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um Magnum》读后感1000字
《Magnum Magnum》是一本由Brigitte Lardinois著作,Thames & Hudson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39.95,页数:5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吧,不知道为什么比黑白封面的那个版本便宜了这么多,卓越上的价只有141块,值得收藏一下~
●玛格南经典。。。
●卓越折上折终价 119 还可以
●谁送偶一本 不胜感激
●在上图对面的咖啡书店看完的,1984bookstore。非常不错,闹中取静。以后借完书可以去那里小坐。
●马格南有庸才,小角落有天才。瞬间的美被框起来欣赏,趣味不比蒙着眼罩睡觉差。图片展有底片被放大倍数的问题:摄影者也不容易决定打印多大尺寸,让观者离着多远观看。
《Magnum Magnum》读后感(一):Magnum
50名马格南图片社的成员,各自从他人的作品集挑选出的照片,集合在一起。对于所有的成员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挑战,选择与被选择,评判与被评判,纠结啊。。。呵呵。
(马格南,一个创建于二战末期的...算了,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马格南的话。)
《Magnum Magnum》读后感(二):Magnum
寇德卡在捷克举手表,马克.吕布在荣兴斋前的窗格,Elliott Erwitt的狗狗,罗伯特卡帕的战地照。不过好像布列松到没收录他最有名几张,比如打酱油的男孩,越过水沟之类。
Magnum当然不缺大师和名作,不过看了以后,也许会不太喜欢这种合集,每个人几张照片也说明不了各位大师什么。
《Magnum Magnum》读后感(三):卓越上135元是英国版,原价19.95英镑,印刷质量一般
C&C offset (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印刷的,照片印刷质量一般或较好,之前黑白封面的那本《Magnum Magnum》网友评价C&C offset 的印刷质量没得说,我没看过,不过这本印刷质量的视觉效果远远没有杭州影天印刷的《摄影中国 中国摄影50年》好,一对比便知,优点就是卓越上买价格便宜。
《Magnum Magnum》读后感(四):此书前言
《玛格南 玛格南》飞越太平洋,又从香港寄到我这里,躺在书柜里六七年了。到现在,此书还没有中文版引进到国内。我喜欢摄影,尊敬伟大的摄影师们,感谢费心帮我买书的老友,因此,想自己试着翻译这本书的文字部分。
《玛格南 玛格南》 泰晤士.哈德逊出版社。伦敦 编辑:布丽吉特.拉迪诺瓦 2009年第一版 平装本
本书收录了玛格南图片社69位摄影师的413张黑白与彩色照片。除了《前言》与序《什么是玛格南照片》外,每位摄影师的6张照片前都有其简介与挑选其作品的摄影师对创作者的评论短文。
前 言
“我是个赌徒”,罗伯特.卡帕在他的1947年出版的回忆录《失焦》里这样总结自己。此语可以解释这位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何以会决定冒死和E连士兵一起在D日第一波冲上诺曼底海滩,这导致了他那几张著名的二战照片的诞生。六十年过去了,我们又赌了一把:邀请玛格南的摄影师们互相挑选作品。马丁.帕尔的这个主意是在一次玛格南会议中提出来的。
当我问让.高米被同行挑选作品是什么感觉时,他说:“俄罗斯轮盘”。他和巴黎的摄影师们都认为,把毕生的作品暴露在同行们的目光下是高度危险的。自然,这取决于你玩的是哪种俄罗斯轮盘:是像俄罗斯军官们1917年在罗马尼亚那么玩,轮流掏出装满弹药的左轮手枪,取出一颗子弹,转动弹仓,然后用枪口抵住脑袋扣动扳机。还是如作家格林厄姆.格林在小时候出于无聊而干的那样(他这么干过六次),独自躲在房间里,在弹仓里塞入一颗子弹,转动弹仓,对着自己脑袋来一家伙。显然,不管怎样,这都是风险。
布丽吉特.拉迪诺瓦,此书的编辑,没有她,这本书不可能能弄出来。她(在如此巨大的戒备心之下)发现了摄影师之间强烈的友谊,她为此惊讶与感动:对我来说,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脾气粗暴、个性狂野、放荡不羁的)他们之间存在这么多的尊敬和真正的友爱,这是让此书与众不同的原因,很可能也是玛格南图片社生存下去的根本。
这种惺惺相惜在每一位摄影师挑选另一位摄影师作品的短文中都有体现。大卫.休恩这样写约瑟夫.考德尔卡:我一点儿不知道这个人会真正丰富我的生活,而且成为我从未有过的兄弟。
