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一步,就成功》经典读后感有感
《跨一步,就成功》是一本由刘墉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跨一步,就成功》精选点评:
●在作家里,我最爱看刘墉,学生时代常在图书馆拜读他的书。短短的文字,犀利而温暖,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你,你是什么样的。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在这一篇篇短小的故事里潜移默化地改变的。
●正能量
●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只有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板,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与方法,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走过一生的春秋四季、悲欢离合。
●第一次读刘墉的书 随处能透出他的智慧!
●在这个“拼爹”的年代,如果你的父亲给你带不来这样的人生感悟而你觉得你会输,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刘墉老师这不已经将他的人生感悟和部分思想精华告诉了我们,还等什么?靠自己成功!除我们自身之外的一切外界物质精神因素其实都已具备,接下来就剩我们靠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力推《跨一步 就成功》
●刘墉~中国好爸爸啊~!!! 力荐~ 拼爹的时代
●就是励志的,还有一些学习办法。
●感觉浅显,需要挖掘
●给自己的小孩留着,早怎么没看这本书
●看到最后,很感慨。唉。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一):学 写文章 学记忆法
文章篇幅短,刘墉提到写文章,以“比”的方式申论,以“兴”的方式代入,以”赋“的方式作结。作家绝对是一个细心观察生活的人,这样才会有常人看不到的细腻之处。里面还有许多关于教女儿如何记忆和管理时间的方法,可做引导子女学习的例子来读。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二):很值得一读的书
觉得很不错,不只是教育子女,其实对于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也是大有帮助的。
以前总是认为刘墉就是一畅销书作家,其文字里除了一些煽情和一些众人皆知的总结外,没有什么可读的,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就觉得我以前的看法纯属个人成见。要想评论一个人的作品,只有你读了他足够多的作品以后,有了大概的了解,你才有资格。如果只是道听途说的话,别人说不好你也跟着认为不好,带着有色眼睛去读书,那肯定没有太多的收获。
很薄得一本小册子,我用了不到三小时一口气读完。既然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好不好,你可以先读来看看。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三):可快读的教育观点
一本关于教育的故事类书籍,同时书中的思想,到今天也可以学习。有一些道理已经成了共识,所以这本书可以很快的浏览完,只吸取自己并不熟悉的观点。
下面都是一些我印象深刻的点。
给别人留私密的空间:人人都有好奇心,我们乐于窥探别人的秘密,可是从自己的角度,我们并不希望别人发现我们的秘密,所以给别人留一点空间能够促进关系的和谐。
书中称为免疫力,也就是当今的自控力。控制管理自己,与本性相斗争,确实是我们一生中都在进行的事情。
怎样吸取知识?书中介绍了悬念法,提示法,浅意识法,节奏法,陈述法,图像法和牵引法。简单来说,悬念法就是一直心里记挂着这件事(对于这个,我不是很赞同,之前看过的《无压工作》中说要清空我们的大脑。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很多,需要我们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运用悬念法,脑子会很累)
提示法类似于背诗的时候,记住第一个字母,以少数提示带动整首诗的背诵。这个方法和牵引法是有共通之处的,牵引法就是把整篇文章熟背下来,当需要提取其中话语的时候,从头开始牵引出想要的诗句。(大家小时候背书的时候都有这种经历哈,抽句子得从头来背)
潜意识法可以运用到具体的考试中,之前有人谈论语文考试的方法时说到,要首先看作文题目,在潜意识中脑子已经不自觉在思考,等完成前面的题目后,基本已经能构思出了作文的立意。
节奏法类似于借助知识组块来记忆。把零碎的知识凑成知识块,知识块间相互联系,能够更快记住。
陈述法是讲故事类的方法。图像法是借助想象力以生动的图像记忆。
