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阿刘

2020-06-19 21:53:13 作者:9们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劳动者创造世界实现自己美好愿景。雁韧摄

  前十年的某日上午,我走进阿刘负责管理的那片园林时,她正低头弯腰,给那棵苍苍而立的风景树砌筑砖墙形成圆形状态,再往里填坭土杂肥,浇上水,以利保护树根,让生根发芽,稳定生长

  我远远地就叫了一声:“阿刘!”她立马就站了起来,挺直身躯,竖起脊梁,转过脸来,朗声笑了。

  阿刘是我当年乡居时的青年朋友之一,在乡村耕作和生活了将近十一年,其夫在县城工作三年后,她才有机会携儿带女回城。

  当时,县有关部门也给阿刘安排工作,却没有单位接收她。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已化为尘封的历史,那理由自不必说。

  人总得谋生,她便带上一根石竹扁担,两个蛇皮袋和两条麻绳,坐班车到了麻章,再转车去吴川,批发了一些塑料凉鞋,挑回遂溪卖。那是真真正正的摆摊,小本生意,自谋生计,也祈发展

  她露天摆摊,总难免日晒雨淋。她勤勤恳恳,省省俭俭,辛苦了几年,竟在新建的市场,有了自己的档口,从此再也不惧风雨

  自古以来,大男人总瞧不起妇人,胡编了一句“十个懒婆娘,顶不了一个拉稀叔。”那真是太小瞧人家半边天了。现在那个男人再敢说这句话,不被女汉子女强人撕破嘴皮,抓花脸才怪。

  那阿刘,是专吃硬米饭的,有志气,有主见,人又勤劳我们一百多个一起到乡村耕作的伙伴,谁都想不到,她勤勤俭俭,又做了几年小生意后,竟然拿钱在北郊区买了地皮,建起了自己的住宅

  当我们被她请去喝乔迁新居喜酒时,一个个都大开了眼界,高举酒杯一致祝贺她,赞扬她。原来,无论男女,不论年纪一个人只要有志气,勤恳踏实,不胡花费,是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双手,创造财富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的。

  园林里的大树,这样的围着,反而成了鸡栖息和生蛋的极乐世界。 雁韧摄

  当然,一个人能力,在那个时候,毕竟有限,为建那座小楼,阿刘连档口和生意本都搭了进去。

  这其中的原因,无论阿刘如何的隐忍,我仍心里有数一清二楚。其夫原来也是我们的下乡伙伴,比她早几年回城工作,然而当的是搬运工,工既辛苦,收入又有限,培养儿女读书,已属不易。后来装卸这一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用了机械化操作,那些缺少文化的老工人自然就赋闲在了。

  人间有许多事情,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自然也没有某些人所抱怨的那么烦心人生历程,宛如走路,有时崎岖不平,有时则甚为畅达。这是凡有生活阅历的人,都明白的。

  人,总得灵活一点。我们决不能做那种守株待兔人,而应当主动出击,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目标。

  失去了档口,阿刘虽然不再经商,但也难不倒她。人是活的,何况她久经磨练和考验,灵活而坚强!

  不久,她便找了这份帮人管理园林的工作。最初月工资才600元,似乎低了点,但她不嫌少。

  她一个人住在园林中的砖瓦平房里。天除草,拉水管浇水,施肥,也种菜,种薯芋,养鸡,以改善生活。

  晚上呢,就看看电视,或与附近园林的人,互相串门,说些园林管理的经验,互相交流,或天南海北地聊聊天,并不孤单。她告诉我,园林清静,空气清新,日子过得踏实,情都好得多。下时,还会清闲些。

  她在园林里种的菜,养鸡生的蛋,一年四季都有得吃。有时候,她会送些薯芋、蔬菜、鸡蛋来给我们。有时候,一个叫寿梅的知青伙伴,还会开电动车来接了我的老伴,一起去园林同阿刘聊天,顺便摘些菜回来。

  阿刘是我们当年那批去农村的青年伙伴中,唯一没有被单位接收的一个。她凭着自己的信心和意志,智慧和双手,自谋职业,就这样度过了40年的光阴。

  好在,10年前根据有关政策,她也得以办理退休,有了养老待遇,生活有了切实的保障。更可喜的是,如今她的孙辈都有了工作,原建的楼房正在加层、装修,生活有了更大的改善,这阿刘的晚年,也是有福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阿刘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

【阿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