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1000字

2020-03-28 23:09: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1000字

  《陈志金融投资课》是一本由陈志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精选点评

  ●多读点书,多点思考,非常好的一本书。

  ●陈老师的课已经听完了,买书来看做温习。买书还是很划算的求知方式

  ●不错的扫盲书

  ●对我这种小白来说,挺友好的。

  ●关于投资的通识扫盲课,数据扎实论证有力通俗易懂

  ●生硬无比

  ●依旧是通识课扫盲,和我想的投资有差距

  ●相见恨晚的一本书

  ●对金融投资理财入门的好书。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坦率地讲,作为一个学经济学出身学生感觉学校里教的金融知识真实的金融世界落后了有20年吧。。。 作为在金融市场跌打滚爬才一年的小,被diss不懂金融也不是一次两次,有幸看到这本书,给我科普了好多金融尝试,这种前沿书应该被列为本科金融教材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一):很好的金融普及读物

  比较合金融知识初学者,和有一定投资需要普通人。因为作者中国和海外兼备的知识背景,为读者提供了多个角度,作者在多个章节横向比较了中国和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纵向比较了我国下和明清时期的金融市场,为什么从逻辑上“慢牛”是不可能的,证监会为何不能为卖房站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哈哈。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二):好多重要时间节点错误,导致论述不严

  书第一章第四页,《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早期完成的,陈志武老师写的是公元前19世纪中期;

  第九页,《申命记》是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473年)用希伯来文写成的,陈志武老师写的是公元前8世纪完成的,并用公元前8世纪闪米特人的经济生活情况阐述借贷金融,中间差了700年!

  另外,序言里说中国中学没有金融通识课也是不对的,自2010年前后新课标全国普及,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所有高中生都会学习货币起源、投资理财、个人收支财政税收、经济制度,选修二也梳理宏观微观经济学重要理论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三):陈志武金融投资课笔记20200104

  先介绍下陈老师,拍了下书页。这本金融投资课,有亮点特别像是在学校上课一样。除了基本的章节内容以外,还有思考题、本章要点延伸阅读

  如果想偷懒的话,就把本章要点,速度过一遍好啦,细致读的话,就要想想思考题,再看看延展阅读,再自己把里面提到的内容都找下背景资料

  这本书和陈老师另外一本一起读,基本,通识类的金融就大致了解一下啦。两本书都可以图书馆网借哦。挺沉的,带了上班,重死我了。一起1000多页,一时半会的,用一篇文章估计也说不明白。

  就说下自己的阅读顺序吧。投资课这本,落脚点在投资上,必然要给自己提出这样子的一个问题,这本书读完,我能获得哪些投资指导?

  全书6个部分。

  1、宗教与金融的相互竞争

  2、债券市场

  3、金融衍生品

  4、基金市场

  5、股市监管

  6、金融市场、贫富差距与创业创新

  基于能获得哪些投资指导的问题,阅读顺序是243一组,5一组、1和6一组。

  243讲了普通人都能够接触的一些金融工具和产品,有一些投资知道。

  5其实监管层面,有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了解一下,是让投资者能够知道,对于投资市场的一些监管息,你在哪里看,哪些部门有哪些行政责任,遇到不规矩的情况你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个大背景也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1和6,其实大金融就一直穿插在任何一个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就是在读历史,同时展望未来,了解金融的作用和用途,能够更好的让金融为自己所用。

  来吧,把书均500页的精神食粮啃了。

  2部分债券市场

  其实很多老一辈,知道债券,就是国债,但是债券并不仅仅是国债滴撒!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还有其他的债哦。这部分,用了很多篇幅讲债券的历史。但是我想说的是,19年债券真的是,火。今年债券也很火!降准啦!能不火么,债券就是股市的晴雨表之一。

  债券分类有三种方式。

  一是通过交易场所来分。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针对机构客户;交易所债券市场,深沪两交易所为主;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针对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

  二是从发行主体来看。分为,政府债券(中央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中央银行票据(由央妈针对银行和法人公司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发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也包括项目债,比如搞三峡大坝,来个三峡项目债 ,搞个核电发电厂,来个项目债)、金融债券(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现的有价证券)、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发行的有资产抵押品的债券、熊猫债券(由外国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以人命比计价的债券),和日本的武士债券、美国的扬基债券都属于外国债券。这些都是经济师考过的啊,讲真,我也忘记不少了哈哈。

