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雪后初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雪后初晴

2020-07-21 20:57:13 作者:木棉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雪后初晴

  早上醒来的时间不算早,因为窗外不断听见咔嚓咔嚓铲声音,这声音一直持续所以我也是睡意全无了。咔嚓咔嚓……估计他铲雪铲得热乎呢。窝在被子里不想动,愿意再赖一会,而后坚决起来……洗簌,下面条,热茶叶蛋,每个早餐我基本喜欢自己解决,用自己熟悉方式吃完感觉也是舒服

  先生呢跟着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而后也准备出门,做医生的人跟老师类似,为了别人的健康必须要操滴。

  早上九点的阅读分享,我已经准备好,收拾停当拿起手机胡老师来的两个电话,我立刻回过去……原来担心早上来的小朋友不多就跟我商量,怕我去了之后感觉不好。可是我基本已经准备停,怎么可能说不去呢。

  八点三十分下太阳已经露出脸颊,可是地面上依然坚硬的冰还是那么咯吱咯吱地响着。一会对面走过的一个老人赶着雪去走,我呢虽然不至于太老,却也得注意寻找软点的雪地行走。

  四院上坡处很少有雪原来路上在撒盐……盐水渐渐化却了雪。这是很美好的感觉。走到杨东只见村里一楼的院落里伸出梅花枝桠,雪盖寒梅缕缕幽香,一位男子正在梅树下驻足拍照,我呢也只是等他离开再拍。寒梅傲雪这真实场景,屡屡的幽香在冰天雪地显得格外美好。

  既然上路,就有风景坚定地行走遇见美丽景色也是自然而然。到四楼的学校温暖如春……静候孩子们到来,第一个孩子果然按时来了,据说还生病了。这年轻妈妈重视孩子的阅读,所以跟我交谈之后一见如故。她后来微信里说:没有想到想的,书中的老师竟然身边也有,这是什么样的运气——人品爆棚吧。

  而后来才知道他们一家来了四个人宝贝,妈妈,外公外婆都来了。外婆尤其关心孩子的成长。后来我得知他们的宝贝一年级,因为孩子识字量比较多所以有时候上课可能也不能很安静地听课。而老师每每喊家长去找她,说你的孩子影响别人,对此我一般举出王胜宇的例子假设我们的语文课真的有的无趣,我们就得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带书去阅读,王胜宇只要读书可以安静下来。这个孩子据说读书很不少,也喜欢听故事,我猜想可能他上课有时候感觉无聊

  我观察他在跟多维卡老师互动的时候异常专注,这应该不算是什么多动症吧。而长不止一次强调孩子的老师很负责任。找家长……固然是负责,但是有时我感觉一个老师总是找家长也是有点问题的,毕竟课堂你可以依赖什么来吸引孩子其实就是你的专业修养,吸引着孩子跟自己一起走……

  找了家长再多也不能彻底解决课堂的无趣。

  因为不同的孩子对于无趣课堂接纳态度是不同的,况且我看出那些男孩子多数时候更容易分散精力。也更容易被活动吸引。

  而在我跟家长们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的时候,很多实际案例其实还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力,当然也有教师的影响。琪琪老师,还有几个老师随后加我微希望以后有机会更多分享,真的感觉到越分享越快乐。

  而后来跟几个妈妈单独交流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语文的阅读理解不好,慢慢就越来越不行。追本穷源可能是因为妈妈小时候一直牵着手没有真正放开他……所以没有成长的感觉其实不可能真的学会学习。看那母亲的脸色不太好。了解之后是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工厂里大小夜班地转……收入应该是不高,可是当我听说这个孩子连寒假作业上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都费力,还居然都是一句话带过。可是随后妈妈的话却令我惊呆了:“这个孩子还去学作文的,在实验小学门口一个老教师那个地方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他好我花钱也不在乎,一个月要三百。”

  “这个老师这么老了。学费也相当贵呀。我知道这个人,他教孩子是模版式的写作,给你填好开头结尾,还有有些固定的词语对吗?”

  “你怎么都知道啊?”

  “我早有学生在那里上课,所以套路式的模版我一清二楚,这样的模仿刻板式的教学对于悟性,记性极好孩子可能起到规范地方作用,但是对于语言素养比较差的孩子却使得他们学会了偷懒……”

  “学了快一年了,一点效果没有,我真急死了,马上就初中了,怎么搞?”我从妈妈脸上看不见赞赏,从孩子眼里没有光泽,想着一个寻常的夫妻要给孩子补习奥数,又要给孩子这样学作文,据说已经学了一年,可是没有什么效果,想着也是三四千呢。孩子语文只有八十左右,考试只能完成两三百字的写作。

  可是妈妈却坚持认为她儿子数学很好,有时候可以考到九十多,总是计算出错,列式也会正确还有英语也是不差。当然我看出这样的父母心里还是某种敬佩,毕竟他还是愿意给孩子机会,可是仅仅看她的样子我知道这个孩子其实也是不容易,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样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妈妈的羽绒衫还是前几年的样式,可是在孩子身上确实还是舍得花功夫,可是妈妈的话语几句之后就很唠叨……

  孩子的起点其实就是父母,若是孩子出生在一个文化欠缺的家庭,即使多少的补课也不会给孩子真正带来成长。约束孩子的基本纪律,让孩子内心醒来……

  教育是唤醒改善,不是改变。后来妈妈终于说了,孩子上课总是走神,你要走神,怎么可能学得进去呢?

  因为所谓成长最终还是一定会变成父母类似的人,除非孩子真的可以变异。家庭的环境其实很多不同。有个胡高华的小朋友才幼儿园中班可是已经可以读简单的英文原版书,父母的坚持不懈培养了孩子这个方面的能力自信。家里还有二宝,在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目不转睛跟着老师。 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孩子童年最幸福的源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雪后初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