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精选

2020-07-31 23: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精选

  《李白那年三十整》是一本由周白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一):与生俱来文化

  

提起唐朝80%的人会想到唐诗,而说起唐诗就不能不说李白。然而真实的李白真的是斗酒百篇的诗仙么?活在“仙”的人设中的李白还有什么不为人知八卦呢?《李白那年三十整》穿越时空,带你了解真实的李白。

时势造英雄,大唐盛世倜傥风流。和钢铁直男相比,李白般满腔情怀的人,放到现在也是会被奉为男神的。书中以时间为序,将李白呈现给读者,很多诗朗朗上口,但这些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恐怕很少人知道,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李白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历史书,借李白这样一个鲜明人物将唐宋的历史诗篇呈现。

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经常会说,一个人朋友圈炫耀的往往是他内中最缺乏的,那李白呢?他的诗里的浪漫洒脱是他真的潇洒还是他的渴求?他究竟是真的放荡不羁还是内心苦闷全书十余首古诗,帮助读者理解李白的诗文和精神气质,从诗的写作背景还原历史现场。你心中的李白是什么样子的?白衣飘飘举杯邀月?满眼惆怅送别友人?其实不止你李白,很多我们熟悉的大诗人也爱,比如他的迷弟杜甫,比如他的铁粉苏轼。。。可以说李白影响的是整过中国的历史进程后人用每个人不同方式描摹李白,或许李白的浪漫洒脱是因为粉丝的渴求而赋予李白的,李白的放荡不羁也许也是后人向往寄托给李白的。那个真实的李白究竟是怎样,这真的只能留给后人揣摩了。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个人心中也一定有一千个李白吧。不过不管你怎样评价李白,那个唐诗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触动心灵韵律是无法否认的,中华五千年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为之骄傲财富。读史明智,通过读诗了解历史,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更荡涤我们的心灵时刻警醒着我们的初心使命

当你被那些长长短短的鸡汤文腻住的时候,劝你换读史试试,对你的启迪和心灵的鼓舞绝对真实有效,一篇李白激昂的绝不仅仅是文字,与生俱来的文化自信绝对让你满血复活。和作者一起穿越回繁华盛唐吧,真实的感受下那时的偶像大V的人格魅力,做一个穿越千年的脑残粉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二):天下谁人不识君

  

狂放不羁者,从来不会记住自己过多文章,又有哪些文章得到了社会承认,只是后世人总是假借先贤名义,做出一种“贴名牌”的行为。周白无意于洗白李白、杜甫等一众人物,只是在《李白那年三十整》新瓶装旧酒,见证光茫万丈的时光沉浸于虚无与真实之中。 唐代毕竟远去了,无论其繁华,还是其萧条,留给后人的是无穷的想象。某些人,总觉得今不如昔,于是臆想当时人与事,是这般的精彩,那样的无聊。周白著《李白那年三十整》初看没有新鲜感,几乎拾人牙慧之处较多,但是随着笔走龙蛇,你会发现它是基于诗句想象的佳作(没有之一)。尽管作者无法穿越时代,但寻章摘句之间,李白、杜甫、白居易,如果当时有网红,一定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舞台。 与众多想象类读物不同的,周白首先归纳了唐人的去处,似乎还言之有据。《唐人年寿研究》是否应用了统计学,无稽可查,但是对于研究对象,它却简单而深刻,人固有一死,莫过于脑血%%管病、传%%染病、疮伤以及服长生药。对于此类,现代人并不陌生,的确人活得久了,就像机器一样零件老化,而且还无法更换,只能任由时光偷%%走我们的健康与生命。 锦绣大唐,万古风流,很多人,包括当时当世,以及后知后觉,都不愿否定这一观点,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仅凭只言片语就抹淡曾经的痕迹,无法落入“负责”的圈子。李白与杜甫相提并论,并不是从财富占有议论的,而是从才华培育角度延伸的。以杜甫与李白为代表的文人,都遇到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光,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政**治智慧,于是边缘化是难免的,哪怕他们第一次相逢,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写出了“思君如汶水,浩荡寄南征”之类大而无用的语句。 有梦想,未必有前途。反而梦想如同希望,越抱有执念,越容易被执念所毁灭。目标远大且清晰的一类人,既知来处,更知去向,从不打无把握之仗,面对李白等“天外来客”没有任何的恐惧或焦虑。在一次次辗转反侧中,读者或喜或悲、或愁或哀,盛世未必平安,乱世未必苟*且。当儒释道从不同的方向向一个人接近时,谁也没有想到,胜利者并不是速度最快的,而是力量最大的?功过是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不过这种感觉并未发生在诗人的高峰期。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三):一个真实的李白

