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8岁成名,张爱玲亲赞,与王家卫合作,这个女人也太厉害了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18岁成名,张爱玲亲赞,与王家卫合作,这个女人也太厉害了吧!

2020-03-23 21:31:50 作者:库管 来源:Kindle电子书库 阅读:载入中…

18岁成名,张爱玲亲赞,与王家卫合作,这个女人也太厉害了吧!

  本文共2753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生于广东,随即移居香港,一度被美誉为“天才女作家”,张爱玲转世。

  可她却执意要写一个东北黑土地上的爱情故事

  她为《阿飞正传片尾曲作词,梅艳芳唱的“来日的问昨天便可知,难料的是这没法知”,也是她的心事

  同时,她还是《花样年华》、《2046》、《蓝莓之夜》的文字编剧

  王家卫经典中,总少不了她的名字

  她是钟晓阳

  正派林黛玉

  三十年前,香港女孩凭借一部《停车暂借问》,一跃成为文坛“新宠”,响当的“天才少女作家名号不由分说地烙在了身上。

  但她却低下头,不肯多说一句话。以至于如今提到她,除了这本成名作,难以再想出其他关键词与她贴合。

  直到在红极一时王牌娱乐节目“我是歌手”中,台湾歌手杨宗纬凭借一曲《最实现了大逆转,才让她重新出现大众视野之中。

  这首凄切深情的《最爱》,正是钟晓阳作词的经典作品

  “自古多余恨的是我

  千金换一笑的是我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我”

  ——《最爱》

  1962年,钟晓阳出生于广州,后随父母移居香港。之后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主修电影电视欣赏

  十五岁开始写作,十六岁以散文《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十八岁出版《停车暂借问》第一部《妾住长城外》,震动港台文坛。不仅获得联合小说奖,成为十大畅销书,后又被改变成为电影,成为一代经典而留存。

  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遗恨传奇》,2018年推翻重写,更名为《遗恨》出版,被评为《亚洲周刊年度大小说。

  她好像是古典文学中走出来的女子,天生的林黛玉

  不爱说话,手不离书,填词用整整齐齐的小楷,听得音乐也是古筝琵琶,在书房能“猫”一整天。

  幼时偏爱模仿李白的诗,摇头晃脑作了两首五言绝句,并央求妈妈下图章店的叔叔替她把词写在扇子上。

  读中学时偶然读到朱天心的《击壤歌》,“从第一句话就被吸引,捧回读完后心中又满又决定提笔写给天心。”

  而朱天心谈到初次读到钟晓阳的信时,笑称感觉正派林黛玉出现了,不是柔弱,她是孤傲挑剔性质。”

  1979年,十岁的她只身前往台北,去寻朱天心。

  初见,朱天心笑言:“她慧黠的眼睛,俏挺的鼻子,相当有灵气”,钟晓阳回想起来的朱则是“脸如满月,眉目间有贵气,笑时抿着唇,总是善意。”

  她们一同去了花莲游玩,还拜访了三毛

  那时,是“三三集刊”最鼎盛之时,朱家里热爱文学年轻人络绎不绝,她暗暗惊叹

  同年,钟晓阳随母亲故乡沈阳,亲身穿越东北山河体验黑土地之上的生机勃勃,年底用十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宁静”的传奇第一部《妾住长城外》。

  1981年,完成了第二部《停车暂借问》和第三部《却遗枕函泪》。

  次年,三部曲合为一册《停车暂借问》由三三书坊出版,其后由香港的出版社引进,像是一枚炸弹瞬间点燃了港台文坛。

  “天才”“文豪”“未来新星”等标签争先恐后地贴在了钟晓阳身上。

  港女笔下的“东北版《爱的迫降》”

  让钟晓阳“一跃成名”的《停车暂借问》描绘的是赵宁静“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悲欢,是满洲奉天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与日本关东军的通译官次子的爱情。

  这个角色设定,居然比《爱的迫降》还要早。

  但它又并不仅限于爱情。

  为爱情提供养料的东北黑土地之上的风土人情,才是她真正的创作初衷。

  

