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芒果之歌》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芒果之歌》观后感100字

2020-11-09 06:54: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芒果之歌》观后感100字

  《芒果之歌》是一部由常彦 / 张普人执导,俞平 / 徐展 / 刘文治 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芒果之歌》观后感(一):如何看待教育革命

  

“党和毛主席把建设新世界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资产阶级也把复辟旧世界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现在资产阶级还没有消灭,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里,占领与反占领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啊!余从吾口口声声以为工人阶级为主,实际上是拉拢腐蚀工人,打击陷害工人,他这种偷窃成果、推卸罪责的险恶用心你因该认识清楚了。斗争是复杂的,红卫兵的岗位不能撤!”

  《芒果之歌》观后感(二):关于“芒果”的背景

  在毛泽东将广西的派系冲突归咎于“阶级敌人”与“反革命”,并于一九六八年七月三日发布的指示中要求暴力行为即刻停止时,他其实是在对全国各地的造反派喊话。他所说的话广为传播,但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暴力事件依然持续发生,未见衰退。七月二十四日又有新的命令发布,要所有造反派遵从七月三日公布的指示,放下他们的武器。接下来那段时间里,毛泽东为了宣扬党的新路线,便派出大批由工人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大学。 七月二十七日那天,来自六十多家工厂的大约三万名工人朝清华大学前进,一边挥舞着七月三日指示的副本,一边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他们遭遇死硬派的残存红卫兵激烈抵抗,对方拥有冲锋枪、步枪,甚至还有一辆临时自制的坦克车。这些学生开火杀死了五名工人,另有许多人受伤。到了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都离弃了他们的校园。还在坚持抵抗的人早已迷失在一个看似永无休止、并且已经失控的派系斗争轮回中。不过,他们的队伍因为数百名其他省分的造反派到来,而有了复苏迹象。这些造反派中,有部分是在韦国清不断攻击南宁的解放路时设法逃出来的。两年前挺身反抗工作组的火爆领袖蒯大富,现在则宣称有一只“黑手”派了那批工人来摧毁他的革命。 蒯大富和其他四名红卫兵领袖被召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数天前的七月二十五日,周恩来与康生才分别接见来自广西的造反派,指责他们为阶级敌人工作。康生盘问道:“你要老实交代在北京造了些什么谣言?参加了些什么黑会?搞了些什么黑活动?哪个黑司令部指示你的?”陈伯达也插话:“清华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吗?蒯大富不要狂妄自大。什么叫马列主义,什么叫毛泽东思想,他们懂得多少?” 在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由江青、林彪、周恩来、叶群、康生、谢富治和其他文化革命小组的成员陪同。与他们面对面的是最具影响力的红卫兵领袖当中的五名,其中包括现已成为市革委副主任的聂元梓。蒯大富因为还身陷清华大学的冲突中而来晚了。于是毛泽东先声夺人,对蒯大富声称在进驻他学校的宣传队背后有黑手一事讥讽了一番:“黑手就是我嘛!他又不来抓,抓我就好,来抓我嘛。”毛泽东指控造反派刻意无视他七月三日的公告:“有人讲,广西布告只适用于广西,陕西布告只适用于陕西,在我这里不适用。那现在再发一个全国性的布告,如果谁继续违反,打解放军,破坏交通,杀人放火,就是犯罪。如果有少数人不听劝阻,坚持不改,就是土匪,就是国民党,就要包围起来,还继续顽抗,就要实行歼灭。” 八月五日,也就是毛泽东用自己亲自写的大字报宣告“炮打司令部”后两周年,他送了一篮芒果给清华大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里的工人,那些芒果是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在北京进行正式访问时送他的礼物。隔天,宣传机器便加足马力使劲宣传,各地报纸都报导了工人们的欢欣雀跃。他们开心欢呼,感动落泪,高喊着毛泽东的语录,誓言对主席效忠。所有人都明白了此举的含意,这是一记清楚明了且意味深长的警告,要学生们不得反抗宣传队的惩戒行动。这表示工人又重新掌权了。如果这样的讯息还不够清楚,那么姚文元还写了一篇文章,提供了革命最后一个阶段的立论基础。文章的标题是〈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 这是红卫兵的末日。最后一轮愤概激昂的指控和反控结束后,大学校园中扩音器持续不断的喧闹声终于停止了。北京一片宁静,令人欣喜。学生们看起来死气沉沉,他们跟在毛主席的肖像后方行进是因为习惯了,而不是出于信念。毛泽东暂时搁置了文化大革命。 接下来的几周,宣传队进入了全国的大学和中小学。他们的正式名称是“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不过队伍中并没有农民,也只有几个工人。这些宣传队都是由打扮成平民的军人及忠诚的党干部所组成的。 宣传队掀起了芒果热潮。在清华大学,那些毛泽东赠送的神圣芒果中,有一颗被保存在装了甲醛的瓶罐里,供所有人瞻仰。很快地,到处都出现了塑胶和蜡质的复制品,同时有数百万名工人排队,就为了一睹神圣的芒果。在靠近西伯利亚边境的大庆油田规定每个人都要去看芒果,于是工人全数在零下三十度的隆冬时节,搭着没有暖气的巴士去观赏这颗国宝。大家都知道他们看到的是蜡制的山寨品,但是无人吭声。芒果的图像出现在徽章、铅笔盒、糖果包装纸、被套、水盆、杯子和餐盘上。十一国庆的游行上还有巨大芒果花车。还有一部名为《芒果之歌》的电影推出。 一九六八年九月七日,周恩来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讲台上,宣布全面胜利,所有省分和主要城市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周恩来说:“现在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这可以说,我们终于在这二十个月反复的斗争中,粉碎了以中国赫鲁雪夫为首的党内一小撮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叛徒、特务、内奸企图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实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一个月后,刘少奇被正式开除党籍,并且宣告为“一个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是罪恶累累的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

  《芒果之歌》观后感(三):芒果的故事

  不熟悉背景的话,怕是不能理解电影为何叫“芒果之歌”。这个芒果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1968年,巴基斯坦(还是阿尔巴尼亚??)送了一篮新鲜芒果给毛主席。毛将此稀罕之物转送给了清华大学 “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当时是个人崇拜达到顶点,领袖的一言一行都会无比放大,这一“送芒果”的行动也是如此。

  芒果不好保存,而面对圣物谁又敢下口?于是就有若干蜡制(或许是塑料或石膏制)的芒果复制品面世,并以毛主席的名义送到全国各地。而全国革命人民皆确认即使复制品也与真货同等神圣,于是就掀起长达数月的芒果崇拜狂潮。各地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率成千上万激动万分的革命群众去迎接蜡制芒果,欢呼庆祝通宵达旦,又日以继夜。

  芒果的故事,是个人崇拜下的典型事例。电影嘛,直面当年文攻武斗,红总司大战工宣队,如果拍成纪录片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