玛格南常被描述为一个大家庭。伊芙.阿诺德,这位1951年以来的成员,在入社50周年纪念日里写道:“就像你作为一个家庭的一份子,你爱所有人,但你不会喜欢所有人,这是很自然的。”那么,像许多家庭事务一样,关于谁来挑选谁的作品的决定,给编辑带来了最大的挑战。好在布丽吉特的外交天赋使其游刃有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满足于她的安排。结果,所选的作品呈现出奇妙的、新鲜的和多元的组合形态。艺术性与新闻性的两分,经常被用以描述玛格南的内部分歧。但在此书里,它简单地消失在这些纪实摄影作品体现出的多样性中。书里的这些照片质感如此特出,无法归类,这让对玛格南早已熟悉的编辑们惊诧不已。
有评论说:在这本摄影集闪耀的东西,和在文字作品中一样,是你在其他同类书籍里难以找到的人物和灵魂。。。。。。我想不出有哪本书是如此。是的,的确没有另一本这样的书。因为这是第一本包括所有玛格南成员作品的集体创作。
至于摄影师对别人作品的编辑是否好过自己编辑的问题,阁下只有自行判断。无论如何,《Magnum Magnum》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各部分之和,它不仅仅是关于照片和文字的书,它还是对世界上最伟大的图片机构的心魂的一瞥。
自2007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大书”《Magnum Magnum》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将玛格南的才华、优越和成绩推向公众的最前沿。这本新版的紧凑本将为更多的读者讲述玛格南的作品和那些充满激情的故事。
在法国,如果一个赌徒赢得的筹码比赌桌上的还多,他就被称为“干掉庄家的人”。在赌桌上会蒙上一块黑色的裹尸布,直到庄家拿来更多的筹码。好吧!如今,我想我们在次贷危机中已经干掉了风情万种、四处勾引顾客的银行这个超级庄家,这就似乎再一次证明了那句关于赌徒的古老格言:冒险的赌徒中,谁抓住了创造性、感性和智力上的机会,他就将把握住未来。
玛格南主席:斯图亚特.富兰克林
《Magnum Magnum》读后感(五):一张玛格南照片是什么(试译2009年版序)
以下《玛格南 玛格南》的序言,是我参照百度翻译、牛津英汉词典,再加上连猜带蒙的成果,不精确是一定的,大家只能学五柳先生读书,观其大意了。精通英文的同好,敬请指出此译本错讹之处,以使我的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张玛格南照片是什么?
如果你对任何一位半桶水晃悠悠的摄影爱好者提到“玛格南”时,什么形象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是罗伯特.卡帕拍摄的那位倒地濒死的西班牙民兵?还是布列松的一切?或者是那个奇妙的抱着两瓶酒的巴黎顽童?
其他各位怕也大致如此反应。六十年来,玛格南摄影师拍摄了一些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照片,它们业已构成了我们视觉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那些最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大致会有这几个共同点:它们几乎肯定都由35毫米镜头拍摄,很可能都是徕卡。玛格南摄影师们即使被拘留时也都大大咧咧,浑不在意,这可是所谓“决定性瞬间”的绝好例证(这个词汇常和布列松挂钩)。此外,他们属于“人文摄影家”,经典的“新闻摄影”,或者法国人说的“报告文学”的圈子。 简而言之,我们对玛格南的理解常常带有先入为主的想象。这部分是对的,部分是错的。我们可能会想到的图像往往来自玛格南的早期作品。毕竟经典作品有更多的时间融入我们的集体文化意识中。
玛格南成立于二战后,由摄影师组成,为摄影师服务。这些成员都为1930年代以来的政治动乱与战争而紧咬牙关。随着现实冲突而来的,是新闻摄影和大众图片杂志市场的迅速扩大。但玛格南的成立不仅为了开拓市场,而且也为了让摄影师团结起来完成自己认定的使命。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保留摄影师自己的作品版权。这本书中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来自玛格南档案馆,这证明了他们的成功。
因此,虽然玛格南成员和其他摄影师一样,都在商业环境中工作,甚至“艺术”摄影师也不能独善其身,但玛格南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保持高水准,尽可能独立工作。他们之间仍然存在争议的玛格南规条要求他们应该努力引导市场,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
起初,采用玛格南图片的媒体主要是如《瞭望》、《生活》、《图片报》或《巴黎竞赛》、《明镜》、《DU》这样的杂志。它们将一个特定主题报道配上相应的摄影图片。新闻摄影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在这类杂志上,30年代它成熟起来,直到战后,然后电视逐渐势不可挡地成为视觉信息的主要媒体。可以说,1945年到1980年间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高潮,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玛格南摄影师。传统的玛格南风格,以及我们与这种风格相关联的其他图像,都源于那个时代。它不是一夜之间消失的,而是渐渐流变成别的。而玛格南本身,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同样随着时代转变。
