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佩纶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张佩纶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3-14 15:17: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佩纶日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张佩纶日记》是一本由张佩纶 著 / 谢海林 整理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201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佩纶日记》精选点评:

  ●我再也不会买凤凰出版社的书了,纸张质量低劣排版点校没做好,还“近现代稀见史料”呢,被你们弄成这样良心不会痛吗

  ●此日记乃我整理,错讹问题责任全在我。因时间紧,任务重,日记中有些字迹实在难以识别,更重要的是本人水平有限,学识谫陋,第一次整理古籍,出现了一些错讹。本人不才,恳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正,希望能汇总整理成一个纠错表,以便各位使用。十分感谢!请发我信箱 xhl0926@163.com

  ●#1848/11/24-2016/11/24 纪念张佩纶168周年诞辰# 张佩纶的成体系资料确实是很稀见的,所以哪怕整理者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他付出的努力也仍然值得肯定。张佩纶感觉1884马江出事以后转型做学者了?成天写读书笔记。

  ●里边标点错误极其多,整理者似乎对晚清人物很不了解。聊胜于无吧,顺利抓到了张佩纶的小辫子。

  ●可以。

  ●在点校者前言第二段旁,批了一句,“脸大的可以”。

  ●出版社来信,称要重印,借此修改一些谬误,2017年3月凤凰出版社重印出版。后学不敏,错讹难免,敬请方家不吝赐教,以匡不逮。谢谢!

  ●读过影印本。现在有个整理本就不错了,当认真读,把错的地方记下来。

  ●怎么感觉这套书整理质量都不是太好……当然只翻过其中几套

  ●讀張愛玲的人,未必讀得進張佩綸。

  《张佩纶日记》读后感(一):@青城雪斋

  既然你说错误极其多,敬请把错误整理好,发到我邮箱 xhl0926@163.com 非常感谢!

  确实,这是我第一次整理晚清的资料,不了解其中内情。最关键的是,时间紧,任务重,校对少了。抱歉!有愧!

  《张佩纶日记》读后感(二):谪遣十年仍兀傲

  光绪十九年八月十一日,张佩纶在日记中写道:

刘梦林来。余在翰林屡论朝鲜君昏后谬,臣下朋党,军政不修,终为日本所吞并。而袁伟廷狙于花房竹添之役,侈然自大,于朝鲜则操之过蹙,于日本则漠不加意。心以为危,以询岁林。岁林亦以日本甚贫不足虑立论。余终不谓然,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徒知日本之贫而不知中国之苟安姑息,患更甚于日本也。北洋将骄卒怨,合肥老矣,左右又无良佐,徒恃一虚(懦)[骄]尚气之袁伟庭以支吾朝鲜,恐厝薪火上,自以为安耳。吾谋不用,尤愿吾言不验,则中国之福耳。岁林既去,为之太息久之,所谓曲突徙薪,无人领会也。

  此时距离甲午战争爆发还有一年,距离张佩纶遣戍废置却已有八年,壮士暮年,心犹未死。面对日益深重的边疆危机,张佩纶时常想起光绪初年中俄交恶时,清流如何策划让吴大澂帮办吉林边务。此时正是清流最为风光的日子,最终中俄修约、力挽狂澜,除开曾纪泽的虎口夺食,清流亦出力不少。翁同龢后来谈及此事时,大骂枢府诸公是一群“鸭鹅”而已!

  此时张佩纶尽管不在其位,但在北洋幕府中,总能嗅到战争爆发的语境。平日读史,也总有许多感慨议论。满腔忧愤,最终在一年之后变为现实。而作为“曲突徙薪”之人,张佩纶也不出意外再次遭到弹劾打击。

  光绪十九年,李鸿章与大清帝国都达到一生声望的巅峰。上年,正是李鸿章六十大寿,清廷特赏三眼花翎,汉臣绝无仅有。张佩纶亦在日记中仔细记下此事。生日当天,“贺客如云”,张佩纶旧友张之洞花费三天三夜亲自撰写万余字寿文,极尽阿谀,士林哗然。以至于张佩纶亦特地去信李鸿藻,讨要寿文一观。相反,张佩纶却在李鸿章幕僚逼迫,勉强写了几篇交差,并声明今后不入文集。而“独与内人谈诗”,并未去凑热闹。张佩纶并非有意怠慢,只不过是刻意回避。

  尽管李鸿章对张佩纶视为腹心,张佩纶内心却非常苦闷。不仅仅在于其在李鸿章幕府中饱受排挤,以至于“小合肥欲手刃之”,而是其内心对于国事仍然念念不忘。放逐之初,日记中基本都是“鉴别金石,校勘经史”等纯学术之事,至此,却平添许多古今史事,言谈议论间往往有所寄托,尤其是于宋史之中,对于司马光多有非议,对于王安石却时时赞颂,显然较之于清流时期已经有所改变。

