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的影评大全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是一部由菲尔·查沃德 / 布赖恩·克莱因 / 凯特·林奇·罗宾森执导,杰里米·克拉克森 / 理查德·哈蒙德 / 詹姆斯·梅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一):第一季完结
今天看了第一季最后一集,觉得第一季最后一集很好看,留个纪念。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一直把第一季看完,还是有很多可圈点有趣的桥段。尤其最后一集很好看。
第一季最大的感觉,就是哈蒙德看着老了,明显。喜欢看三人的节目,有趣又长知识。
第二季应该在今年年末,期待。看看这三人能不能来中国。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二):It coming back!
虽然几乎是TG的原班人马,但是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种美式的浮夸味,但是越往后走,熟悉的味道越来越浓,三人开着宾利添越,路虎揽胜和捷豹F-Pace在Autobahn狂奔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某一期的TG也是如此呢?当龟速船长把添越开到飞起来的时候,感觉原来的TG回来了——用汽车挑战不可能
当然不足的一点我想提的是Conversion Street,相对于TG的News,总有几分尬聊的感觉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三):第一次看美综...感觉自己的智商还需要适应
as you see 这儿是一个纯正大叔控迷妹 对音乐亚洲剧和东方阿加西非常着迷 对篮球汽车足球等知识毫无兴趣 但是... 经汽车迷老弟推荐来看了这个 发现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欧美的综艺和韩综国综...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国综所谓大制作土豪节目组...在这档节目的壕气面前完全是乞丐节目组... 国综那一个冷笑话就笑得前仰后合的笑点...在这档疯狂的节目面前只是伸个懒腰... 三贱客...或者说是...搞事情三人组 不得不佩服他们那装起逼来滔滔不绝还颇有道理的口才... 英语真是博大精深啊... 大家都是看过原版的人 但我不是... 所以这已经足够让我知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了 我是男神 虽然笑得很嗨... 但是还是不懂任何汽车知识aaaa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四):他们的Grand Tour才刚刚开始
又能看到“三贱客”一起就已经很满足了。能看出来他们试图保持自己的风格,并且尽力摆脱TG的影子。三个人丰富的经验与默契的搭档,再加上Amazon大手笔的投入,总体呈现出来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新TG就只有相形见绌的份了。如果要和老TG比的话,感觉还是差了点意思,毕竟换了新的环境、新的老板,双方还是需要继续磨合。相信接下来的两季会越来越好。 不过个人有两处地方不喜欢:一个是“明星大撞脑”,一个是“美国佬”。前者感觉有讽刺新TG靠堆嘉宾博收视率的意思,不过这个套路一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就没啥意思了。而且最后一集还喷番茄酱了……“美国佬”也是,老是抓着某主义黑,不如以前黑Stig的多样。而且这个“美国佬”喋喋不休,反而不如Stig一言不发有表现力。 至于歧视的问题……歧视和调侃的界线本来就模糊,容易越界。适度调侃可以让节目更有趣、接地气。像新TG完全选择了四平八稳,节目的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不过还是希望他们能更注意点,这一季里面有些地方仍然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五):仅从前两集来看,味道已变。
