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软件挺好的,是人把它毁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社交软件挺好的,是人把它毁了

2020-06-14 12:01:40 作者:喵 来源:山口三姨太 阅读:载入中…

社交软件挺好的,是人把它毁了

  大家好,我是

  身为一个自媒体人,社交网络早在三年前我就差不多快上吐了。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辞职的场景——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通通卸载,如果可以微信我都不想留。

  之所以能坚持这份工作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也不会别的,真要说热爱互联网,那也是几年前了,现在真有点不起来。

  人们缩写替代明星姓名,用括号来求生,在弹幕里吵架,热评第一永远恶意的,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有争吵,没有人敢在社交软件交朋友

  

  大多数人厌恶互联网却又没法真正摆脱

  于是上周我灵光一闪,突然好奇在这个生活工作娱乐都离不开网络的时代那些不上网的人平时在做什么呢?有没有比天天上网的人更快乐

  

  我挑选了一些答案出来。

  

  到了更多的世界

  

  “我本人有幸经历过一段无网的生活。去年艺考结束我不再用智能手机,住在外面一个人一对一课程

  那段时间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考虑过,时会觉得很累且枯燥无味,现在想来那绝对人生宝贵时光了:

  

  没了电子产品干扰,我在乎路边刚开的花,在乎一起去学校小鸟,连每一次红绿灯都是可爱的怀念蹬脚踏板日子”@a9iany1

  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你面前,

  你却要对着手机去说话?

  “可能不算是完全不碰社交软件的人,可我觉得可以分享一件事:大概三年前我去留学了。在一个很偏僻的小镇上,走完整镇子大概只需要25分钟。

  刚到的时候我突然很慌,想要逃离。因为这个镇子太“安静”,太“无聊”。没有酒吧,没有烧烤,没有电影院……什么都没有。没有朋友的我,所有时间都是对着手机了。我陷入一种很焦虑状态

  

  一个开学party上,一位朋友骂醒我说: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你的面前,你却要在手机上说话?

  

  我突然开始懂了,与其找各种理由说,离不开社交媒体。不如说,我们是‘害怕’。

  

  我对认识新朋友害怕,因为应付他们很麻烦一样,「害怕和自己相处」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啊。

  当我开始放下手机的时候,应该是我开始享受生活的时候吧。

  

  我开始可以看着星星喝点酒,开始晒着太阳看看书,开始看着朋友的眼睛说话,开始可以和母亲聊天。

  能放下社交媒体的人,应该都是觉得生活很可爱的人们吧。”@Joyee

  半个月刷一次微博,

  关弹幕看视频我很快乐

  “我平时只用微聊天,QQ微博基本上半个月一个月看一次。

  最大爱好就是关掉弹幕看综艺动漫我个人觉得远离社交平台会快乐很多,原因大概是因为社交平台太容易获取能量了。

  (虽然看沙雕网友很快乐,但是真的很难抵消负面情绪)”@yoko

  舆论场的战斗中退出来,

  事情往往比较清楚中立

  “我过年期间卸载掉微博了,以前可是一天能刷100条点赞200条的人,各种热点新闻段子随时看随时追,后来觉得好累,大脑每天被这些大部分与我无关的事情占据,时常觉得看到一种言论觉得很对,看到另一种声音觉得也有道理,变得越来越跟风,没有自己的主见。

  不得不说,卸载微博的感觉真的很棒,不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操控,不用去为了和某网友意见不统一而生气。心里塞不下那么多八卦和零碎的内容,把多出来的时间花在真正的思考上比较好。

  从舆论场的战斗中退出来,看事情往往比较清楚中立。”@H

  微博不是一个可以进行,

  “对话的艺术”的地方

  “我今年二十,不用抖音不用快手不看直播,最近连探探积目也卸载了。微博还留着,偶尔要找配图的时候会找一下关注的博主。知乎豆瓣也只有在查影评或者资料的时候会打开。娱乐软件用一个B站一个爱美剧,追番追剧看网飞的单口喜剧,或者找找做饭的视频。

