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100字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是一部由陈明望 / 李宝儿执导,马薇薇 / 鄂靖文 / 张雪峰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一):《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这档直面职场生存困境的节目不一般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独有的青春视角涌入职场,而日渐攀升的离职率也折射出他们似乎越来越“难管”的现状。相较于父辈们所追求的“铁饭碗”,当代年轻人在工作中更加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渴望寻求突破,一旦发现公司和老板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便会选择寻找新的环境和职位。然而,很多问题其实并非无法调和,员工和老板之间天然的职位差异使得二者的沟通存在着阻碍,当下的中国职场,急需对改善职场关系进行一场良性的探索和创新。目前正在热播中的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在第一季的模式上升级,以直接和老板对话为主题,在对各种职场典型故事的呈现中,寻求解决员工与老板之间矛盾的方法。
在职场身份与职场问题的展现上,《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也兼具了普遍性和独特性,每一集选取的人物和身份不仅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展现的问题也能触及到普通职场人士自身的困境。首先是老板的选择,第一集的老板马薇薇,此前凭借《奇葩说》中金句频出的犀利表现为广大观众所熟知,转行当老板后,身份的转换使她面临到了此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第二集的老板则是女演员鄂靖文,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纵然有过像《新喜剧之王》这样的代表作,如果不努力营业,依旧面临着被观众遗忘从而接不到工作的局面。第三集的老板是考研老师张雪峰,一年有两百多天都在出差,全年无休的他背后也有着难言的苦衷。第四集是网红老板张沫凡,镜头前跟粉丝们嘻嘻哈哈的她在镜头后也要处理繁杂的公司事务。除了在职场身份上横跨各行各业,在年龄层次上也做到了面面俱到,既有坚守老一辈酒桌传统的70后老板,也有同时开七家公司的95后年轻老板。这些兼具讨论度和典型性的老板让观众在观看时,不仅能引发观众的讨论度,也能从这些老板所代表的立场中一窥自身所存在的困境。
其次是对职场问题的展现,第一集中,空降高管任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员工降薪,在高管、公司员工、老板马薇薇之前引发了一场风波,面对着高管的放权需求,马薇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面对过于佛系的女演员鄂靖文,经纪人兴亚的诉求就是希望老板能够积极营业,在“艺人不营业就是不敬业”的痛批下,鄂靖文究竟会如何做抉择。此外,员工所提出的诉求还有加薪、希望老板一碗水端平、拒绝职场喝酒、渴望得到老板表扬等,每一个都是当下职场员工们会面临到的问题,每一个都直击痛点。在各种真实故事的呈现中,一副当代职场画卷也徐徐展开,形形色色的职场问题都被囊括到其中。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二):《老板不知道的我2》:表扬不能帮你进步?老板不妨试一试肯定
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开播了,每一集都是短小精干的职场现实,每一个处于"下位者"的员工都拥有各自的焦虑,尤其是当中年人遇到的职场生态。跳槽也不容易,随时还可能被辞退。有的员工想升职加薪,有的员工却希望老板积极起来。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但总之员工需要与老板正面交流。老板过于佛系会让员工着急,而老板太过严厉则会让员工产生挫败感。
