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国读后感摘抄
《酒国》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前看的……略重口。看到莫言就想起他说写作是为了吃饭,怪不得重口,要下饭嘛╮( ̄▽ ̄")╭
●奇谲诡异,意识流,元小说,通信,三重故事,结构也趋于纯属.放肆的想象不加控制的弥漫出虚无,腐坏的气息.唯一遗憾的就是有些疯魔了,语言仍旧可鄙
●这文字让人恶心,像一个醉酒癫狂的人的疯言疯语,自以为魔幻现实主义,其实是自我膨胀,自我满足。
●一部酒气熏天之作,奇幻惊悚,天马行空,嬉笑怒骂,戏仿炫技,调侃揶揄,自我开涮……读一会就要歇一会,要不然味太重。不到山东你是体会不到这部小说是写得如何好的
●重口,三重唱的结构有趣,最后作者在书里出现并吐槽亦有趣。以及,虽然没有宿醉的经历,但是读完头晕脑袋胀的感觉估计和宿醉差不多了。
●酒国是我十几年前读的,在我青少年时代乱读书的时候,在中国现代文学里面这本书是给了我最大震动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持续回想的作品。但是很奇怪,这本书受到了读者以及评论界的双重漠视。如果是生死疲劳证明了莫言是那一代作家里面才华最高的一个,酒国证明了他是最有创造力的一个。这一点没有疑问
●看了37%看不下去了。无法评价。
●有点推理小说的味道,故事没写完吧。。。
●寓意不明确。结尾如同那些酒一般醉醺醺的,就在不省人事的状态下匆忙结束了。
《酒国》读后感(一):酒国
说句实在话,对丁钩儿这个故事莫言笔墨不少,但效果并不好,有点混乱,情节处理有点欠妥,不过关于李一斗和莫言之间相互书信方式描述酒国及小说的几种写作形式还是觉得很有张力,小说有点狂人日记的影子,通过吃人拼酒的权贵揭露现实社会在那个年代也算比较有勇气,支持一下。
《酒国》读后感(二):一般好看
之前看过《生死疲劳》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看。看这本真的是觉得很荒诞,却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当中很多细节都没有仔细看。一是觉得过于荒诞,觉得是鬼扯,二是红烧婴儿的很多细节都觉得太瘆人了。匆匆看完,觉得大体还是很符合莫言的气质。什么都敢写,什么都敢想。另一方面酒文化确实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特色。对酒部分的描写更是细腻,无微不至。
莫言的这篇《酒国》是我少年时期读的第一部长篇,《酒国》的题材如此的新颖,故事更是扑朔迷离,尤其中间以作文形式穿插的另外一条主线。看似杂乱无章,絮絮叨叨,实则于荒诞中映照现实,莫老师的确是魔幻现实题材的高手。《酒国》如同一盘可口的杂烩菜,更如同一瓶烈性的伏特加。丁队长一本正经的调查一起似有幻无的惊天大阴谋与童年趣事交相辉映,每个人如此的分裂又如此的个性鲜明,于欢乐中透出悲伤
《酒国》读后感(四):戏谑的腹黑
你想,酒国市的干部腐败到如此程度,老百姓竟然没有扯旗造反,原因何在?因为有了鱼鳞少年!大家都在暗中看着、等待着鱼鳞少年对那些贪官污吏实行惩罚。
随便抽一句都是如此戏谑和具有腹黑的讽刺意味,我真不觉得酒国这个页面哪个人用心读了,我们就是期待有人肯为我们出头,渴望一个领导人出来改变一切,恨不得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也不肯为自己奋臂疾呼。
里面有些甚至黑了某平,以及对国家机器的讨论,实在太多腹黑的隐喻,我不太想的通这么多人多少是认真看完的。
《酒国》读后感(五):才开始看莫言的书
技巧和结构方面当然不用说,是很高超的。比如长篇套中短篇,叙述主人公的变化,外乡人的进入,有时候会被他的叙述逗乐,但写肉孩和酒宴的部分令我感到恶心。一直食欲不好,希望我能客观些,把它读完。
毕竟好的是借助李一斗的狂妄来写出更多不一样的话。这样可以突破个人心里障碍,挑战个人文风。而且很多实验性的写作,比如讲故事的时候,说,我们需要一个月亮,然后就有了一个月亮。这时读者和作者,作品三者并立,确实比较有趣。
我要怎样才能客服一些恶心的意象呢?真的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