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聚焦》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聚焦》观后感摘抄

2020-09-19 23: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聚焦》观后感摘抄

  《聚焦》是一部由艾瑞·克鲁格执导,阿比盖尔·帕克 / 克莱德·伯宁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短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聚焦》精选点评

  ●好想法,如果拍成一部90分钟的影片可以使要表达主题更加饱满

  ●It's all about spotlight

  ●太震撼年度最佳

  ●说好的哲理呢?

  ●真实触目惊心

  ●说好的爱情呢~~~

  ●简练直接 剧中一种演技大咖 却没有一个飚戏的 难得。

  ●没有太多演技和剧情冲突 故事本身就很精彩

  ●除了最后那句except you之外都很好

  ●豆瓣最大乌龙无辜躺枪的电影。评论里多少人都犯傻了?要波士顿教会性侵儿童那个聚焦的请出门左转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954475/ 别在这里乌龙了。

  《聚焦》观后感(一):记者本职

  前段时间刚看完韩国的熔炉,这两部片的故事有点相似,熔炉讲的是聋哑学校发生校长老师性侵学生,聚焦是神职人员性侵儿童。两部片却是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熔炉是从受害者出发,整部片压抑、晦暗,充满了对人性丑恶怀疑,而聚焦从记者披露真相角度出发,虽然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整部电影却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现在新闻媒体为博眼球断章取义什么劲爆报道什么,真正该去关注社会黑暗面却没有多少人报道,如果记者们能都像电影里面的那样,执着追求真相,不惧艰险,相整个社会的面貌也会清新很多。

  整部电影不像一部电影,倒像一部纪录片所有人不由自主的跟着故事情节而走,缓慢而又充满了冲击力

  《聚焦》观后感(二):因为真实,所以抓住人的

  之所以会来看这部影片是因为看了一篇影评,而且知道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如果这个影片只是人所虚构的,那么看过之后也许难受伤感,但那不足以刺到我们的心,正是因为它的真实,所以促使我有更多的反思,电影里不仅向我们陈述了整个调查事件始末,更是描绘了不同人心灵以及他们的信仰,本来我们天然的良知道德就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是由于犯罪那一方势力强大,以至于威胁个人利益之时便有许多人选择了沉默,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沉默掩盖了真相,所有沉默的人成为了帮凶。本来在教会之中的人因着高尚的信仰,应该有着相一致的高尚的行为,但是当教会变成了行政机构一样权利机关,也失去了信仰最开始本质东西。而聚焦小组的人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他们最本分最应该做的而已,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中尽一个人的本分仿佛变成了最需要勇气的事情,如此可笑,寻求真相讲真话竟然变得如此不容易。想起电影中的一个对话,“你们有什么义务去做这件事?”“我们有什么义务不去做这件事?”其实有许多事情我们不需要去给自己找许多理由,我们的良心就可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只是当大多数人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时,有良知的人就成为了英雄。

  《聚焦》观后感(三):《聚焦》——正念的信仰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无数爆炸性的新闻,我们的注意力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问答平台、传统媒体,大争先恐后抢夺受众注意力的焦点。每当我们从信息的海啸中挣扎出水面,我们并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有价值的养分。相反,手里的工作仍没有进展,家庭的琐事还没处理,接连到来的应酬又将继续消耗我们的生命。

  题归《聚焦》,一宗远在美国的教会性侵案固然不能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交集,然而故事中聚焦调查组对目标的坚持、对真相的渴求,对被害人的关怀,对自己职业的操守着实让人动容。这也不时的提醒着作为观众的我,这些年我的“聚焦”都放到哪里去了?我关注的事物真的有价值吗?我真的深入的了解、探究过它吗?

  故事描绘的教会性侵案不过是生活的一个缩影,真实的生活中,强权和伪善者利用“光明”的外表为掩护进行犯罪行动的例子屡见不鲜。娱乐圈的“潜规则”;幼儿园老师虐童;老人院护士殴打老人;就在几天前,英国爆出多家足球俱乐部教练涉嫌性侵队员,人数超千人。这些被人们所称道的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隐藏着多少害群之马?又有多少受害的灵魂在他们的压迫下,伤害中保持沉默。

  媒体是社会的眼睛,它最大的责任是客观的帮助大众认知真相。如今环境变了,传统媒体不行了,对前途的焦躁让从业人员们惴惴不安。没人关心真相的价值,大家削尖脑袋思考大众喜好,“对症下药”,让大众对其“聚焦”。这样的聚焦换来了现象级的流量,然而一个接一个的“现象级”却如同海浪一样,前浪在后浪的覆盖下被淹没,接着一个新的浪头又拍了过来。

  故事中有一个桥段,恐怖分子撞击了双子塔大厦——911事件。聚焦小组的成员并没有放弃当下的调查立马去追新闻最热点。教会长达几十载的、涉案人员众多的性侵案,持续伤害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了一次举国震惊的恐怖袭击。如果我们继续保持沉默,不去遏制事态的发展,它所造成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所伤害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来自国家内部的“恐怖袭击”?