  内心与现实的尴尬,屡屡见之于日记:“晚与合肥论洋布机器局事,甚愠。余已废弃,分当不交人事,而贫困无归,遇事又不能默默,非吏非隐,殊自愧也。”此语大概是其在李鸿章幕府之中的真实境遇,不过“贫困无归”而已。连前来看望他的樊增祥也感到其“窘迫已极”、“绝可怜也”,因此,希望张之洞能够设法将其调到武昌,以为保全。

  张之洞并未听从樊增祥的建议。相反,甲午战后,张佩纶再次贬放南京,张之洞时署江督,由此爆发著名的金陵之变。为讨好慈禧、抹杀政治影响,张之洞竟然逼迫张佩纶离开南京,“二张”交谊,遂一损再损。期间,张之洞曾遣梁鼎芬问讯,张佩纶答诗云:“谪遣十年仍兀傲”,正斯时也。

  《张佩纶日记》读后感(三):能出个整理本不错了

  读过影印本。现在有个整理本就不错了,当认真读,把错的地方记下来。

  涧于日记(2011-06-10 07:10:48)

  送李锡蕃还唐山,道出中门庄,询吴仁波家,则零落难言矣。为之立马踟蹰,先是唐山开矿欲延公正绅士,与居民联络,苦无其人,又欲开王兰庄敌河以利运,合肥意嘱四兄,恐不屑就。唐观察屡以为请,兄勉允之。遂与司道公请入局筹 水道。

  十四日,晴。

  自归唐山。

  十五日,晴。

  过陀上梁氏,买定梁艺林地三十亩,每亩东钱六十千,小租五千。梁氏昆仲四人,长麟祥绂廷,次文祥艺林,次兰祥瑞廷,次桂祥。月上始归。

  十六日,晴。

  议地不成,信步至庙中,(金时初建福禅院),双柏下读金乡贡进士李千都所撰碑文,庸劣不可录。明嘉靖碑为卫士孔经撰,术士殆经,字爵,里不能考,上有大阳郡三字,其族望矣(详没小志)。

  十八日,晴。

  李锡蕃及唐景星之徒侄来。

  十九日,晴。

  买定梁文元官租地九亩,价东钱乙千千至梁坨,定劵,梁艺林让户地三十亩,价每亩六十千。借丰润县志一部。

  二十日,晴。

  又买地十九亩,午前至八户庄定穴。唐山甲向微带。卯酉,先大夫弃养二十余年,始得吉卜。不孝之罪何以自赎耶。

  二十一日,午后雨。

  送李锡蕃 唐郁君还唐山。

  二十二日,晴。

  至八户庄量地,计梁艺林地二十七亩,东钱一千六百二十串,王福永福顺地十二亩三分八厘,东钱一千二百三十八串,赵永利地六亩八分五厘三,东钱六百八十五千三百。复以安穴在梁文元地内, 东钱一百五十千文,中人每千串, 三十串(凡为田五十五亩一分三厘三毫大钱)。

  总计坟地46.233亩,价钱3963串300文。

  二十三日,晴。

  至新军屯。

  二十四日,微雨。

  四兄、九弟至矿局,余所觅车中,变借一簿,笨车至屯,宿广顺永店,唐郁君赉银至 ,之同宿,与四兄左也。

  二十五日,作雪不成,午后晴。

  送郁君还唐山。由屯启行六十五里,宿玉田。

  二十六日,晴。

  晨起,行五十里,别山午饭,忆乙亥恭送梓宫归途,绕道省墓 齐家陀,一夕,以九月二十五过别山,有忆内诗。时将临娩也,夜宿邦均,主人知余名姓,来问竹坡,余阳为不知谢之。闻柳堂先生于十月初三安兆,惜咫尺不得往吊。夜坐,觉金华旧梦、茅店秋心,五中怅触,不能抑制,二十一日肠红,今日复然甚馁。

  二十七日,晴。

  五更起行七十里住下店,早饭过后,过 河,见盛京礼部差奏事官争渡,甚横,可叹余叱之,始夺气去。然商民已有受其鞭笞者矣,及过渡乃陷淖。众大快之至,烟郊余车央道,过潮河已昏黑。