  三是从债券的期限来分,短中长期债券。短是一年以内的,中期就是1年<X<5年的,长期就是>5年的。

  现在说打新债火热的就是可转债啦,就是可以兼顾股票和债券的双重权益。可以转公司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就放手里呗,看你操作。

  决定债券投资者收益的来源只有两个:1、利息收入2、资本利得

  这部分陈老师还拓展了一下,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直接拍上来了。

  4基金市场

  基金还是蛮常见的哦,目前很多银行开始了基金投顾业务了,好事啊。基本的基金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啊,不然你就被大堂经理割韭菜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理财目标的基金产品,是需要下功夫的。

  基金分类大致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有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这里提醒下,基金投资是有手续费的,好多人买的X宝基金,是货币基金,不是没有手续费,是有的,有时候只是低到忽略不计。另外,要看好,是前端收费,还是后端收费,这个就是投资的摩擦成本哦,也会侵蚀利润的哦,需要算清楚哦。

  如何评价基金的业绩呢?这里有两个系数,一个是α系数和β系数,这两多难打。

  α系数:扣除跟大盘关联的汇报后剩下的超额业绩。

  β系数:系统风险

  计算方法:

  1、计算超额收益

  基金的实际收益-同期无风险投资收益(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收益为准)

  2、计算预期收益,用β*大盘指数超额收益

  3、计算基金超额收益和预期收益的差额

  另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夏普比率。一个基金的夏普比率越高,说明投资者从基金成熟的每单位风险所得到的的超额回报就越高。

  很多人看的云里雾里的,这只是经济上的计算方法,当然你可以问下你的大堂经理,看他们给出什么答案。另外,个人觉得,任何投资,都要设立投资目标,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投资的。是为了给娃上学存钱,还是为了出去旅行存钱,还是为了给爸妈养老存钱,不同的金融产品对应着不同的风险偏好。

  另外,考试经常出的,记住一句话就可以,系统风险是无法分散的,但是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分散的哦。如果一个基金的β系数越高,受系统波动的影响就越大,如果越低呢,与大盘的联动程度就越小。基金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对于基金经理,现在好多都流向私募股权了,如果要做私募股权,必须是合格投资者哦。等自己达到再研究吧。

  陈老师给的谏言选基金。

  1、最近业绩好的不表明未来业绩也好

  2、基金经理学历、学校越好,管理水平相对越好。

  3、最懒的方式就是买指数基金。

  4、适当参与境外投资,用QDⅡ,目前,人均年限额是$5W。

  3金融衍生品部分

  这个大部分国内目前呢,上班族上不了手啊,可以看电影《大空头》,还有大时代,港片来看看。主要是期货套期保值,期货对冲等等。

  5股市监管

  里面有提到说是股票分红。有些人,会通过筛选器来选股,比如看公司的分红率是多少,到底强制分红好还是不好呢,人见人智。董小姐说,以后咱不分红了,自己搞研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欧美经验来看,那些少分红的科技公司,都在后期,涨幅较大,给了投资者很大的资本价差收益。但分红呢,就是稳定,也是一种选股的方法吧,这种稳定就类似每年稳定的现金流房租一样的。

  但不得不说,因为有媒体的存在,让各方信息汇总,供大家来决策的途径和思考的维度打开了。不是闭门造车,是开门看山了。

  通识类的书,同主题阅读就能发现很多都是相通的,不说了,继续啃陈老师的另外一本啦。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四):投资理财是人人都该上的通识课

  下文为陈志武为本书所作序言,很多人都觉得金融这个话题离自己很远,但其实金融知识对我们十分重要,正确理解财富,学会投资理财,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文/陈志武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经济成就辉煌,中国已经从短缺社会进入财富型社会。当然,个人财富多了,又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投资理财才可达到巴菲特说的“睡觉时也赚钱”的境界?前些年,只要买房子就能赚钱,可现在不行了,风险也高了。于是,大家试着“脱实向虚”,转向证券投资。可是,这些年的股市又像过山车,涨少跌多,而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这些市场,又似乎让人眼花缭乱。老百姓看不懂:到底该怎么分析、判断这些证券市场?从哪里入手?股市怎样才能搞好?基金、债券又如何?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创造财富?

