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时代
最近,在浏览网页时,无意间一条标题新闻从眼前一晃而过,其大意是中国人一辈子需要办82个证。具体内容我没细看,甚至那条标题新闻的原话我也模糊不清了,唯独82,这个数字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令我挥之不去。
82,这个数字在100之内,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难不住,可谓不算大。古人云:“人活70古来稀。”相对于并不算太漫长的人生来说,82,这个数字已不算太小,已经超出了官方公布的中国人平均寿命76岁。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步入小康,也许现如今我们国人的寿命已大大延长。
就拿本人来说吧,我只是一个乡村教师,从教十多年来,工资不多,只够勉强糊口之用,但证却收获颇丰,细细数来,如同家珍。
在不大的抽屉里,我的各种证件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小学毕业证早已不见了踪影,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证、学位证一应俱全。它们在见证我成长的同时,也是我能够站在这三尺讲台为人师表的通行证,是我用辛劳、汗水与父母的血汗钱一张张换来的。幸好,我那时上学收费还不是太高。小学、初中自不必说,高中时,由于在家拿粮食吃,三年下来,花费也屈指可数。上师专时,一次性交了2000元整。倒是我的函授本科证和成人学位证合计花费足有4000元,在那时这个数就是我一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自从事乡村教育以来,本人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奈自己才疏学浅,且又不善经营,故每年两次的评优、评模我从来都无缘问津。这样也好,十多年正好省去了至少十多个证书,为我本来就逼仄的抽屉节省出了不少的空间的同时也为我节省的不菲的钱财,像市模、县模等炙手可热的荣誉“含金量”也是逐年提高,有的为捞个县模证书,就需花费千元,如果是市模那就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还有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几乎每年都要组织评选,并颁发的“优质课证书”、“骨干教师证书”、“教学能手证书”等诸如此类荣誉头衔也绝不是白纸一张,想要得到其中哪一张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跑步钱进是绝对少不了的事。好在这样“僧多粥少”的证书还好对付,起码自己也有点当家作主的权利。但有些证书是按人头分发的,是想不要也绕不过去的,像每年一次的红色的继续教育证书,还有职称证书、聘任证书等等。这些证书拿在手里也不轻松,因为每一个证书的背后也都少不了大把银子的大力支持。像继续教育证书每个折合人民币20-30元不等,中级职称证书500-1000元不等,高级职称职称5000-1000不等。这一个个花费数字的背后所隐藏的辛酸与无奈也许只有我们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懂得,这对于我们工资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农村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知道,在未来的生命路途中中,我还会收获不少花花绿绿的证书,直到混个“死亡证书”为止。到那时,我一定要立下遗嘱:除非本人自愿,概不接受任何追认证书。当然,这是后话,暂且可以放下不表。
下面再说一下我的小女儿,今年7岁。别看她年纪小,可由于生逢盛世,已经有还几个证书入账了。在小女儿还没受孕之前,我们就代她领取了准孕证书,花了50元。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听到小女儿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时,我们惊喜地替她领取了深绿色的出生证书。现在女儿上学,在校表现还不错,今年意外收获了一个县级三好学生证。我想在将来漫漫岁月中,小女儿会一天天长大,她也将会收获更多的一个又一个的或有用或无用的证书。
在这样一个证书满天飞的时代,除了一声叹息,我还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