  再猛烈的阳光仍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我们的注意力经常会被显而易见的东西吸引,而真正的真相埋在土层深处。无可否认,宗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可并不代表某些另有图谋的神职人员能够利用宗教的华丽的外表作掩护侵犯他人的权益,教会更不能以遮羞为名实施包庇。忏悔自省并非基督教的专利,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的仪式,为了不给宗教抹黑拒绝承认错误本身就是一种抹黑。

  若不是在2016年奥斯卡斩获最佳影片奖,《聚焦》这类没有精巧剧情悬念,绚丽画面特效,平淡的如同一部纪录片似的电影很难走进大众的视野。

  整部影片不论镜头、色彩还是叙事手法,都给人一种执着、冷静的感官,如同一个人不紧不慢的向你讲述事情的全部经过。创作者们没有用讨巧手法的去取悦观众,也没有刻意的去制造情节冲突渲染气氛。“正念的信仰是对正义与良知的聚焦。”这也许是创作者们通过影片想和我们讨论的核心主题吧!

  《聚焦》观后感(四):没有敏感,只有直白的现实

  想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是比起当天人们对里昂那多终擒小金人的关注和高度聚焦,人们几乎没怎么注意到这部高度现实主义题材大片。

  这部电影剧本并非虚构,而是根据现实中的《波士顿环球报》花费一年的时间揭露牧师性侵儿童丑闻报道,用“四平八稳”的镜头还原调查部“聚焦”报道的整个过程,该系列报道因为引发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极大而获得新闻界的“王冠”-普利策奖,这是对记者团队的最高褒奖。

  但是即使这样,人们依然吃惊的是它竟然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因为无论是按照票房还是按照惯有电影结构,它都算不得上是一出绝佳影片。

  故事没有渲染记者英雄主义式和美国对民主的一向激烈宣扬,而是完全根据现实场景新闻编辑室里开始,追踪线索、采访、找到关键线索,约谈,寻找各方的证人,逼迫已经将势力渗透到法院的教会曾经掩盖和摆平的真相逐渐公之于众。通篇平实的表现手法和过于四平八稳的结构,既没有商业大片里的高超特效,也没有故事情节的悬念疑窦丛生,如此的克制和严谨的表述,一点也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娱乐商业倾向。

  这是一个的最吃力不讨好的道路,导演恰恰就选择了这条。就像片中的记者,用最为笨拙的方法去资料库里翻阅相关的资料一样,从成千上万条目录里一行行翻找官方话语里描述的牧师调动原因,找出可能是性侵案牵涉的所有的牧师。然后在一一求证,这是个细活。

  影片中情绪缓慢舒展,无论愤怒还是怀疑,都郁积在情节中,让影迷们自己体会。影片中四位调查记者组成的团队,各自分工,调查这个被尘封多年的案件。翻阅资料,找线人,受害者组织,法院文档、律师,这些知情者的沉默一点点被剥开。情绪内敛着、克制着,一点点的渗透,受害人打开记忆的匣口,回忆少年时代被性侵的经历,泣不成声,这种镜头也是一晃而过,没有停留太久。所有的情绪都有记者和受害人的对话展开。只有一次是发生了冲突,是来自记者之间,其中一个记者发觉到新闻后想立即见报但被编辑制止后的爆发的情感,这是唯一的一次强烈的情感冲突;其他的都在两人简单而沉默的对白中散发出来。

  当然也有记者的智慧,当面对一个个老奸巨猾的知情者的时候,组长罗比“我们准备了两则报道,一个关于牧师猥亵儿童的故事,一个关于律师如何协助教会包庇神职人员的故事,你选哪个”,老谋深算地攻下了教会辩护律师的城池。

  它的意义不只在于纸媒日显衰落的大环境下,剧中的《波士顿环球报》的几个记者的推动的波士顿政治运作体系的改革,而且还在于新闻的荣光本身,不是花哨,而是沉淀的专业主义。这引起了国内同行对媒体自身的反思。

  无论是查找线人翻阅资料库的笨拙办法,还是和律师之间的多次谈话,还是寻找证据和证人面临的困难,这对于国内同行来说,这只不过会是被强行自我阉割的题材之一罢了。

  影评人顿河感慨:“在纸媒寒冬的年代,《聚焦》的出现带有某种悲壮的色彩,它如实刻画的新闻操守与执行典范,仿佛昨日还是大学热聊的理想,如今已成为对黄金岁月的致敬和缅怀。”

  如果有人说还剩点理想的话,总会不好意思向人吐露,会觉得像吹出来的肥皂泡一样,一遇空气就会破碎。

  因为,2年多了,无论业界和学界,都在讲述环境变了,传统媒体不行了;人心惴惴不安,为未来和前景焦虑不已,记者要么计划着改行,要么跳槽到新的平台,追求现象级的流量。整体环境的焦躁感,带来的结果就是媒体失去了自身的原有阵地,更是放弃了媒体最本真的东西。没有人愿意为一则复杂的新闻报道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在大多数的国内媒体,已经焦虑的不愿意去探索真相了,更是大批的关掉深度调查部门,改走轻松讨巧的路线和风格。这是一个稳妥而比较安全的办法。所以,当看到这么的一出电影记录下西方媒体同行的所为时,媒体人又再次不安了。

  最后不得不说奥斯卡不愧是电影界的圣殿。一向被认为保守的奥斯卡,此次毫不犹豫的将大奖颁发给了这部冲击美国人民的信仰根基-天主教会的影片。它的问鼎,既是新闻的荣光,也是奥斯卡的自身的荣光,它彰显了一种更为具体而实在的意义:民主的本身在于人民拥有一种敢于批评的权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