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摘抄

2022-03-28 03: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教育史》是一本由孙培青 / 杜成宪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教育史》精选点评:

  ●蔡元培确实是个人物了,民国时期的文人都很有魏晋时期的风骨

  ●终于读完了。框架比较老,当然,也就比较扎实,基本上中国教育上比较重要的关节都照顾到了。今天撰写教育史,一个最大的麻烦恐怕就是制度史和思想史成了两张皮,少有人能够很好地将两者贴合起来。希望下一代的教育史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吧。

  ●一切需要背的书都让我厌恶

  ●教育

  ●书很好,前提是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值得多看

  ●在秦以后是不是都没必要看了,

  ●非常好。经常看得我热泪盈眶。

  ●联合中国历史会更好看。

  ●大学考的最高分就是这门必修,96分,为什么呢?首先,是个漂亮的大姐姐教的,颜控表示被她吸引了整个学期,再次,讲的是中国古代,没错,划重点,中国古代,我的爱……然,心理学学的是一塌糊涂,后悔当初报教育专业,特么我压根对心理学不感冒好吗?不过这本书到现在我还时不时拿出来翻看,我觉得我会珍藏一辈子的。唯一一本大学必修书。耶!

  ●让我又爱又恨的书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一):《中国教育史》部分读后感

  《学记》中提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而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所谓小成、大成,我想现当代的大学教育都没有达到,这真的值得反思。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能我们在大学之前学会了离经辨志,学会了基础知识,但也仅仅是知识。学校没有教导敬业乐群,即使有学生理解到了,大部分也是他自己悟出来的,或许会有人反驳说,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这些是不可教的。但何为教育,教育不仅仅只教知识,教育还要教会一个人道德,教会他有良好的德行。

  这是古人早已悟出来的真理。而我们在千千年、万万年以后,仍然没有将之落实。何其悲哀。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二):【每翻一遍近代史,对前人的体认就深刻一分。】

  读《中教史》近代部分,感慨万分。其实不单单是中教史,最近几年每每把视野投向近代,整个人就觉得有说不出的压力。百余年前,前人那种压抑的心情,沉郁在纸背后的复杂情绪,“神州大夫羞欲死”的心路走向,还有那一份无路可走又无处不在的焦虑,白纸黑字里渗透出的是几代人矢志不渝的野望。

  再次向蔡元培先生鞠躬,运筹于波涛浪涌之际,致学于时事芜杂之世,一人之力奋百代学运之衰,厥功至伟,岂止伟大二字了得?

  另外,单看《茶人三部曲》这个名字也爱上了。《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希望两年之内能圆了带着太太去杭州逛一圈这个念想,或者说——夙愿。

  今天逛书店发现网格版重印了,但是书脊有点土豪气息是怎么回事!这种级别的名著你好歹整个轻奢啊……

  另外,茅盾文学奖新版的封皮!!朕真是瞎瞎瞎瞎瞎瞎了眼!!!虽然在太原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想吐槽!!但是今天近距离接触之后!还是想再次重复一百遍!!!瞎了眼!瞎了眼!瞎瞎瞎瞎瞎了眼!!!简直是逼停茅奖的最佳操作!

  2019.8.8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三):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

  初读这本书应该是两年前,但是一直都不觉得自己读过这本书。只是重新看到了绿色的封面,“哎,觉得好熟悉啊,我以前读过”,对,这句话就是普通读者对感受。直观感受是真的很厚,A4左右的纸大概500页左右,字体大概都是小五,共812千字。要论作是做学问的人,一个合集就很多本,可能不算多,但是相比普通市面上44千字的书来说,也有20倍了。

  1、总括。从本书的名字就可以推出了,这是一本介绍中国教育的书,从远古时代的氏族社会到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诞生中间涌现的教育思想、改革、制度和先进代表人物,本书都有涉及到。对于部分内容编者给予的客观的评价。共发布了三版,每一版的前沿都写的很清楚,可以看出,主编的文字功底,特别是第一版的前言,写的非常好。在第二版的前言中提到1949年以后的教育被划分为当代教育史了。