《跨一步,就成功》读后感(四):成长,成熟,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是刘墉以交谈的方式,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给女儿,以及看此书的读者一些关于处事、学习、记忆等方面建议的书。文章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道理中穿插事例,论据后紧跟论点,读起来一气呵成,其中不乏“感同身受”、“原来如此”之感,着实获益匪浅。
小时候,总是羡慕大人,有话语权,有自由,可以晚睡,可以喝饮料不被父母念叨,可以不用每天读书又担心考试成绩,对长大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然而,成年人身上背负的压力和责任却没有被小时候的自己看到和了解,等到自己终有一天站在大人的身份上,却又无比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原来,面对时间,我们无一例外地输得一败涂地。刘墉说,“成长是学习用时间,成熟是懂得用时间,成功是能够掌握时间。”在这一生的岁月里,时间与我们相爱相杀,既然把控不了,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时间的最大利用率,才不白白虚度了这大好光阴岁月。
在此书中,针对时间的紧迫性,刘墉提出了十个实用的记忆方法,其中有些与我的经历和想法不谋而合。
一、浸润法:讲究学习环境,如果加上一点“有意”的力量,效果会更好。上下学途中,盯着路上的招牌,来背单词。“跳过”不容易记的东西,但会把那些重点或单词写在课本或参考书的最边上。每次翻书,眼睛都会掠过。这件事,我是深有体会,记得上高中时,有些数学题第一次做不对,我就把它记在课本的边上,这样,只要一翻开书,就能看到薄弱的地方,再算一遍,几次下来,想忘都不容易了。
二、悬念法:如果想要牢记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视它,念着它。先去重视学到的东西,再常常想它念它,使它扎根在你“长期记忆”的仓库,让你拥有一生。
三、延伸法:悬念法悬的是重点,有时候甚至只有两个字或一个画面。如同小时候的照片,总被我不经意地看到,就能使我记住整个拍照的过程;也想我女儿小时候的录影带,能帮助她回忆。要由繁入简,愈简愈好,这种方法经过训练,可以使你回忆和联想的速度加倍,好像网际网路,延伸到不同的地方。
四、提示法:任何书,你都可以把每一页最重点的东西“浓缩”为几个字的“提示”,经由那些提示想整章内容,绝对比直接看课文来得“费脑筋”。
五、节奏法:抓住心灵的节奏,当你背书和记数字的时候,如果能先把冗长的句子分段,使它与心灵的节奏相合,远比你直愣愣地死背,效果好得多。
六、想象法:在你走路时、坐车时、无事在手时,运用想象力,让你的世界扩大,使你的思想奔驰。
七、潜想法:利用潜意识去调动大脑。
八、陈述法:花点时间,去编制和串联书里的材料。
学习不单是吸收外来的知识,也是学习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加以发挥。我甚至要说,一个人在了解别人、战胜别人之前,先得了解自己、发挥自己、展现自己。
九、图像法:读书可以像看戏,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以想象为:先低着头,不敢看女生,然后,他的眼睛偷偷往上移动,看到手臂的皮肤。再往上,看到女生的脖子;再往上,看到整齐的牙齿。
十、牵引法:在记忆时故意拉大范围,有时候我们为了在脑海里搜寻记忆,会用一整页去想,“我记得在课本上的左边那页,考上面,”想到这儿,甚至会闭起眼睛去揣摩记忆中的影像。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需跟任何人走一样的道路,做一样的选择,但可以从前人先辈的经验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养分和领悟,“条条大路通罗马”,用心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方法,相信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刘墉是值得尊敬的一位学者,而他的很多话语给了我人生新的启示。
为什么毕业之后,在学校学的非但没忘,好像还更熟了。
一、记忆和背诵的方法,如同前面书中所说,我用节奏、韵律、图像牵引等技巧帮助,所以记得牢又记得久。
二、经常复习。因为有个观念,即使一样东西学了十年,后来全忘了,过去那十年的功夫就等于白费,也可以说浪费了十年的生命。既然我花那么大力气背下了《岳阳楼记》、《琵琶行》和一堆古诗词,当然不能随便“让它们跑掉”。所以我总把“它们”找回来,聚一聚,愈聚愈熟,变成老朋友。
三、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我爱“它们”。我非常欣赏“哲学概论”中说的——哲学是由“爱”和“智”结合而成。所以“哲学”就是“爱智之学”。智慧多么宝贵,知识多么可爱。过去半生,我时时刻刻发现以前念的东西,可以在生活中印证。
“跨一步,就成功”,那一步,不表示成功“一蹴而就”,而是要抓住自己、掌握自己、发现自己的天才点。当你悟了,突破心里的障碍,成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