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在远方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的充分表现。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披文入情,因文悟道,以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冶相结合的效果。
那么怎样引领孩子走进文本,走进情感世界呢?教学这课,我用包含深情、诗意的导语渲染课堂氛围,点燃孩子心中情感的火花,牵引孩子触摸语言文字的情感热度。如第二段导语:送别有许多种,而哪一种能比得上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让人感觉沉痛和悲凉?此时,肖邦和前来送别的亲友的心情如这雾气一样阴沉又郁闷。临别之际,老师和同学,共同咏唱着送别曲,而且这首曲子是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足见老师对肖邦是多么器重,老师和同学们又是多么的依恋肖邦。我们一起把送别曲谱写。
师:即使你在远方……
师:即使你在远方……
生:我们依然牵挂着你。
师:即使你在远方……
生:你近在我们的心中。
师:即使你在远方……
生:我们知道你仍然惦记着灾难深重的祖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
师:即使你在远方……
通过这样诗意地引导,孩子们心中的深情被温暖地牵起,他们走进了文本,演绎着离别的场景,诠释着依依离别之情,淋漓着对祖国热爱之情。语言的训练与情感的陶冶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导语:老师的叮嘱已经让年轻的肖邦内心涌起情感的波澜,但他强忍着、克制着,可当老师送上这特殊的礼物时,他却“再也忍不住了”,带上它就仿佛祖国在身旁,怎能不让他激动万分。他郑重地从老师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此时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生活过的华沙城、自己的祖国说……
生:祖国啊,我只是暂时地离开,明天我还会回来的,回到你的怀抱,回到亲人的身边。
生:我忘不了往昔的生活场景,忘不了你给予的温暖,忘不了那一曲深情的歌唱。祖国啊,故乡啊。
生:明天,当我回来时,我会把你更好地歌唱!
用温暖的导语牵引着孩子走进文本的空白处,用自己心中的语言补白,披文入情,因文悟道,取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陶冶相结合的效果。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自己的心中激荡着深情,让自己的语言诗意、温暖,这样用自己的情点燃孩子心中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营造课堂氛围,熏陶孩子心灵。从而让孩子更好地走进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声音,走进作者与主人公的心灵,倾听他们心中的絮语。这样语文就变得楚楚动人,这样课堂才美丽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