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对论》经典影评集
《生活相对论》是一部由廖珂执导,大张伟 / 王嘉尔 / 郑钧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了王嘉尔和秦思缘这一集,怎么说呢 觉得特别的喜欢,两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人,秦思缘是融入在人群中的艺术家,跟我想象中的会与普通人格格不入的猜想截然不同,王嘉尔又很会调整与不同人不同的相处方式,简直太和谐。秦思缘播放的北京老艺人的叫卖声真是太好玩了,觉得以后要逛逛这些收集现代艺术的博物馆。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第一次,angelababy塞了一个橙子味的糖在男主嘴里,说记住这个糖的味道,以后再尝到这个味道就会记住现在做的事情,和现在这个心情。我小时候睡觉,大冷天的依然不喜欢关窗,离家不远有一个养鹅场,冬天大概六点总能被若隐若现的鹅叫声唤醒,一睁眼就是微微冷熏的空气和薄薄的阳光。现在依然很喜欢一群鹅叫的声音,每次听到都心情惬意。或许这也是声音博物馆的一个小意义吧。希望有空我也可以来玩一玩声音和光线
《生活相对论》影评(二):会聊天真好啊
看了生活相对论,对李湘的印象好好啊,一点不像主持节目时那么尖锐。
人瘦了一点吧,到别人家做了很多自己平时都不会做的事,不可想象胖胖的李湘还配合着划船去抓螃蟹了。躲着爸爸给小朋友买饮料也好可爱,暖暖的有爱心让人自然而然的会靠近她,后来爸爸不让喝,她挣扎了两下但也不恼,气氛尴尬的时候很多,她都能很流畅的圆过来,这是很大的本事。
面对强势的爸爸,整个节目她都表现出理解和尊重,情感细腻,又善于观察和沟通,特别是说“不能我就来两天,把别人家里的规矩打破了,我相信这一两天能带给他一些改变和思考,只要愿意改变,矛盾可以忽略不计”能看到别人长处的人,真是让身边的人舒服啊,很了不起,路转粉。
(不会来事儿和不会聊天的可以参考杨千嬅和李菲儿那集,整个节目都失去节奏了,其实那个恐龙艺术家还挺幽默的,就是这俩艺人端着的劲儿,让人家也做不下去了)
《生活相对论》影评(三):《生活相对论》剖开“中国式父亲”纠结,爸爸辞职回家带娃是天方夜谭吗?
文|一炸(珞思影视研究组)
“我现在是辞职在家,去年刚从新浪辞的。” “是吧?太牛了!” “弄孩子。” “老婆呢?” “老婆上班。”以上这段对话,发生于9月16日刚登陆北京卫视的全新综艺《生活相对论》中,对话人是素人全职爸爸李华民与摇滚歌手郑钧。得知曾任职新浪部门管理层的李华民为了女儿辞职回家带孩子,郑钧由衷感慨“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并发出“我也希望能这样,但是实现不了”的喟叹。
《生活相对论》影评(四):千万生活,选择自己开心的
自从向往的生活收货好评之后,这种生活类的综艺多了起来,感叹一下中国真的很喜欢跟风啊~
先表明我才看了王嘉尔这一期,后续再更……
一、我们失去的声音
我是看到王嘉尔才点进去看,这一期说真的让我有点感动,除去对嘎嘎的喜欢,这一期的素人,收集声音的艺术家,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当听到臭豆腐的叫卖声,酸梅汤的叫卖声,鸽哨声,各种“乐器”声……不觉就心头一酸。如今飞速发展的城市,每一家店都是同样的弄个音响,放着同样的流行歌曲,似乎这样才能吸引客户,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庆幸生在这么一个智能的时代,科技如此发达,信息如此透明(相比以前),也替我们爸妈爷爷奶奶那一代惋惜。那个时候科技虽不发达,但是每个生活细节都有点韵味,然而这些却很难被记录。而秦思源就在尽量争取这些惋惜,让我实在佩服。再抛开这个项目看秦思源这个人,他有才有想法敢实践,但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真心喜欢他,虽然他一开始自称艺术家让我不太舒服,但是看到后面,渐渐被这个人吸引。 另外,这一期王嘉尔的表现真的很棒,认真做音乐的样子,站在屋顶收录声音的样子,刚起床睡眼朦胧的样子,真的都是又帅又可爱。尤其是收录鸽哨声的时候,脑补出了一个清新文艺电影片段。
《生活相对论》影评(五):生活相对论
每个人的生活各有不同,《生活相对论》让一个人闯入另一个人的生活,两天一夜的共同相处,在相对生活理念中摩擦碰撞,探讨社会热门议题,解读“理想生活”的多种可能。