  在这本书里,我重点谈资本市场建设和投资的话题,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会讲到这些不同金融市场是如何来的,到底能帮你做什么,对社会的价值在哪里,等等。

  股市不只是交易所

  过去这些年里,A股市场参与者经历了几个股市从涨到跌、情由喜到怒的周期,而每个周期都以证监会主席换人结束。证监会主席换了几轮,但股民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喜怒循环还没有终结。这是怎么回事?资本市场在中国就这么水土不服吗?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得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不久,一位从耶鲁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小伙子在巴格达联军指挥部(也就是战时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工作,他肩负重任,要赶紧设计巴格达股票交易所。由于那时小布什已经做美国总统近三年,面对2004 年连任竞选压力,他给联军指挥部下令:不管有多少家公司能上市,以火速开张股市为第一任务。这个命令的意思当然很明确,因为如果股市能快速开张,就表明美军入侵伊拉克后成效显著,社会与经济已经恢复正常,连新股市都有了。

  而这个年轻的耶鲁毕业生也觉得这件事很容易:建立股市,不就是挑一个交易厅,找几家公司,把它们的股票挂牌,再找一些人来买卖交易股票吗?所以,他不能理解这件事为什么会有挑战,欣然拍胸接下命令。

  接下来,他看了一下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设计,发现这个交易所是个非政府经营、靠50 个左右的会员公司自行管理、当初为非营利性的机构;而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原来的巴格达股票交易所是财政部管理的国有单位,不算真正的证券市场。于是,他知道了:新的交易所也必须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公司。2004 年4 月18 日,联军指挥部下令正式成立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机构——伊拉克股票交易所,并同时模仿美国的设置,成立伊拉克证监会,希望以这些奠定伊拉克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

  2004 年6 月24 日,伊拉克股票交易所正式开门交易,以一家酒店之前的餐馆作为交易厅,第一批有15 家公司上市,包括巴格达银行、巴格达软饮公司、伊拉克地毯公司、阿尔特拉农业公司等等。交易都是人工进行,靠大声喊出卖出买进价格,用纸和笔做记录。到2005 年,每天成交额大约为500 万美元。2006 年全年有92 天开市,平均每周开两天,其他时候因为巴格达受到轰炸而停业,全年只有3.8 万笔交易。到今天,共有100 家公司在伊拉克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每天只有30 只左右的股票有交易,每天大约交易300 笔,交易额不到100 万美元,市场十分清淡。

  几年后,这位耶鲁毕业生回到母校跟教授们交流,深感自己的失败。他谈到,原来以为股市就是把股票发行方和投资者叫到一起买卖而已,没想到还需要那么多交易所之外方方面面的配套机制和专业分工,不仅要有独立于政治、独立于宏观政策的证券监管者和司法机构,还要有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证券律师、“敌意收购”、做空机制、对冲基金、独立媒体等等。他真的没想到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跨期价值交换”会这么难。

  关于这些话题,我会在本书中慢慢细谈。对于金融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在强调任何“特色”之前,必须理解透资本市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然后再加上“特色”进行具体分析。这十分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股市一下跌,就怪证监会主席”的偏颇认识。对于投资者来说,熟悉资本市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也十分重要,因为这就等于给了你一只手电筒,帮你避免在具体市场寻找投资机会时迷路。

  “别人逃离的市场,就是我喜欢去的地方”

  整个A股市场只有3000多家公司,但是,公募基金至少有4000多只,而2018年,私募基金有7万多只,管理的资金很多。意思是说,作为“衍生品”的基金反而远远多于其基础标的——股票、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的数量。但这些基金产品中必然有很多是“多余”的,不可能创造真正的价值,为什么它们还能存在呢?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真实故事,以便于理解基金行业怎样创造价值。过去好多年,我在耶鲁教两门课,一门是新兴市场金融,另一门是对冲基金管理。其间,我经常邀请纽约一家侧重投资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和前线市场(frontier markets)的基金公司创始人——美泰先生来课堂上。他在斯里兰卡出生长大,去英国读的大学,然后在华尔街从事基金管理三十多年。他现在管理的基金规模为19亿美元,不算很大。美泰说,他的投资风格决定了他不能做得太大,前线市场和新兴市场容纳不了太多资金,小规模更合适。这么多年,他的投资风格是专门找“冷门市场”。比如,尽管其他投资者和基金都害怕并回避伊拉克股市,但他偏偏时常投资伊拉克市场,真的实践巴菲特说的“别人贪婪,我就害怕;别人害怕,我就贪婪” (意思是,当别人什么都不怕、疯狂买股票时,我就应该减仓,跑路;但在别人什么都担心害怕、不敢碰股市时,我就应该大胆建仓)。在美泰看来, 在前线市场上,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很少,即使有信息披露出来也不准确、不充分,没有真正的证券分析师,公司治理也不可靠。但这样一来,对于习惯于在那种环境中找切入点、能通过访谈高管了解实情的基金经理来说, 那种股票市场恰恰是机会所在。这就是美泰给基金投资者带来价值的方式, 他可以做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都难以做到的前线市场投资。所以,现在基金数量很多,其中有不少是真正在创造价值的。

