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她也想吃那块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她也想吃那块肉

2020-07-08 10:14:13 作者:bigwinner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她也想吃那块肉

  1

  早点,姚瑶被姚妈的关门声震醒。

  她迷迷瞪瞪地起床来到客厅后背靠上沙发的一瞬间彻底回神,马上站起来,整理被她坐出褶儿的沙发垫。姚妈岁数越大强迫症严重,要是等会儿回来发现两个靠垫的小碎花不对齐,保准能叨叨半天。

  抹掉自己破坏痕迹,姚瑶捂着前胸贴后背的肚子来到厨房,饭煲、炒锅、饼铛挨个翻,皆空空如也

  姚妈没给她做早饭

  姚瑶叹了口气,从橱柜里翻出一包燕麦片,用开水泡了一碗,勉强果腹。她端着碗,边吃边环顾擦得锃亮的地板、抹得一尘不染茶几、摆得秩序井然花花草草,再看看自己邋里邋遢造型、像狗窝一样的小卧室寒酸的早饭,脑子里溜过一行弹幕:“被嫌弃人生。”

  掐指算算,姚瑶失业已有三个月。

  公司刚倒闭那会儿,姚瑶上了一股急火,满嘴长燎泡,姚妈时不时安慰她:“工作没了别急,休息一段时间慢慢找。”

  半个月后,天天窝在里的姚瑶长胖了三斤,工作还是没着落,姚妈开始催促:“你多投点简历,广撒网,说不定就有什么好机会砸到你头上。”

  一个月后,姚妈开始不耐烦:“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你要求别那么高,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美事儿?”

  姚瑶苦笑着回答:“妈,真不是我挑工作,是工作挑我。”

  姚妈顿了顿:“那,要不你去相亲算了,趁有时间解决人生大事?”

  从失业至今,因为再就业不顺利,姚瑶变得越来越,与之相对应,姚妈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刻薄

  起初,一天三顿饭,准时准点,荤素搭配,时不时还能煮一碗去火的水果粥;

  慢慢地,三顿饭就有些随意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捡两片菜叶子扔锅里,扒拉两下就完事,有时候几天不见荤腥,水果粥没有了,不过还有水果;

  到后来,水果经常断顿,早饭没有了,因为姚妈赶时间广场舞午饭晚饭也不再照顾姚瑶的口味。姚妈吃四合面大馒头,有次连着吃了一个礼拜,姚瑶只说了一句“能换点别的主食吗”,就被姚妈了一眼:“你爱吃啥,你自己做,反正你也没啥事。”

  姚瑶无言以对,从此看清自己的地位,过得那叫一个谨小慎微

  2

  姚妈回来的时候,姚瑶正在卫生间衣服

  姚妈进来上厕所,坐马桶上又开始叨叨:“你姐那天说,她有个朋友的公司招前台,要不你去试试?别嫌钱少没技术含量总比待着强,起码给交五险一金。”

  姚瑶拒绝:“暂时不去,我在网上找了一份在线教育的兼职,给英语班学员纠音,老师让我帮忙带两个班。”

  “啊!工资多吗?”

  姚瑶没吭声,实在不好意思说带一个班每月只有几百块,因为工作量很小。

  姚妈没等到回答,提了裤子挤到洗手台,不耐烦地说:“起开起开我要洗手。啧啧,你瞅瞅,家里地上全是你头发。”

  主人不争气,头发都受连累,人生啊,真的好难。

  招人嫌的姚瑶心里有点憋闷,也不想在家里看姚妈白眼,收拾收拾出门,直奔家对面的商场。

  那家商场里有一家中老年服装店,姚妈喜欢他们家的裙子。这个周末是姚妈的生日,姚瑶寻思着,自己赖在家里给老妈添了不少麻烦,趁这个机会讨好一下老太太吧。

  姚瑶挑了好半天,选了件清灰底色绣雪莲的棉麻裙,特清丽特素雅。回家时经过一家糕点店,顺手买了一斤榴莲酥、一斤椰蓉酥,都是姚妈爱吃的。她把裙子藏起来,把糕点摆茶几上,姚妈正在看电视,斜了一眼,嗔怪道:“你都不赚钱,可别乱花钱。”

