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经典影评有感

2022-05-13 16:14: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经典影评有感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是一部由达尼埃尔·于伊耶 / 让-马利·斯特罗布执导,Eckart Bruntjen / Rainer Kirchner / 古斯塔夫·莱昂哈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精选点评:

  ●不好看,且字幕翻译得太差!

  ●没有比这种形式更精确的巴赫纪录片了。

  ●誉为最好的巴赫传记电影,全明星阵容,拍摄手法还是过于平庸,纯当欣赏音乐。中文字幕遇到专有名词字幕便一团糟,D9画质不佳,该重洗。

  ●先为斯特劳布夫妇用摄像机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精湛的演奏版本投上五星,其次为绘画般严谨的构图投上五星,最后为其以布莱希特戏剧式的结构讲述巴赫一生的创作生涯投上五星!

  ●能看出斯特劳布的严谨与精确,都毁在糟糕的中文翻译上

  ●我亲爱的巴赫。

  ●Gustav Leonhardt弹琴 // 异常冷静克制的镜头和旁白,不夹杂丝毫多余情感。基本上每首曲子都是侧面固定机位中全景镜头,偶尔拉近。导演意图是让观众更专注欣赏音乐本身,但作为传记片确实挺枯燥和尴尬,信息量不如直接读文字,纯粹听音乐也不如更好的录音选择 // 手稿画面平移的速度太快根本看不清而且晕。 如果字幕能每首曲子标注一下编号就好了 // 简介中的“最优秀” 言过其实

  ●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枯燥了,接受不了这种没有激情的电影。

  ●这不是叙事,不是科普的电影,让Leonhardt来演就是为了贯彻authenticity的,你爱爱,不爱走。

  ●观众进入影院是来听音乐的还是来看故事?Straub-Huillet这部试图保持如编年史般客观的作品令人挠头。倘若说他们将当时拘于演奏厅的高雅音乐“民主化”进了电影院,那么现在来看电影显然过时;倘若故事在电影里亦有其功能,那么我们是否被鼓励在一场一场的音乐创作里读解出巴赫晚期的失望和幻灭?电影里两个部分最终完全分离,一个一个孤立的瞬间里没能包含起整个时空宇宙。真是可惜了那么伟大的音乐和那么杰出的演奏家。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影评(一):感性演绎减至最低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影评(二):第一遍看没带字幕,第二遍看带字幕

  导演是法斯宾德的老师!确实很牛逼,对观众要求很高,可以说非常的苛刻!几乎不给观众哪怕一点点视觉的愉悦感,非常吝啬也非常小心。镜头的运动十分节制!到了后半段才有一个特写出来。导演彻底拒绝挑逗观众的情绪,拒绝渲染任何能把人卷入的气氛。

  镜头内构图规整刻板,避免给观众轻易获得的视觉愉悦感。演员的表演避免了观众熟知的范式,演员几乎不用表情,像是布列松一样。对话和行动的冲撞几乎没有,全片几乎没有什么人物动作。导演用乐谱(不知是不是手稿)和画来配合画外音交代巴赫的生活,这已经非常布莱希特了。几场合唱的机位摆放,好像这只是一个古代的室内乐演奏,而一位普通的观众有幸入场观看,观众从他的角度看过去,身临现场的感觉非常强。而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巴赫的工作,然后是巴赫的乐谱,还有少量的巴赫的私生活,这些东西穿插拼贴在一起来讲述巴赫这个人和他的音乐。而利用音乐来讲述也真是妙计,让观众看到他的作品,也看到他的人,但并不用传统传记片中的方式,费力去交代生平,并充满各种诱人的情绪。让我们看到几个片段,期间的事情用想象即可。导演取角度和安排画面是非常用心且严格的,绝对不会有一点讨好观众,而是最大程度遵从自己的感觉和理念。

  全片非常疏离,还有点禁欲的意思,非常宗教化。它要求观众有必要的耐心,要非常主动的投入注意力和感受力,看下来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但是如果仔细感受,会得到很多。虽说要有主动性,但是非常放松的带一点被动的观看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非常平静的观看,如果你已经融入了影片平静徐缓的节奏中。并不需要追赶情节,也不需要被悬念所累。没有任何东西催促你。

