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阅读不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阅读不死读后感摘抄

2020-07-06 23: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阅读不死读后感摘抄

  《阅读不死》是一本由小米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不死》精选点评

  ●“用不算过火演绎和不曾屈膝的卑微换你一个灿烂的笑容” 愿能永久地读书 共勉

  ●快出新书

  ●在豆瓣默默跟了(并仰慕)小米很久,因为书评实在好看,再加上那惊人阅读量…(啊吾生也有涯而书海无涯TAT)有时候你的确需要地图感谢阿超伉俪,还让小米签了大名书迷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啊。作为半个书痴,戚戚。书同时是我的一蔬一饭与英雄想,最不能放弃无法割舍的一部分,is and always will be。

  ●三星

  ●怎么说呢。。。感觉有点怪。。。

  ●好

  ●阅读是一件很私人事情

  ●一息尚存 阅读不死

  ●对于书评,我感兴趣永远不是内容,而是书单。。

  ● 作为目录翻翻还是可以的,过多的自说自话。

  《阅读不死》读后感(一):书还没看,随便发点感慨

  这年头出书容易,但是出个人书评影评集则比较难了,这本书汇集了100来篇各种类型的书评,看来作者几年来没少下功夫啊。

  然后感慨下定价,38,真不便宜,不过也好,定价高版税就高,读书人多拿点版税来买书总是好的。

  《阅读不死》读后感(二):写的轻松读得愉快

  写这个书评主要是觉得给一本书评写书评应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书揣在书包里,上下班都要坐一个小时地铁,就在地铁上,我花了两天时间翻完了这本书,地铁很拥挤,书脊一直猛戳着前面人的脖子。我读得乐不可支脑海里还能自动切换繁花书店的种种做阅读背景,再顺便回忆起在那里消磨时光

  对一个喜欢书的人,不仅仅是喜欢读书,而是喜欢关于“书”的一切的人,这一定是本有吸引力的书。

  我是能在书店里看书名看一天都不会烦的人,指尖滑过一排排从未读过的书,抽出感兴趣的,看看装帧简介,作者,胡翻一翻,瞄几眼内容,再放回去。去到一个新城市一定会找有特色的书店逛,那些地方真是极容易满足我的感官所需,经常搞得我肾上腺素猛增。

  这本书评集子就很像一个书店,恰到好处的勾起你的购买和阅读欲。

  我手头有两本书评一本台湾专业读者唐诺的还有一本库切的。之前也看过太多厉害的书评,可我一直有种感觉他们太精准了,把书和作家解构完了,好赖全剧透了,影响到了我的阅读欲。

  举个例子,最操蛋的是有一次我看到了纽约客的一个书评说保罗奥斯特,说他是虚伪现实主义肤浅怀疑态度。本来我只是隐隐的觉得他有问题,看到这个评价,我真的再也对他的书提不起兴趣了,因为我知道这个人说的对。可是,说到底,文学的价值真的需要如此被社会价值绑架吗?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作者给出了如此的答案:原来真的有这种书,你不读也不会损失什么,一旦读过,它就成了你的一部分。至少,它能够成为你脑袋里那张永远存在的书单的一部分。

  这本书评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书评,他比书评要有趣生动多了,它不会给你剧透太多书的内容,也没有所谓的“评”,而且整本书没有任何的针对书和作的资料性质的东西,这太难得。我相信作者写的时候一定是非常轻松的。

  比如看到写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全篇只有一句话:我心疼的没法说话。我乐了半天。看到这种书评谁能抵抗住好奇心呢?

