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的休息——大圆满
当我们奢谈“大圆满”这样神圣的字眼时,是否也在审视和检点自己的心态?
假如你看到别人很富裕、很优越,于是你也羡慕,想得到,那么,你修行“大圆满”的动机不可靠。
龙清巴说:“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很疲劳了,来,在大圆满之中休息。”
“韩獹逐块,狮子扑人”,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狗总是追逐客体的石头,而狮子追逐投石头的主体。
你是否感到追逐外物、心为物役的疲劳?为了房子,为了物质,为了名利,为了体面?
这些事物本身没有什么,但是你的心却日复一日感到痛苦、焦虑、困惑。所以你需要上帝,需要安慰,需要获取,需要满足。
但实际上,“追逐”的心让你无法安宁,只要有疲劳在,你就会很吃力。
——这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吗?
一个修行人,要寻找自己心灵的根源,而不是追逐它所制造的影象。如果心灵能得到休息,他就会明白修行的意义,就会了解大圆满心性休息。
嘎惹多杰说: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要安住在本来面目里,要获得最终解脱的信心。
世界的本质是心灵的影象。我们的心制造乐无数的影象,我们却为之痴狂或痛哭。因为我们没有直接查看它们的根源,如果你直接查看,你只会看到空性。
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只要你观察它们,它们就自动消解了,消解到什么地方去?一个空明而无任何参考点的本原心。一切幻想和现象都来自这个本原心。当你审视这些“活话剧”,一切就可以谢幕了,显露出赤裸的大舞台。
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它,所以,当你愤怒的时刻,请你立即观察愤怒的念头,结果愤怒自然就消失了,而显现出的则是清明无染的本真之心,它超越语言和概念。
本真之心不依赖于任何形式的努力和造作,它本身就是解脱的。当纠缠和自我分裂不再延续的时候,这就是心的休息。你从痛苦的幻觉或是天堂的梦想之中解脱。这是真正心灵的休息。
阿姜查说:佛陀教导的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拥有一个平静的心。
欢乐和痛苦都会都让我们疲劳,但如果你看破它们的空性本质,自然就会放下,心性得到休息,智慧得到释放,佛性本自具足。祖师所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