  二十八日,晴。

  侵晨,由通州行,午后至京。安圃已出都 观音院,闻香涛继室亦以娩逝,走慰之。至朱宅,两儿出见依依,四姐病归廉宅,甚窘。

  二十九日,晴。

  过孝达可庄,得安圃书。

  三十日,晴。

  十月一日,晴。

  初二日,晴。

  李兰孙师、朱茗生、袁于久诸公相继来。

  初三日,晴。

  宿孝达处。得荣舫书。

  初五日,晴。

  命倪泰至通州觅舟。

  初六日,晴。

  过朱宅,赁其东院奉神主 两儿居之。

  初七日,晴。

  有客至,夜,孝达在回话。

  初八日,晴

  奉 生妣及内人、殇女柩出都,夜乘月放舟。

  初九日,晴。

  作致合肥书,夜放舟,过杨村破晓矣。

  初十日,晴。

  午后抵天津,吴观察毓兰来吊,张蔼青,戚也。合肥遣人来 驳船,为卫管船游击袁文彪。是日,寄容舫、安圃书,孝达、伯潜书,唁胡介卿书,谢张于虞书,夜梦见圭盒。

  张华奎,字霭青。

  吴观礼 (公元?年至一八七八年后不久)字子儁(一作子携),号圭庵,浙江仁和人。生年不详,卒于清德宗光绪四年后不久。潜心书史,内行甚笃。先由举人捐输,奖员外郎,分刑部。巡抚左宗棠廓清全浙,闻其学行,调佐戎幕。在幕共商战略,传宣进止,宗棠深赖之。以功荐保布政使衔,陕西候补道。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大考二等,充四川乡试副考官。观礼著有《圭盫文集》六卷,诗集四卷,《效蜀日记》四卷及《读鉴随录》三十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十一日,晴。

  按:直隶河渠志,蓟运河至盛家庄,还乡河北支自东北来会,又东南至江潢口还乡河南支,自东北来入之,经梁城所北分流,环城仍合于城南,又东南经芦台、军粮城会天津新河入海。此行由天津新河上溯蓟运入还乡河,举其所经者列于左。

  陈家沟……

  七里海……

  精忠河……

  俵口……

  河口……

  夜宿河口,候潮放舟,以四更至芦台。

  十二日晴。

  五刻至宁河,过东窝、田家庄等处,问稻地,均无存者。北人惰弛可慨。宁河谚云:三湾九十五,如不信问埋珠,九月问河流,横溢一片汪洋舟,由 上直行至丰台才四十余里,至是水涸,廉氏阡前又筑埝禁舟,迁回曲折、劳逸判然矣。埋珠村名不知何所取义。回忆亡妇尝言侍其大父宁河官署中,以能解寿怗语,意赐以银锁,扁舟过此,附 同归,虽忧居 痛,未暇言私,然梁城所何 稠桑驿耶?珠者朱也,埋珠之 为亡妇兆头。泊江潢口。

  十三日,晴。晨至丰台,遣驳船归,改舟赴青陀。仍宿王家店。南泊水仍未退,与油葫芦泊昆连,南北二十里,东西五十里。若泄水于王兰庄河,规为稻田, 上腴也。 与四兄商之。

  十四日,晴。

  晨起,奉 生母灵 并挈亡妇柩至家,入屋,凄凉人生,至此何堪设想。吊者甚众。

  十六日,晴。

  入县报扶柩到籍,邑令谌瑞卿(命年)留宿衙 ,谈至深夜始寝,谌君,上元人,壬戌进士,老吏也。

  十七日,晴,大风。

  巳刻,由县归陀。过天宫寺,不暇一游,得牛 榻,本今日在衙 遇陶作舟孝廉(楫),乃寿人诗同年。辛未曾在 舍一遇,今又萍水相值,亦缘也。造物何心,使与陌路之人每每巧合如此,而母子夫妇间必强割之。何欤?思之,怨愤、痛恨交集五中矣。

  附:齐家陀至县路程

  齐家陀五里山王寨又三里西欢陀又七里何家庄又三里肖家庄又五里,崔家屯又十二里,女过庄有店,可尖,又五里,白沫子,近黑龙河,有水田,又五里,孙家庄,又五里,南台又五里,丰润县,共六十五里。

  篑斋日记

  七月二十日,晴。

  光绪五年,张佩纶与李鸿藻关系渐密:

  (二月五日)昨归,知李兰孙师相招,清晨赴之,论会馆事。

  (二月十六日)兰师约孝达与余同诣,过柳门。

  (二月二十五日)过兰孙师时,将扶榇归也,坐中遇香涛。(40)

  京途中再次过津,李鸿章挽其逗留二十余日,两人无所不谈,张佩纶见所未见:

  谈及俄事,以将士均气盛,同心犹堪一战,并以余能胜阃外。曰为将须心定气壮,子皆有之。余知合肥素喜荐举,因力拒焉。此皆余锋铓不敛之病也。

  余登台亲试水雷,二电线甫发,雷声已震,一瞬真可千里也。

  余欲还都,合肥留待清卿,夜请合肥定北洋水师规模,以阻浮议或因循,合肥遂以相属。谈次及进退人才事,余以为此本朝强弱之机,未可委诸天数,合肥瞿然。(55)

  《张佩纶日记》读后感(四):2017年3月凤凰出版社重印,有修订!另附初印本勘误表。

  凤凰出版社2017年初来信,称要重印,故借此修改一些谬误,2017年3月凤凰出版社重印出版。后学不敏,错讹难免,敬请方家不吝赐教,以匡不逮。谢谢!

  如使用初印本,请参考下面的勘误,给大家带来不便,抱歉!

  另,非常感谢不少师友、网友来信匡正错误,现一并致谢!

