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与河流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时间与河流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10 04:04: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与河流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与河流》是一本由(美)托马斯·沃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4.00元,页数:808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与河流》精选点评:

  ●渴望传奇的故事

  ●看了一半,太罗嗦了。

  ●有点罗嗦

  ●像这——种——不停——地加——加——破——折号——的写——法用多——了会——让我——觉得——是作——者的问题。 不能想象没有珀金斯的沃尔夫会写成什么样,以为这是天使望故乡的续集,其实它是美国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封底上福克纳的评语写得对啊,沃尔夫竭尽全力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其他的一切基本都舍弃了。沃尔夫特别喜欢报菜名,后半部分看到菜名直接跳过了。他对人物的好恶太显而易见了,那些令人厌倦的谈话方式过于夸张,用力过度了。和斯塔维克的情节可以说是全书最真切而感人的,尤其是分离时刻的对话,“你从我这里夺去了我最想要的东西,而你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尤金在粗俗不堪的真实生活和浪漫高雅的文学梦之间挣扎。

  ●脑残粉又看了一遍。

  ●每天一锱一铢地也算是在暑假结束前把这本书念完了,前三部实在是精彩得不行,又尤其是第一部,后头的落差太大。

  ●托马斯沃尔夫写出了太多能引起共鸣的东西,乘火车经过陌生的城镇、城市中与百万张陌生面孔擦身而过,那种一闪即逝的人生交集,那种咫尺天涯的彼此凝视,那种想拥有、想了解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那种孤独失落感相信人皆有之。只能用我最爱的诗人的一首传世经典来抚慰,但愿能活的像苏轼那样豁达豪放: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从第四章脱离家庭以后,除了四人行那段,其他的感觉没有那么强了。不过前四章还是有很多感动的地方,虽然没有真的流眼泪吧。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怎样,这本真的最差。太吵了……看的烦人。一点都不天使。

  ●超级赞

  《时间与河流》读后感(一):本书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可以媲美

  本书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可以媲美,内容庞大,叙述强悍,行文之间,自有一种厚重感在里面,犹如重拳出击,绝非那些轻灵作家可以写出来的,没有强悍的脑袋和思想,是无法写下这等文字的,比《天使,望故乡》更包罗万象,更丰富。

  《时间与河流》读后感(二):心灵的成长

  当我看完此书的第一部后,便喜欢上了它。主人公尤金从《天使,望故乡》中长大了。书中描写了他去哈佛读书,毕业到纽约教书以及到欧洲旅游的短短不过五年的时间。故事情节不复杂,但内容却博大无比。   此书有些意识流的风格。在故事中穿插着大量的想法、回忆、感受等等。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又有些浪漫主义和后现代的交织。也难怪,作者本身就是哈佛文学硕士,这又算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其实写的主要是一代美国青年的心路历程。一种寻找前路、找寻定位的精神之旅。   书中有许多的感触,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火车旅游。书中有大量的这方面段落,如去上哈佛、去纽约、在法国旅游等。也许火车便是“时间”和“河流”的具象形式吧。许多感触我都有过,那种一闪而过的人生交集,那种咫尺天涯的对视。都令人难以言表。

  《时间与河流》读后感(三):我们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青春,多么伟大的代名词。我们在岁月的河流里打滚摸索,渴望自己内心追求的生活,可是每每想到这,现实却是冷酷,无情。

  我们渴望财富,渴望权势,欲望充斥在大脑,总想着通过读书去来改变自己,改变现状。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信不疑,当知识无法运用到现实中去,去解决实际问题,此时,或许开始迷茫,“我究竟该相信谁?”不禁惊叹是先哲们的话错了,还是我的软弱无能。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期,旅游是放飞自己,走出困境的不错选择,去发现新的事物,追求刺激。我好似存在这个世界。

  我们好像个流浪者,时间静静流淌,却不知所措,任凭风吹雨打,我心依旧,心儿,依然漂泊。直到有一天,一位真正能打动我们的人出现,我们的心开始靠岸,回归温暖的“家”与爱相随,成就永恒!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存在形式。