  我们通常认为民粹主义对经济发展不是好事,也会对股市不利。可是, 在最近的一次讨论中,美泰的看法完全相反:过去很多股市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经历证明,民粹主义抬头的时期,往往股市表现得更好。比如,2000 年到2017 年初,世界上有10 个最能代表民粹主义的总统,包括印度的莫迪、俄罗斯的普京、巴西的卢拉、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等等,这些人上任后的3 年里,这些国家的股价平均累积上涨155%。尤其是左派民粹主义总统上任后,股价3 年累计上涨221%,而右派民粹主义总统带来的累计收益率为122%。像菲律宾的杜特尔特,一上任就推动改革、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本土工业企业,给股市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识别历史规律,先于他人看准新兴市场方向,这些也是基金创造价值的方式。1994 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当时有人担心这位民粹主义总统会将私人资产国有化。可是,他上台后,大举支持股市,3 年内股价上涨41%,而不是人们之前担心的股市会消亡。民粹主义总统上台时会做不少取悦百姓的事情,这让人们兴奋,信心大增,会刺激消费和投资,对股市利好——这一过程可以持续几年。当然,民粹主义总统的长期影响是另一回事,对长期投资回报不利,尤其是这些国家的主权债表现比较差,财政危机经常发生,导致国债频繁违约,牺牲国债投资者的利益,拉美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美泰的投资方式只是基金创造价值的众多方式之一,本书会介绍更多基金投资风格,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证券市场起源于哪里?

  了解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是洋务运动时期引入中国的“舶来品”。中国原来在货币金融方面很发达,先于其他国家在宋代发明纸币,但是在证券金融方面没有起色。为什么股市、债市、期货、期权市场都起源于西欧?是什么催生了这些东西呢?

  东西方在证券金融上的分流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甚至先秦时期。那时在中国,哲人都忙于为专制皇权的绝对性著述、做解释。即使到西汉时期,董仲舒还在“王”这个“三横一竖”的文字上做文章,帮助强化王权迷信,“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由此“证明”王权天授。他忽视了“王”这个字并非上天发明,其他语言就不一定如此,英语里的“king”或“emperor”就不能有这种解释。根据文字的形象得出君王专权的天经地义,是自说自话,不是得到独立证据支持的客观规律。但是,类似的言论却为两千多年的中国王朝专制提供了借口,给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垄断权找到了“理由”,于是,加税、摊派、卖官、征租就成了皇权应对战争和其他大额开支的融资手段,而不是发债融资并发展出相应的证券市场。

  相比之下,在同期或更早些的古希腊、古罗马,西方哲人却在探讨如何制约统治者的权力,以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包括契约与财产权利。早在公元前8世纪,罗马就建立了“平民大会”和“元老院”(相当于现代的下议院和上议院),以制衡君王或政府首脑的权力,这跟东方迷信皇权大为不同。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忙于探讨“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谁优谁劣的问题,得出“稳定的国家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的”法治原则,而不是为专制皇权找合法性或歌功颂德。结果,欧洲政府的权力早早受到制约,不能随便加税摊派。公元前200年,罗马共和国政府因为战争开支而出现财政危机,可是政府又不能任性加税扩征,怎么办呢?这就迫使罗马共和国政府发公债,也就是说,公债是在政府权力受制约的背景下被逼发展出来的,公债的历史就是这样在西方起源的。这个传统延续到中世纪的欧洲。13 世纪中期,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这些城邦国都因为战争和大型基建项目发行了太多短期政府公债,如果继续靠简单的到期再借、一次接一次延续短期公债,已经难以奏效,这就迫使它们推出长期债,把利息和本金的支付压力平摊到未来许多年,逐年支付。1262 年,威尼斯政府首先把众多短期债合到一起,建立一个债券池或叫“基金”,然后把该基金的份额按证券的形式分售给大众投资者,这种份额的实质是债券,可以在公众市场上随便转手交易。证券市场就这样产生了,这算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公众基金和现代资产证券化的前身。起初,威尼斯的债券只有本地人可以买卖,到14 世纪中期,外国人也可买卖,并很快成为西欧人喜欢的投资品种。