  《张佩纶日记》修订勘误

  (按,2月8日接凤凰出版社编辑电话,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二辑要出版修订本,须13-14日提交修订文档。忙碌五昼夜,成此勘误文档。错误满纸,心中赧然!是以为诫。2017.2.13)

  1. 《前言》第1页第2自然段第2行: 近代珍稀 改为:中国近现代稀见

  2. 《前言》第4页倒数第2自然段末尾:移入 改为:移入脚注

  3. 第1页初一日条:伯潜前辈来,谈校 改为:伯潜前辈来谈。校

  4. 第1页初三日条:延汝翼、定生母方解。星垣来  改为:延汝翼定生母方。解星垣来

  5. 第1页初六日条:勘《营田水利图说》 改为:勘《(营田水利)[水利营田]图说》

  6. 第2页初七日条:署大京兆贰农部    改为:署大京兆,贰农部

  7. 第2页初八日条:迁居兵马司中卫也   改为:迁居兵马司中街也

  8. 第2页初八日条:顾暤民    改为:顾皞民

  9. 第2页初十日条:谓余自吴观礼……殁后,出言多谐谑处识之  改为:谓余自圭盦殁后,出言多谐谑处,识之

  10. 第2页十一日条:为莲池师命士子有记录……此可为读书桯范   改为:为莲池师,命士子日有记录……此可为读书程范

  11. 第3页十五日条:十四日有谕,饬廷臣恭录之  改为:十四日有谕饬廷臣,恭录之。

  12. 第4页二十二日条:来校《营田图说》   改为:来。夜校《营田图说》

  13. 第4页二十三日条:过潘□□。《畿辅水利四案》一书较吴先生 改为:过潘[芸阁]《畿辅水利四案》一书,较吴先生

  14. 第4页二十五日条:吊全相家妇丧,过乐山介轩   改为:吊全相冢妇丧,过乐山、介轩

  15. 第5页初三日条:往吊,恂予内艰   改为:往吊恂予内艰

  16. 第5页十四日条:並延张中丞    改为:并延张中丞

  17. 第6页二十二日条:张观淮,截取  改为:张观淮、截取

  18. 第6页二十五日条、二十六日条:皂师  均改为:皁师

  19. 第7页十三日条:翁同龢之元子 改为:翁同龢之兄子 并著李鸿章查明。宝森在直隶时,官声政绩究竟如何 改为:并著李鸿章查明宝森在直隶时官声政绩究竟如何

  20. 第7页十八日条:惟应分别年资统计,历俸试俸并无  改为:惟应分别年资,统计历俸试俸,并无

  21. 第8页二十七日条:分赠里客 改为:分赠坐客 出使时沈幼丹 改为:出使时凂幼丹

  22. 第8页二十八日条:宝鋆开国史馆总裁,阅兵大臣荣禄开工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全庆调工部 改为:宝鋆开国史馆总裁、阅兵大臣,荣禄开工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全庆调工部

  23. 第9页初七日条:吾以为圣人严明治象也   改为:吾以为圣人严明,治象也

  24. 第9页十五日条:十四妻亡于先,期殇    改为:十四妻亡,子先期殇

  25. 第10页十八日条:迄今未复饬,仓部 改为:迄今未复,饬仓部

  26. 第10页十九日条:于恒年丈 改为:子恒年丈

  27. 第10页二十二日条:按察使国英 改为:江西按察使国英

  28. 第10页二十三日条:前辈小集,宴宾斋 改为:前辈小集宴宾斋

  29. 第10页二十六日条:三品以下京堂察典休致,太医 改为:三品以下京堂察典,休致太医

  31. 第12页二十一日条:朱茗生见过 改为:朱茗笙见过

  32. 第12页二十二日条:贺柳门,得中允之喜 改为:贺柳门得中允之喜

  33. 第12页二十六日条:工部尚书贺寿慈妻以义女与之因缘 改为:工部尚书贺寿慈妻以义女,与之因缘 其捏称贺寿慈亲戚诘问,该尚书其人 改为:其捏称贺寿慈亲戚,诘问该尚书,其人 待漏下,直至 改为:待漏下直,至

  34. 第13页二十八日条:素日亦无往来。覆奏得旨 改为:素日亦无往来覆奏,得旨

  35. 第13页初一日条:接见香涛,托书 改为:接见。香涛托书

  36. 第13页初六日条:坐中读此,旨谓 改为:坐中读此旨,谓

  37. 第14页十四日条:皞民归,自天津来此夜话 改为:皞民归自天津,来此夜话

  38. 第14页十五日条:贺茗生 改为:贺茗笙

  40. 第15页十八日条:而大致尚合其人。知重 改为:而大致尚合。其人知重 得见皋兰疏答子久 改为:得见皋兰疏。答子久 独泛望帝化春魂 改为:独从望帝化春魂 寂寂邻春合闭门 改为:寂寂邻舂合闭门

