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生儿子远比生女儿高兴的多
李叔李婶老俩口都是农民,一直为有俩个儿子而骄傲,这哥俩很团结,又都懂事孝顺,所以,这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苦点累点,但感觉是幸福的。
大儿子结婚的时候,李叔全款给他在城里买了房,小俩口也知足,无忧无虑,没有后顾之忧的过他们的小日子。
等到小儿子结婚时,李叔己经没有能力给他全款买房了,只有可首付的钱,他们承诺,不让小儿子还贷款,他们老俩口还。
如果没有什么事,每月两千块钱的贷款,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过日子怎么能没有事儿呢?
首先是李叔的老母亲做了一个心脏手术,花了十多万,报销了四万多,三兄弟平均摊,还每个人两万多呢。
伺候儿媳妇月子是应该的,可李婶为难的对儿子说:“你爸在家每月也不到三千块钱的工资,还不月月发,又得给你奶奶看病,存不下钱。我在家每月也能挣两千,正好给你弟弟还房贷。儿啊,你和媳妇商量一下,能每月给我两千块吗?”
给儿子要钱,李婶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呀,她说出这话,都不敢看儿子一眼。
见儿子犹豫,李婶胆怯的说:“我知道不该要钱,一年,你们就给一年的钱行不行?”
儿子儿媳答应了。
李婶在大儿子家一住就是三年多,等她那小孙女上了幼儿园,李婶才又回到老家。
家之后,李婶又找工作,每月两千的工作己经没有了,就找到一个每月一千五的活儿,生活又恢复了平静,他们老俩口省吃俭用的也够了,双方的父母每年都要住两次院,好在人多,也不耽误多少事,总的来说,都挺好。
村里人都羡慕李叔李婶的好生活,都夸他们儿子懂事,儿媳妇孝顺。老俩口知足了,为的不就是孩子们好吗?自己苦点也愿意。
小儿媳妇也要做月子啦,小儿子也让李婶去照顾,小儿子说:“妈,你现在每月挣一千五,我也每月给你开一千五,你就安心的住在我家吧!”
一千五?一千五就一千五,李婶就住在了小儿子家。
转眼,在小儿子家住了两家啦,小孙子再有一年也该上幼儿园了,到那时,李婶又可以回自己的家了。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小儿子也让李婶回老家住几天,她也好想左邻右舍呀,也该给自己放个假轻松自在一点啦!
李婶激动了好一阵子呢,想想三十多年前的今天……,日子好快呀!
李婶更高兴啦,心想: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来啦,前邻后舍的谁羡慕呀,谁不说我是个有福的呢!
饭桌上,李叔和儿子们喝酒,儿媳拉家常。李婶和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玩的也开心。
谁知道,大儿媳突然发飚,问李婶为什么给她看孩子的时候要两千块,给小儿子看孩子要一千五,是不是嫌弃她生了个女孩。
这是李婶没预料到的事情,她压根也没有不喜欢孙女呀!她又不会解释,任凭大儿媳妇吵着闹着,然后,骂骂咧咧的离开了这个家。
大儿子却埋怨小儿子,不该少给母亲五百块,哥俩又差点打起来。
小儿媳妇又说,当大哥的没个大哥样。然后,也气呼呼的走了。
两儿子都跟着媳妇走了,没有一个人安慰流泪的母亲。
望着一桌子杯盘狼藉,李婶伤心极了。
想当年的今天,李婶生儿子的时候,身体是疼的,心是幸福的,可现在竟是这种局面。就算她处理事情不得当,你们这做儿女的就该这样吗?母亲可以被儿子肆无忌惮的伤害吗?
就因为当父母年老时,得指望儿子尽孝,儿子就可以不顾及父母的尊严吗?难道你们要老父老母,在屈辱中等待你们给她养老的那几年吗?
擦干眼泪,李婶收拾着饭桌,安慰着暗自伤心的老伴。
小儿子家还得去,李婶舍不得和老伴分开,她怕老伴生病,如果老俩口病了一个,就更难了。
为了照顾儿孙,她又何尝不欠父母的呢!
等来,不为人妻,不为人母,只做好女儿,然后化成一股青烟,最后烟消云散。
有儿子的父母是幸福的,问一声儿子们,这幸福是你给他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