  继续带你走进金融世界

  在本书中,我们还会探讨金融、投资与文化历史的话题。在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还远远未到尽致的程度。盛宣怀是众所周知的晚清官商,对现代银行业进入中国的贡献很大。他在1916 年去世时,其财富的46.4%投资在上海与江苏的房产和土地,12.5%为工商资产,而金融资产占比为41%,其中38.4%投资于不同上市公司股票。相比之下,在2013 年西南财经大学对2.8 万多城乡家庭进行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最富20 家的投资组合为:房产与土地平均占家庭总资产的33%,工商资产占42%,金融资产占18% ;而一般城市家庭中,房产占总资产的65.2%,金融资产占7%。由此看到,今天,不管是富有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的资产组合中,金融投资占比都远低于晚清的盛宣怀。为什么今天的金融投资占比还这么低? 中国家庭应如何进行投资理财,才能达到理想的资产保值升值效果?考虑到家庭投资结构是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一面镜子,金融资产占比低说明中国经济的整体金融化程度还太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继《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之后,这本书和我的“天天通识”课会继续带你走进金融世界。书的第一部分探讨金融在历史上为什么发展艰难而缓慢,我从宗教与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究,让你了解为什么犹太人主导金融世界1000多年,至今仍然如此?为何今天的新教国家实力无敌?第二部分讨论债券市场,包括大国兴衰的金融逻辑、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张力与出路。第三部分的主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是什么?如何利用套期保值降低企业风险?期权是怎么回事?第四部分聚焦基金市场:基金是什么?如何选基金?如何最优结合各种基金?境外投资怎么做?第五部分回到大家都热衷的股市话题:股市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监管?为什么股市需要开放的媒体?市场的力量是哪些?股票分红和监管又是怎么回事?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回答几个社会问题:金融市场会加大还是缩小贫富差距?金融市场是富人俱乐部吗?资本市场如何促进草根创业创新?金融为什么具有普惠性?货币化、金融化使社会更好还是更坏?

  中国的中学和大学一般都没有金融通识课,更没有通俗的金融教材,希望我的通识课能成为大家的金融入门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本书的内容都不会有技术上的难度,而是会让你掌握金融的逻辑,通过金融知识帮助财富的创造和增长,过上更好的生活。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读后感(五):金融改善社会,A股投资策略:3星|《陈志武金融投资课》

  从历史上的金融说起,介绍金融的基本知识、理念、大事、重要人物。也有一些A股投资策略和A股政策点评。

  引用了不少学术研究成果做证据。讲历史的部分,功力比专业历史学者稍逊,毕竟这不是作者的专业。

  我读后认为书中重要的有趣的信息是下面几点:

  1:在中世纪,犹太人是唯一可以合法有息放贷的群体,持续1000年;

  2:中国的客家人同样得不到耕地,只能走科举、经商的道路;

  3:新教接受有息放贷,导致新教国家经济更繁荣;

  4:为什么基金的业绩还会出现“风水轮流转”的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总能赢的,有时候是价值股占优势,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占优势;

  5:相比美国故事,A股市场的大量散户和频繁的政策干预,使股价经常偏离基本面,给能干的基金经理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机会更多;

  6:不管是分别以美国的大盘、中盘、小盘股为基础,还是以行业来划分,或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来划分,长期而言,基本面指数都优于市值加权法指数。

  总体评价3星,内容不错,但是新信息新观点偏少。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1:4000多年以前的古巴比伦的实物借贷利率高于货币借贷利率,这一现象跟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中描述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的情况一样。P5

