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个嗑,关于吃苦
大概是这几天的原创有点沉重,所以有很多同学在后台给我留言说,九,你说人生为啥这么苦逼?
就在昨天,我和闺蜜聊天,闺蜜说,哎你怎么这么晚还没睡?
……
闺蜜和我一样是苦逼的公号狗,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趴在电脑上绞尽脑汁地敲键盘,熬夜是家常便饭,身材早就久坐成了水桶,皮肤因为长期被辐射全是斑斑点点,头发一抓就掉一大把……
我俩都很羡慕我的另一个老同学。她在某个工资不高但闲得抠脚趾的单位上班。因为不用打卡,每天上午把娃送到学校后,就去逛街按摩做美容,中间去单位晃荡一小会。下午和同事吃完饭,又出去溜达到四点左右接娃;晚上稍微辛苦点,给全家人做个晚饭洗个碗,然后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到眼皮撑不住……
我俩都觉得她过得才像人,相比之下我俩就是两头拉磨的驴。
可老同学嘴一撇,屁,每次我们公司一裁员,我就吓得大气不敢喘。我呀,这碗饭都是端在别人手里,别人喊什么时候砸就什么时候砸,哪像你们自己有真功夫的。
事实上这个老同学读书时成绩非常牛,大学时读的专业也很牛。但进了这个公司后,闲散是闲散,这么多年温水煮青蛙下来,也没了任何折腾的力气和资本。
还有我认识很多年的一个姐姐,老公是某著名集团副总,女儿在法国留学,她自己住别墅开豪车风光无限。
可是有天她在电话里突然就哭得气儿都接不上来,原来她老公在外面有个小情人,还生了个私生子,两人一直在闹离婚,又碍于资产分割复杂,也怕有损地位名声,一直拖着。
事实上要是真离了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人到中年,身无旁技,她如同挂在高楼边的藤蔓,时时刻刻有风中零落坠入尘埃的恐惧与慌张……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不苦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她的负累。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负累。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负累。不同程度不同心境的负累。
除非你是一个破罐子破摔的人,或者有别的人替你累。
所以鸡汤文总是说,人生需要仪式感。其实它是说,人生需要一些看起来很光鲜很快活的片断,来切割冗长的烦恼与痛苦。
那既然人生这么苦,还活个什么劲儿,是不是躺在床上等死就玩了?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因为负累或受苦这件事本身,是有区别的。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
起码只要我不乐意了,我吃苦这么多年来积蓄的资本,可以让我随时停下来,不开号,不吃现在这些苦,每天吃吃喝喝旅游美容打牌就行了;
起码我再怎么苦,不用担心房屋按揭费没着落,担心开空调又要多花二百块钱电费。
但我老同学的那个苦,就没法停,只能双手合十祈祷自己好运。
同样这个姐姐的苦,在于她个人没法左右结局,她的婚姻、未来怎么样,很大程度系于她丈夫的决定。
看到这儿你们大概明白我要讲啥了。是的,我要讲的就是,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不吃苦,高层次的吃苦是为了不吃低层次的苦,主动吃苦是为了避免被动吃苦,惟有未雨绸缪,你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掌控全局,而不是变成一块命运的砧板上的肉。
你将来才可以:男人喜新厌旧了用不着惊慌失措,而是直接在他屁股上踹几脚让他滚球;父母生病了用不着在担心他们身体之外,还要担心付不起医药费;娃成长过程中可以给他优质的教育和开阔的眼界;就算撞上经济危机,至少还可以温饱无忧,不至于工资一降就连房子都租不起……
所以,比较明智的人生就是,除开富二代三代,早年一定要拼命吃苦,多维度多方向吃苦。因为人年轻的时候承受能力最强,可拓展的空间最大,可激活的潜力无限。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过得苦逼点是好事,你吃过了,扛过了,后面就不苦了。
而且苦吃多了,吃久了,耐受力提高了以后,你会觉得吃苦也没啥了不得。甚至,一天不吃苦还不自在了。
比如刚开号那小半年,有一天我特别累,特别虚弱,就决定停下来玩一天游戏。老粉都知道啦,我只会玩那种最痴呆的七彩连珠,然后连了没两局,我就觉得心里很空,慌慌张张整个人像悬在空中没有着落似地。然后我就又叭唧把页面关了,打开文档写字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你的努力已经成了习惯。
而到这一步,恭喜你,你离成功(随心所欲声色犬马爱干嘛干嘛)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