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脱困》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脱困》观后感100字

2020-04-12 22:07: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脱困》观后感100字

  《脱困》是一部由Heiner Carow执导,Matthias Freihof / 达格玛·曼泽尔 / Dirk Kumm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脱困》精选点评

  ●老片子故事讲得好,同志的出柜之路,东德德国人还是比较保守的!

  ●还好吧,故事很老套

  ●結局非常的"安東尼奧尼"

  ●东德人的长相怎么和西德差那么多,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俊朗的德国男人形

  ●我看到这种压抑的灰灰的,能让人联想到清冷广场高大窗户,灰暗的天幕的欧洲片,尤其是东欧东德片,就总是想起Jane(of the it crowd)的一个形容:very soviet....= = 重逢的拥抱很窝,小男朋友奶奶色情诗很有意思:来,我的爱人,脱下我的裤子毁灭我....=m=

  ●我想这部电影给我的最深的感触就是,男主角没有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性取向,而造成了对妻子男友伤害同时也早成了自己的悲哀,所以,敢于面对是挑战的第一步,也是迈向自己向往幸福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也迈不出,那么就只能独自承受痛苦与悲哀

  ●我们到底伤害过谁?为了妥协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吗

  ●我承认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成,但是我的的确确看着看着睡着了 = =

  ●惊鸿一瞥,虽然是放在现在来说有点老套的剧情,但1989年已足够细腻动人演员演绎得也很用心。替小男生可惜初恋就这么伤情了一把。男主对于出柜的挣扎即使在现在也很真实,只是那一刹那的放手真爱也就这样错过一生

  ●有一些思考,男主很好看。中间一度以为会是一个甜蜜爱情故事。然而后半程莫名其妙烂尾了。

  《脱困》观后感(一):勇敢坦然的面对自己,你就是你

  我想这部电影给我的最深的感触就是,男主角没有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性取向,而造成了对妻子和男友的伤害,同时也早成了自己的悲哀,所以,敢于面对是挑战的第一步,也是迈向自己向往幸福的第一步,如果连这一步也迈不出,那么你就只能独自承受着痛苦与悲哀。

  《脱困》观后感(二):嗯

  好像第一次看东德片,毕竟有名的德国导演都是西德的,这个电影的DVD还加入了一段东德国有制片厂德发的回顾剪辑,没想到东德还拍过歌颂斯大林的电影。

  这部电影拍摄于1989年,也是最后几部东德电影了。影片题材大胆讲述了一个年轻同性恋教师出柜前后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他想过“正常”的生活,就迅速和一个大胆的女艺术老师同居,不想女老师的一个朋友有一天做客,就是他以前的男友,这一下就把他搞的心乱,马上去了gay bar,找了个可爱的19岁小孩

  本来他想维持重生活,但维持不下去,他还是个基佬啊!最后女的怀孕了,小孩知道他是渣男后也移情别恋了,学校知道他的问题也要对他审查了,最后他骑着自行车孑然一身离开单位,融进了灰突突的东德车流里。

  《脱困》观后感(三):诚实面对自己是幸福之路的开始

  五颗星的片子

  东德男人philip面对自己性向的态度,年少时,与同学jakob发生关系后,人暗地里买礼物给jacob,让其否认这段关系,并让philip转学;当老师后,遇到一直暗恋自己女生tanja告白,

  两人走在一起,当发现tanja的朋友是自己当年的jacob时,自己性向的疑惑和恐惧重上心头,而此时遇到一见倾心的mathias,而开始脚踏两只船的危险游戏,当决定离开tanja拥抱mathias后,又发现tanja怀孕,

  责任心又促使自己回到tanja身边,而三人尴尬相遇后,tanja和mathias愤然离去,

  hilip想挽回mathias,当发现maehias有了新男友并且是自己学生时,崩溃了,他为自己的同性恋高中教师的身份感到害怕,

  酒吧的同志老人讲诉了自己和人在纳粹时期受到的迫害,感叹现在犹太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但是同性恋的处境好像被忽略了。

  老人的话安抚了philip的情绪,诚实面对自己,穿上红衣,骑上自己车,畅行在公路的车流中。他得到自我解放。

  澄清豆瓣的简介:学生lutz不会高发,他自己是同性恋,以什么理由告发?

  《脱困》观后感(四):伪直男到底有没有春天

  严重剧透贴。

  影片开场就是一场完全真实的洗胃,八十年代末的东德医院就像现在某个中国小县城的医院,冰冷,破落。忙碌的医生和护士不断提醒吞药自杀的青年男子Mathias咽下管子,喝倒进去的药水,然后再吐出来。脱离危险却受尽折磨的Mathias躺在医院走廊的病床上放声痛哭,路人甲护士过来安慰,他终于道出了自杀的真相,Ich bin Schwul, Ich bin Homosexualle. 电影没有具体表现Mathias为什么会自杀,甚至与伪直男主角philippe相比,影片都很少关注他的心理变化,他出场的镜头也屈指可数。生硬插入的自杀戏始终都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之后便直接过渡到中学教师philippe在学校走廊与同妻Tanja撞在一起,把对方撞出鼻血勾搭在一起的情节。根据事后的柔情蜜意来判断,他们二人在床上还挺和谐。

