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小河为什么能抵达遥远的大海
文/黄小平
读中学时,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拥有更大的流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就不会水满为患了;还有的说,由于河流的流程拉长,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量就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
“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些都对。”老师说,“但在我看来,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而走直路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说到这里,老师突然把话题一转,说:“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当你遇到坎坷、挫折时,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这样你也可以像那些走弯路的河流一样,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这就是我在中学时代一堂地理课上收获的人生启示。
大学毕业时,父亲要我制定一份人生的计划。几天后,我把一份认为父亲看了后会很满意的人生计划送到父亲的手中。父亲看了后,摇摇头对我说:“这份人生计划的目标也太低了吧。”
还太低?如果不是为了应付父亲,我是不会把人生的目标定得那么高的,这些目标在我看来是怎么也难以实现的。
“你知道河流为什么能抵达遥远的大海吗?”父亲问。
人生计划与河流抵达大海有什么关联呢?我不知父亲问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河流之所以能抵达大海,就是因为河流从来不睡觉。”父亲说,“一条小河,从其自身的力量来讲,并没有什么强大,然而,为什么并不强大的小河能抵达遥远的大海呢?那就是因为小河从来不睡觉,从来都是把别人睡觉的时间都用在奔跑上,都用在奔向大海这个巨大目标的进程中。如果一个人,也能像小河一样,把别人睡觉的时间都用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事业上,同样也可以抵达人生那遥远的大海。”
当然,父亲说的“河流从来不睡觉”,并不是要人真的去学河流的“不睡觉”,而是去学它那种“不睡觉”的精神。一个人有了这种为追求事业而“不睡觉”不知疲倦的精神,还有什么人生的目标不能实现、还有什么人生的大海不能抵达呢?。
一些人之所以不能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拥有人生波澜壮阔的大海,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济,而是自身努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