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简单微积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摘抄

2020-08-15 23: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摘抄

  《简单微积分》是一本由[日] 神永正博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1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简单微积分精选点评

  ●一般

  ●真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啊!不管是微观知识还是宏观教学思想,都使我很受启发

  ●其实在学微积分之前如果过这本书,就会知道他是个非常棒的工具和思想 而不是微积分教科书那一堆堆公式 我们的教育理念一定要把思维方式一致化 明明用Matlab一秒钟搞定的事,非要让你背一堆各种变形的公式去解一个刻意的算式,真是受够了

  ●积分的部分比较理解,微分开始就看得云里雾里了……还好大学念得早,艺术专业不用学数学……

  ●2019#159th。常规日本风格的科普作品,仍然是那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这次讲的是微积分,并应用了双人问答的方式提出问题,读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19/10 解答了一些纠结了很久的基础问题

  ●复习了一下,虽然只是讲了一些基本思想,但是甚好!

  ●非常不错的一本微积分入门书,讲解得非常容易理解,轻松跟上作者思路,轻松阅读,适合碎片时间,但是数学从来都不简单。

  ●很快就读完了,作为微积分入门读物(或者快速复习)非常不错。

  ●入门不错,很有的科普,先讲积分确实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最后的悬链线很受教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一):神书

  本人文科生大学法律专业,大学不学数学。但是一直很好奇高等数学微积分里讲啥,但是也没有勇气去读大学的厚厚的微积分教材。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还让我觉得微积分很有意思。读完这本书,又买了本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看,目前看了一半。没想到,我一个文科生居然觉得微积分有意思,所有兴趣起点,就是这本小书。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二):简单易懂

  很好的一本关于介绍微积分知识的书;多希望自己高中时期,就能接触到这样一本书呀,不至于面对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其实数学理论、数学模型,是很美的,有内在美,我也越来越发现这种美,并且能够欣赏这种美,可能年龄成长有关阅历增长,理解能力也在增长。微积分其实是人类观察世界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也是数学领域基础理论,在很多学科有所发展。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思想比细节更重要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抽象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现实世界中,抽丝剥茧,提炼出更高维度的知识智慧,进而反哺可以更好的理解现实世界,使认知水平上升更高层次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三):批评的人,你确定真的读完了这本书吗?

  有些人批评“太简单”,还说什么只能“给数学不好的人读”,这真是大大的误解了作者的意思,我甚至感觉他根本就没看过这本书。实际上,这只是一本上下班读物,能写成这样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以下是作者的原话:

  我写这本书的理念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可以在上下班、上下学的电车中阅读的书。

  当年我还是公司职员时,在长时间的上下班途中,我会沉溺于阅读小开本的图书。当时在电车中几乎找不到座位,所以不能使用纸和铅笔。... 不使用纸笔,或者一边躺着一边读书也是很有乐趣的。这时,需要的是一本能够仅靠通读便能理解关键内容的书。这就是我想写出的书。

  如果本书能激发你对数学的好奇心,我会深感荣幸。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四):谈谈微积分之于普通人

  

第一章的要点是:积分的本质是求和,最初来源主要是前人为求取长度,面积,体积等想出的方法,即先分割成小份,再用另一种方法加起来,得到我们能用已有知识计算的图形。从而得到了各种形状和形体的面积、体积公式。 第二章讲微分,微分的意义是求变化率,做除法。其中的特点是将变化值取成趋于零的数值。

第三章说明了微分和积分是互为逆运算的,可以理解为微分是分割,积分是累加。利用微积分解释了自然常数e的来源,引出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又介绍了求悬链线长度这一应用。并简单提及了在经济学和物理学等其他专业学科的应用。

刚看完我是有些迷茫和生气的。大学高数我自认一直没入门,以致本科(电子通信)学的很差,考研选择了跨考,如今算是用不到微积分了。看其他豆友说这本多好,但我看完并没有什么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说的内容我也理解,一部分甚至我从小到大的老师们也是这样讲过的。然而最后一章式子复杂起来我还是晕晕的,并且认为没体现微积分在生活中的有趣应用。

我气自己怎么变笨了。觉得“我可能真和高等数学世界没什么关系了吧

  《简单微积分》读后感(五):学习不止于中学

  本书针对一般读者,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一步步从日常的观念与角度去理解微分跟积分。当然,高中教科书上也会用日常的例子与初中知识去切入,只不过一两页带过,之后就要求背熟公式,熟练求导,然后是大量的题目巩固。

  对于应试这确实是效率很高的方法,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高中,数学成绩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当年一上高一,就有九门学科,大说数学好难,可是对我来讲,其他学科一下子涌出来很不适应,反而就只有数学比较省力。

  为什么我工作之后还会看这种好像没什么用的书,一是本身有点兴趣,二是时隔多年再去理解一些数学概念,这种思考的过程,其实大道相通,对于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有帮助,是内在的,不是能直接说出来的,对于每个人也不一样。很多人读书带功利性较强,而我读的大多数是看着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书。

  而中学的学科,发散开来也并不全是枯燥,总会有适合自己的,可以终生去了解更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等。高中毕业后我看的书,就大多跟语文、历史有关。而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更是终身有用,语文对人的影响从外到内,数学是从内至外,英语在这个时代,对人是绝对的加分项。

  可惜的是,中学课程太密集,学业繁重,为了某几个概念跟知识点,去花时间看一两本书,似乎效率不高,也担心学偏。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思维了,其实学什么都快。毕业之后更是无后顾之忧,像英语,不用担心语法错误完形填空,可以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学。既然学习是长期的事,只要有兴趣,就不用在意有无用,长期地去实践,总会有收获。收获不在结果,关键更在过程。只是应试教育,都把收获放结果上。尽管我高考数学考砸了,但不影响我对数学这学科的喜欢。前两天星期六晚上高中数学老师晚上在群里发了个简易算术题,我看到后马上就去想了,然后十几二十分钟全做出来了,过程也是很享受。

  前几年我曾经辅导邻居的小学生语文数学,到后来发现,根本都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是他内心就抗拒学业,在升学压力与她妈过高期望上,心理都出现问题。数学应用题都乱来,蛮算,不去想方法套路,讲也听不进去,这很难教,要他先愿意去学,才教得进去。他对历史有兴趣,在说起语文鲁迅的东西跟历史就能吹很久。后来她妈还是放低期望,去普通直升的初中,人就变回开朗了。

  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业,还是需要引导,到学生不那么抗拒的时候,认识到学业就是这个年纪无法逃开的东西,要完成,就像工作不喜欢也是要工作。认清这一点,注意力就应从喜不喜欢做、想不想去做转移到该怎么做,怎么做好上面。当主观上真的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那才会有效率。

  我就对不少东西还有兴趣,所以工作以外,我完全不会觉得无聊,这次疫情就算放假再久,我也有我要学习与投入的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