这档节目的开场白很喜欢,但没记住文本_(:зゝ∠)_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第一期的嘉宾是郑钧,摇滚巨星和全职奶爸的匹配,很温馨,格朗挺可爱的,认可了这个叔叔朋友,就会玩的很开心,会舍不得。好羡慕郑钧的画画技能,他的瑜伽也练的很厉害啊。最后的交流,郑钧坦言有遗憾,就觉得这个节目的效果有了,很好。
第二期的嘉宾是雷佳音,对比第一期,真的活的太惨烈了,一度怀疑他能不能活着回上海哈哈哈。喜欢懒着的雷佳音,结果一趟一趟得跑来跑去洗东西,几次说“刀给我”不禁让人大笑。这位朋友语气词也是很多了,刚到的时候,一边看公约一边说“完蛋完蛋完完完”、“啊呀呀呀”、“完了完了完了”,内心恐怕是早已飘过了一万条弹幕吧哈哈哈。一天到晚只为了饭忙活的生活,其实我也不太喜欢,不过慌张师兄两人做的红酒杯看起来还挺有idea的。(不知道雷佳音回去看节目看到半夜狗狗从锅里叼吃的会是什么感受→_→)
节目挺有创意的,原创节目,给个四星吧。
ut,为什么只有第一期有开头的初次见面和结尾的交流互换提问,第二期就没了了?
《生活相对论》影评(六):第三四期
这两天把第三四期看了,第三期感觉有点水啊,时间缩短了,还融进了两期节目……第四期比第三期感觉好一点
大张伟和极简主义的简哥。这一期感觉大张伟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人,到简哥家,看到书架上的书,大张伟的一个反应是你家东西这么少书也这么少还都是王朔文集,这我都读过的。他几乎是脱口而出这句话,感觉大张伟真的不是那个只会唱歌的大张伟。看《断舍离》,大张伟很快就能读到重点并且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所羡慕的。自打没有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后,感觉自己阅读的能力下降了不少,看稍多点的文字的时候,自己都没有get重点,需要再看才能get重点或者是需要别人提醒,这令我很沮丧。把极简主义改为简悦主义,这个想法很棒。
杨千嬅和李菲儿与科学怪人“龙痴”闯哥的时间实在太短,闯哥对生活的注意力太少以至于想不到自家被子放在哪里倒是让人发笑。
第四期,王嘉尔和秦思缘。开头很好玩,对视环节王嘉尔很激动很害羞的样子很可爱,但是后来还挺自来熟的,和“哥”聊的很开心,和奶奶拥抱了好几次,倒是不像开头那个那么害羞的样子了,第二天早上睡眼朦胧的样子还挺萌。王嘉尔唱歌很好听啊,还挺想听《酸梅汤》完整版的音频的。收集鸽哨时怕鸽子会疼,看来还是个爱护小动物的男生。
这两期节目把开头结尾又恢复了,首尾呼应,能够让双方都能思考的创意很棒,很喜欢。
《生活相对论》影评(七):关于雷佳音这期可能会有点偏见的剧评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为了自由和逃避选择了去荒郊野外生活,赚取刚好能养家糊口的钱,你会怎么想 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会跟雷佳音一样,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因为确实没意义,不成熟,吃青春饭 当然,如果他们其实年入百万,你们又会怎么想的呢 这期节目就是这样,一个是竭力隐瞒自己的高额收入的人,“刚好养家糊口”“最大的理想是买辆车到处走走”,一个是信以为真然后不断劝说的人,他们生活观引发的矛盾可以说是整期节目的重点,以至于后面谁也没说服谁,这也是这期节目最尴尬的一点,照理来说是明星来接受改造,结果却是谁也不服谁,然后就是明星来吃了点苦,主播也尴尬到不想说话
当然我是支持雷佳音的,抛开粉丝这点来说,主要是这两个主播的粉丝实在是惹人烦
不过,从另外一点出发,主播从一开始就承认,嗯,我在这方面能赚很多钱,可能节目中的矛盾可能就不会有,毕竟主播和演员的性质其实差不多,都是靠观众群获利,大部分主播演员也都是为了赚钱,这样恐怕节目也不会这么有深意(可能是节目组希望达到的效果),而且肯定有不少人开喷了,一个做直播的居然能挣这么多钱,然后就又可以扯出一堆东西来(直播负面新闻太多),这恐怕是这两个主播不想看到的
其实吧,不用说自己收入多少,在雷佳音问到为何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时,主播直接说,为了赚钱,我相信雷佳音肯定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没达到节目效果,这期节目也不至于这么尴尬,毕竟“理想,自由”这些说起来真的太虚伪了,太不成熟了