  41. 第16页二十三日条:有汉臣虽舍死活名者 改为:有汉臣虽舍死沽名者

  42. 第16页七月二十日条:苫凶偷生 改为:苫块偷生

  43. 第17页二十日条:余不能”两语,不置 改为:余不能”两语不置 常师赠素羊裘 改为:常师母赠素羊裘 久鐍内闺笥中行箧,取以 改为:久鐍内闺笥中,行箧取以

  44. 第17页二十二日条:沿河大熟 改为:沼河大熟 天时雨时阴 改为:天时雨时晴

  45. 舟人误以为香河,至河西务 改为:舟人误以为香河,香河至河西务

  46. 第17页二十三日条:通商大臣署前浮桥圯改作之 改为:通商大臣署前浮桥圯,改作之 暂寓针市街大伙巷。顾皞民观察许往谢 改为:暂寓针市街大伙巷,顾皞民观察许。往谢

  47. 第18页二十三日条:归寓,与皞民相见谈次,涕泪 改为:归寓,与皞民相见,谈次涕泪

  48. 第18页二十七日条:阅其注中琐闻,碎录以资消遣 改为:阅其注中琐闻碎录,以资消遣

  49. 第18页二十九日条:叶子晋许入城 改为:叶子晋许。入城

  50. 第19页初二日条:两处渔产械斗……宜设营,泛以专责成 改为:两处渔户械斗……宜设营汛,以专责成 辄有小岛,云幸民贫 改为:辄有小岛云,幸民贫

  51. 第19页初三日条:醒则已达关港矣 改为:醒则已达闵港矣 读《米子家礼》……以《家礼》非米子之书 改为:读《朱子家礼》……以《家礼》非朱子之书 深可痛矣 改为:深可痛哭 勉书人子之心 改为:勉尽人子之心

  52. 第19页初四日条:赞中云“质直则汲黯”,卜式、长孺 改为:赞中云“质直则汲黯、卜式”,长孺

  53. 第20页初七日条:谓是伯驹之元 改为:谓是伯驹之兄

  54. 第20页初十日条:泪不可遏,敬迁庶母李太恭人灵輀于外舟中, 改为:泪不可遏。敬迁庶母李太恭人灵輀于外舟中。

  55. 第20页十三日条:劝其洁妇子南旋 改为:劝其挈妇子南旋

  56. 第21页十四日条:欲急北发芷乡,百日 改为:欲急北发,芷乡百日

  57. 第21页十六日条:率乡人割俸建长康司事 改为:率乡人割俸建,长康司事

  58. 第21页十八日条:然则名字为石之字,误无疑 改为:然则名字为石之字误无疑 今《毛传》石伪为名 改为:今《毛传》石讹为名

  59. 第21页十九日条:岁木星也 改为:岁,木星也 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 改为: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

  60. 第22页二十日条:段注引《玄应》曰 改为:段注引玄应曰 当是。从父 改为:当是从父 《玄应》从为之辞鄙矣……《玄应》说固未惬心,责当 改为:玄应从为之辞鄙矣……玄应说固未惬心贵当

  61. 第22页二十一日条:必曰非空硁硁之私 改为:必曰非空。硁硁之私

  62. 第22页二十二日条:书贾以湖北局刻本来售 改为:书贾以湖北局刻来售

  63. 第23页二十九日条:道饥渴,小轮船 改为:道饥渴,以小轮船

  64. 第24页初三日条:七里海、搨河淀 改为:七里海、(搨)[塌]河淀 许氏《说文》别解者皆遭排斥 改为:许氏《说文》,别解者皆遭排斥

  65. 第24页初五日条:过西淮,沽环庄西济陀 改为:过西淮沽、环庄、西济陀

  66. 第25页十七日条:金乡贡进士李于都 改为:金乡贡进士李千都

  67. 第26页二十二日条:复以安穴在梁文元地,内酬 改为:复以安穴在梁文元地内,酬 删去此页脚注“整理者,按原文作‘酧’,同‘酬’。”

  68. 第26页二十六日条:十月初三日安兆 改为:十月初三安兆

  69. 第27页初二日条:李兰孙师、朱茗生 改为:李兰荪师、朱茗笙

  70. 第27页初八日条:奉生妣及内人殇女柩出都 改为:奉生妣及内人、殇女柩出都

  71. 第27页初十日条:谢张于虞书 改为:谢张子虞书

  72. 第28页十一日条:下通潮汐以东,陈家沟 改为:下通潮汐,以陈家沟 入七里海即出 改为:入七里海即此

  73. 第28页十二日条:侍其大父,宁河官署中以能解解春帖语,意赐 改为:侍其大父宁河官署中,以能解解春帖语意,赐

  74. 第28页十四日条:并洁亡妇柩至家 改为:并挈亡妇柩至家

  75. 第29页十七日条:而毋于夫妇间 改为:而母子、夫妇间

  76. 第29页十九日条:过粮梁名下 改为:过粮。梁名下

  77. 第29页二十二日条:哭吊其墓奠,时雪势甚大,礼成,雪止 改为:哭吊其墓,奠时雪势甚大,礼成雪止 今空称为雪御史矣 改为:今宜称为雪御史矣 车夫言油葫芦泊非官地 改为:车夫言油葫(卢)[芦]泊非官地