  说着,一只手伸进盒子里捏起一块送进嘴里,满室充斥着榴莲味儿。

  午饭时,伙食明显有所改善,姚妈竟然包了小馄饨。

  姚瑶一边喝着鲜香的高汤一边想:这年头,亲妈也不无私奉献了。

  周末,姚瑶起早给姚妈煮了碗长寿面,卧了俩鸡蛋。趁着姚妈心情好,姚瑶献宝一样拿出自己买的裙子,姚妈摘了标签穿上身,还在镜子前转了好几圈,看起来相当满意。

  说说笑笑间,姐姐和姐夫过来了。

  姐姐将随手带的生日蛋糕放在桌上,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个酒红色的绒布小盒。姚妈接过来,砰一声打开,姚瑶瞬间感觉屋子里亮了好几度。

  姐姐送的礼物是一个大金镯子,实心的,镯子上刻着几行字,姚妈拿手里掂了掂,说道:“嚯!这么沉!”言毕低头寻价签,姚瑶也伸长脖子去看, 50多克呢。

  姚瑶偷摸算了算,顿时精神就萎了:同是妈妈的女儿,妹妹送的是三百块钱的裙子,姐姐送的是近三万的镯子,差距太大。

  下一秒,姚瑶臊眉耷眼地穿过热聊中的姐姐姐夫和姚妈,默默退到厨房洗菜洗水果。

  自从失业后,她就变得异常敏感,刚才的场景让她觉得非常尴尬。

  3

  午饭是姚妈做的,她嫌姚瑶手艺不好。

  饭做到一半时,家里的酱油没了,姚妈使唤姚瑶下楼买一瓶。

  姚瑶拎着酱油瓶子回来时,高压锅里的大棒骨已经焖烂乎,姚瑶在门口就闻到了那股腻人的肉荤味儿。

  客厅里只有姐夫在,姐姐和姚妈说笑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姚瑶直奔厨房,正想说“原来那个牌子的酱油卖光了”,就被眼前的一幕扼住了喉咙。正在做拆骨肉的姚妈,把一块肉喂给了姐姐,边喂边小声说:“哎,这块儿好,连筋带肉、连肥带瘦。”

  姐姐张嘴去接,姚妈又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根吸管插到棒骨里,送到姐姐面前:“就这半根的骨髓还在,你吸吧。”

  姚瑶就站在门后,为了不被沙发上的姐夫发现端倪,她还刻意掏出手机,假装有人与她讲话,假装她没有进厨房,只是为了处理某些急事。

  她为了让这样的假装看起来真实一些,还投入地皱起眉头,小声嘟囔:“好烦,这点事也找我。”

  她看起来在打字,其实只是在刷新朋友圈,滑下来、松手,再滑下来、再松手,盯着那个彩色的小圈圈转啊转,静静地等着妈妈和姐姐亲近完,才把酱油送进去。她不想全家人都尴尬,更不想听妈妈和姐姐为了一块肉、一口骨髓与她周全,她怕忍不住哭出来。

  那顿饭,她食之无味。那盘拆骨肉,她一口没动。被吸得空空的棒骨腔,还有缺失的那块“连肥带瘦、连筋带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姚瑶:妈妈的世界里也有人情冷暖。

  送走姐姐姐夫后,姚瑶躲进屋里投简历,就像姚妈之前说的那样“广撒网”。

  她迫切需要找到新工作,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找回从前在家里与妈妈耍无赖的底气和勇气。

  比如今天这种事,若是在从前,她一定会冲进厨房,一口叼走妈妈喂给姐姐的那块肉,声讨妈妈偏心眼儿。哪怕妈妈骂她馋嘴、姐姐笑她没正形,她也会觉得那是家人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

  同样的事,她现在就不想、也不敢,远远看一眼都觉得是伤害,带着醍醐灌顶的警醒,让她伤春悲秋。

  姚瑶觉得,放在自尊心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被她亲妈压断的。

  4

  姚瑶投出去的简历少有回复,面试过两次均无下文。整日焦灼,头发掉得更多,惹来姚妈更多念叨。

  否极泰来,两个月后,姚瑶兼职的那家线上教育机构有人员离职,与姚瑶熟识的老师就推荐了她,姚瑶竟然转正了,有五险一金,有稳定的收入,白天做正职,晚上继续带班,收入比过去还多了不少。

  得知姚瑶重新找到工作,不再闲在家里吃白饭,姚妈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道:“你以后可要努力工作,现在工作不好找。”

  姚瑶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理,有了稳定收入后,她总想着给姚妈花钱。

  说是为了争宠,但姐姐也不常过来;说是为了打姚妈的脸,但姚妈好像拿了好处,还和从前一样爱叨叨,嫌姚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掉了满地头发、减肥不吃饭、总也不出门、出门不着家、到了年纪不找对象……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反正就那些事,念叨过来念叨过去,频度并未因姚瑶找到了工作而有所减缓。

  唯有不同的是,随着姚瑶对家庭的“贡献”越来越多,姚妈开始给她做早饭了,菜单上消失的水果粥又出现了。

  有一天晚饭,姚妈做了棒骨炖豆角,在饭桌上,姚妈指了指棒骨,对姚瑶说道:“你把骨髓吸了,有营养,感觉你天天挺累,头发掉得越来越多。”

  姚瑶滋滋吸骨髓,笑着问:“妈,你最近咋对我这么好?”

