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槐之害·柿子灭与绿色沙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槐之害·柿子灭与绿色沙漠

2020-03-31 13:15:06 作者:赵倡文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槐之害·柿子灭与绿色沙漠

  槐之害·柿子灭与绿色沙漠

  ·倡文·

  佛祖菩提树下悟出道,牛顿苹果树下悟出万有引力……朋友推荐我到河南省沁阳市的松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走走,说那里是植物天堂说不定还真能悟出点什么。

  陪同的李先生保护区的植物专家,说起保护区内的植物如数家珍,不过植物的种类繁多了,各种学名听起来既拗口,又难记。李先生见我提不起兴趣,便站住了脚,指着一颗小树问我:“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我止住脚步,定晴望去,笑了:“这不是槐树吗?我最喜欢槐花了。”李先生又问:“那,你知道这颗槐树又叫什么名字吗?”槐树还有另外的名字?我摇摇头

  “这颗槐树又叫德国槐是从德国引进的。”听着李先生的介绍我不由问道:“那我们中国之前没有槐树吗?”

  “有,然有了。我国土生土长的槐树叫国槐。两种槐树开的花不一样,德国槐开的花一串一串地吊着,非常好吃;国槐开的花呈圆粒状一簇一簇向上,不能食用。这一片山头德国槐生长得非常旺盛,一到五月,漫山遍野白哗哗一片,十分壮观。”

  想着那好吃的槐花,我不由道:“洋为中用不错吗?”

  “不能完全这么说。”李先生打断了我的话头,“德国槐的根系十分发达,对于保护区来说,有害物种,必须得严格控制。你看。”我顺着李先生的手指望去,“看见了吗?凡是德国槐成片生长的地方,就鲜有本地树种生长。每年我们都要组织人力来砍伐疯长的德国槐。”

  听着李先生的介绍,我不由问道:“为什么我们经常引种外国的物种,而国外没有引种我国的物种呢?”

  “不是这样的。”李先生笑着拉住一种阔叶蔓状植物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葛,它可是我国国产的物种,早在《诗经》里就有记载。美国就把它作为绿化植物进行引进。可谁知,葛在国内生长繁殖得非常缓慢,到了美国却疯长起来,也被美国视为有害外来物种严加控制。”

  听着李先生的话我不由又问为什么。

  “原因简单,在国内,葛生长在荒山野岭之上,自然条件差姑且不说,葛根含有丰富淀粉,是野猪最喜欢吃的食物。野猪就成为葛的天敌,控制了葛的生长。而葛到了美国,作为绿化植物,土地肥沃少天敌,葛生长繁殖快的特点显现出来,当然就成为有害物种了。这与德国槐来到国内少天敌成为被控制物种的道理是一样的。”

  听着李先生的介绍我恍然大悟,不但动物有天敌,植物也有天敌呀!如果引进一个物种,使它不受天敌的限制,那么我们只能自作自受,来感慨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李先生见我对自己熟悉的植物这么感兴趣,便边走边问我:“柿子树你熟悉吗?”

  “熟悉呀,柿子不仅可以做醋吃,而且还能漤成空柿子吃、晒成柿饼吃。”我非常自信地说。

  听着我只说吃,李先生笑道:“那你知道,现在世界上的柿子树还有雄株没有?”

  想着吃柿饼时里边不时有种子,我肯定地说:“当然有雄株了!如果没有雄株,那柿子里怎么会有种子呢!”

  “这样说你可就错了。”李先生说,“由于柿子树是雌雄异株,雄株不结果子,长期以来,人们对雄株进行淘汰,所以现在世界上柿子树已经没有雄株了。至于柿子里的种子,是雌株开花时,与其它植物花粉结合的产物,它是不会发芽的。”

  李先生的介绍令我震惊不已,俗话说,物竞天择。想不到人类的功利心竟会使柿子树的雄株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那柿子树怎么繁殖呢?”想到这儿我不由问道。

  “由于柿子树没有雄株,柿子树的栽培只能用嫁接的方法来进行。”李先生的话解开了我心头的疑团。

  一路说来一路行,不知不觉到达了保护区的主峰。主峰之上全是伞状的油松,郁郁葱葱,与主峰四周层层叠叠的灌状植被截然不同,明显是人工林。望着这些就要成材的松树,我感慨道:“栽这些树的人可真是功德无量呀!”

  “你又说错了,这松林是我1982年的时候带人播种的。当时我也以为自己功德无量,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人工造林是罪过呀!”

  “罪过?”李先生的话令我吃惊。

  “是呀!你看看这松树下面还有其它植被没有?没有了!只有厚厚的松针。而其它地方则不一样,上面是灌木,灌木上攀爬着的是蔓状植物,地表上还有其它杂草生存,层次非常明显。假如现在发生一场火灾,大火过后,松树占据的地方会被烧成光秃秃一片,要想使它的植被恢复,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得花好几年时间。而松树之外的地方则不一样了,大火过后,各种植被都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灰烬又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第二年便又生长起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称这片松树林是绿色沙漠,是绿色海洋中的不毛之地。”李先生说着,神情凝重地一步一步登上了主峰之上的防火了望塔。真想不到人工造林竟会产生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一时不知该对李先生说什么好,只有随他一起登上了望塔。

  站在了望塔上,满山的绿色尽收眼底,令人心胸不由为之开阔。我劝慰李先生道:“人类改造世界是不断摸索前进的,知错就改也不晚。”

  “有些错能改,可有些错则会让人遗憾终生。所以现在保护区的保护理念是一切顺其自然,让一切生物在大自然的自然条件下和谐生长。”

  李先生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呀!外来物种的繁殖、人工种植松树的生长,人力现在还有能力来控制它们,而逝去的柿子树的雄株,则永远离我们而去了。面对茫茫大山,我也如李先生一样陷入了沉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