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摘抄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是一部由杰克·本德 / 约翰·大卫·科尔斯 / 凯文·霍克斯 / 劳拉·执导,布莱丹·格里森 / 哈里·崔德威 / 凯莉·林奇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一):没有帅哥靓女,只有震撼虐杀
好剧,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开篇真是骗了我,我以为怎么你也得活一个啊..没想到!第二个点是男警的退休..第三个点是直接把罪犯给呈现出来..(感觉也不一定是罪犯)再有就是政府虽然在广播里说经济一片形势大好..但两年前去招聘会的龙套凌晨三点到,就已经前路茫茫了.两年后失业继续..凶杀继续..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二):保温杯都泡上枸杞了,还能抓住杀人狂么?
你以为自己勇攀高峰,其实已在下山途中。 ——《黄子华栋笃笑》
国内国外都反反复复地讨论过了,为什么史蒂芬金的作品改编成影视都不好看,早年的魔女嘉莉算是经典,但是金本人不喜欢,还有库布里克的闪灵。可能是因为书里面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事无巨细的各种琐事,影视化,特别是改编成电视剧,节奏不好掌握。
第一集很惊艳,特别是前半段,正义感爆棚的我希望看到警察惩罚凶犯,结果呢,直到后半段才有正面交锋。为什么大多数的侦探剧,罪案剧主角都是中年危机的警察,离婚,酗酒,有个不听话的女儿,简直是标配。我亲爱的Mary-Louise Parker就打了这么个酱油,完全可以无视的。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四):天生坏坯
我对格里森老爷子的辨识率实在是太低了,看过他那么多片儿,回回都认不出来,好奇怪啊,明明他那么大只,长得还挺有标志性的。
今年秋季追的几部新剧几乎都是罪案类型的,这一部看着最为轻松,因为是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更像个故事。
也是没有悬念,犯人一开始就揭示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反派的人格。
一般故事里构建这种反社会人格的套路都是——坏人肆意犯罪,好人追捕过程中挖掘坏人的童年阴影。
这个故事不一样,不管是退休警长还是男主母亲都认定他就是天生坏坯,但他自己可矫情了,非得说错的不是他,是这个世界,内心戏超丰富。
我就喜欢这种没有圣母的故事,年纪大了,同情心有限,得省着用。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五):The wind tums like a dagger.
非常棒的悬疑惊悚剧。对于布雷迪这个恶魔的描写十分到位,弑兄恋母都不过是幌子,有些人本就是天生恶魔。退休警探与杀人狂之间的对决像是在一片平静下的波涛汹涌,让人紧张不已。配角的设定也十分出彩,焦虑的霍莉,出身贫寒却考上哈佛的杰罗姆,还有可怜的珍妮。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活。
平实的镜头表现出导演扎实的功力,在节奏的安排上偏慢却又抓人,不愧是拍出迷失第一季的杰克。
另外哈里算是奉献出他演艺生涯中最出色的演出,对布雷迪这个杀人魔的那种自卑且自负、恋母却又被伦理所束缚的内心把握的十分到位,那种混沌的邪恶与变态让人不寒而栗,期待他以后的表现。
另外配乐部分也非常的棒,最喜欢的还是片头的那首It's not too late,让我单曲循环了很久。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六):社会的两极
评分:7
关键词:退休老干部,商店小职员;
1,格局不大,但有滋有味;
美剧很擅长构建时空格局,"权力的游戏","国土安全"等等,个种例子不胜枚举.除了格局,有很多甚至围绕一种特殊的学科类型,建立故事的主题核心,比如"犯罪心理","民主政治"等.格局的建立需要非常专业的故事技巧,而学科性的主题则需要更加专业的学术背景,美剧不声不响中总能给观众带来这两种惊喜.
本片就平淡多了,与格局和学术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有滋味.有时候,观众惊叹于宏幅巨制的故事,也有时候,观众想看的,就是这种平平淡淡的滋味.退休老干部的情感迷失,电子用品店小职员不为人知的阴谋,一老一少的对立与冲突,也算特征鲜明,剧情紧凑.