  八十年代末的东德夜店也同样非常的诡异,但却相对开放,社会主义苍白而程式化的生活难掩德国人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原本交往顺利的philippe以为会和Tanja结婚,但好友雅克布的拜访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明显philippe和雅克布之间是有故事的,所以豆瓣简介说他和Mathias是第一段同志恋情完全是在扯谈。这之后philippe开始流连于同志聚会场所,也是在那里他结识了19岁的翩翩少年Mathias,两人一拍即合,天雷勾动地火。虽然此时Tanja已经怀孕,但伪直philippe还是离开了她,说想一个人静静。他一方面欺骗Mathias说自己没有女友,另一边又向tanja隐瞒了自己性向的困惑,终于在最后同时遭到了两个人的抛弃。而当他再一次在gay bar见到Mathias,发现M已经有了新欢,而且是自己班上的学生,这个男学生大概是出于对philippe欺骗Mathias的怨恨对校方告发了他,也可能是因为他近期的反常表现,校方组织一干人等来听课,philippe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呆呆的望着窗外,楼主还以为他会跳下去,谁知电影就这样结束了,他走出学校,骑上单车,消失在城市的车流中。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大概是每个试图结婚的伪直男都要面对的问题。而在统一前的东德,气氛相对开化,但同志群体却如在纳粹集中营幸存下来的老人说的那样,一直处于压抑和被忽视的状态。虽然东德在经济上略显萧条,但从歌剧、音乐会和酒吧的戏份能够看出,那时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还是非常充实的,有人排队买票还不忘看书。

  《脱困》观后感(五):一个德国男人的痛苦挣扎

  一个德国男人的痛苦挣扎

  发布于:2006-08-06 13:13

  这是我2年前发布在博客里的,2年后发布到豆瓣里来。

  这是1989年的一部德国(东德)电影<走出来>,也翻译成<出柜>,<脱困>

  获得了1990年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同志长片电影.

  止2006年, 泰迪熊走过了20年的历史, 今年是20周年纪念日,一个gay,les开心和庆祝的日子.

  在20年中,有21部同志电影获得了泰迪熊奖,

  作为电影节的组办国家, 在20年中,德国就获过一次奖, 看来这部电影非常的珍贵和唯一.

  在这里,我把看电影之后的流水帐电影情节写了出来,介绍给大家.

  1989年的新年到了,东德国东柏林城市夜晚的上空绽放着数不清的美丽的礼花,就在着合家欢乐的气氛中.柏林大街上飞奔着一辆急救车开往医院,

  19岁的可爱男孩马奇斯吞服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医生急忙抢救进行洗胃,痛苦的抢救过程全部展现.

  终于抢救过来,马奇斯躺在医院走廊的床上发抖的哭泣,女医生走过去轻轻关怀抚摩着男孩的头,"怎么搞的?"

  马奇斯泪流满面的颤抖抖的说".....因为我是一个同性恋.....

  电影就这样开始了, 德国的冬天,很冷,英俊的小伙子菲力普是一个高中老师,长着一张文武双全的成熟而斯文的脸,

  第一天去学校就巧遇了自己的大学校友坦姬,坦姬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德国女人。

  坦姬也在这所高中当美术老师,两人疯狂相爱同居了,并准备结婚.

  菲力普是一个活泼的老师,带学生们去听歌剧,回家时坐地铁,车厢里3个白人流氓在欺负一个黑人,菲力普挺身而出,

  结果一车厢的人被他带动都过去帮忙.菲力普还是被打得鼻青脸肿.

  生活在继续,因为一件事情打破了平静,坦姬的一个帅哥朋友雷弗德来家里拜访她,

  结果菲力普和雷弗德认识的,他们是同班同学,两个男人都很惊讶,

  事实上,菲力普和雷弗德曾经是一对同志恋人,不过因为菲力普的单方面原因而告结,这么多年,两人从没有联系过.

  不过,雷弗德两三年一直在给菲力普写信,菲力普从来没有回过.

  曾经的伙伴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家里,还是自己女朋友认识的人,菲力普显得态度恶劣,不招呼客人,一个人关在屋里,坦姬埋怨菲力普对自己的客人太野蛮.

  就此,菲力普又陷入了痛苦和六神无主的生活.原来经过这一击,才知道菲力普其实把自己伪装成异性恋,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倾向.

  一天晚上他路过一家gay吧,无意中被门口欢快的人群拉了进去,菲力普第一次看到了同性恋的世界,看着身边一对对同性恋情侣在浪漫的音乐中深情相拥。

  或许是压抑的太久了,菲力普一个人坐在酒吧台上不停地喝酒,在这个暂时没有女人的世界,不用伪装的场所,无所顾及的开心的狂笑了,今夜,菲力普很放松.