  总之,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讲跟一个作家,一本书的缘分,读书的时机和当时的心境。我经常看的心有戚戚。这是高冷的书评家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给与我的感受。

  《阅读不死》读后感(三):不朽的阅读

  从豆瓣上看到小米这本《阅读不死》的时候,着实兴奋了好久。天天看这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友邻勤奋地写书评,“已读”的数字日日激增,把阅读效率低下的我辈远远甩在身后,就生出无限羡慕嫉妒恨。没想到几日不串门儿,他竟然集结这些书评,轰轰烈烈地出书了。

  我是个很少持续关注他人写作的人。但不久我就发现,凡是混迹豆瓣的读书人,都绕不开“小米=qdmimi”这个ID,因为你总能在各种读书页面上遇见那个笑起来有点小天真小邪恶的小人儿头像。于是开始“被关注”他的阅读,渐渐发现此君不仅阅读视野宽泛,阅读速度神奇,并且洞悉书籍精髓的眼光十分刁钻,还有他那些长长短短的精彩书评,常常诱我遁入崭新的阅读领域。

  手中这本《阅读不死》正是这些书评的整队集合。它们不仅涉及大部分书籍类型,并且涵盖了阅读的各个向度:关于阅读的意义、阅读的困惑、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记忆、阅读的童年、阅读的人群……方方面面看似琐碎零散,外行人也许会觉得了无生趣,但对那些书痴书狂们的体验而言却迥然不同。每个人读的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对捧书在手、藏书在橱、诵书在心的体验却颇多相通之处。

  如果说阅读的快乐在于这个过程中充满意外的收获、突如其来的惊喜、不期而遇的欣悦、心领神会的灵犀,那么,看别人写书评最过瘾的,莫过于自己百般思索不得而出的体验和感受被评论者一一点破,然后浑身通泰。那些隐匿在原作字里行间的高明戏法,也被评论者和盘托出,敞敞亮亮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你再度体味咂摸。有时这也是自己偷懒不写字的好借口——你看 ,我想说的都被你道尽了,还不如偷得浮生半日闲,拿出下一本书来继续消受。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在其中不断遇见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名字:保罗.奥斯特、E.B.怀特、雨果、雷蒙德.卡佛、塞林格、波德莱尔、卡夫卡、聂鲁达……这个可以无限续写下去的名单就是小米的阅读谱系,他提及的那些书就是他走过的万水千山。以他的阅读作为自我阅读的衡量标准,你就会知道自己看过的风景是多么的简陋。在这种借鉴式的关注中,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自己的目光拉向更远的远方。

  我一度困惑是什么让小米在豆瓣上大红大紫粉丝群舞,后来发现这不仅仅得益于他极具亲和力的大脑袋头像,更得益于那些比头像还具亲和力的漂亮文字。小米的书评通常简洁直白,切入点独特,往往从生活中的琐事或阅读经验引出,从而上下钩沉,牵入自己想表达的主题。

  你看他的文字,能明显感觉到写作时间的跨度,有初出茅庐的青涩,也有岁月盥洗后的透彻。但阅读的过程通常都是轻松的,因为它们就像兄弟之间的聊天或争辩。他不是一个依靠文学批评术语写作的学院派,所以这些文字理应在坊间,在山野,在江湖生机勃勃。它们蜕掉很多批评家的刻薄尖锐,时而客观冷静,时而隐匿着情绪的起伏,而更多的,则是透着诙谐与温暖,然后那些发光的句子便带着哲学和美学的意味,像镜子一样照亮了你的生活。

  坚持大量阅读的人是可敬的,而阅读的姿态是浮华市井中最美的光景。就像读这些散落在时光印记中的文字时,你仿佛能够看到小米读书的身影穿梭在各种场合:在那些清晨卷帘门刚拉开的小书店里,在海风巨大的船上,在人头攒动的闹市中,在冒着热气和牛肉香味儿的拉面馆里……同在尘世中,那些被物欲蒙蔽了眼睛的人,仍旧在跋山涉水,周而复始地过着盲目、混沌、躁动的日子;而在那漫无边际的书山书海中,阅读给了这些读书人一片静谧的平原与河流,让他们谦逊温和,看到辽阔世界之外的良辰美景。