在最新一期中某杂志执行总编董文颖就是这样一个因为得不到老板龙梓嘉肯定和表扬,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的员工。相较于演员鄂靖文和经纪人兴亚之间的分歧,董文颖的经历也许更能唤起平常人的共鸣,作为员工而言,心底里都是期望能得到老板肯定的,而长时期处于打击和负面评价之下,难免会产生"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呢?"的挫败感。在镜头下,董文颖所有的委屈终于以一场难掩的痛哭而爆发。而站在老板龙梓嘉的立场,他的严厉只是因为他把董文颖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员工在对待,这种期望所带来的高标准要求,使得他展现出来的就是不近乎人情的严厉。
正如龙梓嘉所言,"表扬不能帮你进步。"在这场以眼泪为结尾的对谈中,董文颖终于明白自己的工作在老板眼里可以达到八九十分的标准,而不是自己一直以为的刚好及格。而龙梓嘉也明白,原来员工也是需要认可的,他表示以后也会站在员工的角度出发,给与员工适当的正向反馈。职场本身是一种社会生态,是要燃烧自我,还是拿一分钱出一份力。这取决于员工对于人生和事业规划,对于那些有进取心的员工来说,最怕的就是自己一直在努力,但是得不到回应和肯定,究竟是个人能力问题还是奋斗方向的错误,需要他人给出意见和建议,这时候老板就有必要给鼓励,或者指出问题所在。即便员工不是千里马,人尽其才也是老板的职责所在。
"我们需要直接谈!"这是《老板不知道的我2》的slogan,提供了解决职场困境的一些思路。通过直接对话,节目中的文颖终于明白自己的努力在老板心里是获得认可的,而不是自己以为的刚刚及格。鄂靖文也终于以另一个视角了解到自己经纪人兴亚平常没有展现给自己的另一面,在兴亚的诉说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开始主动营业。70后创业老板在倾听员工心声后,决定不强迫他参加职场酒局,允许他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这就是对话的力量,也是沟通的魔力。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即使有着职位上的差别,但老板与员工都是有着同理心的普通人,所以,有话我们最好直接谈。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三):《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从此“社畜”们不再是小透明
文/黄鑫亮
从第一季播出之后引发的点击和口碑的双赢,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再次刷屏,第一期节目一播出就登上微博热搜前10,一向被网友们认为是偏冷色调以及小众的纪实节目,不带娱乐属性,不追现实热点,为何能够快速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和共情,归根结底是因为《老板不知道的我》跳脱了传统节目原有的框架和束缚,让人耳目一新,原来纪实节目也有这么广阔的空间。
这里谈谈《老板不知道的我》有哪些颠覆的特点,一,它是反纪实节目的拍摄手法,纪实节目一向是以冷峻的视角来审视周遭,而《老板不知道的我》却是直击老板和员工的情绪时间轴,毫不遮掩彼此情绪的爆发和释放,咆哮、哭泣、压抑等情绪都会被毫无保留的展现,这档节目的主人公老板和员工甚至会瞬间遗忘掉这是录节目,原生态的呈现职场的吊诡。
二,它是反职场传统的沟通方式,我们的职场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不可说”,也就是少说比多说好,不说比少说好,与同事和老板发生矛盾,必须秉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信条,而《老板不知道的我》让老板和员工直接沟通,中间没有障碍,没有潜规则,此时的老板要卸掉以往的威严和架子,员工也要褪去唯唯诺诺以及拐弯抹角。
三,它是反慢节奏的时长,《老板不知道的我》一集的时长是10-15分钟,这不是传统纪实节目平铺直叙看似稍显啰嗦的表达方式,《老板不知道的我》从节目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无需介绍背景,将职场环境毫不保留的展现出来,甚至包括老板和员工的年薪,这其实很符合如今短视频盛行的时代,利用碎片的时间看一集节目,这也会成为社畜们的另一种奢侈的休闲。
试拿《老板不知道的我》最新一集节目来说,老板是一名优秀的珠宝设计师,拥有多家公司,不折不扣的强人,而员工是其杂志的执行主编,老板常会对员工苛责和质疑,比如员工的着装不够潮,比如员工订的蛋糕品味太低,屡次打压的员工渐渐迷失,究竟什么是老板满意的标准成为了未解之谜,员工约老板见面的地点正是选择于她平时用于释放压力的拳击馆,与老板的交流过程,员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雨下,老板也被这一幕惊呆了,员工给自己的工作打60分,而老板给员工打出了80-90分,老板之所以会对员工多有抱怨,是因为他对员工有高期望值,这一次的谈心让员工不再认为自己是职场小透明。
