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你如何看相识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教你如何看相识人?

2020-09-01 09:47:42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你如何看相识人?

 

  教你如何看相识人?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指人的念头,“一切法”就是指念头所变现的万事万物。那么,既然念头可以变现出万物万物,万事万物也可以回归于一个念头。所以佛门有句话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一旦人的念头在刹那间转变了,眼前所现的境界便跟着改变。这也就是所谓的境随心转。心就像探照灯一样,指向哪里便显现哪里的境界。

  人们常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反过来我们也能从一切境界中反观出这个人的心是怎么样的?所以,在古老的华夏民族便有了看相一说。所谓的看相就是通过你的心所变现的外境反观发现你的内心,从你内心的想法进而推测出你的命运。

  当然,看相是针对于世间不修行的人来说的,因为只有这样看相才看得准。如果你修行,心就会改变,外面的境界也会随之而改变,看相也是看不准的。比如有人说你今年会不顺利,那是在当时你的那种心态下说的,如果你能知道自己会不顺,然后多行好事来转变自己的心,那么外境随之而改变,看相算命之人的说法也就成为了一张白纸,变的毫无意义。

  所以说“法无定法”,所谓的法没有个一定的,就看你怎么去做。千万不要执着于这个相法,就像《金刚经》中所言“法应尚舍,何况非法”。就是要我们放下对于法的执着。

  人在社会中生活,学会“看相算命”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本领。看相怎么看?就看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所行所作。从现象分析出他的本质,从本质推断出他的未来。口说就是这么简单。我拿儒家的“五常”和佛家的“五戒”来做为例子,教你如何看相识人?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戒就是戒:杀、盗、淫、妄、酒。儒释道本是一家,看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人都知道,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而为其说法。

  那么现在我们明白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是什么人?就是菩萨化身嘛!我们研究儒家的五常和佛家的五戒,一一相对,无二无别。

  你要是能持佛家不杀生的戒,那么就做到了儒家五常中的仁,你要是有仁爱之心,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说肝脏上面就不会有病。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肝脏有问题的亲戚朋友你就好好观察一下这个人是不是经常杀生,不持佛家不杀生的戒,是不是没有仁爱之心,不懂得关怀照顾别人,这么一看你心里边就明白了。

  同样的,你能持不偷盗的戒,那就做到了“五常中”的义。“义而不盗”,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讲义气,那你可以放心那个人了,他怎么都不会盗窃别人的东西。有些人说话出尔反尔,不讲义气,那种人往往喜欢偷盗,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堤防。这种不义之人,喜欢干偷盗的事情,心里比较阴暗,喜欢背地里做事情。当然,他自己不知道这是种做鬼的因,死了一定做鬼的。因为他要保持自己见不得光的姿态。同样的,根据道家的理论来说,这种人肺脏往往容易生病。

  你能不饮酒就是“智”;你能不邪淫就是“礼”;你能不妄语就是“信”。喜欢饮酒,没有智慧的人肾脏就容易出毛病;喜欢邪淫的不礼之人,心脏容易得病;喜欢打妄语的不信之人,胃容易得病。这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拿这套理论往现实生活中对照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人生病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缺德。在儒家思想中做不到“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在佛家来说不能持“杀、盗、淫、妄、酒”这五戒。那么就一定会生病,而且这病都是缺德病。

  你能不饮酒就是“智”;你能不邪淫就是“礼”;你能不妄语就是“信”。喜欢饮酒,没有智慧的人肾脏就容易出毛病;喜欢邪淫的不礼之人,心脏容易得病;喜欢打妄语的不信之人,胃容易得病。这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你明白了事实真相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占便宜的人也没有吃亏的人。总的来说要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就必须要想方设法做到: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心融妙理虚空小,道契真如自性宽;莫逆相逢一大笑,故人风物两依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