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思想导论读后感摘抄
《复杂性思想导论》是一本由埃德加·莫兰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14.80元,页数: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杂性思想导论》精选点评:
●让人着迷的复杂性
●读此书,不如读怀特海《思维方式》。不过,读读也颇有益
●:N02/4881-1
●第二次读,有一点感觉了。译者文采不错
●三星半。 个别人名的翻译有些别扭(至少不常见),Shannon多译作香农、泰罗制多译作泰勒制。 看完之后回味了一下,书中所提的观念有些新瓶装旧酒的感觉。在复杂性这一思维框架正式提出之前,其它的哲学理论也涉及到思考界限的问题,但并没有把它整合成一种系统的框架。至于是否所有的哲学理论都试图做大一统的尝试,个人觉得并不好一概而论,希望不是树稻草人再打的套路。
●一般。
●像我自己
●哲学表述
●Edgar Morin - Introduction à la Compléxité
●情绪也像认识一样,必须安排在一些不能比较的平面上。
《复杂性思想导论》读后感(一):全球铁器时代
这本书不厚,但是不容易读懂。作者对中国的道家很推崇。
反思了科学细分的弊端,突出整体和学科的联合。
最后指出人类还处于全球铁器时代,并对于是否能走出其中的危机表达了隐忧和祝福。
《复杂性思想导论》读后感(二):复杂性的本质在于无限与有限、客观与主观的根本悖论
complexity是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复杂性研究也引入了高级的数学方法,重系统,重综合,是分析和简化之上的融汇贯通,但何其难也。爱因斯坦晚年有统一场论,钱学森晚年有宏观系统论,其实正在这条路上。只是,人类恐永远不能真正认识复杂性,因为复杂性的本质在于无限与有限、客观与主观的根本悖论。将人类所有认知大一统,这是个NP问题吧。但在认知的路上不畏艰险地向前走,不正是健全人类的追求和宿命么。。。
《复杂性思想导论》读后感(三):复杂性逻辑
全书一上来先对现有科学发发牢骚(科学在下述方面已变得盲目起来:它无能掌握、预见、甚至认识它的社会作用,它无能整合、联接、反思它自身的知识),关键是旨在为复杂性新科学抛砖引玉和鼓舞人心(我可以做复杂性范式的圣约翰,预告这个新范式的到来,但不会做它的弥赛亚),以及提出问题和给出前瞻。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人类思想历史的观点:思想的古代病理学表现在给予神话和思想所创造的神祗以独立的生命。思想的现代病理学存在于使人对现实的复杂性盲然不见的超级简单化中。。。而西方从笛卡尔开始,就使得科学与哲学彻底分离,成为了主体和客体分割的态势。主体被赶出科学,却在伦理学,形而上学,意识形态中扎根。但是主体的概念远未完善,可以说还很荒蛮,不是在经验的层次上极其渺小,就是在超验的层次上过度膨胀。
接着是通过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揭示的人类一切系统中包括思想系统的缺口。以及人类思想历史的发展,总是不断超越已有系统进入元系统,而且这样的认识方式将永远没有尽头。
然后,作者提出了全书的核心:复杂性逻辑。当然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复杂性范式也给不出来。他只是告诉我们我们处于的这个时代是范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仅是关于科学,而是关于科学的方法,元科学的思想发生变革的时期。曾经的简单性逻辑,一度掌控科学领域,它排斥任何复杂的随机的个别性的事件,所有在旧有范式的框架内整合它们的企图都被认为是反科学的,这样的范式否定宇宙与主体。认识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仍旧被遣送到天上,变成了哲学的游荡的幽灵,它们是精神、自由和灵魂。复杂性的新科学提出的东西,简单说来就是下述观念:不应该仅仅使对象适合于科学,科学也应该适合于对象。
最后,作者提出三个原则帮助我们思维复杂性。第一个,两重性逻辑;第二个,组织的循环原则;第三个,全息的原则。
《复杂性思想导论》读后感(四):蝴蝶们飞行的轨迹其实既确定又不确定
读完这本颇有深度的小册子,我修正了之前的一些哲学观念:根据领悟的结果,我认为无论是『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其实都是对『复杂性』的一种近似,而『有序』与『无序』之分别的本质其实是观察尺度的差异性——前半句是我进行的总结,后半句是我进行的延伸。
我们当代社会的教育和认知,整个儿是以西方缜密的逻辑思维体系为基础,总是尝试将世界的运行尽可能地『简单化』——比如以霍金为代表的当代物理学一直都在追求能够描述整个宇宙的大统一场方程式——殊不知,用简单的定律或原理永远也无法描述真正的世界,而只能成为人类向自身理解能力的生理极限进行妥协的自欺欺人。
这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哲学,在物理学发展到量子力学的领域时就显得无比脆弱和无能——连物理世界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又何谈更加复杂的精神、心理、社会和上层建筑?
而在这个尺度上,源自东方文化的传统哲学竟凸显出了高度的优越性。我以为,无论是道家的阴阳学说、还是佛家的生灭理论,其实都是解决了一个复杂性的问题 ——这里的『阴阳』和『生灭』并非二元对立概念,而是表里融合、充满和谐的统一概念。西方人可能很难理解这里面的圆融——与其回避各种矛盾和不可知性,倒不如直面它们,接受它们的存在——而研究所谓的『复杂性』,就是要意识到这个本质——就如同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的那位『枯荣大师』,其认为修炼的最高境界并非『半枯半荣』,而是『亦枯亦荣』,方能得正果。
所以,蝴蝶们飞行的轨迹其实既确定又不确定——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就可以驾驭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