2,社会的正反面;
片中的正反派设置,别有用心.他们即是社会的正反面,也是社会的两极.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七):饰演退休侦探的那位老演员
真正的演员 总是用自然的表演 于无声处 触动人心 如微风中的树叶 轻拂湖面 却细腻动人
看了第一季 除了出色的摄影和音乐 对剧中的老侦探的表演 久久不能忘怀 长相普通 甚至不修边幅 但是非常有魅力 自然的表演 表现出了老侦探的真情实感,有血有肉地演出一个警察真正的角色
百度了这位老先生 果然是以为实力派演员 获奖无数 常言道 “大隐隐于市” 真正的演员 不仅仅名声大噪 而是有一个沉稳的心 将自己的演技融化在电影中 戏外则泯然众人中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八):破碎希望之旅
节奏略慢,不过情绪细节处理的挺好,除了凶手开挂之外,其他给人感觉很真实。
两段台词印象深刻
母亲在墓园说到,我们期望的不多,不过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住在一个正常点的街区,退休了有足够的养老金,但是。Brady说,你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事实现了?没错,一般都有个但是,其实实现这些最基本的期望的人,都是十足的幸运儿。
还有Brady最后躺着母亲身边说到,我有一个秘密没有告诉你,我曾经有过一个女孩,你知道吗,我有可能可以过上另一种生活,我曾对那种生活怀有片刻的希望,但是现在我一点也不想要了。
哪怕只是一瞥那种温和精巧又无比脆弱,带着彼此执着和希冀然后又彼此厌恶伤害的家庭,就完全无法忍受。
那是一间纸牌屋,总有人竭尽全力在一切崩溃的时候,还一次次去保护重建那精妙,脆弱,灌注着希望和爱恨的纸牌屋。不如看看真相不好吗?
大概Brady唯一想做的事正如Holly所说,就是破碎人的希望,如同梅赛德斯事件本身毁灭人们微薄的希望,其实开头的时候你也知道那个母亲不会找到工作,但是她在说服自己一切都有机会,一起都会好起来,Brady碾压了这一切,或许他做的就是这些,同时引导他人走向毁灭,或者说指给他们看到他眼中的一种真相。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九):金爷的正确打开方式
个人认为这是近年来看过的最佳斯蒂芬·金改编影视剧之一,《梅赛德斯先生》也是金爷首次尝试侦探题材的作品。切入的视角与呈现手法也是那么地反传统,但对节奏氛围的铺排与渲染却也丝不含糊。
据说此剧亦是最还原金原著氛围的影视作品之一。虽然我没看过小说,此作品也并没有延续金一贯怪力乱神的恐怖风题材,但确是能在这里感受到满满的金式风格。尤其是到了第八集-真的是呈现了一次完美斯蒂芬·金式的角色情感铺垫与剧情转折。再加上平行剪辑的交叉画面,真是让猝不及防又欲哭无泪,都让我有了在看《纸钞屋》时的赶脚(难怪金也喜欢它),相信不少人还会在心中暗自憎恨金爷的"恶趣味"吧~
此剧在人物及细节方面的刻画也十分细腻,但也不会聊无趣味地拖慢节奏,反而会在这之后更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高潮及转折的共情-这才是斯蒂芬·金的打开方式!同年还有一另部牛哄哄的《小丑回魂第一章》在大萤幕上映,金爷在17年也算是收获颇丰了吧!
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听说接下来的两季魔改了原著,特别是在原著小说集里评价很高的第二部《先到先得》,而且看剧的评分并不高……那到底是看下去呢,还是接着看呢……算了,想想当初连《纸牌屋第六季》都咽下去了,还是先看看再说吧,说不定到时候又像《局外人》和《城堡岩第一季》一样真香了呢!
《梅赛德斯先生 第一季》影评(十):畅销文学的工业影像化
看完第七集,感人的临终致辞伴随着汽车爆炸,剧中女三(如果把变态妈、侦探邻作为女一女二的话)只剩下了一条燃烧的手臂。
目前豆瓣打分将将600人,属较冷门剧,跟畅销大王斯蒂芬·金多年来第一部推理小说改编,有点点反差。想必很多人被颠覆了三观、因生理不适等原因放弃了,其实制作还算精良,至少按照娱乐工业的标准来说,不算糟糕,8分的评价基本合理(内心觉得应该再高一点点)。
看久了两个男主的招摇破车,还觉得蛮酷。侦探大爷像只大型黄毛老犬,越来越觉得萌,应该叫老憨萌吧,温柔执拗有点点蠢。变态青年的地下城堡,简陋之下还有点酷,与变态妈彼此依靠又嫌弃疏离的关系也渐渐能够欣赏,甚至觉得那个小世界还蛮可爱(怜)的,如此脆弱,希望能存在的再久一些,凡存在都是合理的,不是吗?配角们各有特色,女邻居真率可爱的老态,女同店员的酷劲,邻家男生的活泼聪明及新出场的小别扭,都让人喜欢。
人物存在感有点弱,看的时候会想起当年追《嗜血法医》《绝命毒师》,鲜明的主角性格与激烈的行事风格,不断引发矛盾冲突,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显然本剧是不具备这些的,更像是披着探案外衣的伦理剧(其实几乎所有美剧都是伦理剧,《嗜血》《毒师》的核心也是伦理问题,即我该如何活在这个操蛋世界的问题)。影像艺术是视觉化的,本剧略显平淡,没有太多野心,但平淡之中也有一些趣味,看完第一集觉得还不错的不妨看下去,还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