  平时除了工作就是看书或者玩数独,晚上无聊时候去酒吧点两杯酒,边喝边玩数独,喝完回点个外卖,打开投影仪看JOJO和柯南。我没法判定自己是不是比其他人快乐,因为我不是戒掉了网瘾,而是从小就没体会到刷微博一类行为的快乐。

  

  拿微博来说,总有人在上面狂热地追星,狂热地表达观点,但我不适合狂热不适合跟别人站队,因为我没法保证自己发表的观点就是真理,而微博又不是一个可以进行“对话的艺术”的地方。

  我不认为我比其他人快乐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快乐的。对我而言那种行为很无聊,但是看着所有人都很投入,我也会应和一下。但这个纯粹是出于社交目的。

  我最大的娱乐除了看书就是跟别人交流,在网络还没有兴起时,人们的主要娱乐就是依托于文字和交流。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留这一份热情。”@陈二者

  网上冲浪看无知者言论,

  是最无聊最浪费生命的事情。

  “我只有微信一个社交app是用来联系人的,微博早就删掉了,远离微博使人平静。

  对于我来说不上网更快乐,上网信息量太大,更新速度太快,离开网络的那一刻会感到空虚。

  至于我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锻炼,读书,思考,看一些喜欢的博主的作品,做自己喜欢的事,很peace。

  网上冲浪看无知者言论简直是最无聊最浪费生命的事情。”@零零七

  远离微博这两年,

  焦虑症状减轻了。

  “我用微信微博碎片化阅读,大概每三到五天集中看一次公众号和感兴趣的若干博主。

  我的放松是看电影和老书,为此也要花时间去找电影资源和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书。娱乐时间则用来玩单机游戏。我的steam里塞满了和平治愈的单机游戏和经营游戏。

  远离微博的这两年,焦虑的状况减轻了。如果可以选,我再也不想运营微博账号了。”@Tina Lee

  

  「有爱好的人,不需要社交网络

  “认识的一个姐姐,基本不怎么上社交网络。

  平时她经常爬山搜集各种植物标本种子标本,然后进行分类处理装裱,有自己的一个阳光房控制温度和湿度种植植物,还会做做手工和木工,然后把她的那些标本和植物画成小插画,家里像个自然博物馆。

  纯粹又自由。”@LF

  没有“网感”≠ 无知无聊

  “一个是油画专业的同学,只有一部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键盘NOKIA。

  其实我很惊讶,因为做艺术行业我的认知里是需要很多外界信息的,但他虽然不上网,却依然有迷人独特的气质,有满满的精神能量,和聊不完的新鲜话题。

  整个人也是放松自如的感觉,丝毫不影响创作。”@Lichee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从高中就认识的一位自己开画室的美术老师,他是真的除了微信之外不用其他社交软件的人。

  我问他为什么不用微博抖音这些软件,微博上也有好多艺术博主呀,他总说他不想通过别人的灵感来获取自己的灵感,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设计灵感。

  他在画室可以一坐就坐一天,除了吃饭,就是画画。见到他你会觉得30岁的人感觉心事重重的,除了他我身边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吧,不过,有时候我真的羡慕他。”@一曼古川

  我身边也有不用社交软件的朋友,他们用聚会代替群聊,用交流替代刷微博,现实生活对他们的意义高于网络。

  当一个人只专注于网络的时候,情绪就难免被它牵着走。

  或许有人可以做到关掉手机那一刻立刻从负面信息中抽离,但承认吧,大多数人都不能,共情心太强的人不适合上网

  但有时候想想,这一切真是社交软件的错吗?

  十年前人们相隔千里却在贴吧上盖楼,在QQ空间给陌生人留下“记得回踩”,在豆瓣上结交爱好相同的朋友,好像每个人都很友好,理智,热情。

  互联网一直都挺好的,就是让“人”给毁了。

  

  - END -

  合作联系

  Emai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