玛格南被称为一个家族。这个比喻虽然粗糙但又蛮贴切。与所有家族一样,玛格南成员会在著名的年度股东会议上时不时剧烈争吵,成员之间的批评也可能极其直接与坦率。但如果家族受到外来威胁,他们就会立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个组织现在成员超过60名摄影师。他们个个自命不凡,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对玛格南的传统、精神和未来同样充满热情。在此书中,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领略玛格南摄影师的观点,这让我们可以亲切地了解何为玛格南摄影师,何为玛格南作品。
我们将看到的很多例子表明,在新闻纪实摄影中玛格南依然地位稳固。虽然杂志市场已经萎缩和改变,但人们仍然需要那些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事件的新闻图片。玛格南一直关注的政治动荡和战争依然令人不安,不一样的,不过是格里菲斯的越战被吉尔斯.佩雷斯的波斯尼亚和保罗.佩莱格林的伊拉克所取代。徕卡、黑白胶卷(或数码相机设置为“单色”模式)仍然是玛格南的标志。
新时代需要新技术和新的态度。20世纪60年代一些著名的摄影师出于经济需要,从新闻摄影转向广告和公司年报业务,这使其他人失望。但更激烈的争论是关于照片的文化地位的变化。艺术博物馆、画廊开始购藏与销售照片。20世纪80年代新加入的摄影师带来不同的方法,他们拍摄彩色照片,拥有更多的个人色彩,把自己看作和新闻摄影家同样重要的艺术家。杂志市场萎缩,博物馆和画廊经纪的文化市场兴起,玛格南很好地适应了这一状况。
最近,年轻的成员已经大大扩展了玛格南的内涵,按照老一辈人的看法,他们简直使其面目全非。然而,这并非仅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如今的媒体爆炸,特别是数字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侵蚀了相机作为事实见证人的观念。摄影记者-更确切地说,他们的观众-越来越意识到在报道这个世界时道德和其他方面的模糊性。
所以,今天的玛格南可以看到一种趋势:与其说是走向艺术,不如说是走向某种自我反省。但摄影师意识到客观可能是虚幻时,主观性的标签就变得容易接受了。玛格南见证了当代一种强大的“日记”模式的流行,比如在吉姆.戈德伯格和安托万.达加塔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他们都是严格意义上个人新闻的倡导者,以高度自觉的方式拍摄。
极致的清晰也是佐证。色彩被用作强有力的叙事手段。无论是马丁.帕尔的环形闪光灯还是马克.鲍尔和亚力克.索斯的大画幅相机拍摄的图片。这些努力给古典的19世纪地形风格带来的革新,和经典的玛格南风格带来的新闻摄影革命几无不同。
尽管固执的传统主义者还在和他们的年轻同事吵吵闹闹,但有两件事看起来是很清楚的:摄影师加入玛格南并不主要是为了艺术,而是因为他们想拍摄关于世界的照片。风格可能会变化,市场可能会变化,方法可能会变化,但初心仍然是观照人生,见证我们的时代。他们之间激烈的争论(他们喜欢,并且激发他们所有人)是关于风格的而非关于本质的。
其次,无论他们的风格或审美观念如何,玛格南成员都会制作照片以供出版。尽管有许多经典的单幅照片,但几乎每张照片都是作为故事的一部分制作的。摄影师在美术馆和画廊的展览已经减少,但玛格南成员的本质是将其图片印刷出版或者放在网上。因此,此书对他们来说越发重要,而且他们的故事会在新的玛格南网站上在线呈现。网络给摄影师提供了新的机会,以令人兴奋的方式拓展了图片报道的内涵,将静止的图片和电影镜头、声音和文本结合起来。纸质印刷依然至关重要,但是,十年后这本书的修订版可能不限于纸本。
这里有一些为我们熟识与热爱的照片,但也有不少惊喜。苏珊.梅塞拉斯选择了罗伯特.卡帕的在西班牙拍摄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令人惊叹的)图片。彼得.马洛选择了乔治.罗杰拍摄的伦敦闪电战图片。虽然一些人从同事的作品中选择了他们最喜欢的六张照片,但另一些人则忠于新闻摄影的准则,从一个故事里呈现了六张照片,如艾利奥特.爱尔威特挑选的史考夫.麦考利来自柬埔寨的作品。
对艺术家作品的最清晰、最敏锐的判断往往不是来自评论家或策展人,而是来自他们的艺术同行。没有哪些摄影师比玛格南的更严肃地评判自己。因此,当他们从最敬佩的同事中选择作品时,他们的选择应该引起我们最密切的注意。
格里.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