  《时间与河流》读后感(四):转瞬即逝,却又奔流不息

  去年年初在成都的时候,听说有一部叫做《天才捕手》的美国电影在内地上映,讲述的是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和他的文学编辑马克斯韦尔铂金斯的故事。虽然自诩文青,但这两个人物的名字我几乎一无所知。我所知道的作家也仅仅是从中国的教科书里以及在大学时囫囵吞枣般读过的几本世界文学史而已,而无论我怎么回想,都不记得见到过这两个名字。大概片方也考虑到这个因素,于是便在海报上列举出与他们有关的其他美国作家,比如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而且也的确有演员饰演这两个角色,但戏份相比来说几乎少之又少。影片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托马斯和马克斯韦尔的故事上,也自然引起一些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以“基情”来作为这部电影的宣发噱头。文学本来就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环境弃之如敝履,然而又被如此恶意诽谤,这的确要叫人愤怒。

  那时的我还在做着销售业务的工作,很少再读一些很严肃的文学作品。因为那时的我大概也明白,看文学书对自己的职业是毫无作用的,并且很懊悔在大学时花费太多时间读那些毫无用处的书。但听说这部电影要上映时,心中深藏着的某种激情又被重新点燃。我知道我能成为作家的机会渺茫到几乎虚无,也知道眼下文学早已被商业浪潮逼退到悬崖,又或者被一些别有用意的人作为媚俗的工具,但从少年时就萌生过的对于作家的崇敬和向往仍然分毫不减。所以我还是决定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电影院饱览一下银幕上的作家生活,尽管这种生活中有种种被人揣测和捏造的元素,但对于我来说总还是聊胜于无。况且科林费尔斯和裘德洛也都是我一向很喜欢的演员,我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为看过这部电影而开始去读托马斯沃尔夫的书。当看到豆瓣上一群人又在调侃麦克斯韦尔和托马斯的基情时,我对托马斯却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他在世上仅仅活了38岁,和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是同一时代的作家,虽然在国内的所有文学史中找不到他的名字,但在当时的许多评论中,都把他视为一位早夭的天才。正如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他是一个激情洋溢、豪情万丈的人,大嗓门,高个子,心直口快,但又忧郁神秘。他一直饱受病魔的折磨,却始终沉醉在自己的写作中。据说他因为个子太高,就直接在冰箱上写作。电影中也有这样的场景。但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对那满满一箱子的书稿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创作力旺盛的作家,这也使得他遭受很多出版社的拒绝,直到他遇到了麦克斯韦尔,一个慧眼识英才的编辑,才得以使他的书重见天日。对此他始终心怀感激,并且在《时间与河流》的扉页中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称铂金斯为“一个伟大的编辑,一个果敢而诚实的人”。以我读过的书中,这是第一本在扉页处如此直白地感激编辑的书。这也更说明铂金斯与托马斯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果我们了解托马斯的作品,就会知道那是一种如父如友的情谊,绝非那些所谓的头条作者们所揣测的基情。这是对作家的污蔑,也是对文学的污蔑。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并非精良之作,很多地方的确显得刻意。尤其是对于国内很多半瓶子醋的文艺青年来说,在既不了解作家也不了解作品的情况下,电影中的很多桥段都只会引起廉价的感动。而真正能反映托马斯本人的性格特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那是我2017年看过的最铭心刻骨的电影,因为它里面所谈及到的文学的意义令我耳目一新。那是一个黄昏,麦克斯韦尔和托马斯漫步在闹市,托马斯追问麦克斯韦尔文学的意义,麦克斯韦尔说,在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夜里围着篝火取暖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人情不自禁的回忆起白天所经历的场景,他怎样勇敢的刺死了那头狮子,他会想方设法把当时的场景展现在其他人面前,这就是文学。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仍然需要那个给我们讲故事的人。在听到那一句话的瞬间,我的心仿佛被轻轻地拍了一下,似乎在对我说,坚持做你自己想做的,不必再去顾虑什么。而在电影看完之后,那种激动的情绪也很难平静。我知道我并非托马斯那样的天才,也绝无可能遇到如麦克斯维尔那样的伯乐,但我找到了我的生命之初对文学怀有的那种激情,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故事的狂热。我找到距离电影院最近的一家书店,买到一本刚刚出版的《天才的编辑》,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原著。那本书成为我生命中的新图腾,重新鼓舞了我继续写作的欲望。

