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读后感精选
●很多生动有趣的描述~
●好的就是好的,豆瓣评分也是有公道之处
●调查内容翔实,涵盖广博
●看的第一本毛主席的书,调查内容之详尽都让我有点看不下去了。调查如不详尽、扎实,又怎么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呢?还是得向毛主席学习!
●学以致用。
●服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至少需要三人。要自己做记录。
●重读
●2018-09-05初读;2020-3-27再读
真猪皮,假鱼肚
两千七的城 五个嫩货
生孩子夺人风水
县委通过贞操问题决议 禁止捉奸,离婚自由
地主富农几个老婆,游民90%没老婆,雇农99%没老婆,中农10%没老婆,贫农30%没老婆,政府下令速度“由”老婆,两个多月,贫农中农大多由到老婆。
八岁到十五岁编为童子团:放哨,查烟赌,打菩萨。“真正公事公办”
现今,我们的问题不再是革命时期的阶级状况调查了,但反观身边的现实,我觉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问题研究思想更应当被宣传和提倡。网络上每天都有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键盘侠没什么好说了,然而很多看似理智的评论却也常常让人发笑。自己对问题的实际情况没有亲身调查了解不说,甚至连新闻报道的内容也不仔细看,便要应用自己那套以为百试百灵的价值判断发一番高论,博一番同类的点赞,在屏幕后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先进公民,这和毛主席提到的李逵式官长有何区别,看到能“批判”的就“批判”一番,看弟兄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处置一顿。只是官长们会失了威信,网络上的这些人不用担心任何损失,失去的只是自知之明吧。
我原以为这样的网络公知离我很远,可当一些似乎能引起青年愤慨的事出现时,身边的同学也总有些上头的,看一篇煽动性的公众号文章便或是怒发冲冠,或是匆匆奔往道德高地。我们都是有局限的人,关键看我们想止步在哪里。虽然现在很多事情我们离得太远没办法实际调查,也没法轻易在众说纷纭的媒体里识别真相,但连寻求真相的尝试都没有过,盲信一家之言,和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和方法是道理相同的,说得夸张一点,我认为易被煽动是容易导致唯心主义的,如毛主席所说,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我十分赞同。尽信所闻与尽信书的“本本主义”无异,作为当代人大学子,应当对社会上的事要么保持距离,要么在真感到有必要使命参与时作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否则就是愚人。在一些课程上的作业做调查研究时,也该有意识地避免想当然,不能觉得自己有一定知识了就先入为主,实际问题的解决永远需要实际调查。“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一条不应当被我们忘记的原则。
后面的没拍上,大意是要讨论
毛主席的农村调查报告大部分写作于其政治低潮期,这些报告不是党安排的任务,也不是为稿费或评职称。可以想见,当初他在做这些调查、写这些报告时是怎样心境,对我们应有所启示。 以现在的视角观察,那时候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本极端稀缺(换言之社会整体都穷)。占人口主体的贫农阶层,无地产、无资本,能付出的只有劳动力,婚丧嫁娶、天灾水患,极容易背负高息债务,高稳定性的乡村生活让改变契机极难出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农村中广大的贫农阶层成为社会的潜在破坏性力量。 大部分贫农都自贫穷中走来,原本就毫无资本可言,债务重压下更无力改变现状。至于走向穷困的原因,那就更加因人而异、五花八门。通往成功的路窄而崎岖,通往贫穷的路却四通八达。具体分析就是,贫农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地、牛、农具)不够或没有,资本很少或没有,劳动力有限,智力有限,有的就只是债务了,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继。贫农的两大诉求:“平田”、“废债”,反映的是:贫农土地流失,背负债务无力翻身,期待洗牌重来。 革命基础酝酿于严重的农村经济问题,冲击着旧社会的稳定性。