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2020-09-17 16:17:02 来源: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一本由陈之华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18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精选点评:

  ●台湾人写的,看来台湾的教育和大陆也是大同小异,作者对芬兰那种倡导自由和创造性的教育赞美不已

  ●孩子教育很好的参照

  ●老师像个真正在开拓的创业家;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推优不抢跑,一点也不着急;让孩子爱上阅读。

  ●絮絮叨叨像日记一样写见闻 讲芬兰教育的战略理念政策和落实 找电子版浏览 稍微了解下就行了 对个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义不强

  ●挺好的题材,写得流于表面。

  ●给五星是因为所述内容。 芬兰以及芬兰的教育,套用梁的评价"是个奇迹。" 作者更倾向于从社会/政治/体制的观点来分析芬兰教育的成功。而我更在乎支撑着这种体制背后所笃信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想更多了解这个国家。这个在世的桃花源呵,是多么幸运。

  ●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门与科目的了解,这就是“先见林,后见树”的长处。

  ●对大概了解芬兰的基础教育有帮助: 1、以人为本,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天性,不让一人落后——平等,但不精英 2、充足的资金支持,甚至边远地区孩子包计程车上下学,15人迷你学校的设施也样样齐全 3、教师严选,地位极高,没有教师考评,让每个老师发挥最大的主动性 4、不教知识点,培养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快乐学习,培养孩子对终身学习的兴趣 5、先见林后见树

  ●一般,比涂翠珊的差远了。

  ●这本书更适合教育制度的制定者们阅读和参考,主要讲述芬兰各地各种境况下的学校情况,侧重于教育理念而非方法。最感动的就是芬兰的图书馆,只有重视阅读的国家才能如此重视图书馆建设。很多东西照搬不符合国情,不过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非常好,这一点做到,也会受益无穷。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一):读不进去

  育儿方面的书读了很多,这本书怎么也读不进去。作者写芬兰教育宏观比较多吧,各种统计,读上去没什么趣味。这本书更适合要移民芬兰的读者。如果,作者多写一些自己女儿在校学习的体验会更适合阅读一些吧。芬兰小国,人口少,相对富裕,所以这种珍惜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能比较好的实行,在中国学生从来就不是稀缺的,“人才”海了去了。所以说,学习芬兰的教育方式很难。匆匆翻过,不太理想的阅读。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二):芬兰教育

  觉得如果芬兰的教育方法还是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不过真心是很羡慕芬兰的教育,它切实落实了公平这两个字,城乡完全没有差距,甚至偏远的乡村教育更加发达。他们的小班制和混合班的确独具特色,让人刮目相看。我最震惊的是在书中写的芬兰的流动图书馆,给人一种特别特别温馨的感觉,感觉每个人不是生活在一个大大的国家,而是生活在小小的家庭,爸爸妈妈温暖的话语都能清楚的听见,出版社的用心良苦也为人所见,为芬兰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力量。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三):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产生一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芬兰人口稀少,高福利国家,后现代经济社会,因此教育呈现出极强的后现代色彩,这不是作为赶超型社会中国所能有的条件。但是芬兰所探索的教育本质却是普世的,值得我们深思。

  实质上,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个人成长经验和别人的观察,得出很多类似的结论。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能有一生持续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能体会其多种的潜能并做出自己自由的选择。而要实现这个教育的本质,就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放弃既定的成见和外在的种种规定和要求,从孩子个性自然成长的规律出发,给予适当的引导。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四):芬兰教育

  1、教学纲领:先见林再见树木、同等对待;

  2、人:政府、老师间的角色信任;家庭的辅助。

  3、目标:通过自由平等理念,且通过设施、人的关怀,为每人量身定做,塑造最小差距。

  书写方式:较为琐碎,当休闲书看了。

  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140字.....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五):苦中作乐为良方

  最后百分二十没看,总的来说是一本台湾人介绍芬兰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书,这个内容对台湾来说还比较有借鉴意义,因为小地方好推行。

  以大陆来说,教育的意义其实是淘汰,因为人口压力与物资,职务间的供需失衡,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淘汰掉一部分人分享社会资源。

  实际上,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教育制度一直是和物质生活挂钩的带有功利性的东西。当我们看各国教育时,发出的羡慕之情不可避免,但回头来看,符合国情的正是我们需要的,如果我们的社会需要高学历,需要循规蹈矩,那么我们的儿童是这种状态时无疑能更幸福。

  无需辩解何为幸福,当我们口若悬河说出不切实际的话后,依然要为学校划片,补课,分数线等想破头。

  我们能做的是,当一个不蒙在鼓里的牺牲品。在追逐应试教育成功的同时尽力为我们的儿童再多保留点不那么功利的东西。

  让他们面对现实,苦中作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