  可是,香港少女来写东北爱情,怎么看怎么好玩。

  钟晓阳写这本书,缘起于她陪伴母亲的还乡之旅。

  母亲家在沈阳,父亲是印尼华侨,两人是在沈阳读医科大学时的同学。

  母亲常年一口肆无忌惮的沈阳话,外加满族生活习惯的熏陶之下,她对母亲的故乡非常好奇。

  

  她觉得这个偏偏把“蛋”讲成“犊子”的地方,一定有趣极了。

  这种“东北味儿”巧妙地出现在《停车暂借问》中。

  钟晓阳写吃葡萄,是“他提着一嘟噜,一口一个的往嘴里扔,连皮带核地吐出来。”

  嘟噜,就是串;一嘟噜,就是一串。

  钟晓阳像是比郎朗妻子吉娜还要专业的“十级东北话爱好者”。

  再看东北的热闹风情,也哈着气晃悠在钟晓阳的文字里。

  小说的初始年代,正是闯关东愈加旺盛的时期,最吸引关内人的,还是东北的花样小玩意儿。

  就拿赵宁静在闹市闲逛的片刻来说,“除气球外,有卖塑料胶癞蛤蟆和熊瞎子的;另外的货摊,则卖头绳、脚带子、刮头篦子、黄杨木梳等用品……”

  这些玩意儿,怕是年轻人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可是居然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一位从未在东北生活过的少女笔下。

  除去东北的憨厚与豪迈,《停车暂借问》也少不了柔情似水。

  据说钟母怀孕时,天天都在读《红楼梦》,使得女儿天生就带着诗词禀赋。

  她这样描写赵宁静分手时的场景,“月亮一上升便感到它的玉玉寒意。月光浸得她一炕一被的秋波粼粼,她应付不及,一头埋进被窝里。”

  爱玲是写月亮的高手,不少人曾说,读钟晓阳仿佛看见了张爱玲转世。

  她小说中的那种与年龄经历不相称的悲凉与忧伤,尤其与张爱玲相似。

  她与张的缘分,也远远不止如此。

  删除“传奇”的“小张爱玲”

  一直以来,钟晓阳都被称作“张派”传人,新版《停车暂借问》中附有一封张爱玲的回信。

  1982年,《停车暂借问》出版时,钟晓阳还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大一学生。

  朱天心给了她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地址,嘱咐她给张爱玲也寄一本。

  她照做了,却没想到几个月后真的收到张爱玲的回信。

  除了表达自己因忙碌而未能及时回复的歉意,还有对书的评价:“动人的爱情故事实在少,难怪《停车暂借问》这样轰动。”

  但多年来,钟晓阳一直没有公开这封信。

  几番迁徙,每次搬家都会悉心珍藏这封回信,回望其对自己及创作的意义,她忽然豁然开朗:

  “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我也考虑过一辈子不要拿出来,可是这样有什么意义呢?也没什么意义。拿出来也是跟大家讲讲我的心情。”

  除去仅有一次的书信往来,她与张爱玲从未谋面。

  即使两人都在美国,她也从未想过去找张爱玲。每次到上海,也从未想过瞻仰张的故居,而是认为只要读作品就好了。

  面对“小张爱玲”的称号,钟晓阳开玩笑说到自己与张爱玲的区别:区别在于张爱玲是上海人。

  1996年到2008年,钟晓阳消失了十二年。

  停笔的这段时间内,从抑郁症到移民澳洲,有关她究竟在哪儿的传言始终不断。

  但她说,自己只是在香港一直过着平凡的生活,为王家卫的电影《2046》创作字幕,也为电影《铁三角》担任编剧。

  2018年,钟晓阳在三十年后重写《遗恨传奇》,果断地把书名中的“传奇”删除,只剩下“遗恨”。

  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她要报仇”。

  读者难免好奇,何恨之有呢?

  她在后记中说:“世界从姹紫嫣红变成了一片灰色。若有传奇,也是属于别人,与我无关。”

  她果然一点也没变。

  福利时间

  — THE END —

  更多精彩推荐:

  1、他们不是魔鬼,但真的要人命 | 病毒书单

  2、“捧红”沈腾!票房25.8亿!网友惊呼:千万别错过原著……

  3、BBC和亚马逊联手都搞不定,阿婆这部小说真的有毒!

  4、“我们只是吵架,你怎么叫我离婚啊”

  5、豆瓣8.5分,什么黑料都敢写!真不愧是东野圭吾!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