  一个月之后,我终于离开成都去北京和几个大学时的旧友重逢。其间,和老钟在街头逛来逛去的时候,偶然间邂逅了一家豆瓣书店。我俩都是嗜书之人,便按捺不住好奇心进去了。里面果然别有洞天,到处都是书,有的挤在书架上,有的堆在架上,店里约摸五六个人,却已显得十分拥挤。我从美国文学那一面书架中一眼看到这本书,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本书从拥挤不堪的书架中抽出来,最后买下了它。老钟当时买了什么书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把这本“砖头”书拿在手里时,那种沉甸甸的感觉竟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离开北京之后,我便回到长春准备考研。一年后,铩羽而归。其间这本书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拉杆箱里,未曾翻看一页。在山大南路的一件小旅馆里,我怀着极度落寞的心情翻开这本书,扉页上果然有托马斯献给麦克斯韦尔的致辞,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段话电影里没有交代,那是选自柏拉图《克里托篇》的一段话:“克里托,我亲爱的朋友克里托,请相信我,正像科里班忒听到空中的笛声一样,这好像就是我听到的一切。这些说话声在我耳边回响,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听不到。”我并不懂这段话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但它仿佛具有魔力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如痴如狂地把这本书读了下去。

  将近三个月后,也就是六月,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很多东西一齐拥堵在我心头。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一种被征服甚至被预言的感觉。这又让我产生表达的欲望,但一来时间紧张,二来很多想法太过纷乱芜杂,因此又一拖再拖,拖到现在才开始动笔。或许相比于之前的激情满怀,现在写出来的必不如当时那样鲜活,仿佛隔了一段不近不远的距离,看到自己的种种狼狈,看到自己是怎样沉沦在幻想中又怎样奋力而痛苦地挣扎出来。而始终陪伴在身边的只有这本书。我曾倚在廉租房的床上读,也曾在公交上读,也曾经在火车上读,也曾经在车站里读,甚至在等公车的间歇时读。我读得如此忘情,如此狂热,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过了三个月。而这本书也早已改了模样。就在一个月之前,在南京那个大雨倾盆的下午,我背着书包狂奔在珠海路的街头,它也和我一样被浇得一塌糊涂。而我只要冲一个澡,换身干净衣服便恢复原状,可它再也回不到它最初的模样了。这让我感到内疚。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国内的文学史几乎没有收录这位作家。国内的文学史的评价标准总还是要回到思想价值上,而所谓的“思想价值“也往往以作家的政治立场作为参考标准。这种荒谬的做法直到现在还泛滥在各种文学史中。而从这种荒谬至极的标准而言,显然托马斯沃尔夫是无法被归类的一种。他的写作几乎都是基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验,尽管写到过底层人民的疾苦,也并未流露出哀矜之意,甚至有逃离的意图。尽管他也写过上流社会的浮华,也并未表现出批判的锋芒。他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享受物质,但也同时更加热切的向往着精神。如果说菲茨杰拉德是美国城市文化的代表,而惠特曼是乡村文明的代表的话,那么托马斯则是它们的综合体。在托马斯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个精力旺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也一样出身贫寒,渴望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他疯狂的学习,旅行,把所有的事物都尽收眼底。他的爱和恨都是那么强烈,也因此在人群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可以说,这就是作者本人的写照。

