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诚为国,爱国忘身
蚁光炎先生1879年出生于汕头市澄海南畔洲村,1939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殉难于泰国曼谷日伪暗枪之下。
蚁光炎出生贫寒,家境艰难。童年时期,亲人相继离世,家中剩下嫂嫂、两个姐姐和他,孤儿寡妇一贫如洗,相依为命。而他也只读了三个月的私塾就因为没钱失学了。为了报答嫂姐的养育之恩,蚁光炎毅然选择了“过番”这一条路。虽然创业之路艰难曲折,历尽坎坷,但他奋斗不懈,最后成为著名的华商巨子。
蚁光炎先生饱受文化之苦,所以大力资助侨居地的华文学校,带头开创华文高中部,还专门为刚从祖国到泰国而不懂泰文的青年举办泰文夜校补习班,又给予家乡的学校以大力支持;并且对海内外学校的各种活动也关心支持。蚁光炎家族也深受先生的影响,在家乡,积极建设学校、潮乐社以及养老院。为了纪念蚁光炎,南畔洲村将公路命名为“光炎路”。
蚁光炎先生同情穷苦大众,除了经济施助,更大的钱财是在一些为社会福利的慈善机构上,广行善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些亲友、家人曾有异议,说他捐献太多,劝他多留一手给子孙,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坚持“还诸社会”的原则。
蚁光炎先生毕生热爱祖国,忠贞不渝。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加紧侵略中国,祖国处在最危险的时候,蚁光炎先生领导华侨社团和广大爱国华侨,宣传抗日救国,发动抵制日货,出售爱国抗日公债,倡导华人舍财救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蚁光炎先生爱国忘身、成仁取义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积极向蚁光炎先生学习他为善最乐、知恩图报、精忠报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