  78. 第30页二十七日条:朱茗生过谈 改为:朱茗笙过谈

  79. 第30页二十八日条:出党峪山下,经 改为:出党峪山,下经 上都兵,自辽东入,讨撒敦等,拒之于蓟州东,沙流河是也 改为:上都兵自辽东入讨,撒敦等拒之于蓟州东沙流河。是也 久失温,请愿痛笞之 改为:久失温凊,愿痛笞之

  80. 第30页初一日条:闻崇地山使俄国伊犁事,许俄三事,一曰犒师,款二百六十八万;二曰通商嘉峪关,准出入天山南北,贸易免税,张家口设行栈,尼布楚、归化城通运道,三曰定界伊、喀、塔三城,重定界址 改为:闻崇地山使俄,因伊犁事,许俄三事:一曰犒师,款二百六十八万;二曰通商,嘉峪关准出入,天山南北贸易免税,张家口设行栈,尼布楚、归化城通运道;三曰定界,伊、喀、塔三城重定界址

  81. 第31页初六日条:茗生来两次 改为:茗笙来两次

  82. 第31页初八日条:廖榖士 改为:廖谷士

  83. 第32页十四日条:苫凶中承来吊唁 改为:苫块中承来吊唁

  84. 第32页十四日条:孝达言余之为人如玉质,间石不加磨砻 改为:孝达言余之为人如玉质间石,不加磨砻

  85. 第35页初一日条:先生就义苏州 改为:先生就义蓟州 成元白隙末之伪 改为:成元白隙末之讹 刘自解端罩、朝珠,敛之豸补用采画 改为:刘自解端罩、朝珠敛之,豸补用采画 坐者皆有诗 改为:坐皆有诗

  86. 第36页初一日条:苴墨绖 改为:【墨】苴绖 夜入,会城即日 改为:夜入会城,即日 私冀就宦冏寺 改为:私冀就官冏寺 录入止足传中 改为:录入《止足传》中

  87. 第36页初二日条:发往广西马平平南县 改为:发往广西,历马平、平南县

  88. 第37页初五日条:可用人力助之过此,仍可行也 改为:可用人力助之,过此仍可行也 颇承宜可 改为:颇承肯可

  89. 第37页初六日条:治惧亦难克己可以治怒 改为:治惧亦难。克己可以治怒 王文勤公尝以治惧句对止谤,莫如自修,书以自警 改为:王文勤公尝以“治惧”句对“止谤莫如自修”,书以自警

  90. 第38页初六日条:以勖。余窃谓 改为:以勖余。窃谓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者,温润之物若 改为: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

  91. 第38页十一日条:至新茔阅视界地,作栅以便堆积木石 改为:至新茔阅视,界地作栅,以便堆积木石

  92. 第39页十二日条:执事皆宗亲,姻戚皆乡望耆年 改为:执事皆宗亲姻戚,皆乡望耆年

  93. 第39页十三日条:欲用棉花火药禁毁王宫 改为:欲用棉花火药焚毁王宫

  94. 第42页初六日条:盛旭人【盐】道康 改为:盛旭人盐道康

  95. 第47页三十日条:合肥意在吾。族侄 改为:合肥意在吾族。侄

  96. 第54页初十日条:此教事 改为:此数事

  97. 第56页二十九日条:读《庄子》、《汉书·叙传》 改为:读《庄子》。《汉书·叙传》 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 改为: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 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 改为:今吾子已贯仁(谊)[义]之羁绊

  98. 第59页十六日条:洁朱存 改为:挈朱存

  99. 第72页初十日条:段引“《御览》:鴠,可旦也,”最为古本 改为:段引“《御览》:鴠,可旦也”,最为古本

  100.第72页十一日条:萆,洁也 改为:萆,挈也 《正义》王瓜萆洁者 改为:《正义》王瓜萆挈者 王瓜为萆洁 改为:王瓜为萆挈 萆洁,《唐韵》……《博雅》菝洁 改为:萆挈,《唐韵》……《博雅》菝挈

  101.第73页十三日条:乃复归之。合肥寓庐临城 改为:乃复归之合肥。寓庐临城

  102.第84页二十日条:文欣定当同用,不当分用也 改为:文、欣定当同用,不当分用也

  103.第90页初六日条:魏默生《圣武记》 改为:魏默(生)[深]《圣武记》 传文忠、阿文成 改为:傅文忠、阿文成 诗实不佳 改为:此诗实不佳

  104.第90页初七日条:并告子涵,欲集赀 改为:并告子涵欲集赀

  105.第92页十八日条:【顾】何东发之,责人无已耶!至秦晋抅兵 改为:顾何东发之责人无已耶!至秦晋搆兵

  106.第98页初五日条:松琴来谈 改为:松岑来谈

  107.第100页廿九日条:遣武明、胜迓两儿 改为:遣武明胜迓两儿

  108.第114页二十七日条:《榖梁》、《庄子》有五年 改为:《榖梁》庄二十有五年

  109.第123页廿三日条:午后苏复自都还 改为:午后苏(复)[福]自都还

  110.第124页三十日条:《黄氏日抄》以涪翁文,以庄周《内论》为第一 改为:《黄氏日抄》以涪翁文以《庄周内论》为第一 加当页脚注:整理者按,黄庭坚作有《庄子内篇论》。

