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
前些日子读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眼里看中国人的困惑:中国人总是对熟人特别好,而对陌生人却特别不厚道。这些日子,因为房子的事情,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才深深体会到“熟人”两字的含义,是多么复杂和意味深长。
我和姐姐去订木地板和木门时,因为是生人,那家伙的门窗套价格就很不厚道,我沿街询问别家,都比他们价位低,跟做生意的商界精英同学谈起这事,同学马上正色道:你真是的,装修房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不跟我们说呢!这里面的道道,你是不知道的,同样的材质,生人可以跟你要价高好几倍,无论买什么,都过来问我们吧,我们做了几十年,熟人多些!
我说也没什么好装的,只是想整理的可以住人就行,没想大兴土木,就不好意思麻烦你们,想自己简单拾掇一下就可以了。
此后同学每天都给我电话,询问进展情况,只要我说做什么,他们立刻思考熟人里有谁做这个,然后千方百计联系。最突出的是吊顶时,我和同学一起询问了他的对门,价位是真的照顾了很多的,可是同学还是不满意,就再找了他的熟人,一个专做装修的老板,然后找到一家吊顶非常优秀的商家,以最低廉的价位做好了集成吊顶,工程虽小,可是做的相当仔细和美观。做完后一直也不催款,直到今天下午我才去交费。连连道谢时,老板只说了句:都是熟人,别客气!
铺木地板和装木门的老板因为跟同学同在商会,至今没让我交一分钱订金,每样价格都给到最低。
还有做橱子的老板,其实我的两个小橱子于他们那样的大商家来说是不屑做的,但是碍于同学的面子,他们在我家里研究来研究去弄了很久,我倒是像个无事人傻站在一边,最后,他们俩定好何时做,如何做,我只管到时候掏钱了事。同样没交定金。
刷乳胶漆的,就更让我诧异了。每次去找他们,都特别热情,我说缺什么,他们立刻遣员工去找,给我递在手里时只是说:到时候算账时你看单子好了,都是老熟人了,现在价格都透明的,我给的价格,您可以查找问问。
还有明天即将做的整体橱柜,老板说:如果跟您要贵了,对不住某某老总啊,他一天来多次,这电脑就是他刚才一键恢复的呢。
书生认识谁啊,我的学生群里,谁是熟人?谁是生人?我总不能捂住生人孩子的耳朵专门让熟人的孩子认真听吧?
当我是这个商家的熟人时,谁不幸的做了生人?当我作为生人被医院司机商家们宰割的时候,又是谁作为熟人多占有了我应该占有的部分?
终于理解了有人无论做什么总是找熟人。
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待人原则,无论生人熟人都一样的待遇,在中国,恐怕是太难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