  2、具体内容。全书分为15章。分别是原始时期的教育;夏商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战国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隋唐时期的教育;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明朝的教育;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中国教育史的近代转折;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国民成立初期的教育;新文化时期的教育;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每一章会分到3到9个小节,每个小姐在分到3到5个点。这就是读书与碎片化阅读的区别了,碎片化基本不客观,为了吸引眼球什么话都敢写,越是偏,话题越多。相反整本书下来,历史和人物都可以串起来,你看看这个朝代在看看那个朝代,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3、具体内容。比如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编者这么介绍: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共320年。差不多同时,我国北方少数名族契丹族和女真族,先后建立了辽、金政权。1279年,我国北方又一少数民族——蒙古族灭辽南宋,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元朝。刚开始有个本章导读,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和教育,再是一节一节讲各个朝代的教育(比如宋朝的文教政策,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三次兴学,广设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四):易混辨析丨六艺

  在昨天的教育学考研打卡计划考研行动派丨教育学打卡No.2的留言中,@舍予同学提问:"礼乐射御书数,简明教育史里说这六艺是基本内容,其中,诗书礼乐 为大艺,书数 是小艺,为什么不是@荧火虫说的那样[六艺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也是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 礼乐射御是大艺而是诗书礼乐?对此@小破孩布噜噜给舍予同学解释到:诗书礼乐是孔子在之前基础上总结的自己的教学内容,礼乐射御是夏代已有的基本学科,是不同的。那么到底小破孩布噜噜解释的对不对呢?六艺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写的真的是不一样么?大艺和小艺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呢?涵毅今天就专门给大家分析一下,如果不到之处,欢迎留言探讨之。

1六艺

  《周礼》:“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艺为艺能之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方面的内容。六艺之中,礼、乐、射、御为“大艺”,书、数为“小艺”。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五):稷下学宫-思想的包容

  今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杨老的离开,似乎带走了一个时代。人们又一次感慨,中国的大师真的不多了,确实是,就像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也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我也时常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似乎每次思想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基本都是国家分裂时期,尤其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反而难以进步,明清时甚至出现落后的现象。

  我一直有疑问,思想文化为什么在分裂时期更容易发展呢?和平时期不是更利于交流吗?后来,我就明白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我国那么多的历史大半都是封建时期,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大都采取“愚民政策”或是宣传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明清时期,更是盛行八股文和文字狱,统治者用这种方法来限制民众的思想,思想文化当然难以发展。

  思想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交流,它可更重要的前提是自由与包容,分裂时期,军阀割据,到处都忙着打仗,根本无暇顾及民众是否忠君爱国,而有志之士都想着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于是民众思想自由了,文化自然就发展了,我想这也是“乱世出人才”的原因吧。

  就像书中的战国教育,稷下学宫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初创虽然是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但从学宫的后期发展来看,齐国统治者只是为稷下学宫的学术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各家各派在学术上的发展都是自己的事,正因为学派自主,学宫兼并包容,才会有百家之学的存在。稷下学宫的重要特色是容纳百家、思想自由。由此观之,我们也可以理解先秦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记得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那时的新疆,还被人们称为西域,它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要道。它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包容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也正因如此才创造了灿烂的西域文明。

  所以,思想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保证思想的自由,学校的包容。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要强调标准答案。就像前几年遭受批判的“应试教育”,它确实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老师如果总是告诉学生标准答案是什么,告诉他们只有和答案一样才能得高分,这样下去,学生只会往得分高的地方去想,只知道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被禁锢了,他们不敢去想,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错误的,可答案一定正确吗?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吗?那我们不应该给学生一个包容的环境,给他们创造自由思想的条件吗?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确实,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进步,所以,就要求我们维护思想的自由,给予不同文化的包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