  111.第127页初七日条:三代则杂采《诗》《书》、《左氏》 改为:三代则杂采《诗》、《书》、《左氏》

  112.第136页第三自然段:车臣行盟洁台员弁亦至 改为:车臣汗盟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上下结构,上封,下糸]台员弁亦至

  113.第153页初三日条:运斋(即吴大澂之弟吴大衡,字谊卿)书 改为:运斋书

  114.第153页重午日条:螺师门骨牌衖[巷] 改为:螺师门骨牌衖 按,“衖”,古同“巷”。

  115.第153页初六日条:午后张子莼来 改为:午后张沚莼来

  116.第154页十六日条:秀韵不及揭奚斯 改为:秀韵不及揭傒斯

  117.第156页初七日条:作《和再同密渍荔枝诗》 改为:作《和再同蜜渍荔枝诗》

  118.第157页十一日条:薄莫微雨 改为薄暮微雨

  119.第159页十八日条:再同复寄孝达书及荔支 改为:再同复寄孝达书及荔枝

  120.第162页:惕。敬也。王据《玄应》改惊也 改为:惕。敬也。王据玄应改驚也

  121.第182-183页十五日条:后世唯桑(宏)[弘]羊 荆公以桑(宏)[弘]羊 均改为:桑弘羊 按,避讳字径改。

  122.第213页十一日条:顾不能超然于埃[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之外 改为:顾不能超然于埃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之外

  123.第206页初七日条:听泉归 改为:听泉而归 未必非同乡先达略寓景行之意也 改为:未必非同乡先达,略寓景行之意也 苏子由弹吕惠卿云,放麑违命也。推其仁,则可以托国,食子徇君也。推其忍,则至于弑君……诚忍子由弹之是也 改为:苏子由弹吕惠卿云:放麑,违命也,推其仁则可以托国;食子,徇君也,推其忍则至于弑君……诚忍,子由弹之是也

  124.第207页十六日条:夫用古乐府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呼从母 改为:夫用古乐府“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呼从母

  125.第216页初三日条:邱友濂抚湘 改为:邵友濂抚湘

  126.第219页初六日条:想灵其来格当,亦顾而乐之也 改为:想灵其来格,当亦顾而乐之也

  127.第221页二十八日条:叶鞠常来 改为:叶鞠(常)[裳]来

  128.第236页十四日条:安圃洁眷赴任 改为:安圃挈眷赴任

  129.第236页十七日条:弟侄洁眷乘新裕南行 改为:弟侄挈眷乘新裕南行

  130.第259页初二日条:叩其学文不甚主桐城 改为:叩其学,文不甚主桐城

  131.第291页十四日条:黄建芫 改为:黄建(芫)[莞]

  132.第297页初四日条:魏效河外 改为:魏効河外

  133.第298页初六日条:驯至桑(宏)[弘]羊 改为:驯至桑弘羊

  134.第299页初九日条:高阁老宏图家 改为:高阁老弘图家

  135.第310页初五日条:有《中庸说》、《论语》《孟子》解、《易丛说》 改为:有《中庸说》、《〈论语〉〈孟子〉解》、《易丛说》

  136.第313页十四日条:仙人郑思远常骁彪 改为:仙人郑思远常(骁彪)[骑虎] 郑拔彪须及热插齿间即愈 改为:郑拔(彪)[虎]须,及热,插齿间即愈

  137.第313页十五日条:此赋实超木元虚 改为:此赋实超木玄虚

  138.第318页二十六日条:竟坎[土禀]以终 改为:竟坎壈以终 按,是不是字体输出有问题,原稿不误。

  139.第325页十一日条:唐虽有盐铁,使大抵详于盐 改为:唐虽有盐铁使,大抵详于盐

  140.第329页二十日条:梁曜北以史公漫举一诗而属之夷齐说,甚浅谬 改为:梁曜北以史公漫举一诗而属之夷齐,说甚浅谬

  141.第331页二十五日条:定武廋本,笔意不恒 改为:定武瘦本,笔意不恒

  142.第334页初三日条:以详务为进身之梯者也 改为:以洋务为进身之梯者也

  143.第334页初五日条:邵香严丈授以 改为:邵香(严)[岩]丈授以

  144.第338页十八日条:马上得之”语,“可以马上治之 改为:马上得之,讵可以马上治之

  145.第343页初一日条:以牛乳八合寄伯潜 改为:以牛乳八(合)[盒]寄伯潜

  146.第351页十八日条:任用小奄寺 改为:任用宵小奄寺

  147.第361-362页初九日条:书成请封,其母盖虑叙官必为人所嫉也 改为:书成,请封其母,盖虑叙官必为人所嫉也 殆孝友潜德,积久必发之故与 改为:殆孝友潜德积久必发之故与

