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的美好源于教师的美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育的美好源于教师的美好

2020-08-16 07:46:29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的美好源于教师的美好

  教育是一项美好事业,他源自教师对这项事业不懈的专业追求领悟,应尽可能灵魂这个精神领域华美充实完善起来,其次就是用专业操守技能加以训练维护

  清晨,朗朗的读书声萦绕校园,在这样一座馥郁风雅文化名城,不仅让人想起明代思想家顾宪成,他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是东林党的创始人之一,曾自撰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唤醒了后期无锡乃至华夏无数莘莘学子勤于读书,而又回馈社会报效国家责任意识

  教育重在身教,读书也如此。崇宁小学的教师对书香鞠怀的渴望,也伴随、这润物无声的蒙蒙细雨氤氲开来,他(她)们或踱步轻诵,或与学生唱和相从,教与学其实就是这样的和风细雨随意而为”,教不是为了单纯的教,而学也不是为了单纯的学,而是熏染、陪伴引领和相善其群,这样,师生和谐幸福也就会悄然而至。喜欢自己曾将写下的句子

  如

  闲柳眸露清院,童诵鸟鸣花羡。风来拂几度?绿稠红肥梦浅,轻念!轻念!书香蔓上心

  记得开学初,曾和我校校长闲谈晨读,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不仅取决于课堂有效改革与完善,更应侧重于课外时间阅读自学,一所好学校重要的不是有“高大上”的宏伟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而在于能不能听到悦耳书声,这书声应源自师生对阅读的自觉与绵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也从课外渗透到课内。

  读书是教师一生修炼,而练字也是如此。

  隔窗相望,尤校长正挥笔泼墨,奋笔疾书酣畅淋漓之感隔空而至,有强烈侵略感,让人服,让人钦佩,让人不得不穿越回廊探究竟。

  尤校长是中国协会员,是无锡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可见书法造诣了得精通篆、行、草等各类书体撰写,而令人赞叹的并非这些,而在于他对这门艺术的倾创作与师生教、学技能培养和提高相契合

  走近,尤校长笔墨已就,与众不同的是,篆书于普通木板之上,光影流转之间,墨迹慢慢浸入木质字体古韵匀实,墨香、木香因朴素厚重而久远。

  校长兴趣所致,点墨成金,而写字的效能不仅如此,而在于熏染。

  文化在于传承,旁边几个好书法的青年教师现场观摩比对,待墨迹深嵌于木版之时,也各自遁迹雕凿。如没有几分功底,断不敢轻易为之。

  记得就读师范时,三字一画和普通话的训练,尤为严格,也是初为人师甚至是教师修炼的四大基本功,正所谓字如其人,是教师的脸面,所以每天都会拿出二十分钟的时间专门练习,并将作品按学籍编号摆放教室门前展评。而后来的毕业的师范类专、本甚至是研究生都少了这门功课,以至于字型古怪,造成学生缺乏视觉艺术与美感的熏陶,更不用说能让学生写出一手什么好字了。

  而在这所校园里,墙壁之上,不同年级不同字体的学生“墨宝”被张贴悬挂于厅堂之上,不得不说是“师出有名”“上行下效”的结果。

  学生的爱好、特长甚至个性才华的张扬,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与底气。

  基于这样的观察与思考,我们何不做出这样的行为改变。让我们充分利用这蓄意萌发的晨光,除了批改作业之外,特别是非考试学科的专业教师,何不多拿出一点点闲暇时光,读书、练字、练琴、模画,甚至是高歌一曲,让自己的专业充满厚度、能量和自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