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过520到底有多野
文|十三姐
早上安排了两个会,下午安排了两个会,连晚上都安排了个电话会,然后就可以放心地下班,伺候小主做完作业上床睡觉,最后我再码点字,一天就混过去了。
积攒了不少大活小活,都故意放到这种“节日”里完成,以充分展示对它的无视,誓将“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填充饱和到极致。
当然,任何节日总会隐隐约约有一些气氛,受气氛影响,我们的举动肯定也会和平时略有不同。但殊途同归,大部分中年妇女在过这种节日时,习性都野得难以捉摸。
理性的:520与我无关,谢谢。
感性的:520关我P事?滚!
一个说:过你妹的520。
另一个说:对啊对啊。
同时,中年妇女一般不但自己蔑视520,也不会怂恿配偶献殷勤,因为那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沟通过程:酝酿-暗示-提示-敲打-明说-解释-解释不通-当我没说。
如果你厚着脸皮跟他说“明天是520哎”,他说“520咋了”,这时你怎么回应才能既不丢了面子还显得很高级呢?
如果你的娃凑热闹又雪上加霜地问一遍“520咋了”,你应该怎么回应才既便于理解又充满母性的慈祥呢?
但中年妇女也不是与生俱来自然就能抵御520的,大部分人一开始总有过不切实际的虚妄幻想,而且连那虚妄幻想都是很野的。
前几年我会在520那天掏出一枚硬币,内心默念:正面朝上就是有惊喜,反面朝上就是啥也没有。
第一年是正面朝上,然后啥也没有。第二年是反面朝上,然后啥也没有。
反面朝上时:哈哈哈,啥也没有。
正面朝上时:去尼玛的封建迷信......
现在有人管“穷人”叫“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而我们中年妇女并不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我们只是“节日敏感型硬核女子”,节日能清除穷人的克制,却无法缓解中年妇女的倔强。
她们就是要竭尽所能地把520过成星期三,你怕了吗。
520这一天,早上手忙脚乱neng个早饭训一顿娃,上班强颜欢笑气个够呛骂一顿客户,晚上硬着头皮陪读发一顿火,全部搞定后没心没肺地掏出了面膜回归岁月静好......如果说这一天和平时有啥不一样,那就是得抽空拉黑几个在朋友圈晒礼物秀红包的塑料姐妹。
越来越多的女人不但自己不秀恩爱,也不许别人秀。我一朋友说:收老公520块钱有点丢人,我可以后面加两个零转给我老公,让他发个朋友圈。
哎,不是通货膨胀了,也不是消费膨胀了,而是女人膨胀了,收红包都嫌烦,拿你520还要遭朋友圈嫌弃,这笔账不划算......
什么人最适合过520?我觉得是那些懵懂暧昧的爱情萌芽们,他们需要找个借口表白,需要一点气氛刺激。
那么中年妇女如果正儿八经过这个节,那就更野了,不就是表白吗?
把老公拽过来,泡一杯滚烫的乌龙茶,“喝吧,我爱你。”
老公可能会马上掐人中。
把厕所门踹开,和坐在马桶上看《百年孤独》的老公四目相对,“继续拉,我爱你。”
老公可能会当场便秘。
晚上焚香沐浴换上漂亮的真丝睡裙拿出奥数题把老公喊过来,“这道题怎么做,我爱你。”
老公可能要立即报警了。
所以吧,我们中年妇女过520都是自成一派的。
但是总有一些人会说这是“缺乏仪式美感”,“你们没有激情”,“你们得过且过”,“你们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其实我们也不想解释,这种被岁月洗礼过后的佛性产物何其珍贵,我们的仪式感又岂是随随便便随大流献给商家的。
我们的仪式感,是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永远也体验不到的高度与深邃,我们的仪式感更多地用在了推动人类与科学进步的角落,连每次考试前一夜我们都要对着哈佛的小旗子鞠躬许愿并毕恭毕敬地更换手机屏保的仪式感,我们会告诉你?
对生活的虔诚和认真,我们会让你看到?
敢在该过节的时候不过、不该过节的时候更不过,我们会要你理解?
我们不缺仪式感,我们喜迎了开学就马上喜迎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结束就要接着喜迎期末考试,然后又要喜迎暑假了。
这一年到头喜迎那么多仪式,哪轮得上520占我们时间和情绪啊,它不配。
今天的打赏我将用于给十三姐夫发红包
然后让他截图发朋友圈
领教一下社会的险恶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微博@格十三的十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