顺应了这一潮流的党能得江山,正是顺其自然。红军搞土地革命,其目的是为了解放人口主体的贫农阶层,以此获得基本盘的支持,获得广阔生存空间,获得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作于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与<寻乌调查>互为表里,两者属于“宏观与微观”,”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地主”这个名词,是那么陌生又熟悉,被脸谱化严重,有必要深入认识这个在传统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的角色。“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其实,吃人关系是表象,根因还是穷。无论是谁领导,无论是什么制度,只要足够穷,就会有人吃人。
摘录:
<反对本本主义>
l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个问题的现状和他的历史吧!你完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l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l 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
l 盲目的表面上完全无异议的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l 斗争的发展是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了,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在山上。
l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l 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l 东张西望,道听途说,绝对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寻乌调查>
l 我们研究城市问题也是和研究农村问题一样,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倘若走马看花,如所谓“到处只问一下子”,那便是一辈子也不能了解问题的深处。
l 其次因为子弟很多,生在那些封建经济的家庭里,大嫖大赌,大吃大着,练腔调(闹阔气),把个家门了了。
l 伞店的学徒比杂货店的学徒要辛苦,学做伞十三四岁才去学得,要煮一店人的饭,又要买菜,又要扫地,又要捡拾作坊里一切拉拉杂杂的东西。
l 开伙店赚钱,靠赚那些撑伞子和穿长衫子的,他们来了,把点好东西给他们吃,把点好床铺给他们睡,要走了给他们重重的敲一下子。
l 真的讲起来,开伙店的赚钱,主要靠畜猪子,因为伙店的糠、饭汤和零饭,是经常有的。
l 以不满三千人的寻乌城,却有豆腐店三十多家。寻乌城里吃饭十餐有九餐要吃豆腐。吃豆腐原因,一是价廉,二是方便。
l 畜猪子每年可畜两道“猪妈带子”,每道可出三四十元。若畜肉猪,每店每年可畜四个,约四百斤,出的一百元。但畜肉猪供米要多,还不如畜猪子划得来。
l 磨豆腐不是容易事,“快学难精”,又云:“蒸酒磨豆腐,唔敢称师傅”。
l 两千七百人的小城市里,“老货”“嫩货”有三四十家,什么**呀……都是这个苦群众里的著名人物。
l 寻乌这个城,把它的人口成分剖解起来,才知它还完全是一个农业手工业城市。
l 举一个例,大地主“屎缸伯公”是很顽固的。他的儿子主张办学堂,但办出来的学堂却是半新不旧。他的孙子则往广州,往上海,往北京,往英国,有六七个出外读书,研究所谓“新学”的。
l 以上说所谓的老税户破落下来的小地主,一般说都是参加革命的。
l 普通所讲小地主,除上述老税户部分外,另有一部分占地主全数48%的不小的群众,那就是所谓“新发户子”。这一阶层,与老税户破落下来相反,是由农民力作致富升上来的,或由小商业致富来的。他们看钱看的很大,吝啬是他们的特性,发财是他们的中心思想,终日劳动是他们的工作。
l 上面所说的那种所谓新发户子的小地主,即所谓“富农”,是农村中最恶劣的敌人阶级,在贫农眼中是没有什么理由不把他打倒的。
l “今个人,人心较贪了咧”这个话,在寻乌贫民群众中到处都听见。
l 共产党如要阻止贫农的行动,那么贫农就非恨共产党不可了。因此可知,不但打到半地主性质的富农是无疑义的,而且平富裕自耕农的田,废富裕自耕农的债,分富裕自耕农的谷,也是没有疑义的。必须这样才能争取广大的贫农群众。
l 寻乌的山地,多落在先到的氏族手里,后到的氏族便没有山或是少有山。山地因其生产力小,通常一姓的山都管在公堂之手,用的是公禁公采制度,不分割也就流转的少。