最后,点评一下节目效果 剪辑,旁白真的很有央视的感觉,让我一度怀疑是在看动物世界,花絮永远比正片好看;为了有话题性讨论度节操都不要了,真的不看好北京卫视的各种综艺,包括跨界歌王之类的,太严肃
最后说一句,我就是那么护星,那么嘴碎,如果要反驳可以,当然,如果有侮辱性词汇的话那就黑名单加删评论套餐一份
《生活相对论》影评(八):雷佳音首上综艺节目,他要崩溃啦!
撰稿:WillQ
雷佳音把他的综艺节目首秀献给了《生活相对论》,他要去体验素人的生活。他要去体验“慌张师兄”的乡野生活。”慌张师兄“靠着直播乡野生活,而在网络上拥有100多万的粉丝。雷佳音和他的发小姜妍则一同体验了这样的生活。
雷佳音说自己是一个很懒的人,在家里面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虽然节目里面,雷佳音语气带有一点点抱怨,但还是很好的很认真的完成了任务。不仅去摘野菜,还去抓了鱼,洗米做了饭。
姜妍虽然是女孩纸,但全程下来都挺乐呵呵的,也是非常的配合。就算是第二天醒来,被风吹了一个晚上,被蚊子、虫子骚扰了一个晚上,却依然好脾气的起来,还跑去叫雷佳音起床。起床第一句就是,“我想喝冰可乐!”雷佳音也是老逗了。
结果,我们便看到了雷佳音这样一个起床画面,难得一个大明星能把自己起床的状况这么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头发乱糟糟,睡眼惺忪,裤子又没有帮皮带,要掉不掉的。雷佳音就这样,穿了双拖鞋就出来了,对着别人说猫宁。雷佳音以后可以不用走回偶像派了,继续往实力派路线进发。
雷佳音觉得这样的乡野生活,其实有它的弊端。花了太多的时间来做饭做菜,而人并不是只为了吃而存在,应该有其他的追求。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代社会的压力,就到野外生存,那可能已经本末倒置了。其实,自由的追求并没有地点的限制,只要自己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自由。做自己想要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事业,一点一点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这也会获得自由。
雷佳音最近被大家吐槽为机场街拍的泥石流。机场照简直亮瞎眼睛,让人不禁多看几眼,多笑几声。这短裤配大黄袜子,再来一双拖鞋,实在太抢眼。到底是哪个造型师要害“前夫哥”,或许就是雷佳音他自己搭配的。可能他没想到,拍完《我的前半生》之后自己会那么红吧,摄影师都追到机场了。
雷佳音,在东北出生长大,200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所以,他是东北大老爷们。2010年是雷佳音比较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雷佳音出演了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而受到大家关注,并且与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翟煦飞结婚。而2011年,他更是在大热剧《回家的诱惑》里面出演林奕德。当然,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陈俊生一角让他的人气推到最高。
而在电影方面,他凭借宁浩导演的电影《黄金大劫案》,还获得了第11届长春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在电影《绣春刀II:修罗战场》中,雷佳音也有不错的表现,获得观众的热议,并开始注意到雷佳音的演技。这部电影也让雷佳音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是对他演技的专业肯定。电影《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在豆瓣评分有7.4分,值得一看。近期,雷佳音将与佟丽娅一起合作,出演奇幻喜剧电影《超时空同居》。这部电影预计在2018年上映。
“像我这种演员,可能稍微一不留神在家睡个懒觉,观众就把我给忘了。但是好在,我会努力完成每一个角色,我希望每个角色蹦出来的时候,观众又重新想起我。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那么踏实的一个演员,我们就继续追他的剧就好了!