  就在此时, 马奇斯和菲力普在酒吧里远远得对望.但还不算认识彼此。

  菲力普还是和坦姬生活在一起,有一天,菲力普去拜访雷弗德,询问是否把以前的事告诉了坦姬,

  雷弗德和坦姬是好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把菲力普的过去告诉坦姬。雷弗德对于菲力普这样提问还是感到很生气,

  说:“你还是没有变,你还是老样子。”然后一个光荣的gay的身份情绪激动地痛骂了菲力普,菲力普夺门而跑。

  菲力普和雷弗德之间应该有一段痛苦的回忆,伤害了彼此。

  几天后,菲力普在排队买一场音乐会的门票时,马奇斯和菲力普又第二次相遇,

  马奇斯很喜欢菲力普,主动上去和菲力普说话.在一起听完音乐会后,马奇斯邀请菲力普参加自己今晚的生日晚会,

  马奇斯忧郁而妩媚的样子楚楚可怜。

  菲力普一口拒绝了,他不可能去,马奇斯吻了菲力普的脸,离开了.

  菲力普经过一番艰苦的思考,抽烟,真是巧合,我省略了,至于如何巧合大家自己看电影吧,我不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写出来。

  最后还是去了,那是一个很正统的家庭生日晚会,马奇斯把自己的父母亲戚一一的介绍给菲力普认识,

  吃完饭,菲力普把马奇斯带到了自己的小公寓,两人发生了性关系(菲力普和坦姬同居的地方是坦姬的房子,小公寓是菲力普的)

  后来,菲力普听说坦姬怀孕了,又回到了坦姬的房子和坦姬同居,可痴心的马奇斯一直在找菲力普,天天去菲力普的小公寓门前等,可是菲力普根本没住这里.

  一天,应该是圣诞节,大街上欢快的人群,马奇斯一个人孤独的瞎逛,菲力普和坦姬去听交响乐了,

  马奇斯凭借一种直觉跑到音乐厅的沙龙四处找菲力普,没想到,真的发现了菲力普,马奇斯喊了一声flip,和菲力普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马奇斯说:“你怎么从不回家?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我知道你在这里,我有好多话要对你说”

  这一幕被去端酒喝回来找菲力普的坦姬看见了,晕!坦姬傻了,走过去,菲力普也傻了,

  菲力普不知所措地说:“这是马奇斯,这是我妻子坦姬,”顿时,刚刚还开心得不得了的马奇斯刷的泪流满面,说着:“喔!我明白了。”扭头郁闷走了。

  菲力普回过神去追马奇斯,马奇斯已经不见了。

  坦姬真的傻了,直立立地站着,菲力普泪汪汪地向坦姬坦白了一切,坦姬也是个刚强的女人,愤怒,坚决不原谅他。

  郁闷过后的菲力普开始找马奇斯,可是马奇斯失踪了,菲力普怎么也找不到他,

  以后的日子是很难熬的,菲力普开始和陌生人***。他终于明白真爱的重要性。他要找到马奇斯。

  一天夜里,菲力普在一间酒吧里看到了马奇斯,菲力普喜出望外,开心极了,可马奇斯倔强地拒绝了菲力普,和另一个男孩抱在一起。

  菲力普因此受到刺激,在另外的gay吧里胡闹,扰乱别的客人,这时一个年老的gay走出来解围,并请菲力普喝酒,

  gay吧里一片欢腾,放着欢快滑稽的歌曲,还有喜剧歌手在跳舞唱歌, 菲力普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个人痛哭流涕的嚎啕大哭,

  “我担心,我感到害怕,我是一个高中老师,知道什么意思吗?我是一个高中同性恋老师,我该怎么办!”

  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社会压力还是太大了,可见80年代末的德国,尤其是东德,社会对同性恋还是很排斥的。

  电影的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观众看到菲力普Coming.Out过程的百般挣扎!一个德国男人崩溃爆发的样子,也让观众非常的同情。

  最后,年老的gay给菲力普讲了自己50年前的一段找寻真爱的往事,在纳粹动荡的岁月里更艰难的爱,

  菲力普继续做着老师的工作,他走出来了,走出来了,决定正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是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只有菲力普自己知道。

  冬天过去,春天来了,菲力普穿着一件火红的上衣骑着自行车去学校,飞快的行驶在现代化的柏林大街上。

  镜头开始往后升,往上升,菲力普的自行车慢慢向前骑,消失,离开的人们的视线,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一个让观众去思考的结尾。

  我的观后感,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东西,虽然我没有去过德国,但心里很向往这个国家.因为菲力普是一个语文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读散文,在家里,给坦姬读小说, 电影中会出现人们去听歌剧,交响乐的场面.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电影里面的一段舞台的歌剧,而且,马奇斯和菲力普在做爱前,马奇斯读了一首诗,是马奇斯的奶奶写的, 马奇斯说他奶奶经常写很多歌颂爱情的色情诗歌,让我印象深的是一个德国的巨大广场,大冬天的,很冷的,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排起了很长的队伍,人们从晚上一直等到清晨,为的是一场交响乐的门票,感觉很难买.这让我一个中国观众会觉得德国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很强, 还有就是gay吧里的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还有德国的风土人情.

  展现了80年代末,东德的社会风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