  

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篇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千年传颂。我们想了解真实的李白是什么样子的。

《李白那年三十整》是周白之白的新著,作者崇拜李白,对李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李白,也许真实得都不太想承认的李白。在他的诗仙光环下,我们认为他是仙一样的存在。李白存世诗文大约有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唐朝的诗人很多,而李白是唐朝的杰出代表人物,读懂了李白,就基本读懂了唐朝诗人的状况,也就是看懂了整个唐诗世界。

李白的诗很明白,很直白。有首最直白的诗歌《静夜思》,他的诗不需要翻译,小朋友也能读懂,李白和酒是绝对分不开的。他写过无数跟喝酒有关的诗歌。

诗人的脑洞一旦打开根本关不上,李白的诗歌仙气十足,写起来毫不费劲,有如神助。所以,大就叫他“诗仙”。李白所写的作品风格都是浪漫主义。

在书中可以读到很多李白和唐朝著名诗人的诗篇,特别是与李白深交的诗圣杜甫,真的是两颗耀眼的巨星交汇在一起,并且撑起唐诗的半边天,这样说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李白到了兖州,初识杜甫,两人一见面,就亲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在兖州结下了深厚友谊,成文坛千古佳话。

李白三十岁时,正是在唐朝开元盛世时期,也是李白的才华最鼎盛的时期,很多最伟大的诗篇都是在这之后的年龄创作完成的。

李白的三十岁是非常重要的岁月,初夏,来到长安,寓居终南山玄宗御妹玉真公主的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他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秋天时滞留洛阳。

诗人的生活中有欢笑也有苦闷,李白的潇洒不羁,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的诗雄奇逸,艺术成就极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超越者。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四):他是谪仙人,他是明月魂

  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啊,说起唐朝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李白,说起诗词,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也是李白,千百年来,时间的洪流几经辗转,而这个名字却不曾被遗忘。正如六神磊磊说的,如果没有李白,这世间缺少的东西又何其多。我们喜欢李白,喜欢他斗酒也可诗百篇,喜欢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喜欢他的潇洒,喜欢他的任性,喜欢他的一切,诗即使他的人生。说李白总会提起另一个人,那便是诗圣杜甫。杜甫或许是李白最忠实的迷弟了,在杜甫的一生中,关于偶像李白的诗流传于世的便数十篇之多,而对于李白而言,杜甫的感情不曾错付,却依旧不抵汪伦的情谊。我们聊李白,多数的时候是崇拜羡慕的情绪,歌词也唱到,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偌大盛唐,倘若可以,真的想要选李白。

  《李白那年三十整》是作者周白对诗仙李白的解读,跨越千年,通过文字上去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调侃方式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李白,这个李白依旧是谪仙般的人物,不过,他更亲近一些。李白的成就或许千百年来再无一人可以与之争高低,即使后来我们也会去喜欢苏轼,去喜欢柳永,去喜欢纳兰容若,却对李白的喜欢不会减分毫。或许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太过于崇拜,或许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太过于羡慕。李白恃才傲物,敢叫高力士脱靴,即使被贬依旧高傲的生活着,他的诗是山水,是风月,是一切波澜壮阔,也是所有辗转低昵。世间有一个李白,我们才有了更多的美好。

