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稻田
两块稻田
文/赵元波
兄弟俩分家后,就把家里的那块稻田一分为二,在中间打了一道田埂就各自种上了水稻,哥哥的稻田在东,弟弟的稻田在西。
水稻还是秧苗那会儿,乍看上去,兄弟俩的水稻也都差不多。
一有空闲时间,弟弟就到稻田里看看,见田干了,就往田里放水,田里长出了稗子,就赶紧卷起裤脚下到田里把稗子给拔掉,水稻到了拔节的时候,就开始给水稻施上肥,他田里的水稻呀,长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等到了水稻孕穗的时候,水稻最香,一到晚上,老鼠就来咬水稻,弟弟呢,就到田里去赶老鼠,一直忙到深夜,直到他用塑料薄膜把田埂给完全围了起来,让老鼠钻不进去,他才能睡个安稳觉。
哥哥呢,觉得水稻种下去就行了,任其生长吧!种水稻,就是靠天吃饭。就这样,从把秧苗插下去为止,他很少到水稻田去看看。
等到了秋天的时候,他们田里的水稻完全就不一样:弟弟田里的水稻,望上去,金黄一片,平平的,就像条地毯一样,一派丰收的景象;再看哥哥的稻田里,水稻高低不平,有的黄,有的绿,参差不齐,稗子比稻子还高,杂草遍布,哪还是稻田,都成了杂草的天下了,不用说,这水稻产量比起弟弟田里的可就差远了。
三分种,七分管理。管与不管,差别在收获时就能体现出来。不愿意在管理上付出自己的劳动,也就不会得到丰厚的回报。