  作者以主人公的成长为全书线索组织所有情节和出场人物,而且别有深意地以古希腊神话来命名每一部。在《俄瑞斯忒斯:盛怒前的逃离中》,主人公尤金即将告别家乡前往哈佛大学,第二部《年轻的浮士德》主要描写他在大学的生活,如何结识那一群另类的朋友。第三部《忒勒马克斯》,他见到了自己的舅父。第四部《普罗透斯城市》,他已经大学毕业,并且在一家大学从事教师工作,而且正在写着自己的剧本。第五部到第七部,他漫游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再度邂逅自己的大学朋友,并且遭遇了一段感情的挫败。最后,第八部《浮士德和海伦》,他又回到美国,并且在回国途中的轮船上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整部作品以作者的离乡为始,回乡为终。其中人物众多,情节散乱,多充斥以主人公的独白,颇具古典文学的韵味。

  这是一部充满着青年之梦的幻想之书,里面有大段大段的独白,主人公尤金总是在不停的寻找,求索,喋喋不休地向万事万物发出自己的追问。他是个永远不会安歇的人,他的兴奋,他的愤怒,他的忧郁,他的悲伤,他的绝望,都如此淋漓尽致得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他热爱养育着他的土地和河流,热爱所有那些淳朴的人民,热爱着那些古老的传说,热爱着每一个生生不息的事物。而对于那些世故和孱弱的事物,他深恶痛绝,但又常常为不能摆脱这种生活而苦恼。正如托马斯的书写,他完全不顾及所谓的文法,肆无忌惮的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那些他憎恨的,那些他热爱的。从那些大段大段的独白中,我们能感觉到托马斯本人心中所洋溢着的激情。这一点颇近似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们,语言充沛雄浑,似乎要冲口而出但无奈只好付诸纸端。那种丰富而张扬的表现力与福克纳的含蓄、海明威的克制、菲茨杰拉德的华丽截然不同。他不仅是美国文学史中难得的天才,也是人类文学星空中的明星。托马斯堪称是文艺复兴的遗腹子。

  我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共计808页。看书的时候,非常厚重也非常沉重,必须要用两只手托着来读,而且要端坐。你会感觉到作者曾经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肯定是以一种高度端正且紧张的状态。其中的很多独白堪称一绝,充满了诗的韵味。可以说,托马斯是用一种诗人的态度来创作这本小说的。诗人是满怀着激情来写作,而小说家则必须需要有缜密的思维。而在《时间与河流》这本书中,逻辑退居于激情之后。书中所撷取的人物几乎都是转瞬即逝,他们仅仅活在主人公尤金的某段旅程之间。但就在短短的邂逅之间,托马斯也会把他们刻画得活灵活现。比如那些为火车竞赛助威呐喊的人们,比如托马斯在火车上邂逅的一个教他说法语的法国农民。如果按照小说的逻辑,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次要任务的笔墨过多势必会削弱主要人物的地位和作用。但在托马斯的小说中,这是无需担心的。因为那些人物的出现更是凸显了尤金的性格特质。他渴望了解一切,而那些人正是他所想要了解的一切。托马斯显然野心极大,是要把所有美国乃至所有人类都统统纳入自己的笔下,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他是年轻还是衰老。

  在这本书里最常出现的事物就是火车。主人公的所有人生转变几乎都与火车有关。而火车本身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一种工业文明的象征。当尤金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而踏上开往远方的火车之后,他也就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生命状态。而在后续的所有情节中,火车不仅让他目睹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更使得他的生命在旅行中得以圆满。而最后,在另一个象征工业文明的轮船上,他找到了他的挚爱所在。可以说这是一部完全凭借托马斯的激情完成巨著,他遵循的并非事理逻辑,而是情感逻辑。火车开启了他的人生之旅,也承载了他的生命。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悲欢离合,付诸隆隆的车轮声中。

  以上还只是极为粗浅的见识。距离我读完这本书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但我仍然为书中的描写而兴奋不已。因为从中我看到了我自己的模样,从最卑微的所在而来,不停的求索,不停的失望,又不停地挣扎。可惜托马斯最终还是在他的三十八岁那年离开人世,这本书也成了他最后的作品,尤金的下落无人知晓。正如一颗流星一样,那么灿烂,却又那么短暂。

  犹如书名所昭示的人生,转瞬即逝,确又奔流不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