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人生拿了“受害者”剧本?
上周一晚八点我们直播的主题是关于“受害者心理”,这次怡安和李文瑶聊了什么呢。
主持人怡安:以前我以观察者视角看别人沉浸在自己是一个受害者的状态里面时,不太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是这种心理。但是最近我发现可能我自己也是这种类型,只是我没有意识到而已。
嘉宾李文瑶:对,比如我和咨询师在聊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停地提及小的时候经历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但是不管是朋友还是咨询师,他们都会问你小时候没有那些很美好的事情吗?
要是努力去想的话,我小时候应该也发生过一些美好的事情。但是我发现我就很喜欢去提及那些不好的事情,喜欢去不断地重复我遭遇的那些不好的事情。
比如说我妈小时候经常打我就是暴力倾向,然后对我有一些控制,让我觉得很窒息的那些事情,我就很喜欢去跟别人去聊这些问题。
我很少会去提及自己比较幸福的那一面。然后我就想我这个不是也是属于一种受害者心理,我发现我也是沉浸在这个状态里面。如果你一直处于一种某种状态的话,你从这个状态里面抽不出来,可能是这种状态它是对你有好处的。
然后我就在想,我沉浸在我自己是受害者的状态里面有什么好处?在确定了直播话题的时候,我想了一下,大概三个好处。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有没有补充。
首先第一个好处就是不用面对自己的攻击性,把自己有的攻击性转向其他人,投射给其他人。是因为你是受害者心理,所有的受害者心理,有受害者必然有一个迫害者,受害者肯定是受别人迫害的。所谓这个迫害其实也就是一种攻击性了。
他有时候也是很想去攻击别人的,但是他觉得这个东西不好,所以他就把这个攻击性投射在别人的身上,他宁愿觉得自己是很无辜的,都是别人在害自己,他就会把攻击性转到别人身上,这样他自己的道德焦虑感可能会减轻。
他不仅是压抑了,他还转移到别人身上了,所谓的投射就投射到别人身上,但是他其实自己是看不到这一部分的。
这个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好处。就是如果他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的话,他是不用承担责任的。
我们举个例子,他如果在一个很糟糕的婚姻关系当中,天天向朋友诉苦抱怨,但是他好像不愿意离开婚姻,为什么这样?
他可能有种种借口,比如说为了孩子,然后为了什么各种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他不敢承担,他真的去做选择,后面要面临的风险,就是他自己需要去承担的责任。
如果他去承担这个责任了,他就不存在是个受害者对吧?他已经做出了一个主动的选择,至于后面是好是坏,反正是他主动出击的。
但是如果他不去做选择,他一直呆在婚姻当中,他就一直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受害者,觉得都是对方对我不好,你看我为这家庭隐忍了这么多,我为了孩子我就是不离婚。好像是忍辱负重的这种感觉。
怡安:你说让我有很多的联想,不管是闺蜜、朋友或者亲戚,你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女生会在家庭里面,但是她又一直对家庭不满,她的确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忍辱负重,默默承受了一切的感觉。
那第三点好处是什么呢?能否走出“受害者”角色?
扫码免费 看直播回放
今晚抖音直播间晚上八点,我们一起聊儿童性教育~不见不散~~
怎么看直播?
抖音搜索账号:umxl 今晚8点进入直播间就可以了~
看不了直播怎么办?
每周一来公号看文字精编和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