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乐
人生三乐
·赵倡文·
我一直想,如果我有书房的话,就起名叫“三乐斋”。
人生有许多种快乐,可让我最感快乐的却是孟子老先生所说的“君子有三乐”,老人家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自从读了这段话,我一直想,这“三乐”大概就是乐中之大乐了吧!
先说第一乐。我读过许多人写的怀念父母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对父母无限的感恩与思念。读来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总让人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与惆怅。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长大,而他们却在这一过程中一天天老去。直到有一天我们忽然意识到,我们该好好孝顺一下父母了,他们却溘然长逝,永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的心中该是何等的痛苦与无奈。“父母俱存”,给了我们报答父母的机会,省却了自己终生的心头之痛,当我们回到家中,能如儿时一样,叫上一声爹,喊上一声妈,老人能应声而答,这种快乐又是哪一种快乐能替代的呢?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一个幼小的生命,成长为一个有自己性格、事业、乃至思想的独立个体,成为这大千世界的有效一分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不再无足轻重,我们的所作所为往小处说影响着妻子儿女,从大处讲可以治国、平天下,改天换地。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理想成功目标,而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建立多少丰功伟绩,创造多少财富,拥有多少宝马香车,而且还要更看他是否是一个道德的标杆。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无欺无诈、无虐无诳、无坑无骗,他的心胸一定如赤子般坦坦荡荡,根本不怕三更半夜门环乱响。这样的人,活着的时候,干得淋漓,吃得潇洒,睡得安稳,不似神仙,赛似神仙;离开了这个世界,也如老子所言“死而不亡者寿”,他人虽归于自然,可他的风范却长存人间,是真正的长寿。这世间又有哪种快乐能出其右?
作为一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老师,可生活中你我都能成为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每个人既能成为别人学习的典范,也能成为他人引以为戒的教材。空活40余年,反思自己的人生,虽在仕途与“钱途”上收获不多,可从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也身体力行影响着周围的人,每当有朋友说从我身上又学到某点东西时,自己心中的快乐又有谁人知道?大概人人都喜欢这样的快乐,所以孟子才又说了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人都想当别人的老师,都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见快乐莫大于焉。
这乐中之大乐,孟子称为“君子有三乐”,我不是个完人,甚至毛病还有许多,不敢枉称君子,但我向往这些快乐,所以我一直想,如果自己拥有书房的话,就给他起个名字叫“三乐斋”,每日里出则做个顶天立地,无愧于天、无愧于人、无愧于地的男子汉;入则孝敬父母,读书养性,完善自我,去追求这些人间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