  2:因此,《周礼》的这些记载说明,至少到周朝,人们就已经熟悉赊账借款等跨期价值交换业务了。P6

  3:这时候,犹太人就管用了,因为他们给基督徒放贷收息是不用担心死后入地狱的。这当然是犹太人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他们从公元4世纪开始就是欧洲各地唯一能合法从事有息放贷的群体,成为之后1000多年欧洲唯一的合法银行家,磨炼金融本领,为一代代犹太人积累人力资本,并主导西方社会至今 P11

  4:而且,既然客家人难以得到耕地,就不得不重视教育,或想办法往外经商、出洋。至少从明朝初期开始,客家人就更重视子孙的读书问题。长此以往,在客家人比较多的地区,私塾数量、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都会更高,那里出来的成功人才和富商会更多。P18

  5:在过去近5个世纪里,新教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经济,法治,反腐科技与创新方面都超越了天主教国家,中国的香港也领先于澳门,不仅是由于宗教改革解放了有息放贷、解放了金融,还因为马丁·路德的教义反对权威、解放个体,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责任,由此发展出的新教国家普遍是“小政府,大社会”,经济上则以自下而上的自由市场为基础。P31

  6:根据19世纪上半期全国17个省的数据,王教授他们发现,旱灾水灾的确会增加民变的概率,但是,仓储粮食越多的地方,暴乱发生的概率越低,社会越稳定。这些结果符合逻辑,也从实际经验角度佐证了常平仓等福利体制的初衷。P46

  7:当然,问题也来了:为什么法国不能发展债券市场,享受低利率资金呢?答案在于英国的王权受到议会的制约,而法国国王的权力不受限制。P97

  8:因此,西班牙跟法国类似,王室太富有使王权变得更加集中,即使发了国债,国王也会更任性,会赖账、拖欠利息。其结果就是这些国家的证券市场难有发展所需的体制环境。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穷政府”可以逼出好的金融市场。P103

  9:金融衍生品,顾名思义是指从原生资产中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这里我们也经常把衍生品所依赖的原生资产叫作“标的”。金融衍生品本质上是一种跨期交易合约,这种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有统一模式和规则条款,也可以不是标准化的,由交易双方自己拟定。P147

  10:期货市场的这种价格发现机制很重要,对经济和社会的价值很高,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参与某种期货交易的群体要足够广泛,足够多。P153

  11:总之,在通货膨胀高潮期的1971年至1979年间,黄金年化收益率为30.8%;在相对平静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黄金年回报率分别为-2.4%,-3.3%;而在经济动荡的2000年至2009年间,黄金年化收益率为14.3%;但从2010年至今,黄金价格基本没变。P157

  12:根据这个逻辑,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一般石油公司在油价回升的时候不会做100%的套期保值,而是随着油价的上涨逐步地增加套期保值的占比。也就是说,王一强可以在油价60美元左右时做200万桶油的期货空头,在油价涨到70美元以前增加到500万桶,等等。P165

  13:股指期货,指的是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时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了结。由于这种期货的标的不是商品实物而是纯粹人造的股票指数,所以,这种期货被统称为金融期货,以跟各类商品期货区分。P168

  14:那为何期货市场允许有这么高的杠杆率?为什么不能像股市那样维持低杠杆率呢?答案在于期货市场本身的功能。我们之前讲过,期货市场是给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商、采购商等提供控制价格风险的场所,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让人们更好地管理风险。P174

  15:如果有金融合约能给我们一种选择权,只有在对自己有利时才行权购买,否则就不买,那不是更好吗?期权就是这样一种金融衍生品。跟期货不同,期权是一种选择权,不是义务。期权分为认购期权(也叫“看涨期权”)和认沽期权(也叫“看跌期权”)。P179

  16:很多人在推动期权的发展和使用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期权能带来高回报”,或者“期权比股票带来更高的回报”。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期权的价值不是带来高回报,而更多在于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好风险。P187

  17:基金种类虽然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都是从不同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然后把这些资金分别投资到股票、债券及其他各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上,也可以加大杠杆投资金融衍生品;P215

  18:所谓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这个比率衡量基金的每单位风险能带来多少超额回报,也就是以基金总回报高出同期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该基金的风险波动率。一只基金的夏普比率越高,说明投资者从该基金承受的每单位风险所得到的超额回报就越高。P227

  19: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今年排名在前且能够在明年还留在前20的基金真是凤毛麟角,多数基金之后的表现不佳,不少“好基金”在第二年变成“差基金”。这个现象不仅是中国基金业的特色,也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基金业的共性。P237

