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聪明人,下的是笨功夫,强大的人,从不向外显现力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聪明人,下的是笨功夫,强大的人,从不向外显现力量

2020-04-19 14:28:08 作者:时光的愿望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聪明人,下的是笨功夫,强大的人,从不向外显现力量

  曾国藩曾跌落谷地时,以至于抑郁至极,后来静下来重新温读了《道德经》才走出心理困境,最后完成华丽转型,由过去的刚直变成了可以处变不惊格局更大的圣人

  而年轻的曾国藩也曾是个愤青,曾自云“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

  到了中年时,他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于是立志先学会如何做人,而且要做圣人,他的方法便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时一般人可不一样,就像是时下流行的微博,也像朋友圈

  曾国藩写的日记篇幅不长,只有几十字,或者一两百字,内容都是些生活白描,从早晨起来开始写,吃的什么饭,又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日记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和圣人的要求,就严以律己,做深刻反省

  更为关键的事,他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要拿给别人看,让别人提提什么想法。虽然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无法随时将自己的思想发布到朋友圈,或与粉丝互动,但曾国藩也有他的办法,他把日记抄录很多份,然后在朋友之间相互传阅,朋友会在后边加注意见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评判,有的鼓励

  有一天,好友委任在他的日记后批评道:我辈既如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思维、闲应酬、闲言语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另换一个人出来,方是功夫进步。愿共勉之。

  曾国藩看到后的反应是,“为之悚然汗出”,然后感叹说,不如此“安得此药石之言”。

  还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三弟曾国华评论说:“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如醍醐灌顶,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日记通常都是非私密东西,通常都会严加保密,不让外人知晓,可曾国藩为什么如此开放呢?

  原来,他在日记中虽然能够毫不留情剖析自己。他曾在日记中立誓“夜不出门”,但还是经常“仆仆于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他仍然“无事出门”,回来深切自责“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十二月十六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

  内修效果理想使曾国藩认识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监督不行的。于是他把日记公开,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跟帖”、点评,点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

  用他的话说就是:“势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往往靠不住,人都是在外界压力之下,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这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是分不开的。而在其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当今“微博”的日记,是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便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能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

  这,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