《老板不知道的我》每一集都会聚焦一个职场热点话题,比如老板究竟是要干预还是放权,佛系和尝试如何抉择,被老板“独宠”的员工的困惑等等,另外《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很好的做到了星素搭配,节目中出现了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明星老板,有不少老板本就是公众人物,然而节目的呈现并没有放大老板的明星光环,某种程度而言主咖是员工们,这让观众们看了很有代入感,他们和节目里的员工们一起找到了职场打怪升级的宝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四):《老板不知道的我2》:老板员工火药味的沟通,却戳破职场话题禁忌
身处职场,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碰上瓶颈和困惑,譬如我该怎样去谈升职和加薪?老板对我的看法是什么?我在公司的职业规划定位没法再上升又怎么办?这些平日里人们不敢与老板放在桌面上讨论的话题,被近日一档热播的职场纪实节目戳破了“禁忌”——《老板不知道的我2》。
该节目最大的看点在于请来了几位“最让人头痛”的明星老板,并通过与其手下员工在观点上的碰撞和交锋,从而打破上下级之间的隔阂,拆掉职场中惯有的“隐形墙”。
目前节目已播出了六期,豆瓣的评分也已经稳定在了8分以上,而其口碑也是炸了一波又一波:“这就是职场真实的写照”、“残酷又真实的职场修炼记,看了很有启发”,真实、令人受益匪浅是很多人为其贴上的关键词。
因已经有了第一季作为“基础”,本季从第一期就毫不废话地直切主题,譬如一上来“明星老板”马薇薇就被强势的空降高管“逼”放权,还要从中周旋和处理老员工被减薪的问题,十足的火药味已经奠定了《老板不知道的我2》这季节目的总基调。
在随后的几期当中,新晋“星女郎”鄂靖文与经纪人的探讨也引出了一个娱乐行业从业者如果“太佛系”是否会遇到困境的问题,此外还将“空降管理层”文化、“宠物型员工”现象、职场中的“酒桌文化”以及“老板对员工的肯定性有多重要”都做出一一剖解,给人以极强代入感的同时,又能带来深刻的启迪。
节目每一期所选取的案例都截然不同,它们有的是演艺公司,有的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团队,还有的是创业公司,可谓涵盖了职场中的各个领域,具有“职场矛盾”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但不论是这些案例中的企业高管、创业公司员工还是老板助手等等,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在以“越级对话”为顾忌的中国职场,员工是否理解老板的处境,老板又是否懂得员工真实的想法?
各自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局面观以及不同的个性构建了《老板不知道的我2》最大的冲突点,也是现实中人们在职场上总会遇到的冲突点,而每期节目最后更有针对这些矛盾的总结性点评,这更有助于观众们根据自身情况对照思考。
但“火药味”并不是节目的最终意义,其目的还是要引导大家必须去直面职场中必须解决的困惑,只有上级与下级之间能够换位思考,相互信任,交流沟通,才是打破隔阂解决职场矛盾的关键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说,节目的出发点可谓是用心良苦。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五):解除现代职场失语症,千奇百怪下的肺腑之言
现代职场有多难?王漫妮在《三十而己》每天兢兢业业站出肾炎,时刻提防同事的明枪暗箭,好不容易熬到升级,转眼间又因为感情问题离职回家,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是王漫妮,却一样经历着职场的酸甜苦辣却无人可述、无从说起,久而久之,患上了职场失语症,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2》适时的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出口,把镜头对准更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让他们与老板对话,辛酸、牢骚、苦闷、委屈,一吐为快。
