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驚嚇館读后感1000字
《殺人驚嚇館》是一本由綾辻行人著作,皇冠文化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25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這篇感覺不是在認真寫的樣子,表現還沒有他夫人好...
●这也配..这也叫...这也太...
●至少还能读得下去
●最弱的馆系列(之一?)。
●故意期满成分太大
●。。。
●以前看的忘了什么剧情了。。。不过没推理的话这部小说倒不错。。
这部杀人惊吓馆,给我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将两个小男主角联系起来的,便是两颗寂寞和不和那年纪相仿的成熟的心。整部作品笼罩一种黑色的孤寂感,感觉不太适合小孩子读的样子,但由于篇幅较短,读起来也不觉得累,故事也很紧凑……
綾辻行人“馆”系列的最新作《杀人惊吓馆》终于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发行了!
虽然在日本已经是06年的“旧著”,不过在中国地区依然是未见庐山真面目的新作。其实惊吓馆早在07年就传出08年内大陆的珠海出版社和台湾的皇冠将同步引进发行的消息,可是但闻楼梯响,却一直遥遥无期,直到今年皇冠才终于正式出版,珠海方面却依然没有动静。其实个人还是蛮期待珠海版的,之前发行的“馆”系列各方面都还算做的不错,不比台版逊色。可是它再不出的话,难道我们就只有买台版一条路了吗?!
看完惊吓馆,没有被惊吓,更没有惊喜,只有极度的失望,感觉繗辻又跟读者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一本跟偶人馆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本书不知道该算是哪种类型,可能勉强能算做叙述性诡计,书开头有提密室,结果密到最后,想必看过的都知道是什么吧,这真是最无聊的破解密室方法。最后小说的结局,只能说很纠结,实际上整本书都很纠结。较之上部黑暗馆,这本可谓是简短,200多一点,但是就为叙述个如此简单的故事,确实很纠结。
当然,看完之后,我最想问的是岛田洁和江南孝明跑哪去了,除了岛田漏了个脸,房子依旧是中村设计,以往的馆系列风格当然无存,诚然,这也许是繗辻在风格上做的一次尝试,但是做为读者,我真的想说,请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了,否则很对不起自己的钱啊。
《殺人驚嚇館》读后感(四):《杀人惊吓馆》——暗道是馆系列的灵魂
馆系列第八作,只配两星。
因为我真的失望了。虽说这本书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内容也不能这么偷工减料吧?或许行人觉得,给小孩子写的书只需要发挥自己四成功力就足够了,可是发挥出的四成功力当中,又确实含有少儿不宜的内容。所以这本书到底适不适合小孩子看?我不知道。
但这本书倒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至少本书让我明白了一条关于行人馆系列真理:暗道是馆系列的灵魂。
就是说,馆系列诡计的成立、情节的铺陈、表面上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密室,全赖暗道,所有诡计才能自圆其说。如果读者诸君认为暗道仅仅是用来解释密室诡计的话,那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暗道不仅仅有这样的作用,在开初的几本馆系列中,很多时候暗道是无意中被发现的,然后小说就进入了结尾部分,因为一旦发现暗道,故事的谜底就差不多可以揭开了。但是越往后,我想读者看过几本馆系列之后,也有了经验了吧!一看谜面是密室,下意识就能想到解答是暗道。这时候,再用以往的套路已经骗不了读者了,于是行人干脆老老实实地把“暗道说”抛出来,让小说人物在闲谈之间提到中村青司设计的馆都有暗道,促使众人“主动”去寻找暗道。于是,小说的诡计,便从未知暗道的谜面逐步转向已知暗道的谜面。不仅仅是文中的主人公,连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都会带有暗道一定存在的先入为主的思维(而事实也证明,暗道是的确存在的),所谓馆系列中的密室,只起到表面上的宣传作用,而在读者和小说人物心中,其实早已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这本《杀人惊吓馆》中,因为故事的主要人物全是小孩子,对中村青司的手法并不知晓。所以行人在小说前半段,干脆在读者面前给大家表演了一次暗道,于是大家都公平了。至于暗道的使用手法,总的来说还是太小儿科了一些,这也是我给这本书只打两星的原因。
行人像行人一样,渐行渐远,也许暗黑馆的超长篇幅已经耗尽了他的精力,突然想起无忆MM说过的一句话:“就算她是林青霞,也相看两厌了。”或许厌倦的不是读者,读者每年有很多书可以读,不见得非得在馆系列上吊死;真正厌倦的,恐怕还是行人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暗道,会不会终究有穷尽的一天?