  仔细看下来,既能感觉到平静和也能感觉到不平静,这是巴赫的音乐带来的感觉,平衡。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影评(三):A Still-life of Bach

  在买得 DVD 的两个月之后,终于看完了当初十分向往的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事后反观,我应该在看这部影片之前,将乌利希·格雷戈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中关于该片和编导 Daniele Huillet & Jean-Marie Straub 的一段介绍重新阅读一遍以避免错误的期望。这样做的话,我就不会以体验传统传记片的心情去期待这部影片的故事,而导致心理最终产生小小的落差。

  影片的编导 Daniele Huillet 和 Jean-Marie Straub 是一个夫妻档的组合,而且两人的合作关系贯穿所有他们拍摄的影片,这在百年电影史上应该也是相当有特色的吧。他们处在和似乎更受世人瞩目的德国新电影四杰(R. W. Fassbinder,W. Herzog,W. Schloendorff 和 W. Wenders)同一个时代中,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于这些人的极简主义路线,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则正是这种表现风格的典型代表。

  演员在本部影片中的作用基本上和普通道具没有太大区别,这并不是对们的贬低,而是 Chronik 并不需要也不允许演员发挥演技。静态构图中没有太多肢体语言的表现余地,人物的活动因此被有意地抑制。在为数不多需要对话的场景中,我们看到饰演巴赫的 Gustav Leonhardt 面无表情地说出台词,演员和角色之间似乎处在一种事不关己的间离状态中。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影片何以会邀请多位当时声誉鹊起的古乐演奏家来客串完全不称职的角色演出,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去表演,Harnoncourt,Asperen 和 Kathrien Leonhard 等人完全没有半句台词,所做的事情也和音乐纪录片中无二致,由摄象机拍摄他们的演奏而已,和日常的工作相比最多也就是穿上了古装的区别罢了。而反过来讲,以一般演员的素质来要求这些音乐家进行角色上的发挥或许不仅无法成功,而且难以被接受,因为演绎势必导入个人的想象和附会,这显然违背以本真为追求目标的音乐家个人理念,以及完全以真实素材进行拍摄的导演初衷。不过就效果而言,恐怕难免让大多数观众产生角色木呐呆板的印象。另一方面,我们能否说以 Chronik 这种叙事风格就真的能够产生出一部本真的巴赫传记片呢?诚然,片中所描绘的事件都有历史根据可查,从巴赫口中说出的台词更是完全由确凿的文本记录构成,此外没有半句凭空臆想的废话。但是,这些仅仅是历史记录和事实堆砌出来的骨架而已,巴赫被静止凝固在其中供人仰瞻,却不再被赋予鲜活的生命。不过虽说如此,片中仍然不乏几处令人动容的静态画面,而且在极简风格的衬托下,产生出一种非编导预置,而是观众内心自发的感动更加显得真实可触,愈久弥新。例如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巴赫凭窗远“眺”,安娜·玛格达莱娜平静的话语和管风琴众赞歌在画外响起,讲述作曲家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双目失明,两次失败的白内障手术,由女婿代笔写下 BWV668,在视力短暂恢复后不久中风最终离开人世……

  与影片禁欲式的拍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其内容三分之二强的音乐演绎都货真价实地充满生机勃勃的艺术活力。无论是几位大师在独奏乐器上的个人表现还是规模比较大的声乐器乐作品,即使拿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与才俊辈出的新录音相比较,仍然丝毫不见逊色。尤其当看到诸如从 Leonhardt 口中说出巴赫关于通奏低音“的终极目标乃是为了净化灵魂,歌颂上帝……”这段著名的论述,并随即在大键琴进行演奏示范这样的段落时,更无法不让人喜不自禁。不过分地说,单单以影片的音乐而论就足以向喜爱巴赫的乐迷推荐这部影片了。这让我更加为这部影片只有在日本被 DVD 化,而且完全没有电影原声的受冷落境遇而感到惋惜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