这是一群随处可见的年轻人,就像上紧的发条,不停的运转,有教育咨询公司的主管,苦恼于自己能力超群却多年没有升职加薪,老板总是高薪在外边雇人,却不给老员工机会;95后的程序员初入职场,正要用知识在理想的蓝图上突破边界,老板却总是拉着他与客户喝酒,还说"我花钱雇你来,想让你干嘛你就得干嘛";还有年轻的女经纪人,给自己带的"星女郎"鄂靖文拉了不少业务,钱已经送到手边了,艺人却不配合,说自己只想演好作品,不适合这些活。
千奇百怪,却都是肺腑之言,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职员和老板自古以来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表面是你出钱我出力各取所需,内心是永远觉得自己的付出比对方多,除去这一层利益关系,日常相处起来也难免有不合拍的时候,老板有自己的主张和规矩,员工有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当两者发生碰撞,总不能一拍两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沟通磨合,相互的适应和改变。
节目的初衷大概就是提供一个场景,打开员工和老板的话匣子,把平时想说却不敢说,或者不方便说的话都说出来,让老板看到真实的"我"的同时,也让"我"得到老板真实的回答。
比如说最新这一期,一下子就戳中了女观众的泪点,这位年轻的女员工,每天都要面对老板的批评,无论有多努力,工作多出色,老板总能第一时间能找出她的失误和不足,任何工作做得都不满意,没有事的时候还得说一下衣服穿得不职业,拼尽全力却得不到认可的委屈在她心里压得太久,所以当老板给她的表现打八、九十分,希望她能做得更好的时候,也表示之前不给她表扬,是觉得表扬无法帮助她进步,她忍不住当场崩溃大哭。
确实,现实里太多这样的职场女孩,明明已经非常优秀,就像小时候考试考了第二名,家长却给予第一名的期待,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或许老板们都认为员工的能力就像时间一样,挤一挤总会有的,却不知道被苛责的员工,往往会产生负面的情绪,轻则影响工作效率和状态,重则不担重荷,患上心理疾病。
5G时代,节奏太快连嘻哈歌手的舌头都跟不上,有些公司会一夜成名,有些公司会瞬间扩张,很多行业在短短几年之内就经历了从崛起到衰落甚至消失的全过程,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需要一个个员工和老板的协作来完成,员工如何更好的挺起老板的理想,老板如何让员工大显身手,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了解,互相成就。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上班的时间比在家里呆的时间还长,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云深不知处,《老板不知道的我2》就像一面镜子,通过这些真实的人物和事例,其实折射的是职场上的每一个人,节目除了形式新颖,讲真话,接地气,每期最后有职场透视眼来画龙点睛,结合案例,用大数据为基础,揭开职场的终极奥秘。对于正在创业的老板,或正在职场打拼的我们来说,非常实用。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六):《老板不知道的我2》真实记录职场风云,让老板认识有价值的你
作为一档职场纪实节目,《老板不知道的我2》通过员工与老板正常的沟通,给大众提供了一些实际职场问题和困惑的解题新思路,这种表达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泄露,只是员工与老板的对话,目的还是考虑公司有良好的发展,大家有效的沟通才能避免发生一些矛盾,才不至于导致重大失误发生,及时止损,将苗头消失在萌芽状态,可能就是这个纪实节目的真实意义,当然也希望老板发现员工价值,让这价值最大化。
通过短片将职场中典型的问题呈现,这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菜鸟员工来说,经验宝贵。比如马薇薇可能是和其他公司合作,然后集团派了一个主管帮助马薇薇管理公司,一来就要对职工降薪,这位主管还分别找了员工交谈。马薇薇和空降主管之间的放权和信任,其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民企引进高管阵亡率高达80%,如何避免这种行为发生主要来自老板和组织对空降高管多大程度的信任和帮助。
而演员鄂靖文和经纪人之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鄂靖文在谈话结束一周内完成了直播带货的工作,所以鄂靖文不是不营业,而是她不了解自己这样的后果会给员工带来多大的压力?
