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愤怒!3岁女儿直播吃到70斤,医生:得了这病,孩子少长10厘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愤怒!3岁女儿直播吃到70斤,医生:得了这病,孩子少长10厘米!

2020-08-27 18:15:33 作者:小豆子妈妈 来源:小豆子妈妈 阅读:载入中…

愤怒!3岁女儿直播吃到70斤,医生:得了这病,孩子少长10厘米!

  3岁女儿“照猪养”

  “2岁半50斤”“3岁70斤”

  “马上突破100斤”

  近日,无意间到一个新闻:3岁女儿被喂到70斤,马上要破100斤了!

  妈的我,一时没缓过神来,实在无比震惊

  要知道我家娃3岁时,往体重秤上一站,也才30斤。

  而这个小女娃,足足70多斤,一个孩子顶上两个孩子重量,更可怕的是,她的体重还在继续增加中......

  难以想象,她的父母到底是怎么带娃的?

  翻看了佩琪妈妈直播视频,才发现,2018年,一岁多的佩琪穿着粉嘟嘟的小裙子,肉嘟嘟的样子很是可

  2019年,佩琪体重已经达到了50斤,明显变成小胖墩了。

  而2020年,佩琪继续增重,脸似圆球......

  仔细想想,不过才隔了两年,佩琪从可爱竟变成了胖到变形

  可这全是佩琪自愿的吗?

  在一个视频中佩琪向父母求饶:别弄了,别弄了啊......

  可父母一边答应着,却一边又给佩琪加满饭菜

  而且对于佩琪喜欢火锅烤肉炸鸡蛋糕可乐,非但不提高警惕,还毫不限量、有求必应

  豆妈实在看得心酸

  现在,她走路歪歪扭扭,稍有不慎就会倒地。

  睡觉时,由于身体重负荷,无法翻身。

  本该是活泼灵动小女娃,却在超负荷身子进行笨拙的日常活动穿衣、睡觉、跑步,对她而言,都成为一种困难

  后果远不止如此,对于体重是正常同龄儿童的2倍的小佩琪来说,未来可能机会再瘦下来,除非接受减肥手术(切胃)或者抽脂手术辅助减肥......

  吃得多不等于养得好

  很有可能是“隐形杀手

  “吃多点,就能身体壮壮,长高高......”

  不少父母,尤其老一辈爷爷奶奶,更是抱着这种想法

  巴不得孩子吃多些,明明孩子已经饱得打嗝,可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再吃上几口饭,不是拿手机,就是用玩具诱惑孩子。

  台湾某网友的女儿曾经表示自己的孩子被奶奶养了3个月后,简直画风突变

  原本清新美丽可爱的萝莉

  被奶奶养了之后,只剩下肉嘟嘟的油腻味。

  孩子都是家里的头肉,父母和长辈们巴不得给孩子最好的。

  但孩子喜欢吃就毫无节制地给她吃,甚至逼迫、诱惑孩子过量食用,真的是爱孩子吗?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肥胖,成了侵害孩子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浙大儿院副院长内分泌主任傅君芬教授曾表示在日常门诊中,接触了太多小胖墩家庭,有一个患儿让她印象深刻

  4岁7个月的小海腰围达到95公分。

  因为重度肥胖,小海患上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和睡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觉时鼾声如雷。

  在旅馆留宿等待检查结果的当天晚上,小海爸爸睡梦中惊醒,发现儿子打鼾声停止了。

  当他把手往儿子鼻头摸时,发现儿子的呼吸早就停止!

  肥胖致死,小小的生命就此画上句号......

  还有2012年曾轰动一时的病例:一个4岁孩子半身瘫痪,抽搐昏迷,小小年纪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多种“老年病”。

  而致病的原因,竟是因为孩子在家“备受宠爱”,家里老人把好吃的好喝的全让给孙子吃,结果体重严重超标,体重达到76斤,重度肥胖。

  实际上,肥胖是一种病,而且它的危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知名医刊《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Health发表了一项针对体重指数(BMI)和多种疾病关联的研究。结果表明,BMI遗传风险评分偏高与确诊肥胖以及其他58种健康风险具有关联,并和30种疾病相关。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给孩子吃得越多,就是养得越好吗?

  吃得八分饱,健康个又高

  俗话说:肚子八分饱,不用把医找。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不愁吃喝,稍有不慎,就容易患上肥胖病。

  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国肥胖儿童数量不断上升,2020年0至7岁肥胖儿童人数将达到531万,原因之一就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父母一时忽视,再加上“白白胖胖才是健康,有福气”的错误观念,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孩子患上肥胖病的风险。

  可经常吃得太饱,孩子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会使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反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同时,有研究数据表明:儿童体重每增加10千克,身高少长7厘米。

  

  你没听错,吃太饱,反而可能会长不高!

  那么,如何科学养娃,让孩子保持健康体态呢?

  1.对照体重表

  首先,应该对孩子的体重有科学认识,可根据国家卫生部研究制订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对照孩子的体重情况:

  0~7岁男童

  0~7岁女童

  其中,红色框线内的体重属于正常体重范围,-3sd表示瘦,3sd表示胖,如果孩子超出这两个边界外,一定要引起重视!

  2.均衡而全面地摄入食物营养

  根据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指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

  豆妈在上一篇文章《11岁男孩肝衰竭险丧命,医生怒斥,这个错误许多家长都在犯,孩子再爱也别给!》(←点击查看)中,也提到过,炸鸡、可乐等高脂高糖食品,应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每日尽可能多地摄入不同种类食物,如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控制总能量摄入,每餐食不过量。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分成分都有一个量的要求,摄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

  均衡摄入各类食物,才能给孩子提供全面营养,帮助孩子机体成长。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饮食习惯,另一端是健康。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

  ● 三餐饥饱适度,八分饱为宜,切忌不吃早餐、晚餐过于油腻、暴饮暴食的情况。

  ● 少吃炸鸡、汉堡、可乐等高脂高糖的食物,不吃剩菜剩饭。

  ● 如果孩子特别爱吃某个食物,父母应该提高注意,警惕孩子养成偏食的毛病。

  ● 蔬菜、肉类合理搭配,从小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 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

  ● 很多父母用手机看动画视频的方式哄骗孩子进食的做法不可取。

  一来会让孩子依赖手机,养成不给看动画视频就不吃饭的坏习惯,二来容易发生意外。

  孩子看着动画大笑、大叫、可能会使食物会误入气管,轻则咳嗽,重则导致呼吸受阻,无法呼吸。

  ● 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的音乐有利于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

  4.适当运动,增强体魄

  有人说:“只要会打篮球,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交到朋友。”

  确实,像篮球、足球这种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不仅能让孩子锻炼身体,还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学到与人相处的原则。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不爱运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多半也是不运动的。

  

  要想孩子爱上运动,父母也该行动起来!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喜欢的项目运动。

  周末陪同孩子爬山、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等,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又能锻炼身心。

  带孩子观看比赛,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唤醒孩子的运动细胞。

  正如北大校长蔡元培所说: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点个“在看”,管住嘴,迈开腿,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亲爱哒,最近微信改版,为了不错过豆妈每天的精彩推送,记得把我们设置为星标哦!每天下午6点,咱们不见不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