  书中的文章虽然几乎都在豆瓣上发表过,但我还是更愿触摸着纸张的纹理把它们重新翻阅。诚然,计算机、网络和和越来越便捷的电子阅读终端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使坐拥书城变得唾手可得,但纸质书为阅读带来的质感和节奏,却是冰冷的显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

  小米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写,“我开始相信纸张彻底消失之前实体书不会消亡。或者可以给它限定一个时间:在我读完自己所有藏书的时候。”我相信,只要阅读不死,纸质书就不会消亡。电子书衍生出的碎片化浅阅读,终将被更多的读书人诟病。

  所以,亲爱的小米,衷心祝愿你在码字成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开天辟地。比起终日刷豆瓣,一目十行象征性地对着你的文章顶礼膜拜,我更愿意在某个不慌不忙的午后,细细阅读这些停落在芳香书页上的铅印小字——毕竟,也只有这个过程,才让我与你隔山隔水的长谈,第一次变得可能。

  《阅读不死》读后感(四):不朽的阅读

  从豆瓣上看到小米这本《阅读不死》的时候,着实兴奋了好久。天天看这个“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友邻勤奋地写书评,“已读”的数字日日激增,把阅读效率低下的我辈远远甩在身后,就生出无限羡慕嫉妒恨。没想到几日不串门儿,他竟然集结这些书评,轰轰烈烈地出书了。

  我是个很少持续关注他人写作的人。但不久我就发现,凡是混迹豆瓣的读书人,都绕不开“小米=qdmimi”这个ID,因为你总能在各种读书页面上遇见那个笑起来有点小天真小邪恶的小人儿头像。于是开始“被关注”他的阅读,渐渐发现此君不仅阅读视野宽泛,阅读速度神奇,并且洞悉书籍精髓的眼光十分刁钻,还有他那些长长短短的精彩书评,常常诱我遁入崭新的阅读领域。

  手中这本《阅读不死》正是这些书评的整队集合。它们不仅涉及大部分书籍类型,并且涵盖了阅读的各个向度:关于阅读的意义、阅读的困惑、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记忆、阅读的童年、阅读的人群……方方面面看似琐碎零散,外行人也许会觉得了无生趣,但对那些书痴书狂们的体验而言却迥然不同。每个人读的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对捧书在手、藏书在橱、诵书在心的体验却颇多相通之处。

  如果说阅读的快乐在于这个过程中充满意外的收获、突如其来的惊喜、不期而遇的欣悦、心领神会的灵犀,那么,看别人写书评最过瘾的,莫过于自己百般思索不得而出的体验和感受被评论者一一点破,然后浑身通泰。那些隐匿在原作字里行间的高明戏法,也被评论者和盘托出,敞敞亮亮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你再度体味咂摸。有时这也是自己偷懒不写字的好借口——你看 ,我想说的都被你道尽了,还不如偷得浮生半日闲,拿出下一本书来继续消受。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会在其中不断遇见那些或者熟悉或者陌生的名字:保罗.奥斯特、E.B.怀特、雨果、雷蒙德.卡佛、塞林格、波德莱尔、卡夫卡、聂鲁达……这个可以无限续写下去的名单就是小米的阅读谱系,他提及的那些书就是他走过的万水千山。以他的阅读作为自我阅读的衡量标准,你就会知道自己看过的风景是多么的简陋。在这种借鉴式的关注中,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自己的目光拉向更远的远方。

  我一度困惑是什么让小米在豆瓣上大红大紫粉丝群舞,后来发现这不仅仅得益于他极具亲和力的大脑袋头像,更得益于那些比头像还具亲和力的漂亮文字。小米的书评通常简洁直白,切入点独特,往往从生活中的琐事或阅读经验引出,从而上下钩沉,牵入自己想表达的主题。