  20:那为什么基金的业绩还会出现“风水轮流转”的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总能赢的,有时候是价值股占优势,有时候是成长股占优势,另一些时候可能是投机股占优势,行业题材等也经常变化。P237

  21:不过,依靠集体决策的投资俱乐部业绩更差。扣掉交易费用之前,投资俱乐部的年回报率为17%,但扣掉交易费用之后却只有14.1%,不仅远低于大盘指数,而且还不如个人投资者。由此可见,集体决策反而会使业绩变差,效率低于个人决策。当然,不管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业绩都不如指数投资。P243

  22:也就是说,正因为美国股价跟价值总体更接近,失真扭曲的时候少,所以,再厉害的基金经理也很难总是超越大盘指数。相比之下,A股市场的大量散户和频繁的政策干预,使股价经常偏离基本面,给能干的基金经理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机会更多。P254

  23:结果发现,不管是分别以美国的大盘、中盘、小盘股为基础,还是以行业来划分,或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来划分,长期而言,基本面指数都优于市值加权法指数。P258

  24:对冲基金的一个关键词是“绝对收益”,也就是说,不管熊市还是牛市,尽量都能赚钱,而不是只有在牛市的时候才赚钱。为什么对冲基金追求绝对收益,而不是像公募基金那样追求相对收益呢?原因在于一般的公募基金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证券,所以,它们必然是在牛市才赚钱,在熊市亏钱,P270

  25:客观来讲,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士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这是到目前还难以解决的挑战,所以,完全靠股市解决融资问题很不现实。在美国、德国如此,在中国可能更是如此。P288

  26:也就是说,即使股市没有帮企业融资,它的价值也很大,为企业和社会提供重新配置投资和风险的手段,让人们更好地规避未来的收人风险,调整消费结构,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与幸福。P290

  27:炒股狂热带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股市泡沫。1882年,很多股价翻倍。不过,接下来出现了一场大股灾。1883-1884年间,股价平均下跌超过70%。那次股灾相当严重,以至上海本地为股民提供杠杆的许多钱庄破产倒闭,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P334

  28:他们发现,允许做空的股市中,个股同涨同跌的程度明显更低,平均风险波动率也更低,回报更加稳定,个股平均回报率略为高一点。P344

  29:现在,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49.9%的股份,完全掌握对后者的控制权。李嘉诚投入和记黄埔的实际资本只占19.96%(也就是40%*49.9%),但却完全掌握对和记黄埔的实际控制权。这就是层层股权金字塔的妙处。P350

  30: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全球化及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大发展,其间许多上市公司都选择少分红,多留下利润做研发投资,于是,就形成了“少分红”的全球大趋势。P369

  31:尽管美国全国的收入差距指标在1971-2005年呈恶化趋势,但相对于全国趋势,早早放松【银行】管制的州,州内收人差距状况却得到改善。数据显示,放松管制后的8年里,收入基尼系数(也就是收入差距指数)比之前降低4%,这些州内收入分配结构的改良有60%是放松管制造成的。P398

  32:由此可见,印度更发达的信贷市场给农民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风险应对手段,因此,灾荒年份被迫卖地,使土地往少数人集中的情况就没有孟加拉国那么严重,印度农村的土地基尼系数越来越低,而孟加拉国的土地所有权差距在不断加大。P413

  全文完

  相关链接:

  5星|《适应性市场》:金融市场在快速进化,金融危机没法简单取缔

  5星|《创新的资本逻辑》:量化研究金融与创新的关系,学术论文概要

  3.5星|徐远《经济的律动》:大师理论简述,经济与金融时事评论

  未来房价走势: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星|任泽平《房地产周期》

  4星|《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百年以来科学家与赌场、股市搏斗的有趣故事

  4星|《千年金融史》:金融技术就是一个我们自己建造的时间机器

  3星|《陈志武金融通识课》:从金融的角度看历史、文化、商业

  被取代的金融工作岗位越来越多:3星|《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

  3星|《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金融专业参考书,不适合外行阅读

  3星|《FinTech,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区块链是伟大的,比特币则不然

  2星|《金融学从入门到精通》:金融学名词解释的堆砌

  2星|《自金融》:公开信息汇总,缺乏深度,缺乏自有观点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3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3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99本书(截至3月31日)

  本号90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