陷儿童的问题,也让人对他免不了有预设结论的怀疑。他的5岁定终生论和我们的3岁看大7岁看老差不多一个意思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