  你看他的文字,能明显感觉到写作时间的跨度,有初出茅庐的青涩,也有岁月盥洗后的透彻。但阅读的过程通常都是轻松的,因为它们就像兄弟之间的聊天或争辩。他不是一个依靠文学批评术语写作的学院派,所以这些文字理应在坊间,在山野,在江湖生机勃勃。它们蜕掉很多批评家的刻薄尖锐,时而客观冷静,时而隐匿着情绪的起伏,而更多的,则是透着诙谐与温暖,然后那些发光的句子便带着哲学和美学的意味,像镜子一样照亮了你的生活。

  坚持大量阅读的人是可敬的,而阅读的姿态是浮华市井中最美的光景。就像读这些散落在时光印记中的文字时,你仿佛能够看到小米读书的身影穿梭在各种场合:在那些清晨卷帘门刚拉开的小书店里,在海风巨大的船上,在人头攒动的闹市中,在冒着热气和牛肉香味儿的拉面馆里……同在尘世中,那些被物欲蒙蔽了眼睛的人,仍旧在跋山涉水,周而复始地过着盲目、混沌、躁动的日子;而在那漫无边际的书山书海中,阅读给了这些读书人一片静谧的平原与河流,让他们谦逊温和,看到辽阔世界之外的良辰美景。

  书中的文章虽然几乎都在豆瓣上发表过,但我还是更愿触摸着纸张的纹理把它们重新翻阅。诚然,计算机、网络和和越来越便捷的电子阅读终端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使坐拥书城变得唾手可得,但纸质书为阅读带来的质感和节奏,却是冰冷的显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

  小米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写,“我开始相信纸张彻底消失之前实体书不会消亡。或者可以给它限定一个时间:在我读完自己所有藏书的时候。”我相信,只要阅读不死,纸质书就不会消亡。电子书衍生出的碎片化浅阅读,终将被更多的读书人诟病。

  所以,亲爱的小米,衷心祝愿你在码字成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开天辟地。比起终日刷豆瓣,一目十行象征性地对着你的文章顶礼膜拜,我更愿意在某个不慌不忙的午后,细细阅读这些停落在芳香书页上的铅印小字——毕竟,也只有这个过程,才让我与你隔山隔水的长谈,第一次变得可能。

  《阅读不死》读后感(五):伤不起的书评人

  四年三个月又十四天,在第一千篇豆瓣评论里,说一下书评这件事。

  书评这件事

  我一直坚持在豆瓣签名里把自己写书评的原则宣告清楚:绝对主观,兼顾客观。

  这个原则的意思很明确,就是首先对得起自己,其次才是对得起观众。

  一本真正的烂书可以不轻易枪毙,但不能昧心说它好,而如果书中的某段对自己有所触动,可能就沿着回忆的轨迹一路狂压过去,无视别人看似肯定的判断。至于客观,就留给评分时颤抖的鼠标,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曲线会呈现“很多五星作品——极少五星作品——没有五星作品——五星死灰复燃”的变化态势。

  我不太喜欢引用别人的话,但遇到灵犀相通的前辈妙论还是忍不住拿来。

  “我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说话。”朱光潜的这段话完美的总结了我写书评的态度:替自己记录,让你能读懂,给更多人看。

  (说起来容易!写评的人为一两个点查一两万字甚至抱着字典翻译各国文字再得意而矜持地将研究成果插入显眼地角结果完全没有人理会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咆哮一下!)