(合作、约稿请邮件至willqinyuan@icloud.com)
《生活相对论》影评(九):生活,到底该选哪一种
无意中看到这个节目,
还真是一股综艺清流,认真的探讨起生活的多面性问题;本以为会沦为作秀或者尴尬,但是每一期都提出了我们也许也在纠结或者困惑的问题,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来认真的思考过为什么,怎么做...
目前感触很深的就是雷佳音和李湘的部分,
雷佳音所体验的野外兄弟组合真的就是我们常常以为的或者说想要追求的自由生活,
可是当雷佳音提出:现代文明又在哪?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其实我明白或者也在困惑着这类的困惑;在美国看过一个纪录片也是一个人在野外生火建房子甚至穿树叶编织的鞋子,那是他用自己来挑战极限,一种尝试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但是慌张师兄两人明显没有那么享受这种野外生存,也许这是一种工作,但是是一种不断输出的工作,所以雷佳音才会提出疑惑和担忧吧;“我在城市生活,他们在这里生活,也都是生活” 对,我们其实没有任何评判其他人选择生活的权利,但是进入彼此的生活或者生命,作为朋友,可能雷佳音就是想说:如果这是逃避,那不要逃;如果这是自由,那其实哪里都有自由;我觉得这样的话才是隐藏在问题和困惑里的东西。这也是这个节目想带给我们的思考吧。
不过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正好也提醒了自己,怎样才能真正获得心的自由?野外追求一日三餐,其实现代生活也是在解决一日三餐,怎样才是现代文明里的有意义的输入,或者说怎样才是真正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不浪费时间?这所有的问题并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大概一日日的成长里有一天会明白;或者就是又困惑又明白的长大吧。
刚看李湘的一期,教育问题的探讨,我觉得是很好的想法,其实我们到底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或者怎么教育孩子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提出;常常会感叹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乖巧可爱教育的非常好,但是也会在看到严厉的爸爸在要求女儿训练的时候疑问这小姑娘会不会开心,会不会有反抗的一天...但是就像李湘说的她进入的两天是不可以打破这个规则的,而一切的外人又怎么知道这种严厉和要求是不是对小姑娘好,她是不是真的幸福,我们没有评判的资格;看到了严厉的爸爸的陪伴,看到了女儿对爸爸的崇拜,我想如果你对孩子拥有足够的陪伴,给了她足够的爱,即使其他方面是严厉的,她依然能够感受到幸福。
而李湘对于节目组提出的是不是惯着孩子?她回答了制定规则,制定了规则下去尊重她,不是惯孩子;当然这个度其实是相当难把握的,可能心疼她尊重她过了度就变成“惯着”,一不小心成了熊孩子;不过从观众角度来看李湘女儿,她应该还是把握的很好这个度。
人生其实每一个阶段都不简单,会面临很多选择,会有很多问题,可是我想哪一种生活都并不会轻松,能够做到的就是警醒自己不要逃避,不要纠结吧。而且慢慢也感受到,现在阶段遇到的问题并不是能通过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就解决的,单身时候很多困惑并不是进入婚姻就能够消失不见,只是进行了问题的转化;婚姻的问题也不能想着用孩子来去解决,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此时此刻就好好面对现在的问题,不用害怕,也不用逃避。
:王嘉尔那期秦思源那段太有意思和情怀了,老北京的感觉也是我一直喜欢的;印象里的老北京就是早上的朝阳罩着一股烟气,飘在胡同上面,整个北京感觉都是红彤彤的,然后鸽哨声划过,忙忙碌碌的日子就开始了。真想有机会在北京好好待一段时间。
《生活相对论》影评(十):王嘉尔、李湘、雷佳音都来玩儿“交换人生”,《生活相对论》告诉你: 生活有一百种方式,最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坚持。
在鸡条还没回归、《明星大侦探》还没复播的那段“综艺荒”期间,小疯子被安利了一档非热门综艺《生活相对论》,据说十分符合本仙女爱生活爱思考的气质。
这档让明星和素人“交换人生”的综艺,确实是每一期都让人有新感触。印象最深的是王嘉尔和思源“寻找老北京声音”的那一期,还有李湘和拳击父女的那一期。
