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的代价
故事的发生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城市出租屋里。当被人们发现时,一位年轻的母亲不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早已气息奄奄了,尸体都已开始腐烂。在这位母亲尸体的旁边还有两个乳臭未干孩子,大的依偎在母亲身旁,目光呆滞,小的还躺在母亲的臂弯里,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
两个孩子随后被送进医院抢救,所幸的是保住了性命。经了解知道大一点的姐姐叫莉莉,3岁多;小一点的妹妹叫薇薇,才1岁多。
这对小姐妹是随母亲居住在这个城市一个狭小的出租房里的。死去的母亲叫周传艳,来自湖南农村大山深处。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由于自己的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她没有时间去打工挣钱。平日里除了出去买些便宜的青菜外很少外出,因此,她与生活在附近的邻居一个也不熟悉,其经济来源主要靠也在外打工干建筑活的孩子的父亲来提供。
孩子的父亲叫陈华,30岁,来自重庆农村。他本与妻子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由于他所在的建筑工地离他们租住的地方较远,再加上工地活也比较紧,平时他只能吃住在工地,无暇回去照顾妻子、女儿。不过,他基本上每天都回家打个电话问候妻子。他说自己其实在6天前就打不通妻子的电话了,但万万没想到家中会发生这样的事。说到这里,他早已泣不成声,他说他后悔自己当初只为了挣钱而忽略了妻女的生活,后悔妻子自从嫁给自己后没有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就命丧黄泉,后悔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使两个可爱的小女儿差点丢掉了性命。
看到照片中泪流满面地陈华,我也不觉泪眼朦胧了。是怜悯、是同情、还是想到了自己,也许三者兼而有之吧。但我想更多的可能还是他为人夫为人父的自责深深地触动了我平时鲜有触摸的心弦,作为一个丈夫、父亲,对妻子、女儿又何尝不是亏欠太多呢?
网上还贴出了一张姐姐莉莉被救后的照片。小女孩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透出惊恐的眼神,她用一双小手紧紧地抱住自己的爸爸,唯恐失去了自己惟一的亲人。这个还不谙世事的孩子在被救前的至少4天的时间里,和只有1岁多的妹妹依偎在已经死去的母亲身旁是怎样熬过来的呢,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到底承受着什么呢?在看到莉莉忧伤眼神的那一刹那,我鼻子一酸,眼泪又流了出来。
据父亲陈华说,他与妻子是打工时认识的。在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后,他们一直就留在城市打工。他说他打工的目的就是想有一天等他挣到足够多的钱,也好让从小就没过上好日子的妻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也让自己的小女儿长大后成为一个体面的城里人。
这是一个生在农村的丈夫、父亲多么朴素的梦想啊!
就在我打下这一行字的瞬间,我又一次热泪迎眶。是感动?还是伤心?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这位父亲的这句话触疼了我的伤心之处。身为农村老师的我,又何尝不是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呢?身为妻子的丈夫,我何尝不想让妻子过上安定的日子呢?身为女儿的父亲,我又何尝不想让女儿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金色童年呢?而这一切,对我来说就像是水中花,镜中月,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因为我是老师,而且还是一农村老师,每月工资不过千元,只够养家糊口之用。我已“打工”十多年,可现在还是两袖清风,下无寸土,上无片瓦,至今还一家三口窝居在不足20平米的房子里。扪心自问,我又能为我亲爱的妻子、疼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无法回答我自己。
但一想起陈华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想起千千万万农民工兄弟的辛酸,我又羞愧难当,寝食难安,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呢?
我不种地,但我有饭吃;我不纺织,但我有衣穿;我住房小,但我居有定所;我工资少,但我享有清闲;我生活在农村,但我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真是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