《殺人驚嚇館》读后感(五):Akuma的占领
这是一个裹在恐怖故事里的推理故事吧,所以我估计单纯的本格推理迷读完会觉得很坑爹,但我和绫辻老师之间并不是那种关系。
然则,即便如此,不得不承认,推理部分还是把我骗了个底朝天,我是说,我完全没注意到“密室”和“警察认为是有外来人员侵入”之间的矛盾。我也觉得没有注意到的人绝对是傻B,但是我在绫辻的书里以傻B形式出现这个事实我已经适应了……
我也想过“俊生就在隔壁怎么可能睡着”之类的,但是反正都被没注意到密室-侵入转换的自己打败了……
然后说正题吧。
刚看完其实我也觉得有点坑爹,真的;俊生就是人偶这种事情,刚看到揭秘的时候觉得很坑爹,但是瞬即就发现上面那一点,然后再不敢说人坑爹了;最开始我也是不太适应结尾的黑化吧,“黑化”本身,也不是不可以适应,但是应该说,这个类型的黑化,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们会嘲笑我‘这根本就是恐怖电影的剧情’”吧,但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这根本就是恐怖电影的剧情”这正是作者自甘去冒的风险——为了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因为这个故事打动我了。
就像我昨天感到的,一股悲哀涌出来,把其他的一切都淹没了。
其实俊生还是失败了,不是么。
俊生被Akuma占领了。
“那个真正的俊生,那个‘我所熟悉’的俊生,已经被侵占了,他的存在形态,也许已经被瓦解了。这是和飞龙想一一样可怕的被侵入和被占领,那个眼珠变成奇异颜色的俊生,他究竟是何种形态,已经没有人能把他拯救出来了。”这是我昨晚记下的话。
所以说,从这一点上,也许因为偶人馆已经看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惊吓馆写得甚至超过偶人馆了,因为被占领,被侵入物占领了。
和飞龙想一一样无助的灵魂。
我真心不认为一个作家会仅仅为了“悬疑/恐怖气氛”的需要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类型的幻想,而且他还写过眼球绮谭里的那篇人偶。
“在010的萌和黑后面好像看见了跟自己一样的神经质”,这是我的真心话。在我见过的所有推理作家里,绫辻老师跟我的气质是最类似的,这也是早已意识到的事实。
他服务于推理小说的读者(这么说绫辻老师说不定会说我妄自菲薄呢),但是他真的写到我的心里去了。
绫辻老师的小说永远给我一种荒芜感。他的每个馆主都给我荒芜感,我以为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作者刻意安排”,很难作他想。也就是说,在悉心安排推理迷宫的同时,“馆主的设定”同样是花了心思来经营的——而我真心以为,在偶人馆和惊吓馆两篇中,“馆主”所占用的作者的心力,也许是要高于推理迷宫的本身的。
在惊吓馆中,馆主的设定,也许才是作者——之所以写作这个馆——真正想写的东西,这是我真心的想法。
东野也写过一些类似的东西,比如“被侵入”的主题,写过变身,那篇文设定得非常好,但是最后没有把潜力充分写出来。而绫辻写这个主题的时候,把能挖的都挖出来了,我真心这么觉得。
豆瓣评分不高(虽然豆瓣评分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数据)是我所预料到的,“这是你和我这类人的文章”,这是我作为读者所感到的心情。
今早上爬起来又想到结尾,其实小葵好像也被占领了,是这样的吧。
20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