王嘉尔和思源的那一期,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碰撞。首先,这两位主人公很有意思。王嘉尔是香港出生、韩国发展的中国人,他熟悉和擅长的都是更外国更新潮的东西:嘻哈、街舞;思源是中国出生、外国长大的混血,他从事的是更中国更传统更本土的东西:搜寻老北京的声音,并开设了老北京声音博物馆,让更多人通过声音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和韵味。
两人合作寻找老北京的声音,并以此为素材制作一首歌。这个过程十分有趣,我们也在其中看到了两个人人生的重要选择:亚青赛击剑冠军王嘉尔放弃斯坦福大学的offer,转而走上了一条不知前程的路:到韩国当练习生。思源辞去大英图书馆的工作,回到北京组过乐队、当过洗碗工,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收集老北京的声音。所幸,他们都成功了。
《生活相对论》王嘉尔学老北京吆喝, 臭豆腐酸梅汤都唱饿了李湘寄宿在拳击父女家中,一向宠爱女儿的她看到了另一种亲子关系——现实版“摔跤吧爸爸”:“虎爸”王华为了将女儿王佳恩培养成“女拳王”,而每日对孩子进行残酷的训练,更严格控制她们的饮食,禁止一切零食和不健康食物。
佳恩对这种被爸爸选择的生活并没有抵触,反而十分积极配合,更靠着自己的刻苦训练和勇气战胜了自己内心的胆怯,击败了曾经大败自己的男拳手。
不同选择,不同生活。《生活相对论》让明星们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告诉我们生活可以如此多样。然而,在并不多的弹幕和评论中,我却发现很多人都在“艳羡”,艳羡王嘉尔的成名,艳羡秦思源的身世,甚至在指责“虎爸”王华太过严苛之后也要艳羡一下有拳击老爸这样“强大助力”的佳恩。
这些人羡慕着别人有声有色的生活,并把别人有声有色的生活归结为他们“选的好”:王嘉尔选择了当歌手,所以现在风光无限;秦思源选择了收集老北京的声音,所以建成了声音博物馆;佳恩选择当女拳王,所以成为了优秀的少儿拳手。
但其实,生活有一百种方式,最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坚持。
“为什么秦思源能一手创立声音博物馆?”
“为什么王嘉尔能在嘻哈界崭露头角?”
“为什么佳恩能成为优秀的少儿拳手?”
如果王嘉尔没有去韩国做练习生,我们不会认识“歌手王嘉尔”;但我相信,因为他一贯的坚持和努力,我们会认识一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击剑冠军、体坛明星王嘉尔。即使不做歌手,他照样大放异彩照样活得有声有色。成就了王嘉尔的,不是他当初“当歌手”的选择,而是他在选择之后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选择选择放弃大英图书馆工作的秦思源,如果不是坚持选择,战胜生活上的困顿、努力克服自然环境的种种阻碍,又怎么能成立“声音博物馆”?
同样的道理,佳恩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儿拳手,不是因为她选择了拳击,而是因为在痛到乱抓地板仍一声不吭的忍耐、面对曾痛击自己的对手克服恐惧不服输的锐意进取,是因为她日复一日坚持的大量拳击训练。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更愿意把他们的成功更多的归功于“选择”?
在过分夸大“选择”的重要性的背后,是现在的我们,为了避开“努力”而过分的强调 “机遇”。我们生活在一个“快”时代,一个站在历史拐点的时代。太多的鸡汤,太多的快速成功的故事让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做那个“洞见先机”、“抓住机遇”的人,而忽略了在“抓住机遇”之前和“抓住机遇”之后都需要大量不为人知的付出。
渴求“一举成名天下知”,却不愿意苦读“十年寒窗”;企盼“柳暗花明又一村”,却不愿跋涉“山重水复”;梦想“折叠四方巾”,却不愿“磋磨荆棘腹”。
所以,躲在无所作为甚至游手好闲的事实背后,叫嚷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好像成不了牛顿完全是因为上天没给你被苹果砸中的机会一样。
其实,小疯子也觉得我竟然在谈“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然而,却比不过急功近利、只会做白日梦的大多数更可悲。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