l 还有私山,乃是香姑山、茶子山、茶叶山、竹山、杉山,生产品能变卖、出息较大的。这些山原也是公山,渐次落在有钱人手里,大概是大地主一半,小地主及富农一半。因为开这种山不是有资本的不能开,特别是香姑山、茶叶山。
l 地主收租有两种,见面分割(收割时当面对分,农民送到地主家里)与量租。大暑(农历六月)割禾,立秋(农历七月)量租,地主通知农民把租送来。
l “田信鸡公送了来啊!”“唔曾畜到。先生!等我后吁买到来。”或者说:“毛呵,先生!今年子总要免下子。”
l 不过手典当的田,有些是偷典的。就是那些“嫖赌食着”的少爷们,当他们赌输了或者没有嫖钱了,不得开交的时候,便瞒了他的父亲把田秘密典给那些强房大姓的富农或地主之手,等到他的父亲死了,然后把田过手。
l 中等地主的钱多半是借给那些小地主中之破落户及正在走向破产路上的农民,其目的也是在于吞并土地。
l 贫农六月收下早子,还去租谷和借谷,吃到八月就没有谷子了,又要跟地主富农借谷。
l 事实上,债主很少准许农民一笔账拖到十年之久。他总是压迫农民很快还清,还清一次,再借二次,因为他怕农民欠久了靠不住。
l 听见人家卖了儿子了,债主就急急地到他家里去讨账。“卖了儿子还不还我吗!”债主很恶声地叫着。他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因为这时候是他这笔债的生死关头,卖了儿子犹不还他,钱一用掉,永久没有还债的机会了,所以他就顾不得一切了。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
l 没有留公田,开会分田的时候,农民忙的是把田一概分完,没有提议政府要留出公田的。
l 至于没收标准问题简直不消讨论,因为红旗子一打起,那就是没收土地的宣告,用不着再有什么文字形式的宣告了。简单的问题就是这一大片土地怎样分配。很明显的,以人口总数除土地总数的平田主义是最直捷了当,最得多数群众拥护的,少数不愿意的(地主与富农)在群众威胁之下,简直不敢放半句屁。
l 男子虽已脱离了农奴地位,女子却依然是男子的农奴或半农奴。她们没有政治地位,没有人身自由,她们的痛苦比一切人大。
l 建设政权不上一月,男女问题已经闹得不亦乐乎。有一乡拒绝县政府派去的宣传员,他们说:“同志!你唔要来讲了,再讲埃村子里的女人会跑光了!”乡苏维埃在老公们的迫切要求之下出了一张告示,上面说道:“一般青年男女,误解自由,黑夜逃跑,纷纷找爱。原配未弃,新爱复来。偷偷摸摸,不伦不类……”不过这种“不伦不类”的潮流——民主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潮流,到底无法制止的了。
<兴国调查>
l 去年二月革命,老大老二都参加,几个妇娘子都赞成革命,原因是往常债主逼债,逼的她们过不得年,她们听得抗租、抗捐、抗粮、抗债,心里喜欢,故此赞成。
l 以上所述,真正得剥削阶级(地主富农),人数不过6%,他们的土地却占80%。若不平分富农得土地,多数人土地不足得问题便难解决。
l 中农不要借钱,雇农不能借钱,要借钱而又有抵押品能借钱得,只有贫农。另一方面,把钱出借得主要是富农。因此,土地革命中贫农与富农得决斗,无疑要剧烈的。
l 过去讨一个老婆要费二百元内外,几乎等于中农的全部家产,所以中农讨亲很不容易,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现在婚姻自由,一个钱也不要,这是很大一个利益。
l 过去中农因为死爷死娘,负债破产时常有的。
l 雇农没有老婆的占99%,是农村中最苦的一个阶级。
l 那时各村开的民众会,到会群众的感觉是,讲是讲得好,不晓得章程稳得不稳得。
l 事先说,哪一家当天不把公益费送来时,五个负责人当天得伙食费就要哪一家出。大家怕出这笔钱,所以很快地送去了。
l 女子办事是好的,但政府得取舍不对。生的不好看,会说话办事得也不要,生的好看,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也要她。乡政府的人下村开会时,也是一样,漂亮的女子他就和她讲话,不漂亮的,话也不和她讲。
l 童团的工作:第一是放哨,第二是检查烟赌,第三是破除迷信打菩萨。童团查烟赌打菩萨很厉害,完全不讲人情,“真正公事公办”。
l 兴国全县一共编过三个独立团(一千多人),都送红军了。也是由赤卫队、少先队挑选出,成分与特务营一样好,都是青年,并且都是志愿兵。
l 富农在贩卖工业品做小生意的事情中赚到非常之大的利钱,他们有本钱,有各种旧的社会关系,贫农雇农所不能半岛的东西,富农都能办来。
l 老板是个小资本家,北路盐荒时候,他到南昌去办盐。没有油墨纸张,他也能到南昌办。因为他同国民党守望队的队长能接头,他有旧的社会关系。
l 贫农的体力不及富农(贫农没有吃),贫农的儿子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