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读后感锦集
《莲花》是一本由安妮宝贝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力看完
●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一本书就会有不同的感触,比如现在,我嫉妒苏内河,嫉妒她居然能够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这样的人生,才配叫做“活过”。我不知道等到我老去的那一天将会怎样回忆我这一辈子,但是我真的不想自己感觉仿佛从未活过。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安妮早期
●https://book.douban.com/works/1001039
●其实蛮闷的
●安妮宝贝是个相当贪婪的人,舍不得放手,不知道为了整个故事得适当放手。舍弃她最喜欢的那些句子和字眼,给故事一点空间。她一个字都舍不得,结果小说被字和词的那些锋利的小爪子紧紧攥住,无法释放出来,也就无法升出水面舒展开来,成为一朵莲花。
●纪善生赶到墨脱等来的却是苏内河已去世两年的消息,强忍着悲伤的他还是在黑夜的旅馆里泣不成声,用苏内河的话说他是最容易哭的男子了。笔记当中的梦境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始终是生命的迷。
正在看这本书 也正在准备一次旅行 其实走在旅途中的人最应该带着的 并不是装备和食物 甚至也不是药 而是勇气
《莲花》读后感(二):以后不再看安妮了。
之后看《告别薇安》和《八月未央》说都是安妮年轻时候写的东西,有点消极和晦涩。读后的确感觉如此。也一一原谅了。
原谅了,所以买了《莲花》
更多的,是冲封面去的。
看完莲花之后,我觉得大概我因为没有安妮对生活的体会,没有热情。其实是根本就没看明白吧。
《莲花》读后感(三):<莲花>是安妮最后的盛放
我倒觉得,<莲花>是安妮最后的盛放,归途.至此之后,她怕是很难再写出跟之前作品一脉相成的主题及文字.她的作品始终是在写那些内心孤寂的人试图与这人世融合接触的过程,表面平静不起波澜,实则灵魂激荡,血肉模糊.<二三事>是她的顶峰,如果说她在这本书里写的是追寻,求索,爱,宽容,恩慈以及最后的平静,那么<莲花>则是最后的回归,所有的一切,都融于天地之间,陷于无痕.
《莲花》读后感(四):关于莲花
原来书中并不理解的语句,随着经验的丰富渐渐理解,就像泡桐树上的花次第开放。
我们需要一些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当路标,因着自己的的人生,因着渺茫的希望。
黑暗中的向导,远离世俗的清醒者,他们向表达了人生的彷徨,孤独,黑暗。
生活是悲剧,而非喜剧。
《莲花》读后感(五):心是莲花开
看书的过程,很痛苦。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影子。那种心境就是近阶段的自己,所以一直读得很压抑。就如书中说的那样,
“你的身体里有两个分裂的人,一个带着野心和欲望,有力坚定,试图填补你的内心伤口,一个是安静的漫不经心的颓唐的你。你本该注定成功并且会一直成功下去,但你摆脱不了骨子里另一个的力量。那消极的黑色的力量,总是把正在上进的你往下拖拉。……”
一本书,一个阶段。虽然让人有些不禁的遐想,想着逃离,但至少清晰了自己的心,心伤的自己,无法自拔的自己,安静的坚持度过,怀掊心中的莲花,我相信会有自己安定的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