  姚妈瞪了她一眼:“我什么时候对你不好?你个小没良心的,从小就和你爸亲,别人家的小孩写作文都写‘我的妈妈’,就你写‘我的爸爸’。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你爸留一份,拍个全家福都要你爸抱。你这样对我,我也没生你气啊!”

  提起过世的爸爸,姚瑶心头有点酸楚,小声嘟囔:“嘁!我和我爸亲,那是因为我爸对我更好呀。”

  姚妈乐,用手指怼了下姚瑶的脑门儿:“你爸疼你年龄小,也就买糖多给你一块儿,零花钱多给你一张,犯错误少训你一句,你就跟个小尾巴似的,咋那么容易被收买?”

  姚瑶笑嘻嘻地回:“这不就是我心换你心嘛。”

  说完这话,她一股劲儿把骨髓洗干净,盯着空洞洞的骨腔,忽然觉得心头一轻,郁闷陡然散去。

  5

  姐姐比姚瑶大五岁,姚瑶满地打滚不懂事的时候,姐姐已经像个小大人一样,帮助妈妈分担家务了。

  在姚瑶心目中,姐姐就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长得好、性格好,啥啥都好。

  她很谦让姚瑶,有什么好东西都先让姚瑶挑,从不因为这些事让爸妈烦心。

  最重要的是,姐姐很孝顺。

  家里有几年因为爸爸下岗经济情况不太好,姐姐一到假期就去做兼职,赚了钱交给妈妈补贴家用。

  后来姐姐毕业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就给全家人买礼物。那时她还是单身,时不时就把自己的工资贴补给家里。

  家里经济状况好转后,爸妈不要她贴补的钱,她就把工资换成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拎回家里。

  提起老姚家大女儿,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

  姐姐婚后两年,姚爸过世。姚瑶一贯粗线条,姚妈需要的关怀,都是姐姐给的。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而姚瑶呢?她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的照顾。当这种照顾变得没有那么热情的时候,她甚至还有些抱怨。

  在这种情况下,姚妈把最好的那块肉留给姐姐,姚妈偏心眼儿,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一如姚瑶当年,只因为爸爸对自己更好、付出更多,就更喜欢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因此更喜欢姐姐?

  6

  姚瑶想:妈妈嫌弃自己有什么错呢?妈妈没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所以付出时便没有那么心甘情愿,这是人之常情。

  母女又如何?难道妈妈就欠你的吗?难道挂着女儿的头衔,就可以不付出,享受现成的关爱吗?

  妈妈势利吗?妈妈自私吗?

  不,用母女关系来绑架妈妈无私付出,才是最大的自私吧。

  姚瑶也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她抢了微信群里的红包,知道自己也该发一个回去同乐;她吃了同事的小吃,隔日也会带来自己喜欢的零食与大家分享;她想求朋友帮忙,会张罗请人吃饭、送礼物表示感谢;她得到了陌生人的照顾,会不安,会说一声谢谢。

  唯独在她爸妈这里,她不懂礼尚往来、忘记互不亏欠。就因为这层血缘关系,她把享受父母的爱当作势在必得的关怀,不仅理直气壮,还斤斤计较。

  却忘了,爸妈先是人,然后才是爸妈。

  是人,便有人性,可以势利、可以小气、可以计较、可以存私。

  作为儿女,都没有把交换的对等关系建立起来,就莫要埋怨爸妈偏心了,太没立场。

  后来,姚瑶发了工资,总会带妈妈出去吃大餐,平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也会经常送姚妈一些小礼物。

  姚妈还是总叨叨她,但姚瑶不会多想。她们在同一屋檐下相依为命,都很需要对方的关注和挂念。

  所以姚瑶想付出,想讨好,想像普通的人际交往一样,从姚妈这里,换得一份爱。

  她早已懂得,对外人比对家人更好、更用心,这是人生最大的本末倒置。

  这人世间,绝对无私的爱只能靠命运馈赠,不能强求。几乎所有平凡人的心中,都自有一杆称,一切都被放在这称上称量,来来去去、轻轻重重,从来都需要你去悉心经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她也想吃那块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