再到第三期,张雪峰给员工提出增加收入的乘法思路还是值得深思,如何在有效的时间认清自己的起点,然后锁定终点,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很重要,且工作后三到七年是升职加薪的拐点。
作为网红的张沫凡没有一碗水端平导致职工怨气很大,其实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宠物型员工阻碍黄牛型员工升职加薪,一般大企业还是要有一整套比较科学的考核员工机制,不能让人治凌驾于体制。老板不能太感性应该理性,任性而为总会伤害到部分兢兢业业的员工。
95后员工对70后老板喝酒应酬这事表示抗拒,他们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用酒杯去迎合任何领导和同事的欢心,他们害怕的不是应酬,而是权利法则,他们需要的是用技术能力捍卫自己的话语权。
到最新一期老板龙梓嘉最终表达出对主编文颖的认可,加强了彼此的信任。事实证明在管理中领导者对员工的正向反馈,明显会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表现,降低职业倦怠。而事实证明受到苛责的员工,会产生缩短工作时间、工作质量下降的行为,而且有人承认工作表现下降。这些都说明老板的鼓励比苛责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有效。
其实领导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老板会有一套不同的管理办法,但如何激励员工发展还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这部纪实节目就起到点睛作用,通过具体例子告诉每一个职场打拼的员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人与人的交往和相处是艺术,老板和员工相处更是学问,如何通过各种激励制度挖掘员工的潜力,这才是一个好老板。对待员工不是剥削,更不是冷酷,因为人都是情感动物,只有走心的管理才能心服口服。
《老板不知道的我 第二季》影评(七):看透员工的小心思,读懂老板的大权谋
《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上线了,每期十多分钟的片长,看起来轻松欢乐,揣摩起来却真实又扎心,作为一档由BOSS直聘影视中心、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职场纪实节目,聚焦的是职场的种种关系,《老板不知道的我》对现实职场生态的高还原度呈现,是其他职场题材影视剧或综艺都未曾触达的。
继首季收获了诸多美誉之后,《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同样不负众望,至今已经上线六期,每期人物、故事不尽相同,所触达的职场故事也包含方方面面,老板的角度,员工的角度,中层管理的角度等等,职场的各种关系也都有呈现,很容易让大家产生代入感。
比如说第一期,就是观众比较熟悉的马薇薇出镜,以一个"护犊子"老板的形象,手撕空降的高管,两人在公司火药味十足的对峙,以及到咖啡厅本应心平气和,却针尖对麦芒的大讨论,让人眼界大开。原来,在公司的管理层面,于情或者于理,还有这么大的差异,有关企业负责人的"放权",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接下来的几期,也都同样精彩,比如有一期会关注到员工讨好老板,老板偏袒员工的话题,比如初入职场的小白对油腻的酒桌文化的抗拒,以及艺人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而在刚刚播出的第六期,则是让我们直面职场中的"认可"与"尊重"的话题,一边是"求表扬"的杂志执行主编文颖,一边是相当挑剔且拥有7家公司的老板龙梓嘉,时尚娱乐圈的朋友们,对这种场景应该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看似衣着光鲜的圈层,其实也遍布着紧张与委屈,他们之间能否通过谈心和解,是本期节目最大的悬念。
对于战台烽而言,在两人对谈前的采访环节,已经看出许多的端倪,文颖认为自己的老板会给自己的工作打刚刚及格,但龙梓嘉觉得她可以有八九十分,两个人因为说话处事的方式不同,由此产生了许多的隔阂,这样的状况,其实在我们当下的职场,也相当常见,上下属的关系,究竟需不需要鼓励?成人的职场,要不要幼稚园般的甜宠?这一期的《老板不知道的我》,为这种职场情境,给出了值得参考的解决样本。
其实就目前来看,《老板不知道的我》第二季播出到现在,对于网友而言,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通过一期期节目看到一个个让人沉思、发人深省的职场情景,更主要的是,从其中来参悟职场中的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如何看穿员工们的小心思,如何分辨老板们的大权谋,都是很有必要的,踏入职场之前,从来没有什么培训班可以教会大家这些,谁不是一把心酸满身磕碰的走过来的呢?如今有《老板不知道的我》这么好的现身说法,无论对于职场小白,还是职场老鸟,都很值得多加关注。
最后要赞一下的,是每期节目结束的时候,邀请嘉宾最强大脑"水哥"王昱珩通过解读职场大数据,从理性层面给出建议和指导,进一步点评升华引发深入思考。这无疑是整个节目的升华部分。聊到这里,又不禁想起BOSS直聘的一句广告语"找工作,和老板谈",但是,即便你直接和老板沟通,你不知道老板要什么,也不能客观的给自己定位,那还有什么好谈?
在职场,有老板不知道的你,也有不了解老板的你,希望看过这档节目,老板与员工之间,都能找到更快捷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对话渠道,一切可能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