TOP GEAR这么多年保持新鲜度三剑客固然是决定性因素,但任何出色的整体都并非单一的因素决定。BBC无论作为一个文化背景还是资源背景,都代表了亦庄亦谐里的庄。这样才能让那些谐具有趣味。现在少了BBC的加持,貌似可以放开手脚实现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但看起来反而单薄了不少。人们真的只是喜欢看三个老男人烧钱搞怪吗?也许,但要看在什么背景之下。两集的明星环节都搞“死”了来宾,这可能是对之前这个环节的嘲弄,但重复这个有意思吗?神秘的stig没法用了,换上来的邻家大叔(形象上,不是开车的专业上)显然也并没有实现预想的效果。三个人表情里的轻松和自信也打了折扣。如果第一季后面几集还是延续这个状态(都已经录完了,所以可能性非常之大),就可以说整个节目的制作仍在旧有思路的笼罩之下,在很多观众能感觉到,但说不清楚的制作条件已经变化的前提下,这样做其实比较危险。作为常年的TOP GEAR迷,我不敢寄太多希望于接下来的几集,只能盼望第二季会有更符合新环境的东西。
看过第六集,很高兴看到已经回到了老TG的风格。虽然有些锦上添花的环节因为版权的原因不可能再有。但核心部分顺利回归。显然团队很明白三贱客的价值在哪里以及如何保持。这集船长部分的福特和法拉利的勒芒恩怨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改回四星。(12月27日)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六):一分为二的《Top Gear》
Jeremy Clarkson的肆意妄言终于惹恼了BBC,不仅让自己硬生生被《Top Gear》节目组驱逐出去,也使得全世界的车迷朋友们顿时惴惴不安,唯恐就此失去了一档精彩绝伦的汽车节目。好在BBC不会舍弃一块金字招牌,亚马逊也收留了无家可归的“三贱客”(网络上对三位节目主持人组合的称呼),《Top Gear》自此一分为二,车迷们桌上的菜似乎还更丰盛了。
《Top Gear》在由Jeremy与其两位搭档主持期间,当之无愧成为全球独领风骚的最佳汽车节目,没有之一。对于其出彩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Jeremy为首的三位主持人风格幽默、点评夸张辛辣,彼此嬉笑取闹更是家常便饭,言语间更包含了对时事的冷嘲热讽。他们各自取了绰号,分别是“大猩猩”“龟速船长”“矮子”;除了评车以外,要么“对外开炮”,要么相互攻讦,自己乐在其中的同时,也带给了观众无数笑料(当然也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
二、节目鄙弃主流汽车媒体的公式化测评流程,以强烈的主观色彩、夸张丰富的表达形式,带给了观众身临其境、如同自己坐在驾驶舱、手握方向盘般的感官享受。他们也会去评价汽车的性价比高低、设计上的实用程度,但这并不是重点;围绕着车辆带给驾驶者的驾驶乐趣,他们通过无比丰富的表情、地道有味的伦敦腔,将观众一把揪进了驾驶舱,一同感受汽车带来的激情与乐趣。这不禁让人感叹,国内那些所谓做得不错的汽车节目,其主持人要么如念经般平铺直叙,要么就是无厘头的嘶吼,主持功力相差实在太远。
三、观众只知这档节目大手笔、大制作、不落俗套,却永远猜不透层出不穷的奇招怪招。为了节目的需要,改装汽车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干脆自己制作一两部怪异的车辆;被他们“糟蹋”的车辆远远不限于主流的量产轿车,更有卡车、房车、古董车等等;驾车PK摩托车、飞机、直升机、空中飞人等等,那也是见怪不怪了。
三贱客版的《Top Gear》,精彩、幽默,不守藩篱,将一档汽车节目做到极致,甚至突破了汽车的范畴,恰巧与全世界激情四射的车友们的需求相吻合。现在,他们从BBC的《Top Gear》搬家到亚马逊的《The Grand Tour》,留下了一些,又带走了一些,致使两档节目看似平分秋色,其实呢?
《Top Gear》迎来了一批新的主持人,同样在汽车领域有着丰富的阅历与独到的见解,却因在主持风格上似有似无地模仿前任,而被一些评论所诟病。
《The Grand Tour》呢?《Top Gear》的灵魂找到了一副新的躯壳,三位主持人努力试图去保持并发扬原有的主持风格,并在节目结构上有所扬弃。然而也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幽默与创新,面对这被上一档节目吊高的观众胃口,已有着些许乏力。
老节目的分家事实上并非双赢之举,而是损耗了双方的元气,这一点,从两个节目观众的现场反映上可以明显观察到。而当初《Top Gear》在节目模式上的创新,如今到了两个节目身上已落成俗套,相当部分的观众对此已经疲乏。
“我们是有两档很棒的汽车节目可以看了,没错,但我们终究失去了那最棒的《Top Gear》”,我这样总结着。也或许这两档节目,一档刚是初创,另一档正逢改革,都不在最佳状态。作为一名爱车人士,以及节目的忠实粉丝,真心希望两档节目都能渐入佳境。
《大世界之旅 第一季》影评(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味道有差那必须是淮北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