  《李白那年三十整》讲述的不单单只有一个李白,而李白却见证了大唐的盛世,在他最风光的年纪,而杜甫,看见的却是唐朝的衰败。同是大唐,或许有着太多的因缘际会,李白和杜甫的境遇却大不相同,这也让两个人的文风大有不同。作者围绕着李白,连同相交甚深的杜甫,细致的讲述着他们,白居易,元稹,也都在其中。李白的诗对后世诗人也有些些许影响,每一个人无论是喜爱还是不认同,都会去读他的诗。其中苏氏兄弟便有着不同的想法。

  《李白那年三十整》为我们介绍一个更加真实的李白。

  《李白那年三十整》读后感(五):《李白那年三十整》:30岁的李白在干什么?

  

男人这生物,可以说生来乏味。但是李白不乏味。

谁活得像李白一样尽兴呢?

《李白那年三十整》的作者真是李白的铁粉,为了效仿李白,还把自己的笔名起作周白。

好吧,你们都很白。

都知道李白除了写得一手好诗之外,还是一个十足的酒鬼。你的酒品能学得来李白吗?走进李白的世界,发现他还有一个挚友杜甫,你得有这样的好朋友,一起纵情山水,可以一年半载的离开家,在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中与好朋友对酒当歌,诗酒寻欢。

30岁的李白在干什么呢?

开元十四年(726年),此时的李白才26岁。这年的春天李白来到扬州,流连扬州的瘦西湖。据说这年的秋天李白又来扬州了,一直玩到冬天才离开,并且北上途中结识了孟浩然,一路上别提多带劲了,高兴得很呢。且,李白的人生也开始开挂了。经孟浩然牵线,李白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算是结了一门官亲。此后的十年,李白就住在前宰相老丈人的家里,相当于倒插门了。这是的李白家庭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两人生有一男一女,和谐美满。但是在长安的仕途不如意,有点郁郁寡欢的。后来就经常离家出游,寄情山水,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已经声名在外了。在去往洛阳后,李白遇到了杜甫,那真是一见如故啊。

李白狂放不羁,经常饮酒作乐。而杜甫也是个十足的酒徒,这二人一拍即合。再加上李白和杜甫都是诗歌高手,互为知己,人生如此,真是夫复何求。此后李白和杜甫经常一起结伴出游,在四季的变色中造访名山大川,四处游历,纵情山水,诗酒作乐,好不快活。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这样的年龄差并不防碍二人的友情,两人惺惺相惜,在岁月中游走,成就了历史上的诗歌双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0岁的男人,应该是筋力最强盛的时候。古人出行工具不及现在,但李白似乎不受限制,他有时候一走就是一年。看来那时代的男人也没有房贷车贷之类的压力,他有心功名,却也不为功名所累,照样快意人生。

此后的李白,圈粉无数啊,连杨玉环都是他的红粉知己,全国上下都有他的粉丝儿。李白之才都惊动了皇上,还收到了皇上的邀请,当面献诗。

《李白那年三十整》把李白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疯狂的挖掘。李白这个人,前几年的影视改编特别多,我们对于李白的理解,千人千面。但是无论怎么想象,李白的诗歌都在那里,在他的诗里,自然也藏着他的精神世界。

30岁的李白,有钱又有才,名利双收,但是快活是他自己的,诗歌也是他自己的。在山水中泡着的男人,说不想功名那是假的。但是以李白之才,小小功名那是看不眼的,他想要的是王候将相啊。

《李白那年三十整》是一本很文艺的书, 从李白三十岁那年出发,走进李白的一生,走进唐诗的世界。 大唐因李白而了不起,李白因“那年三十整”而有血有肉。 读一读《李白那年三十整》,再读李白的诗句的时候,似乎对那字句背后的意境和函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了。毕竟李白那时那境的心情,我们从文字中可以体会的更真切一些了。接触了李白的精神世界,才觉他的诗名更加有灵魂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