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生存状况调查(二)
王老师,本地人氏,现居城里。99年中师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初级职称,月工资905元。
王老师师范毕业那年,正好赶上国家分配的末班车,没用费什么劲就顺利来到乡中学上班。有人说他幸运,他总是嘿嘿一笑说:“如果我当时考不上学,说不定我现在也成大老板了。”
王老师确实是幸运的。上班后不久,经人介绍,他与城里一工厂女职工谈起了恋爱,双双坠入爱河,并很快结婚了。王老师是本地人,家里也不是很富裕,有老屋三间可以居住。但由于妻子在城里上班,有时还要上夜班,所以王老师也只好辛苦在前,享受在后,每天骑车往城里跑。好在妻子所在单位给提供一间免费住房,虽然空间有些逼仄,但小两口日子也过的其乐融融。
刚结婚时,王老师每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而妻子工作虽辛苦些,但每月工资不下千元。后来单位集资建房,他抓住机会,利用手中的一些积蓄,在加上从亲友那里筹来的一些,又在银行贷了些款,也要了一套房子。如今,王老师已搬进了新居。一日随学校老师前去祝贺,我把酒临风,登高望远,不觉心旷神怡。叹曰:“有房的日子真好!”
什么时候,我们农村老师才能享受到与城里工人一样规格的住房待遇呢?
调查对象(四)我
我家有三口人。我,一农村中学教师,中级职称(2年未挂),非本地人氏;妻子,一农村小学教师;女儿,一农村小学学生。
我是97年大专毕业后背井离乡来此“支教”的。当时每月工资380.5元,二年后涨为480.5元,前提是每月扣一月工资作为保险金,再一年后又降为356.5元(保险金已扣)。以后我的工资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到现在还差几十块钱就满1000了,实在可喜可贺。
由于我不是本地人,所以我不能像其他老师一样在家居住。这样,我只能以校为家。开始时与其他几个单身老师一起住集体宿舍,但不要租金。后来,学校苦于个别老师无处安身,也依据国家政策实行房改,不再无偿为老师提供住房。学校在为老师建房之前要每个住房老师预交2000元,以后每年从这里面扣除100作为房租。钱是不多,但每个老师只有一间房。
介绍对象时,红娘把我夸的天花乱坠,说我这个大学生有房(一间)有车(自行车)有铁饭碗(也摔得烂),是标准的优势男人。以至于后来妻子每次提及此事,我都羞愧的无地自容。但妻子终究是胸怀宽广之人,她说:“人虽长的可憎点,可心还不算坏,好歹也是个老师啊!” 听后,我感觉我的脑袋都大了。
我与其相识不久就携手一起走进了从学校的那间爱巢里。一晃8年过去了,女儿都7岁了,我和妻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省吃俭用几乎到了守财奴的地步,但也没有省下几个钱,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还仿佛停留在昨天。每当在报纸上看到其他地方有专门为农村老师建造便宜住房的消息,我的心总有一种痛苦后的兴奋与兴奋后的痛苦,不知道这样的幸运何时才能降到我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