  书评进化史

  中学时我就搞到很薄的本子,妄图用很丑的字在上面填满很漂亮的书评文章,穷数年之功居然只写满两小本。所以很早就知道写书评是件难事:先要读完书,读懂书,还得留点墨水去征引其他书,不能总结段意,不能干引生平,语句要凝重或俏皮,要与作文大相径庭,结果发现要把百十字的感想拖长十倍真的很难,拖长后还能看出原意更难。

  后来找到了豆瓣,发现了一个说话可长可短且能够有秩序积存的巨大天地,于是每读完一书便尽量简短地评价,倒是很像读书笔记功能的前身。自己读书的口味驳杂,当时确有通过一书一评令豆友们产生或放弃阅读该书的想法。

  再后来看多了高人长评,感觉总不脱三种:一是托文水文,上来便是数百字的简介,倒足胃口;二是技术性长文,基本与论文相类,专有名词之多令人发指;三是随手涂鸦,抒发一些基本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情绪。

  于是自己也试着写长一些,不要套路,只把对书的直接感受和自己的记忆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在为自己保留一份珍贵阅读记忆的同时也试图带给书友们一种新的体验,书评也可以如散文小说,挥洒自在,不必被评论的要素们卡死。

  几年下来,由书评而得来的朋友越来越多,文字也越来越长,下笔开始小心,居然也开始为过往文字的散漫不可收拾担心。后来在报上偶见“书评人”三个字,忽然明白,自己终究是个喜欢留点痕迹的普通读者,万不可与职业化扯上关系。心下一松,乱读乱写一阵,好不自在。

  书评的职业与非职业

  我绝非职业“书评人”的证据之一便是对待样书的态度。

  有几位识得的作家或编辑,整日都能收到各种渠道塞来的样书,这在读书人看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然而对于以文字为业的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负担。小书店和书摊上常有些楚楚可怜的未开封新书,多半便是那些被“强塞”来的样书。

  积评数篇后,我也开始有了得到样书的机会。每次例行道谢后先声明自己的态度:不要报酬,不写托文。若另有要求或对欲赠之书全无自信则不必寄来。所以我得到的书虽不多,但绝无不堪入目者。由于身无负累,所以每每将样书当作馈赠的礼物排在欲读之书的前列,认真读评,书痴窘态贻笑大方。

  然而职业“书评人”虽行文体例甚至褒贬俱有限制,且评论文字与金钱挂钩总让人疑惑重重,但凭劳动和智识换取报酬本无过错,且诸序跋解说文字虽常有失实过当之处,但多能为读者理解作品了解作者凿开天窗,不可谓无功。当然读者亦有十二分权利褒贬此等文字,好在看不顺眼大可不读,除某些大师用掉全书几分之一的篇幅讲述自己被盗防盗史之行径外,尚不致影响阅读原作。

  书评的态度

  我写作书评的态度大多温和,很少有学术论战般的激烈文字。

  窃以为读书有得或有失方生评论之欲,若书本身如流水或内容太糟,阅毕大可不言,最多简评一句“不佳”或“白费一日”,不必做赶尽杀绝的党争之态。

  当然事有例外。

  印象中几年前见一女诗人诗集,录诗百首,首首中英对照。诗极糟,几达无法忍受之境,一时脑热,于豆瓣上自建条目并简单吐槽。未想到生僻人于生僻处为生僻文竟迅速招来正主的还击。印象中怒极作评又有回应者仅此一次而已。

  此事殊无可说,但其中牵涉一处关节。女诗人翻出我试做的小诗加以鞭挞,然而我作为一名从未以诗人自居亦从未发表过诗章的普通读者,做何尝试皆为自由,但其作为靠诗歌吃饭有职务有作品且常居评委高位的职业诗人,写成那个样子是不可宽恕的。

  这一段废话也说给所有以书评为业的人(虽然你们是一个珍罕的族群),写格式文是可以的,写时限文是可以的,写不出任何才情或者真实感受也可以接受,但为了报酬去给自己内心都不认可的糟糕出版物当书托是不应该的,毕竟书评这种东西最多能换几锅稀粥而已,不值得出卖一个阅读者最珍贵的判断机会。

  写长了。

  并且与此书毫无关系。

  数日前即为此文想出一警句,结果完全加不进去,特抄录于此。

  一个不遵从自己内心的书评人该死、会死、必死,但只要阅读不死,对书籍的评论就无休无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