  148.第378页十三日条:如子由自南都来别 改为:如《子由自南都来别》

  149.第386页二十八日条:明之亡,不亡于启、正 改为:明之亡,不亡于启、祯

  150.第391页十一日条:均北宋而未免搀淡。其无一字一笔描补者 改为:均北宋。而未免搀淡其无一字一笔描补者

  151.第396页二十五日条:《古文苑》以韩元吉所次,九卷本,为善章樵本,取史册所遗补之 改为:《古文苑》以韩元吉所次九卷本为善。章樵本,取史册所遗补之

  152.第398页初八日条:蒯礼卿洁眷出都 改为:蒯礼卿挈眷出都

  153.第407页初九日条:永宝、隶古均来观书画遣兴 改为:永宝、隶古均来。观书画遣兴

  154.第411页廿二日条:拟去其太甚过而存之 改为:拟去其太甚,过而存之

  155.第412页廿七日条:钱竹汀先生与冯星实鸿胪《书苏诗年谱》。先生于景祐丙子十二月十九日不见干支,以《辽志》朔考证之。是年……殊未足信。竹汀本精于历算,此说一出注家,均以苏公 改为:钱竹汀先生《与冯星实鸿胪书》:“(苏诗)《年谱》‘先生生于景祐丙子十二月十九日’,不见干支。以《辽志》朔考证之,是年……殊未足信。”竹汀本精于历算,此说一出,注家均以苏公

  156.第427页正月元旦条:通唐、宋之界而上,无晚唐波靡之音 改为:通唐、宋之界,而上无晚唐波靡之音

  157.第431页初八日条:古人作诗断句,辄入他意 改为:古人作诗,断句辄入他意

  158.第445页初八日条:复得士礼居残刻一二种,德宝始知余入都买琴一 改为:复得士礼居残刻一二种。德宝始知余入都,买琴一

  159.第449页二十三日条:袁正献公《洁斋集》 洁斋有《管仲论》 洁斋有《蜡梅》一首 “洁”字均改为:絜

  160.第450页二十五日条:改琦收藏图。书又名 改为:改琦收藏图书。又名

  161.第476-477页初四日条:其论山谷云,“除拗体似杜而外,以物为人一体,最可法”。然亦 改为:其论山谷云:“除拗体似杜而外,以物为人一体,最可法。……然亦 则近于凿 改为:则近于【穿】凿 按,《环溪诗话》中无“穿”字。

  162.第486页初七日条:独遗攻(愧)[愧] 改为:独遗攻(愧)[媿]

  163.第487页初八日条:兹阅攻(愧)[愧] 改为:兹阅攻(愧)[媿]

  164.第504页初四日条脚注:陈本礼注李贺涛《协律钩玄》 改为:陈本礼笺注李贺诗为《协律钩玄》

  165.第516页二十八日条:万字香四合 改为:万字香四(合)[盒]

  166.第518页初二日条:邀县学武校官联壁、珏生来谈 改为:邀县学武校官联璧、珏生来谈 卷末立荆公新学,略苏氏蜀学,略则非是 改为:卷末立荆公新学(略),苏氏蜀学(略),则非是

  167.第520页初九日条:忽上曾太尉,书蔡卞之王夫人,读其 改为:忽上曾太尉书。蔡卞之王夫人读其 笑谓“适从曾相池中飞来”,诚为可鄙 改为:笑谓“适从曾相池中飞来”。诚为可鄙

  168.第521页十二日条:派保廩生吴廷濂兰披轩 改为:派保廩生吴廷濂兰坡轩 按,“兰坡轩”三字用小五号字体

  169.第532页十四日条:楼攻愧有 改为:楼攻媿有 按,原稿作“媿”。

  170.第557页十五日条:以生母生日得此,书为名之 改为:以生母生日得此书,为名之

  171.第608页十九日条:《攻愧集》一百二十卷 改为:《攻(愧)[媿]集》一百二十卷

  172.第609页二十日条:《攻愧题跋》数卷 改为:《攻(愧)[媿]题跋》数卷

  173.第619页初七日脚注条:此条脚注“整理者按……日记不清楚。”,全部删去。

  174.第622页十五日条:卫汝、贵孙、显寅 改为:卫汝贵孙显寅

  175.第642页初一日条:以五法九政受知浙督程元章。 改为:以五法九[政受知浙督程元章]。

  176.第668页三十日条:文裕(即陆深谥号)之倨傲乃小疵 改为:文裕之倨傲乃小疵

  177.第678页十九日条:因伟郎患(炸腮)[痄腮] 改为:因伟郎患(炸顋)[痄腮]

  178.第678页二十三日条:两轮各洁三 改为:两轮各挈三

  179.第679页二十六日条:泊齐家埝圈,埝皆属交河 改为:泊齐家埝。圈、埝皆属交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